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塑造在我国城市营销中的重要意义

来源 :高等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庸置疑,我们已经被卷入一场城市营销的洪流之中。不管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城市营销以其难以阻挡的力量,正日益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市场经济,竞争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竞争是全方位的,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竞争,个人之间的竞争,行业之间的竞争,更有地区之间的竞争。有竞争就有营销,企业营销是为了销售产品,城市营销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城市营销便成了获取资源的唯一手段,只有把城市卖出去。才能得到城市资源消费。
  但在营销城市的过程中,很多城市管理者却不知道从何着手,更多的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品牌塑造的认识模糊不清,不知道其在城市营销中的作用及意义,本文试图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品牌;塑造;定位;对策
  
  一、城市营销现状
  
  “城市营销”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的“国家营销”理念。菲利普一科特勒在《国家营销》中认为,一个国家,也可以像一个企业那样用心经营。在他看来,国家其实是由消费者、制造商、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实际行为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国家营销应当突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由“国家营销”衍生二来的“城市营销”,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比较明显的内涵。城市营销力求将城市视为一个企业,将某城市的各种资源以及所提供的公共产业或者服务以现代市场营销的方法向购买者兜售。它包括一个城市内产品、企业、品牌、文化氛围、贸易,环境、投资环境乃至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等全方位的营销,其营销市场既包括本地市场、国内市场以及海外市场,还囊括了互联网络上的虚拟市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现在中国共有法定城市660多个。根据预测,今后15年中国城市将达1000个以上。到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47%左右,城市人口将增加到6亿左右。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正在步人城市化国家的行列。
  城市营销的步伐在加大,但是在营销中遇到的困惑却是越来越大。很多城市管理者在营销城市的过程中不知道从哪个切入点着手,不知道从哪个点着手效用最高;更多的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品牌塑造的认识模糊不清,更不知道其在城市营销中的作用及意义,下面我们将做一些探讨。
  
  二、城市品牌的定义
  
  根据CNKI资料提供,此方面的学术关注度逐年累积,从2000年起开始急速上升,到目前还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用户关注度从2005年9月后开始回落,在2006年3月后又开始备受关注,目前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
  根据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对城市品牌作出如下定义:所谓城市品牌,是指城市管理者利用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的要素禀赋、历史文化角色、产业优势等差别化品牌要素,向目标受众提供持续的、值得信赖的、有关联的特别承诺,以提高受众对城市的反应效用,增强城市的聚积效益、规模效益和辐射效应。
  城市品牌主体将城市资源或产品确定为城市品牌要素的过程,就是城市品牌塑造。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品牌成为快速获得利润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城市拥有了品牌,就意味着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招徕更多的人才,这就如同为城市发展添设了加速器,无疑会获得快速发展。可以说,城市品牌塑造的意义在当今社会已经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认同。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被许多学者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据国家发改委预计,中国要在21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必须达到50%,城市人口要达到7.5亿,这意味着未来几十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期,城市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有大的飞跃。这一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城市的同质化竞争。既要解决现状,又要迎接新的城市化浪潮,必须高度强调城市的品牌塑造,才不至于千城一面,才能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城市品牌作为现代品牌理论的一种应用,已经在城市的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城市品牌塑造的意义和作用
  
  城市品牌塑造对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
  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是城市宝贵的资源和资产,可以使城市“增值”,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等优势上。城市品牌的塑造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人才流等资源的聚集和走向,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无形动力。
  
  2、能够展现城市特点,增强城市魅力
  每个城市都有个性特点,这些特点往往需要用城市品牌展现出来,如上海市就以外滩丰富多彩的建筑、繁荣的商业和逐步崛起的金融业为内容的形象展示了上海的城市特色。良好的城市品牌还能增强城市魅力,北京为申办奥运,对城市进行了科学、合理、完整的设计,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办理念,通过其独特的环保设计与城市规划,把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的理念结合起来,不但更加突出了北京的文化魅力,而且还使人感受到她那种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
  
  3、有助于增强城市居民的凝聚力
  通过富有个性的城市理念传播、城市文化建设及城市形象塑造,会把市民的精神凝聚到城市发展这一中心上来,增强市民的参与意识,并进而营造出入人为城市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氛围,推动城市的发展进步。
  
  4、有助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现代城市的综合竞争资源体系往往由城市的投资环境、居民的素质、管理环境和水平、文化魅力等方面构成,而城市品牌正是这些资源体系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还是一个城市发展进程的见证和积累。
  
  5、有助于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市是经济发展集中的场所,它促进了不同的行业分工,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产业,有助于利用各自的特色产业形成集聚效应,从而达到规模经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6、有助于吸引人才和外资
  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富有活力的城市,必然会在人才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进而对各类人才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建设中,城市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而城市建设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招商引资成了城市发展的头等大事,要吸引外资,就要有良好的城市品牌,否则,就寸步难行。
  
  7、有助于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凡是旅游业搞得好的城市,都具有良好的城市品牌,相反,如果城市形象不佳,即使拥有良好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也难以吸引旅客。比如,昔日有“东方明珠”称号的贝鲁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延年 战乱,这个过去游客如织的城市现在已经没有了以前的吸引力。
  
  8、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良好的城市品牌对公众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政府形象是城市品牌形象的内容之一,要塑造良好的品牌,就必须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一个廉洁、公正、高效的政府,自然会赢得广大市民以及“目标顾客”的信任;其次,城市品牌建设本身就是为广大市民办好事、实事,政府行为同样会得到市民的拥戴。
  
