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创新课堂教学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初中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照本宣科和学生的被动接受,没有探究实验,没有创新的教学环节,教师也没有将理论、实验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而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针对这些缺陷增加新的教学策略和环节,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实现理论和实验、理论和生活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科创新和质疑精神。
  一、实现书本和实验结合
  空洞的生物理论陈述使学生感觉课堂乏味,教师往往将生物课当成文史类课程来上,只注重理论内容的讲解,只要求学生识记理论知识,完全忽视了实验证明的重要性。其实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得来的和通过耳朵听到的知识是完全不一样的。没有实验教学,学生就没有探索和实践创新的机会,理论和实践就容易脱节。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首先就要将书本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学生课程实验结合起来,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二章“练习使用显微镜”中。教师介绍显微镜是一把开启生物奇妙大门的钥匙,生物学中各种细胞的研究都依靠显微镜,因此学生对于显微镜的认识止步于书本上的图片是不够的,学生不但要接触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构成,还要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以便学生进行各类探索。所以教师在教授这一章节时,实验课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校生物实验资源有限,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共用一份实验资源,这也方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交流。除了生物研究器材需要学生进行实验了解之外,一些生物基础理论也需要学生进行实验体会,自己动手获得实践经验。例如细胞核是由核膜、核孔、核仁、染色质组成的,为了让学生了解细胞核各组成部分的实际形态,教师安排实验课时,让学生利用洋葱表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证实该理论。理论和实验的结合不但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科学的严谨,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创新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时间。教师在教学时不要采取“竹筒倒豆子”式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一股脑地全部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师要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学心和求知欲,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掘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
  例如,学习“生物圈的水循环”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教案。首先教师设置课前导入,提问“你们知道天上下的雨到哪里去了吗?湖泊河流的水位线在夏天会下降,那些水又到哪里去了呢?你们知道自然界的水有哪几种存在的形式?降水总量和蒸发总量是一样多的吗?”问题导入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适当评论指导,在学生讨论完之后,揭晓正确答案“大自然的水有三种存在形式,气态、液态和固态,水也是由这三种形式实现循环的,大自然每年的水蒸发量和降水量是相等的”。在整个教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体,教师只是扮演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学生会在自己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其学习主动性在这个教学模式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学习的效率也有显著的提高。
  三、将课本和生活联系起来
  人是生活的主体,而研究人体构成是生物学科的一大主要板块,生物的研究成果也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都不能离开生物理论成就。因此,生物的学习离不开生活的经验,生活阅历的丰富有助于对生物基础理论的掌握。而且,将生物理论知识和丰富多彩的生活联系起来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拉近自然学科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增加学生和“生活生物”接触的机会,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生物来源于生活,也回馈于生活。在教学时密切注意书本与生活的关联点,并从该处下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应用到课堂中来。教师要提醒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留意生活中的事物,并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它。
  (作者单位:四川眉山市东坡区苏祠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老凌———姓凌,名宗伟,个头一米六,精神矍铄,嗓音雄浑,步履稳健,可用四个字形容“短小精悍”。  我们学生私下都称呼他“老凌”,甚至凌宗伟。师哥师姐们告诉我们,老凌是伴随着奥运圣火来到二甲中学的。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老凌可是个很会“烧火”的主儿,他的到来燃起二甲中学所有人的梦想和激情,也照亮了二中前行的方向。小的时候我们就熟知什么是应试教育,也明白什么是“素质教育”,到了二甲中学我们又知道了
中等卫生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主要偏重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且学科意识过强,忽略了智力技能的培养,缺乏与医学课程的联系,制约了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难以培养学
运用接受美学原理对不同读者阅读同一作品时产生一致性与多样性理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把接受美学引入高职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时存在的"实"与"活"的问题.
在酸性介质中,微量钌(Ⅲ)的存在对于KIO4氧化偶氮氯膦-pC的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微量钌的催化光度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01μg/10mL,Ru(Ⅲ)的含量在0.02-0.4μg/10mL
川崎病是一种儿童急性发热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常累及中小血管、冠状动脉,也可累及其他内脏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但较少见,在临床上易误诊。我科近两年收
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中专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欣赏课培养审美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从3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欣赏音乐提高学生发现美、辨别美、创造
在pH8.7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稀土(Ⅲ)与钼(Ⅵ)、三溴偶氮氯膦形成的异多核络合物于-0.89V(vs.SCE)产生一灵敏的阴极极谱波,其二次导数峰高与稀土(Ⅲ)浓度在3.4×10^-8~4.0&#215
众所周知,就我国现状而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在正确的科学理念和策略的引导下来进行,注重阅读教学过程的巧妙链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利用好各种阅读资源,注重课内阅读和课
研究了铬(Ⅵ)-二苯偶氮羰酰肼(DPCO)-聚乙二醇(PEG)体系萃取行为和显色条件,建立了非有机溶剂萃取光度法测定合金钢和铝合金中微量铬的新方法.实验证明,在PEG相中络合物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