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数学复习要重视课本,用好课本是老生常谈,但教师打开课本觉得没什么好讲的,学生也觉得没什么好做的,这就导致有些教师仅仅依据和利用所选复习资料完成整个复习过程,对教材不大重视,学生也逐渐对教材内容陌生或遗忘.但纵观近年高考数学试题,其特点之一就是试题紧扣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有些试题直接来源于教材,这就警示我们在高考复习中要高度重视教材,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提炼和拓展.下面笔者浅谈一下对教材二次开发利用的一种途径——把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进行归纳总结,推广成定理、公式,形成知识模块,使某些问题的解决得到简化.
把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推广到一般情形,常可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形成相对固定的解题方法.一些高考试题用源于教材例题、习题推广的结论来解往往很简单,这应引起重视.下面举例说明.
比如,通过对人教A版《选修2-1》第41页例3的探究,我们发现斜率之积与得到椭圆方程中的a,b有密切关系,于是得到如下结论:
若A,B为椭圆
x2a2+y2b2=1 (a>b>0)长轴的两个端点,M为椭圆上(除A.B外)任一点,则kAMkBM
=-b2a2.
双曲线有类似结论: 若A,B为双曲线
x2a2-
y2b2=1(a>0,b>0)实轴的两个端点,
M为双曲线上(除A,B外)任一点,则
kAMkBM=b2a2.
把该例题与教材第55页中的“探究”结合起来进行提炼、总结,会得到更多有用的结论.
例1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大纲卷第8题)椭圆
C:x24
+y23=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A1,A2,点P在C上,且直线PA2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1],那么直线PA1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12.34]
(B) [38,34]
(C)
[12,1] (D) [34,1]
解析:此题若按常规解法去做显得比较麻烦,若按上面结论做则又快又准.
因为kPA1·kPA2
=-b2a2
=-34,
所以-2≤kPA2=-
34kPA1≤-1,解得
38≤kPA1
≤34.
此考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2012年高考数学四川卷文、理科第21题,2012年天津高考数学理科第19题等),考试中若用上述结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又如,教材第62页习题B组第4题是关于双曲线中点弦的轨迹问题,解决该题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就是“点差法”,将其推广,就得到如下命题:
直线AB与双曲线
x2a2-
y2b2=1
(a>0,b>0)相交,
AB中点为M,则
kAB·kOM
=b2a2.
对椭圆也有类似的结论.
直线AB与椭圆
x2a2+
y2b2=1(a>b>0)相交,AB中点为M,则
kAB·kOM=-b2a2
.
例2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新课标Ⅱ卷第20题)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过椭圆
M:x2a2+
y2b2=1 (a>b>0)右焦点的直线
x+y-3=0交M于A、B两点,P为AB的中点,且OP的斜率为
12.
(Ⅰ)求 得方程.(Ⅱ)略
解析:(Ⅰ)利用上述结论可得kOP·kAB
=-b2a2,即
12
×(-1)=-b2a2
,所以 a2=2b2.
又由题意知,M的右焦点为(3,0),故
a2-b2=3,因此
a2=6,b2=3.
所以M的方程为:x26
+y23=1.
上述解法比常规解法要简单,但考虑到中点弦的结论课本上没有,不宜直接使用.但是它给我们启示,该题用点差法可做,那就把点差法的过程写一遍,该题就完整解决了.这里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点差法思想,有了这个思想,不记得公式没关系,很容易推导出来.点差法的思想方法应是我们在复习中必须提出并重点探讨的问题.
由教材例题、习题得到这些结论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些结论又能使复杂的问题获得简单的解法,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应该是学生在复习中乐意接受的
整个高考复习都应该在利用教材中进行,使学生在问题讨论与实践拓展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感受思想方法,在概括与提升中增强思维能力.
把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推广到一般情形,常可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形成相对固定的解题方法.一些高考试题用源于教材例题、习题推广的结论来解往往很简单,这应引起重视.下面举例说明.
比如,通过对人教A版《选修2-1》第41页例3的探究,我们发现斜率之积与得到椭圆方程中的a,b有密切关系,于是得到如下结论:
若A,B为椭圆
x2a2+y2b2=1 (a>b>0)长轴的两个端点,M为椭圆上(除A.B外)任一点,则kAMkBM
=-b2a2.
双曲线有类似结论: 若A,B为双曲线
x2a2-
y2b2=1(a>0,b>0)实轴的两个端点,
M为双曲线上(除A,B外)任一点,则
kAMkBM=b2a2.
把该例题与教材第55页中的“探究”结合起来进行提炼、总结,会得到更多有用的结论.
例1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大纲卷第8题)椭圆
C:x24
+y23=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A1,A2,点P在C上,且直线PA2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1],那么直线PA1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12.34]
(B) [38,34]
(C)
[12,1] (D) [34,1]
解析:此题若按常规解法去做显得比较麻烦,若按上面结论做则又快又准.
因为kPA1·kPA2
=-b2a2
=-34,
所以-2≤kPA2=-
34kPA1≤-1,解得
38≤kPA1
≤34.
此考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2012年高考数学四川卷文、理科第21题,2012年天津高考数学理科第19题等),考试中若用上述结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又如,教材第62页习题B组第4题是关于双曲线中点弦的轨迹问题,解决该题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就是“点差法”,将其推广,就得到如下命题:
直线AB与双曲线
x2a2-
y2b2=1
(a>0,b>0)相交,
AB中点为M,则
kAB·kOM
=b2a2.
对椭圆也有类似的结论.
直线AB与椭圆
x2a2+
y2b2=1(a>b>0)相交,AB中点为M,则
kAB·kOM=-b2a2
.
例2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新课标Ⅱ卷第20题)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过椭圆
M:x2a2+
y2b2=1 (a>b>0)右焦点的直线
x+y-3=0交M于A、B两点,P为AB的中点,且OP的斜率为
12.
(Ⅰ)求 得方程.(Ⅱ)略
解析:(Ⅰ)利用上述结论可得kOP·kAB
=-b2a2,即
12
×(-1)=-b2a2
,所以 a2=2b2.
又由题意知,M的右焦点为(3,0),故
a2-b2=3,因此
a2=6,b2=3.
所以M的方程为:x26
+y23=1.
上述解法比常规解法要简单,但考虑到中点弦的结论课本上没有,不宜直接使用.但是它给我们启示,该题用点差法可做,那就把点差法的过程写一遍,该题就完整解决了.这里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点差法思想,有了这个思想,不记得公式没关系,很容易推导出来.点差法的思想方法应是我们在复习中必须提出并重点探讨的问题.
由教材例题、习题得到这些结论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些结论又能使复杂的问题获得简单的解法,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应该是学生在复习中乐意接受的
整个高考复习都应该在利用教材中进行,使学生在问题讨论与实践拓展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感受思想方法,在概括与提升中增强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