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扛起三个字:桐木关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kar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桐木关是武夷山脉断裂垭口,海拔高度1100米,闽赣古道贯穿其间,系古代交通与军事要地。立关北望,两侧高山耸峙入云,“V”形的大峡谷犹如一道天堑,直向江西铅山县伸展。这是地质活动造成的桐木关断裂带,为我国著名断裂带之一,景致雄奇壮观。过桐木关,折向东北,就正式进入大片的原始林区。关内生态良好,拥有“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开启物种生物基因库钥匙”等美誉。同时,桐木关下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还是正山小种红茶的发源地,而正山小种红茶,又是世界红茶的鼻祖,目前中国其他的红茶产地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正山小种红茶工艺的影响。
  今天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桐木关下的桐木村,在那里,我们要拜访一位敢于用“桐木关”三个字作为自己品牌名的老茶人付连兴先生。
  1
  眼前的付连兴先生看上去有些疲惫,茶季到了,这是一年里茶人们最辛苦的季节。在他的会客室外,停着几辆崭新的汽车。因为红茶的热销,桐木关里的茶农们逐渐有了更多的积蓄。这些汽车,就是那些深藏于林中的茶叶“换”回来的。
  付连兴先生很健谈。多年从事茶叶的生产和销售,让他结识了天南海北的茶客。“天下茶人是一家,”付连兴是一个好客的人。那天上午,他的会客室恰巧坐着几位从武夷山质量技术局的工作人员。其中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他们此次来,主要是来传达茶叶的农残问题的政府指示。
  付连兴先生显然是茶叶质量方面的专家。在随后的采访过程中,他甚至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述了当年正山小种红茶出口欧洲的农残标准。“那个标准很高,其实是为了设置这样一个门槛,来阻击中国红茶的出口。”
  “公道自在人心,茶叶质量最重要的守护者还是茶人的良心。”付先生又说。
  2
  付连兴先生出生于制茶世家,他至今仍然保存着幼年在山野采茶的记忆。他还说,家里以前有很多旧时制茶卖茶贩茶的老器具,但是在文革时候都毁于一旦。
  也许,自古以来,桐木的深山就没有寂寞过,这里是一个汇集各路茶人的地方。种茶的、卖茶的、喝茶的……都曾经将这里作为一个圣地进行朝拜。确实,只有到了桐木的山林里,你才能体会到这里为什么会产出品质如此优良的茶叶来。
  这让我们想起了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当年周恩来总理到大英博物馆参观,看到一个名为“角怪”的怪物,他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这种东西来自哪里?工作人员告诉他,这种奇怪的东西产自中国的“挂墩”,而“挂墩”就是桐木山下密林深处的一个村庄。这个在生物学上声名显赫的村庄其实只是一个弹丸之地,但是十九世纪的外国捕猎者们却在这里找到许多同等纬度都没有的生物品种。日后,武夷山被评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其中有一部分要归功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
  在采访的过程中,付连兴告诉我们,在桐木村的旁边,现在还保存有当年英国人收购红茶的遗迹,还有一个教堂,也是当年留下的。
  3
  出生于制茶世家的付连兴注定今生与茶结缘,不管桐木的茶兴衰落寞,他都不离不弃地守候着山中的茶园。
  1990年左右,他出任桐木茶厂的业务科长,但是那时正是红茶生产和销售最为困难的时期。主要原因是当时红茶的销售渠道非常狭窄,除了外贸销售之外,红茶在国内几乎无人问津。用一句话概括:桐木的红茶销售“只有一条大道,就是要卖给外贸”。上级领导派付连兴来桐木茶厂任职的时候,曾经说:只要保证不亏损,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确实,那时的桐木茶厂每年大概要亏损二三十万元。
  2000年前后,在桐木茶厂工作了近十年的付连兴以个人名义承包了茶厂的经营。而此时,他也积累了一些销售渠道。例如,他在上海和南京,直接联络了英国的一些红茶收购企业,而这也给桐木红茶的出口找到了新的出路。也就在那时,他大胆地注册了“桐木关”这个品牌。桐木关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付连兴要用自己的力量,重塑桐木关历史上的辉煌。
  说到正山小种红茶的前景,付连兴显然十分有信心。他说,目前,红茶的消费逐渐转向了国内。首先我们国内的消费者对红茶逐渐了解,而且国内人均收入提高,也让很多人有了一定程度的购买力。同时,红茶的对外出口却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外贸出口价格低廉(当然,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面对国内良好的销售态势,作为土生土长的桐木人,付连兴先生对此十分自豪。
  离开桐木的时候已是下午。山路很窄,在这条只容一辆车驶入的柏油马路上,偶有车辆从对面开来,我们只好将车朝旁边的山脚下紧贴过去。事实上,随着正山小种红茶,尤其是随着金骏眉在市场上声名鹊起,进入桐木关的这条马路也越来越繁忙。