  四、城市品牌塑造流程分析
  
  在商业社会给一个城市建立品牌的意义并不在于短时间的效益,而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是一项科学化、社会化、艺术化的系统工程,光有热情是不够的,靠领导个人决策无法建立起适应市场环境的品牌形象。为一个城市塑造品牌形象,就如同建造一座巨大的建筑一样,不仅要有完整的规划和周密的实施计划,还要有一流的建筑设计师和高质量的施工队伍,按照科学的塑造流程,才能塑造出不朽的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严谨的结构,由许多相关工作构成。它是指在城市品牌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信息调研、城市品牌定位、城市品牌设计及传播、城市品牌管理等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差异化的城市品牌,并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城市顾客,以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到本城市投资、旅游或居住,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营销中城市品牌塑造的流程如下所示:
  品牌核心价值提炼过程:
  


  核心价值确定后,就是品牌传播的过程,其流程图如下:
  


  品牌塑造完成后,不要认为就已经大功告成,很多城市就是因为后期的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前功尽弃。这个所谓的后期工作即是品牌效果的评估与管理。
  
  五、结束语
  
  城市需要品牌。成功的城市品牌塑造,不光是城市无形资产的增值,还带来城市有形资产的溢价,更重要的是能够赢得城市“顾客”的忠诚,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实施品牌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场上一种必要的竞争工具和竞争优势。
  城市品牌塑造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城市品牌不是靠打广告“大声喊”出来的,而是一个城市不断充实品牌内涵,完善品牌形象,并按照品牌客观规律长期运作的结果。
  城市品牌运营需要一个外部环境。对城市品牌而言,工业化为城市品牌运营奠定了物质基础,城市化为城市品牌运营创造了社会基础,市场化为城市品牌运营提供了动力基础,信息化为城市品牌运营拓展了空间基础。
  城市品牌需要品牌体系支撑。城市品牌与其产品与服务企业的品牌是相辅相成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同服务品牌、人物品牌、政府品牌等一道构成并支撑着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需要营销策略。城市品牌营销需要利用国内国际网络三个市场、三种资源,开展连续不断的营销活动,提升城市品牌活力和品牌地位。
  城市品牌塑造需要认清存在的问题。对国内的城市而言,给自己塑造一个品牌形象,是全球化态势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经营城市的总体要求。城市在实施品牌化过程中要认清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依据本城市的特色和优势资源,塑造成功的城市品牌,使城市从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之林中突显出来,闪烁特定的光彩。
其他文献
摘 要:人力资源价值链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这条价值链上有三个主要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价值创造”,第二个环节是“价值评价”,第三个环节是“价值分配”。本文通过对这三个环节的介绍,来说明什么是人力资源价值链。  关键词:人力资源价值链;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    1.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链    1.1 什么是价值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经济飞速发展,为实现最佳资源配置和最大经济效益,相互之间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不断融合。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大势所趋,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等方面所发生的一体化趋势,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以及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形成了一种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局面。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股
期刊
摘 要:企业要求专业毕业生不光是理论中的纸上谈兵,必须是具有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又能在产品运作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现代应用型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是服装设计专业与企业结合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服装行业;专业人才;人才培养    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我国的服装业的发展推动了国
期刊
摘 要:情境创设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只有创设好的情境和运用适当的创设方法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本文结合作者的专业教学实践。对什么是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及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创设教学情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情境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标准;创设情境的方法:    一、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近现代许多著名的学习理论都强调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人本主义学
期刊
摘 要:语言能力是师范生的重要能力,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内容,努力探求培养和提高师范生语言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水平测试;师范生;语言能力;培养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检测,是我国权威的现代汉语的口语考试。师范院校是最早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单位之一。我国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已经十年,随着这项工作的日趋成熟,考试的方式和内容也逐步深入人心,成为普通话教学过
期刊
摘 要:教学体系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专业教育的重要条件和途径,也是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与措施。本文主要阐述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研究的重要性,分析了这一体系的具体內容、基本做法,总结了经验收获。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是指课堂教学、课外读书、素质拓展、观看教学片、专家讲座、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实习实践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是鉴于公共事
期刊
水利建设和水利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大量水利档案,是人类治水的原始记录,是水利建设成果的历史记录,它将为今后的水利建设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是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决策依据之一。    一、水利档案的特点    水利档案是水利部门在水利建设,管理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除与其它专业档案一样具有科学性、完整性、服务性等特点外,还有
期刊
摘 要: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热点,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造假案相继浮出水面,这只是冰山一角,面对一个接一个触目惊心的造假数字,我们不由得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如此失真?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该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总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视察上海、北京国家
期刊
上期为同学们支了几招——如何解除被窝的“封印”。有同学来信说,早上起不来最大的元凶是晚睡!这种感觉就像强迫症一样,不到几点就硬是不敢睡、不想睡、睡不着,总觉得还有很多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即使躺在床上也是满脑子的公式、定理,时常彻夜难眠。这个坏习惯要是延续到高考那还得了,必然会影响第二天的考場发挥。所以,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晚睡强迫症,现在就必须打败它!  苏杨  所谓晚睡强迫症。不过是因为白天没有完成
期刊
摘 要:和谐社会是人权受保障的社会;人权保障是“以人为本”的法律体现,是推进民主法治的关键。人权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和谐社会应加强对弱势群体保障的依据,并进一步对妇女人权的保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和谐社会;人权保障;弱势群体;妇女人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阐述,指出“我们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