广西玉米锈病及抗源筛选研究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i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广西玉米锈病致病力及玉米南方锈病病原菌夏孢子进行研究;对广西玉米主产区玉米锈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玉米种质资源进行田间人工接种病原菌鉴定筛选抗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玉米锈病的主要类型是南方锈病(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其致病力极强,接种植株平均发病率达88.3%;病原菌夏孢子对温度敏感,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在24~28℃,温度在36℃以上不萌发;夏孢子为单胞、圆形或卵圆形,平均大小为26.82µm×34.46µm。秋玉米病情比春玉米重、石山地区玉米病情比其他地区重、外来玉米品种病情比广西品种重。鉴定筛选出24份高抗玉米南方锈病的种质材料。研究结果为广西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及抗锈病育种提供抗源材料。
  [关键词] 玉米;锈病;调查研究;抗性玉米材料
  玉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60万hm2,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玉米锈病在世界各玉米主产区均有发生,共有3种类型,分别是由玉米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引起的普通玉米锈病、由玉米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南方玉米锈病和由玉米壳锈菌[Physopella zeae(Mains)Cummis Ramachar]引起的热带玉米锈病[1-2]。普通玉米锈病和南方玉米锈病在我国均有发生,其中南方玉米锈病主要分布在南方一些潮湿高温地区[1]。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温度适中,湿度大[3-4],比较适合南方玉米锈病的发生危害。据报道,广西天等县2000年秋玉米锈病暴发,发生面积达1000hm2,占全县秋玉米面积的29.9%[5]。近年来,随着北方杂交玉米品种大量引入广西推广种植,玉米锈病在广西有蔓延发生为害之势,已成为制约广西玉米生产的一大病害。另外,玉米抗病育种的经验和实践均已证明:鉴定筛选抗病育种材料,以其组配和选育出来的抗病杂交组合,是控制病害发生危害的经济、有效的根本途径。为了深入了解广西玉米锈病的种类和病原菌特性特征和该病害在广西的发生情况以及玉米种质材料的抗病性,为防控玉米锈病提供理论依据及抗锈病玉米育种提供抗源材料,笔者进行了本试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1)南方玉米锈病病原菌从上一年秋季广西玉米典型的病株上采集,经室内自然风干后置6℃恒温条件下保存备用;普通玉米锈病病原菌从河北省石家庄采集获得(随采随用)。盆栽玉米品种为感病材料——黄早四。
  (2)抗性鉴定筛选研究的玉米种质材料种子由中国农科院病虫害检验室和广西玉米研究所玉米研究室提供,共1218份。接种鉴定用的病原菌由广西玉米研究所植保研究室提供。
  2.试验研究方法
  (1)玉米锈病致病力测定。将泥土晒干粉碎,装盆(盆宽30cm、高30cm),在200℃高温条件下(烘箱)消毒4h,拿出降温后淋透水。玉米种子材料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后播种(种量∶药量=100∶2)。每盆留苗1株,常规管理,在玉米6叶期用手持小型喷雾器喷雾接种,喷雾菌液浓度在100倍显微镜下观察每视野有50~60个孢子,每100mL菌液加3~4滴吐温,喷雾接种量每株7~8mL。试验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20盆,设喷清水对照。接种后40d调查病株率、发病级别。病级划分按0、1、3、5、7、9分级,0级:叶片上无病斑、无任何过敏性反应;1级:叶片上无病斑、仅有过敏性反应;3级:叶片上有少量孢子堆,占叶面积不超过25%;5级:叶片上有中量孢子堆,占叶面积的26~50%;7级:叶片上有大量孢子堆,占叶面积的51~75%;9级:叶片上有大量孢子堆,占叶面积的76%以上,叶片枯死。
  (2)不同温度对广西玉米南方锈病病原菌夏孢子萌发的影响。从发病玉米田块采集新鲜玉米南方锈病病叶,挑取夏孢子制成载玻片,将载玻片置于保湿培养皿内,经不同恒温条件下培养8h(黑暗条件下)。试验设20℃、24℃、28℃、32℃、36℃等5个温度处理,每个处理镜检100个孢子,重复3次,计数孢子萌发数[6],计算孢子萌发率。
