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哲学家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大大拓展了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成为话语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以该理论为框架的话语分析,其思路主要有两个,一是微观语言单位在整体语篇中的作用,考察词语句子怎样体现文章整体脉络;二是将整体理论话语作为分析单位,考察话语与宏观历史文化语境的互动。本文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课本中的语篇为例,阐述了大学英语语篇教学中两个思路的应用,从而体现新世纪公共外语教学的“可思性”特点。
关键词: 话语分析 大学英语 语篇教学 应用
一、前言
语言哲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不仅是用来“说”,用来陈述,而且是用来“做”,用来实施行为的,言语即行为。简言之,言语有三种不同的行为:“言中行为”(locutionary act),即实际所言,“言外行为”(illocutinary act),即说话的意图;“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即所说的话产生的效果(胡壮麟,2001)。外语教学中,初、高中阶段的语篇教学主要停留在对言语本身的表层认知和理解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课本也主要是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侧重在“言中行为”上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获取信息能力。在语篇教学中多以词法、句法为切入点展开对材料的理解与认识、进行对材料的归纳与总结。但是,随着全民族英语素质的提高,大学英语课本进入21世纪改革更新阶段,所涉及的材料更丰富多样,在原来的知识性、趣味性基础之上,更注重体现“时代性”和“可思性”,“构建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结构网络,把语言教学、文化教学与基本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应惠兰,2003)。这就将语篇教学中的“言外行为”甚至“言后行为”提到了对教材的讲授和分析中来。
二、微观语言单位在整体语篇中的作用
微观语言单位是指词语句子怎样体现文章整体脉络,即文中的语言单位如何紧扣文章、段落、句子来为主要信息服务,大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可思性”客观上将这一思路作为基本要求。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中的文章“超人之死”为例,看作者怎样透过普通的词语,塑造出一个坚强乐观、品质高尚的人物来的。作者在该文描述了电影超人影响他的整个孩提时代,他是伴随着超人电影长大的,看超人的连环画册学会读书写字的。作者在文章开头就用了这样的措辞来形容演员克里斯托弗·里夫:“one of its greatest on-and off-screen heroes”“Superman.My childhood hero”。而不幸的是电影《超人》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里夫在一次骑马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下来,从脖子以下都瘫痪了,但他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反而奋斗了整整九年,创办了克里斯托弗·里夫瘫痪基金会,他不停地资助瘫痪的疗法的科学研究,帮助支持财力有限的其他残疾人。表面上作者在这部分描述了克里斯托弗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其他残疾人的感人事迹,但实际上是说,一个高位截瘫的著名演员要做到这些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折射出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因为如作者所言:“Reeve could have easily remained in rehabilitation,seldom leaving the comfort or convenience of home.He had plenty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o keep him from worrying about medical bills.”这无疑又增添了超人形象在作者心目中的魅力,作者在文中这样描写道:“Reading about his experiences after his accident made me appreciate my ability to walk,run,feel,use the restroom,even to simply breathe——things we all take for granted.”从侧面对比出我们常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对于克里斯托弗来说是如此的艰难。紧接着下文作者这样描写道:“Superman made him a star,but his work to aid those with disabilities will make him a legacy.”这里的“star”一词形象地说明克里斯托弗·里夫在电影中的成功演技和塑造的超人形象使他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在众多影迷的心目中闪闪发光;而“legacy”一词更形象地描绘了克里斯托弗·里夫在高位截瘫后以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尽力帮助其他残疾人的高贵品质,这是人格魅力,而这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就像非常珍贵的遗产一样代代相传,人们永远难以遗忘这个伟大的英雄形象。
由于文中许多常用普通词汇、句子,在其本义基础上,被赋予了新的喻义,使得这些常用词语在语义上几乎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等值,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分析课文中,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微观语言单位在整体语篇中的作用;挖掘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即“知其言,且知其所以言”,这也是语篇教学阅读材料中可思性的最基本要求。
