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小镇的某一天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xiaoqing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前语:《风和玲》是一部风格淡雅的动画作品,作者陈鸿毅和牟莹都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像侠客一样自称“Z”和“M”。两位同“产自”福建安溪,这让我很佩服——他们除了会说标准普通话、人人必备的英语外还会说闽南话。所以,在这部影片中,他们采用了家乡的语言,让影片更多了一分故乡的味道。表面上看《风和玲》说童年,想小时候,但蕴含在其中的聚散离别,一生都难以割舍。
  
  故乡的小巷
  
  2007年暑假,在《风和铃》的剧本和分镜出来后,按照计划,我们开始收集素材,由于故事的背景是90年代的南方小城,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城里的许多小楼被高楼取代,童年时期的记忆也因此渐渐模糊,只有一些小巷里还残存着当年小城的建筑,老人在这高楼包围的小巷中晒太阳闲聊,孩童在边上玩耍,只有这些小巷还有一些当初小城的缩影,因此我们天天穿梭于小城的各个小巷里,我们拍摄各种细节,大到老房子,小到破砖瓦,还收集了各种墙面,地面的机理,为后期的场景制作做充足的准备。为了更真实地还原生活的动作,我们特地请了两个小朋友充当动画中的男女主角,按分镜镜头表演了一遍作为动作研究。
  在前期准备似乎完成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开始画场景了,为了确保场景的各个角度在片中都能相互衔接,我们先建了阿风住的小楼和房间的三维模型,渲染出片子所需的角度后开始上色添细节,在丰富场景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尝试了将实拍的物件添加进去再做一下效果的方法,结果第一批场景图出来后效果却不尽人意,简直是惨不忍睹,后来我们直接采用纯手绘的方式制作场景,这样一来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场景上,但从后来的效果和反映来看花费这些时间都是值得的。在制作场景的同时,考虑到暑假过后得回学校,动画里的方言配音无法在学校里完成,于是我们就开始录配音,当时没有好的录音条件,我们几个人就在一个小房间里,关闭所有门和窗户,用一台家用DV录音,顺便拍拍花絮,一举两得,哈哈。整个过程充满了欢笑,以至于小演员们到现在还在问我什么时候还能回去做新的片子。
  


  暑假完全在创作剧本分镜和收集素材中匆忙过去了,回到学校后,我们把分镜一张一张地贴在墙上,正式开始画每个镜头的第一帧,在画的过程中才发现我们的困难就像小路上的石头,大大小小的,我们要把这些石头搬开才能走过这条路:首先,这是我们的第一部完整动画,虽然前期准备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但百密总有一疏,由于我们经验的不足,前期不但没做到百密,后期也不止一疏。其次,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动画制作流程,在线条,上色方面还存有原来绘画的粗犷,这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不够细腻协调。在这些问题下第一帧工程艰难进行着。
  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短短的一学期转瞬即逝,而我们的这个动画也没按计划来,进度十分缓慢,寒假回到家中,动画制作不紧不慢地进行着,当时第一帧工程差不多进行了一半,在画到楼上小棚的场景时我们卡在了这个瓶颈,这张场景在磨炼我们的耐性和信心,从色调到场景布局怎么画都不适合,这时Z突发奇想,想拍个反映90年代社会风潮的短片,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我们一拍即合,于是将大部分热情投入到另一部短片《水门事件》中,《水门事件》和《风和铃》的时代背景一样,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再一次体会了《风和铃》中“过客”的含义,浮躁的年代,大人们的淘金热,哪儿有钱赚去哪儿,小城里的人来来往往,这一秒我遇见了你,下一秒你遇见了谁,我们都没办法安排这一切,渺小的我们只能是被安排的,特别是儿童时期的我们,对这个周围的一切一无所知。
  在拍摄完《水门事件》后,我们又重新投入到动画制作中,这一次,撇去了之前那种混沌的状态,面对这个动画,我们似乎有了一种升华,画的过程中线条开始流畅了。最后,找人画补帧的计划落空,我们只能面对这些动作自己咬咬牙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把动作完成,最后动作部分也成了我们这部小动画的遗憾。
  