  (3)广西玉米南方锈病病原菌夏孢子形态特征观察。从发病的新鲜玉米南方锈病叶的孢子堆中,挑取夏孢子制成载玻片,在生物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夏孢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特征;测量100个夏孢子的大小,计算夏孢子的平均大小值、大小范围值。
  (4)广西玉米主产区锈病田间发生情况调查。在广西玉米主产区的隆安县、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大化县、都安县、河池市、宜州市、来宾市、武宣县、贵港市、横县、天等县、靖西县、德保县、马山县、忻城县等17个县(市)对玉米锈病田间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同一品种在广西各县(市)发病情况的调查方法:每个县(市)选择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3块玉米地进行调查。每地块调查100株玉米植株,分别调查发病株数、发病级别。最后计算各县(市)的平均发病株率、平均病级。调查品种:正大619。不同品种在广西发病情况的调查方法:在广西各地挑选一块该品种发病最严重的地块进行调查100株玉米植株,记载群体的发病株率、发病级别。调查的品种有:安单3号、正大619、郑单系列、雅玉10号、蠡玉9号、绿城133、迪卡008、玉富达、桂单518、玉美头102等10个品种。田间病害病级调查分级标准,0级:植株叶片无病斑和过敏性反应;1级:植株叶片上仅有无孢子堆的过敏性反应;3级:植株四分之一以下叶片有少量孢子堆;5级:植株二分之一的叶片有中量孢子堆;7级:植株四分之三的叶片有大量孢子堆;9级:植株四分之三以上叶片有大量孢子堆,叶片枯死。
  (5)玉米种质材料抗性鉴定筛选。试验地块设在广西玉米研究所病虫害鉴定圃内。鉴定材料采用随机排列单行区种植,1次重复,单行区面积5.0m×0.7m,每份材料播种一行区,单株定苗25~30株,常规田间管理,以高抗材料齐319、高感材料黄早四作对照。将在低温冷藏备用的南方玉米锈病病原菌(夏孢子)取出,在常温下放入下部有水的容器内回湿处理4h,然后配成孢子悬浮液,浓度为6×104个孢子/mL,加入0.02%的吐温(v/v),充分搅拌均匀,在玉米材料8-9叶期时,于傍晚时分用背负式喷雾器喷雾接种,接种量为每株玉米材料约7~8mL菌液,天气干旱时,接种后立即灌溉保湿7d,满足其发病要求的湿度条件。在玉米乳熟期-蜡熟期进行田间病害调查鉴定。调查时目测每份鉴定材料群体的发病情况。调查重点部位为玉米果穗下方的接种叶片,根据病害症状描述及病情级别划分,逐份材料进行调查并记载病情级别。根据鉴定材料田间发病程度(病情级别)确定其对锈病的抗性水平。其中1级为叶片上无病斑或仅有无孢子堆的过敏性反应,抗性评价标准为高抗(HR);3级为叶片上有少量孢子堆,占叶面积少于25%,抗性评价标准为抗病(R);5级为叶片上有中量孢子堆,占叶面积的26%~50%,抗性评价标准为中抗(MR);7级为叶片上有大量孢子堆,占叶面积的51%~75%,抗性评价标准为感病(S);9级为叶片上有大量孢子堆,占叶面积的76%~100%,叶片枯死,抗性评价标准为高感(HS)。
  二、结果与分析
  1.玉米锈病致病力测定结果
  玉米锈病病原菌接种测定结果表明(表1),玉米南方锈病的致病力极强,接种植株平均发病率达88.3%,群体平均病级达7级;普通锈病的致病力极弱,平均发病率只有5.3%,群体平均病级为0.6级;对照均不发病。
其他文献
[摘要]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构筑高效生态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已经成为黄河三角洲农业经济发展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仍然面临着农业优势产业规模偏
期刊
[摘要] 本文剖析了水稻种植大户聂天喜的生产经历、效益及体会,对湘北地区土地流转集中及发展粮食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种粮大户;效益分析;湘北地区    家住湖南省安乡县陈家嘴镇联盟村的村民聂天喜,拥有水稻种植面积113亩(每亩667㎡),是我县面积最大的水稻种植户。一家4口人,除念高中的女儿和念小学的儿子,就只剩老婆和他一道打理田土。  一、113亩稻田的来历  1971年出生的聂
期刊
[摘要]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也是农民最基本的 生活保障条件之一,推进农村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解决“三农”问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沈丘县在土地流转中进行了一些有意的探索与总结。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的途径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客观要求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
期刊