三、将整体话语作为分析单位,考察该话语与历史文化语境的互动
以南希·坂本(Nancy Masterson Sakamoto)的“Conversational Ballgames”为例(《21世纪大学英语》第一册),作者将东西方会话方式的不同比作不同的球类游戏——保龄球与网球(或排球)。“球”在文章中象征众人谈的话题,参与谈话的西方人主动击的都是同一个“球”,而日本人论资排辈“投”出的都是一个个不同的“球”(话题)。作者暗示,懂得一种语言的语法和词汇并不能保证你能够成功地交流,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交流方式,而这背后的根源是文化的不同。讲授分析这篇文章行为时,如果只涉及表面文字,区分两种语言谈话方式的不同,就只停留在了“言中行为”的层面上,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果能触及“文化不同”这一根源,就达到了“言外行为”的层面。但是,就这二个层面,还是难以透彻解释作者在文末所言:“Now that you know about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nversational ballgames,you may think that all your troubles are over.But if you have been trained you’re your lift to play one game,it is no simple matter to switch to another,even if you know the rules.Tennis,after all,is different from bowling.”为什么“知道了游戏(即谈话)规则之后,适应谈话仍然十分不易”?为什么“你一生都在被训练玩一种球类游戏,现在要你换一种玩法,那也不是说换就换得成的,就算你懂得规则也不行”?为什么“打网球毕竟不同于投保龄球”?为什么那么难?作者更深一层的意思要由读者来挖掘:不同文化使谈话方式有所不同,而文化不同的根源是价值观念的不同——在西方,谈话人主动接续话题是正常的、礼貌的;若每个人自立话题或被动等待发言,则被视为冷漠和不礼貌;在日本,正好相反。价值取向上,不同语言谈话方式正好相反,这就像你从小就被告诉这样做是礼貌的、正确的;那样做是不礼貌的、不正确的。可是突然一切都倒过来了,别人认为你那“对的”是“错的”,“错的”又是“对的”——让你无所适从。一个国家和民族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每个社会都有其本身的一套交际标准和模式。语言之所以成为人类交际的工具,成为文化载体,正是社会成员按照自己民族文化的模式对语言加以运用的结果。因此,“换种说法,不是说换就换得成的”。文章分析到这里,才进入“可思性”的核心,作者在看似简单的文字中所蕴含的寓意和哲理才达到效果。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语篇教学材料中的“可思性”,促使我们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文章进行剖析,而不是只将“逻辑——语义的真值条件作为语言理解的中心”。当然,我们的目标是从文化的角度教语言,而不是从语言的角度教文化,在强调“文化”的时候不能离开其载体“语言”,这始终是外语教学中必须沟通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高一虹.活尔夫假说的“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2]应惠兰.New College English.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翟象俊,余建中,陈永捷.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郑敏.教学行动研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关键词: 话语分析 大学英语 语篇教学 应用
一、前言
语言哲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不仅是用来“说”,用来陈述,而且是用来“做”,用来实施行为的,言语即行为。简言之,言语有三种不同的行为:“言中行为”(locutionary act),即实际所言,“言外行为”(illocutinary act),即说话的意图;“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即所说的话产生的效果(胡壮麟,2001)。外语教学中,初、高中阶段的语篇教学主要停留在对言语本身的表层认知和理解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课本也主要是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侧重在“言中行为”上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获取信息能力。在语篇教学中多以词法、句法为切入点展开对材料的理解与认识、进行对材料的归纳与总结。但是,随着全民族英语素质的提高,大学英语课本进入21世纪改革更新阶段,所涉及的材料更丰富多样,在原来的知识性、趣味性基础之上,更注重体现“时代性”和“可思性”,“构建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结构网络,把语言教学、文化教学与基本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应惠兰,2003)。这就将语篇教学中的“言外行为”甚至“言后行为”提到了对教材的讲授和分析中来。
二、微观语言单位在整体语篇中的作用
微观语言单位是指词语句子怎样体现文章整体脉络,即文中的语言单位如何紧扣文章、段落、句子来为主要信息服务,大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可思性”客观上将这一思路作为基本要求。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中的文章“超人之死”为例,看作者怎样透过普通的词语,塑造出一个坚强乐观、品质高尚的人物来的。作者在该文描述了电影超人影响他的整个孩提时代,他是伴随着超人电影长大的,看超人的连环画册学会读书写字的。作者在文章开头就用了这样的措辞来形容演员克里斯托弗·里夫:“one of its greatest on-and off-screen heroes”“Superman.My childhood hero”。而不幸的是电影《超人》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里夫在一次骑马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下来,从脖子以下都瘫痪了,但他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反而奋斗了整整九年,创办了克里斯托弗·里夫瘫痪基金会,他不停地资助瘫痪的疗法的科学研究,帮助支持财力有限的其他残疾人。