  后记:关于这部动画片,两位“大侠”分别还有一些心里话要对大家说。
  Z在说:“过客”的纪念
   耀眼的阳光,争吵的知了,远处混响的雷声——转眼又是一个盛夏。看这热闹而又昏昏欲睡的夏天午后,不由得让我想起儿时的情景——那个遥远的宁静小城。我家新搬到百货公司的职工宿舍楼里。宿舍楼并不像现在的楼房一样闭塞,都有一条走廊。大家都在这里相处的很好,经常串门往来,而小孩子也因此有了玩伴。还是小孩的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会举家搬到这个地方,并与大家快乐地在一起玩闹,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一天又举家搬走。我最常与人提起初来北京在传媒大学学生公寓里遇到的一位报社编辑,虽然连名字也没有记住。刚欲深聊,却因事在身又要告别,临别时候他感叹了一句“哎……又是一个过客。”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又会跟很多人告别,世界充满了变数。
   就如《风和铃》里的两个孩子一样,不知道为什么会玩在一起,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地就离别。转眼四年的大学毕业了,又要和很多刚熟悉的人告别,这部充满眷念情怀的《风和铃》权作是对“过客”们的纪念。
  M要讲:用最熟悉的语言
  《风和铃》的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候小城的人口也开始流动起来,外来的外出的,来来往往,但那时候的小城还有着属于它的僻静,城中蜿蜒的小巷,路边嬉戏的孩童,晒太阳的老人,熟悉的叫卖声,在这个环境下,影片场景的处理上真实还原了小城当时的生活状态,细节上也注意保留当时的人文特色,特别是采用闽南语配音,小孩的对话更能表现出顽皮可爱的性格。方言是在特定区域、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文化,它承载和记录着这方土地上的历史和居民的情感,充分体现了民间语言的独特魅力。相比较而言,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生动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述等方面会更具体、形象。
   我认为在网络化的时代中,世界的距离缩短了,在这样的条件下镜头越来越贴近社会特定区域内的小人物生活,方言作为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为了能更好地与小城的生活环境相融合,如实地展现当时的生活情形,因此《风和铃》采用闽南方言配音。
其他文献
从十多年前我开始涉足影视创作这个领域开始,就免不了帮亲戚朋友充任婚庆摄像师的角色。清早起来扛一台VHS制式的摄像机跟在新郎官的屁股后头,尾随一群西服革履的伴郎敲开新娘家的房门,跑前跑后地照应花枝招展的新娘及其盛装的闺蜜与娘家人,然后在婚礼现场永不停机地拍摄新人的笑脸和婚宴的盛况,瞄着满桌酒肉却几乎没有下筷子的机会。  随着年龄痴长,同辈婚配殆尽,我这个业余婚庆摄像师也逐渐歇业。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恐怕
期刊
婚典    18年前,单位购买了一台松下M7,我因为工作原因,负责做企业的视频宣传,在记录单位素材的同时,偶尔也应朋友之托,负责记录他们或其亲友的婚礼过程。但那些,我只称为“记录”婚庆,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但我心里深知他们不叫“作品”。尽管那时,大家看见自己的影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就已经美滋滋得不行。    兴趣创造利润    我所在的单位因为有15000多职工,后来成立了矿电视台。而那些分散在各处
期刊
在90年代初,单位领导让我帮忙为他的亲戚拍摄婚礼录像,就这样开始了我初次婚礼摄像的跟拍。当时无需后期剪辑,直接把VHS带子交给新人即可,新人们只要在电视机上能看到自己,已经是非常开心的事了。那时的设备是松下M7。    “我要我们在一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礼跟拍的单子来源除了婚庆公司和亲戚朋友介绍以外,2004年,我开始通过网上的店铺找寻着新的客源,尝试着两条腿走路。  记得2006年,在
期刊
在伦敦五光十色的电影节中,Birds Eye View Film Festival特别出众,它别样的名字可以译作“鸟瞰”。作为英国第一个以女性为主题的电影节,自2005年创办以来, Birds Eye View会在每年国际妇女节期间于伦敦各大主要电影院举办展映周和一系列活动。Birds Eye View的场馆包括伦敦的BFI Southbank、Barbican和ICA,同时也会在分散于全英各地的
期刊
火热的八月,鸟巢、水立方、篮球馆,还有那么多的运动明星。  奥运会的热潮同样席卷着我,尽管我还没有狂热到像许多青年朋友一样去现场呐喊加油,但是在家里的电视机前一样被体育运动的魅力折服着,而最后一天的两块拳击金牌更是把奥运的激情燃到了极点。忽然就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球成名》,也确实想在奥运会结束的这一天谈谈对体育电影的看法。  故事其实不复杂,《一球成名》系列三部曲是典型的体育商业片,以主人公迭戈的
期刊
北京奥运已经落下了帷幕,奥运期间专业的、民用的摄像器材随处可见,他们在奥运期间发挥了什么作用,奥运对整个器材市场有什么影响,未来趋势又会怎样?让我们一起听听业内人士的说法。    厂商代表说    大众DV:通过高清转播,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电视欣赏到了一场北京奥运的高清盛宴,宏大的开幕式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音视频领域的奥运顶级赞助商,能不能谈谈松下设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代俊:这次奥运
期刊
应歌手范海荣的邀请,我拍摄了《无法呼吸》这个音乐电视,这是她的第二部音乐电视。不过,之前我们也曾有过合作,那时她对第一部MV《爱在草原》并不满意,由我帮她重新创意,再度创作的。基于这一点原因,对她的演唱风格我有了许多了解。  2005年,似乎是北京最炎热的夏天,我们开始了基础的工作——听歌。所有的MV导演都有这样的经验——除了歌手和创作者以外,恐怕MV导演是另一位将歌曲烂熟于心,一不小心就吟唱出来
期刊
刚刚结束的奥运会让我们有太多的可能性,为了这个命题,中国人准备了七年的时间,太多人有太多的感慨,而基于这个主题,也涌现了很多作品。2008年的秋季秀场,我们将收集上来的奥运题材短片做以梳理。对于一个有命题性质的作品来说,我总希望能看到作品有更多的可能性,不仅仅停留在“宣传”的意义上,而更多时候,作品本身作者的表达可能更重要。  当2001年中国刚刚申办下奥运会的时候,我们感觉2008年的奥运会就像
期刊
石文燕  《大众DV》杂志编辑    《那天》这部作品出自在上海小有名气的“绿洲电影工作室”,而这个2007年才刚刚成立的工作室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林航。  我在南京独立影展上见到林航,他便滔滔不绝地说起《那天》的拍摄缘起,丝毫不忌讳地说影片是源自一场关于奥运的比赛,而他的目的简单而直接——为了奖金。这是很让我喜欢但也是让某些人很不喜欢的现实主义精神。然后,林航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向我普及了绿洲电影工作
期刊
从前有座山。  一个故事开始了。讲故事可以复杂如《尤利西斯》,也可以简单到街头打油诗,故事讲好了可以换饭吃,讲歪了可以骗姑娘,还可以拿去给人拍成电影,这就是“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从前有座山,剧作基础入门栏目。    《太阳照常升起》是我近两年看到的最好看的国产电影,尽管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不理解。《太阳照常升起》的剧本改编自叶弥的小说《天鹅绒》,相比小说而言,剧本以及后来的电影在结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