近几年由于蚕丝在国际国内供不应求,蚕茧价格一路走高,在市场拉动下,全国蚕茧生产面积和产量持续稳定增加,据农业部农情调查,2008年全国桑园面积为1500万亩。我省大理、思茅、楚雄等地蚕桑生产面积也迅速地发展起来,2007—2008年,我省新增桑园面积近30万亩,全省桑园面积达到120万亩。我州祥云县、鹤庆县桑园面积不断扩大,桑农也获得了良好的收益。国家实行了“东桑西移”战略以来,加快了蚕桑生产区域
期刊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发展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铧式犁耕翻和裸露休闲越冬制度的变革。核心内容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降低对土壤的耕作强度和次数,并用作物秸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保护土壤自然功能和土地产出能力,是一项先进的现代农耕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农业机械化实现较早的西方国家先产生的,由于大规模使用铧式犁翻耕土地导致土壤流失,土壤耕层越来越薄,环
期刊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规律、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加快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  大力培养选拔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是实现农业科技领导班子更替有序、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如何有效把握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成长规律,创设条件促其较快成长进步,是当前各级农业部
期刊
[摘要] 地下水是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部分,研究地下水的开采,利用,灌溉技术对我国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灌溉用地下水的水质,供水水源地选择,地下水开发模式,供水水量计算以及灌溉系统的管理技术措施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更合理的利用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  [关键词] 地下水;农田灌溉;开发管理  一、地下水灌溉应用现状  地下水是我国农业生产重要的供水水源,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期刊
近几年随着棉花面积的不断扩大,使得棉铃虫直接寄主作物减少,加之重茬年份长,作物结构单一,棉田棉铃虫的发生日趋严重,呈爆发趋势。在棉铃虫的防治上,我们采取了强化农业防治措施,压低越冬基数,坚持系统调查和监测相结合,合理用药、保护天敌的原则,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近几年突发性自然灾害也频繁发生,造成大面积的棉田补种或者揭膜重播,使得棉花生育期偏晚,生长缓慢,棉铃虫的发生也相对较重,给防治带来了一定的
期刊
随着“三农”形势的发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从“分”的方面来讲,农民在市场的主体地位很脆弱,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从“统”的方面来看,集体经济大多变成“空壳”,原有的农村服务体系已经不适应,新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健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在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人地矛盾日渐突出,而愿意经营土地的农户和工商企业急需土地,扩大经营规模。于是,一些地方的农民自
期刊
海东地区是青海省的主要农业经济区,常年种植油菜在100万亩左右,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辖区互助县油菜种植面积达36万亩,产量约占全地区的1/2,已成为全区乃至全省重要的油料生产大县和商品化生产基地。该县生产的油菜籽,在青海省农畜产品展示会上被评为优质农产品,其中青海西海油脂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一级、四级精炼油被评为绿色食品,“西海”牌精炼油被评为青海省名牌产品。通过油菜产后走农户联企业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