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本解读,扎实高效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ang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从语文课程理念精髓出发,深入浅出地分析阅读课堂教学的几种导读策略,阐述如何引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实现文本内涵解读和能力生成,从而建构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 有效导读 辨析 读写结合 高效课堂
  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深刻内涵,教师要善于解读和领悟课标要求,挖掘文本内涵,优化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语句,利用朗读、对话等研读方式,品味词句,运用文本插图,强调学生强化阅读体验与感悟,着重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熏陶和感染学生的阅读情感,促进学生掌握和提高学习文本内容的能力,深化文本内涵解读,着实建构高效的阅读课堂。
  一、品悟文本意蕴,促进有效导读
  教师应重视通过多种形式的文本朗读,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让学生沉浸于文本的语言环境,品味文本内涵,玩赏文本语言魅力,懂得文本深刻的意蕴,熏陶学生阅读文本的趣味,掌握文本语言的声韵、节奏美,感悟文本语言创造的意境、形象、情感之美。同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利用文本作者巧妙的遣词造句手法,引发学生反复揣摩、品味文本语言,激发学生阅读欲望,使学生多角度研读文本内涵,丰富学生语言储备,提高学生语感和语用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时,教师出示文中语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轻柔语气反复朗读,对于句中“轻轻地”朗读得轻而舒缓;对于句中“趁你没留意”应较为快速读过;对句中“开”一词要读出重音,显示出喜悦之情。通过朗读指导,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学生把秋雨那种调皮、喜悦之情感悟了出来,体验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层次美和形象美,以及语言的诗意美。又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时,教师紧扣文中重点词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文本作者窃读的滋味,部分学生找出文中“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等描述动作的语句,体会出窃读虽辛苦却快乐;部分学生从文中“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等语句,感悟文本作者从书中收获了许多知识,精神上得到了满足、快乐和幸福。通过对文本词句的揣摩与品味,学生个性化地感受到作者五味俱全的窃读滋味,领悟到读书获取知识的真谛,掌握作者如何贴切地遣词造句。
  二、深化文本解读,提升辨析能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有效阅读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创设性的语言研读环境中积极参与辨析,从而实现文本内涵的深化解读,实现学生阅读个性的开放。善用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因为插图形象地概括文本的中心内容,把插图作为研读文本内涵的载体,引发学生从中进行质疑与释疑活动,拓展学生阅读想象思维,营造丰厚的对话氛围,实现以图促读、促悟,深化学生个性阅读品悟。让学生深入文本研读、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辨析与交流等感性阅读活动,有利于学生触摸文本作者的心灵,在对话研读过程中形成富有个性的情绪体验、意义感悟或价值判断。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文章中心语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教师紧扣这一中心句,提出父亲到底哪些地方了不起?为了帮助学生深刻解读文本内涵,引导学生了解这位父亲的了不起,教师则借助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活动:“从文中描述结合图中描绘这位父亲的外貌,说明这位父亲没有休息,挖掘的时间非常长。肯定有一股坚定信念支持着他这样做。”“图中这位父亲衣服破烂不堪,满脸灰尘,一方面说明这位父亲坚持挖掘时间长,另一方面说明这位父亲挖掘强度大,从这说明了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坚持不懈地挖掘废墟,直到把儿子救出”。“从这些插图看出这位父亲为了实现自己对儿子的承诺,决不放弃救援,真是一位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好父亲”。学生研读课文第20自然段,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出示文中语句并提出问题: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此时此刻,父亲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颤抖地说呢?教师要求认真观察文中插图,结合文本描述语句,想一想、议一议:“从图上和文中语句可以看到这位父亲挖掘时间长,身心疲惫,所以说出的话自然颤抖。”“从图上想象这位父亲坚守对儿子的承诺,经过自己坚持不懈地挖掘,知道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十分激动,所以说出的话就颤抖了”。“从图上看出这位父亲见到自己的儿子有点担心,所以说话就颤抖了”。学生利用文本插图和语句参与辨析与交流,通过亲身经历、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活化语感,多样化解读、体验文本内涵,拓宽学生阅读想象空间,深刻解读文本内容,开放学生的阅读个性。
  三、立足阅读实践,实现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性的重要性。学生研读文本内涵的过程应重视探究性学习、有意义学习,强化参与,有效体验与感悟文本内涵,积累和运用文本知识。教师要立足和拓展文本内涵,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经历阅读过程,掌握阅读方法,学会打开阅读思路,学会怎样阅读思考,生成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文本中的一些空白处可以用来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或用来开展演绎活动,或用来训练学生运用个性化语言填补文本空白的小练笔活动,这些阅读实践活动将有效训练学生阅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个性解读文本的内涵,实现读写结合,提高学生阅读实践能力。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结尾处以凡卡做了一个美好的梦结束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描述渔夫拉开蚊帐后,文本叙述就戛然而止,这两篇文章在结尾处给读者留下了意味深长的想象时空:“爷爷能收到凡卡寄出的信件吗?凡卡后续命运将会如何?”“渔夫一家收留了西蒙两个孤儿后生活是否将变得更加艰难?渔夫和桑娜将怎样面对更加困难的情境?桑娜的孩子们与西蒙的孩子如何相处?”一系列文本空白将有利于拓展学生阅读想象空间,教师利用这些空白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对话交流和小练笔活动,填补空白处,促使学生深化解读文本内涵,锤炼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实现阅读课堂教学读写结合的课程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实践能力。
  教师应重视立足教材内涵,采取多样化阅读策略,引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有效解读文本内涵,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强化语感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生成,建构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
其他文献
广播系列台应注重发挥整体优势侯志永1994年1月1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按照系列台的新格局开始运作,4个台的呼号分别为: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文艺
运用高新科学技术 提高广播节目竞争力观智刚纵观广播的改革,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对播出形式的改革和对节目内容的丰富,也有对播出手段的改善和管理机制改革。本文拟就运
本文从一道解几质检试题出发,探析解析几何中常见的动直线过定点问题证明方法,并将试题进行变式,推广,得到一般结论,以此提升数学思辨智慧,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达到高效备考复
“功夫在戏外”源自“功夫在诗外”。究竟此话与“收视率”何干系?是否有点风马牛不相及?诸君,莫慌。待我一一道来,你就会觉得干系大啦!“收视率”是检验电视节目播出效果的
要想提高数学复习的有效性,除了“教学前的充分准备”外,还需要“教学中的丰富而创新的教学智慧”,关于这一点,不同的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俗话说,教有法,而无定法,但有一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深入影响并改变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导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蔚然兴盛。它所倡导的自主研究,师生交互确实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在的导学案设计陷入一些误区,与最初的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构建立体交互环境、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设计理念出现偏差。因此,深入研究导学案的科学设计,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提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古诗词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品,是文质兼美的文学瑰宝。它对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丰厚其文化底蕴,陶冶其情操,培养其美好的品质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古诗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对古诗“语言生动凝练,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等特点的全面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体会出古诗要点和精髓,以至于使这些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在教师的讲述中单调枯燥、味同嚼蜡,师生不能产生共鸣
摘 要: 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了解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对课前导入、课堂问题的设置、课堂氛围的营造、老师对学生的引导、老师对学生学习方法传授“五步曲”的分析,探索如何通过这“五步曲”提高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五步曲 教学效益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模式,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知识的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艺术,高中语文的学科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其基础性与工具性还是其人文性与艺术性,都彰显这一学科的独特魅力。因此,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高通量、微型化、自动化的特点,可以同时检测同一组织或不同组织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水平,识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