表面上作者在这部分描述了克里斯托弗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其他残疾人的感人事迹,但实际上是说,一个高位截瘫的著名演员要做到这些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折射出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因为如作者所言:“Reeve could have easily remained in rehabilitation,seldom leaving the comfort or convenience of home.He had plenty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o keep him from worrying about medical bills.”这无疑又增添了超人形象在作者心目中的魅力,作者在文中这样描写道:“Reading about his experiences after his accident made me appreciate my ability to walk,run,feel,use the restroom,even to simply breathe——things we all take for granted.”从侧面对比出我们常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对于克里斯托弗来说是如此的艰难。紧接着下文作者这样描写道:“Superman made him a star,but his work to aid those with disabilities will make him a legacy.”这里的“star”一词形象地说明克里斯托弗·里夫在电影中的成功演技和塑造的超人形象使他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在众多影迷的心目中闪闪发光;而“legacy”一词更形象地描绘了克里斯托弗·里夫在高位截瘫后以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尽力帮助其他残疾人的高贵品质,这是人格魅力,而这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就像非常珍贵的遗产一样代代相传,人们永远难以遗忘这个伟大的英雄形象。
由于文中许多常用普通词汇、句子,在其本义基础上,被赋予了新的喻义,使得这些常用词语在语义上几乎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等值,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分析课文中,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微观语言单位在整体语篇中的作用;挖掘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即“知其言,且知其所以言”,这也是语篇教学阅读材料中可思性的最基本要求。
三、将整体话语作为分析单位,考察该话语与历史文化语境的互动
以南希·坂本(Nancy Masterson Sakamoto)的“Conversational Ballgames”为例(《21世纪大学英语》第一册),作者将东西方会话方式的不同比作不同的球类游戏——保龄球与网球(或排球)。“球”在文章中象征众人谈的话题,参与谈话的西方人主动击的都是同一个“球”,而日本人论资排辈“投”出的都是一个个不同的“球”(话题)。作者暗示,懂得一种语言的语法和词汇并不能保证你能够成功地交流,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交流方式,而这背后的根源是文化的不同。讲授分析这篇文章行为时,如果只涉及表面文字,区分两种语言谈话方式的不同,就只停留在了“言中行为”的层面上,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果能触及“文化不同”这一根源,就达到了“言外行为”的层面。但是,就这二个层面,还是难以透彻解释作者在文末所言:“Now that you know about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nversational ballgames,you may think that all your troubles are over.But if you have been trained you’re your lift to play one game,it is no simple matter to switch to another,even if you know the rules.Tennis,after all,is different from bowling.”为什么“知道了游戏(即谈话)规则之后,适应谈话仍然十分不易”?为什么“你一生都在被训练玩一种球类游戏,现在要你换一种玩法,那也不是说换就换得成的,就算你懂得规则也不行”?为什么“打网球毕竟不同于投保龄球”?为什么那么难?作者更深一层的意思要由读者来挖掘:不同文化使谈话方式有所不同,而文化不同的根源是价值观念的不同——在西方,谈话人主动接续话题是正常的、礼貌的;若每个人自立话题或被动等待发言,则被视为冷漠和不礼貌;在日本,正好相反。价值取向上,不同语言谈话方式正好相反,这就像你从小就被告诉这样做是礼貌的、正确的;那样做是不礼貌的、不正确的。可是突然一切都倒过来了,别人认为你那“对的”是“错的”,“错的”又是“对的”——让你无所适从。一个国家和民族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每个社会都有其本身的一套交际标准和模式。语言之所以成为人类交际的工具,成为文化载体,正是社会成员按照自己民族文化的模式对语言加以运用的结果。因此,“换种说法,不是说换就换得成的”。文章分析到这里,才进入“可思性”的核心,作者在看似简单的文字中所蕴含的寓意和哲理才达到效果。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语篇教学材料中的“可思性”,促使我们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文章进行剖析,而不是只将“逻辑——语义的真值条件作为语言理解的中心”。当然,我们的目标是从文化的角度教语言,而不是从语言的角度教文化,在强调“文化”的时候不能离开其载体“语言”,这始终是外语教学中必须沟通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高一虹.活尔夫假说的“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2]应惠兰.New College English.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翟象俊,余建中,陈永捷.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郑敏.教学行动研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