  但是,这些都不妨碍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有限的参观者眼里,桐木还是深山里珠圆玉润地清脆,而桐木的茶,还是漫山遍野无声无息地美丽。至于参观者们给这片寂静的关隘带来的片刻嘈杂,桐木会以自己博大的绿色进行瞬间的吸收。毕竟,桐木的山太深了,而桐木的林,也太密了。
  忽然想起付连兴先生的话:我就是要让我的企业扛起“桐木关”这三个字。未来,“桐木关”这个名字一定会更响亮!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茶叶大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艺术,茶叶的消费量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因此近年来不少人瞄准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开起了茶馆。  理想的茶艺馆可以是小型文化交流中心,以茶为媒介,提供幽雅、舒适的休闲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聊天、洽谈,闲适的阅读,还可以下棋和听曲,举办各类会议或与茶相关的活动。茶艺馆通常布置讲究雅致,气氛悠闲,富于文化气息,凡是到茶艺馆来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宁静、安逸的气
期刊
五月的湖湘,正是山水相间,青翠微微的时节;尚未入夏的日头,点缀着偶转阴沉的天幕,丘陵与湘水交织成怡人的图景。百转千回间,我从喧嚣的京城来到八百里南岳的起点—衡阳。此地古称“雁城”,以南迁的大雁至此歇脚而得名。绵延的南岳群峰,便以衡阳回雁峰为“启”,以长沙岳麓山为“落”。  南岳以衡山闻名,它山势蜿蜒,林间穿水,鸟语花香,梵音缭绕。倘使不是亲身来此,我很难相信这座以“独秀”而名冠五岳的山林中,竟可以
期刊
高险处才留得住风光的绝胜。苏东坡在一首词中吟诵中秋月,写道“高处不胜寒”;毛泽东题庐山仙人洞时,写道“无限风光在险峰”。武夷隐屏峰,临九曲溪第五曲畔,北与天游峰相望。隐屏峰峰腰横列三痕,仿佛折断又连接在一起的山峰,叫接笋峰。隐屏峰的中位处,被人们刻意地划分为仙凡界。此下,凡人世界;此上,仙人境界。隐屏峰南端之巅,还留有狐仙迷朱熹的传说。  欲上隐屏峰,就得上石蹬道。隐屏蹬道极为险峻,号为“鸡胸”、
期刊
三月、四月、五月,神州大地的佳茗轮番上阵,南有龙井、大红袍、铁观音,北有日照雪青、崂山绿茶;中有长江名优茶地带,还有其他各地的茗品,都令诸多茶友心驰神往。人们常说:“茶贵新,酒贵陈。”随着新茶大量上市,怎么选购收藏新茶,怎么正确地试品新茶,满足尝鲜与健康养生需求,成了许多茶友共同的话题。这一期我们就来聊一聊。  品茶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文化,而且有利于养生保健。然而,喝茶也有讲究,既要适合自身
期刊
香味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郑重其事的行事前往往要焚香沐浴。到明清之际用香已经普及到百姓生活的很多方面。细读《红楼梦》里的一些细节,随处可见香意缭绕。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宝玉刚至秦氏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是不知此为何种香品。古人最著名的香有“沉檀龙麝”之称,沉为沉香,乃香中极品。檀为檀香,以印度盛产之白檀最为出名。龙一说为龙涎香,乃抹香鲸吞食章
期刊
4月27日至30日,副市长江书华率队赴河南省参加“信阳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期间,武夷岩茶大红袍和正山小种红茶受到各界人士的热议与追捧。  4月28日上午,“信阳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在信阳市百花会展中心北广场开幕。开幕式结束后,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和河南省部分领导在福建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的陪同下来到武夷茶品茗展示区,与武夷山茶企茶人品茶论道。交谈中,卢展工对武夷岩茶大红袍和正山小种红茶的
期刊
5月14日,第十四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暨武夷山国际旅游节休闲养生文化论坛,在武夷山高尔夫大酒店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大陆和台湾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为南平市发展养生产业出谋划策。   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魏小安;中华两岸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沈冠亚;2009年中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人物、国防大学医院中医科主任、北京金匮中医研究院院长林万硕等特邀专家结合各自
期刊
武夷岩茶连续八年在国家和省对农药残留量、重金属等各项指标检验中,获得合格率100%的喜人成绩。对此,《福建日报》5月8日要闻版还专门刊登了题为“武夷岩茶大红袍连续8年的质量检验‘满分’从何来”的专题报道。  武夷山市的茶园大多错落于山林间,茶园之间有树木隔开,形成良性生物链,天然防治病虫害条件良好,所产茶叶是典型的有机茶。此外,武夷山市还注重加强源头监控,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建立了20多个茶叶病虫害
期刊
采访杨晓磊的那一天,正是今年茶季开始的第一天。所以,杨晓磊一边跟我们聊着他的“岩茶经”,一边通过手机遥控着山上正在采茶的工人们。他旗下的源美茶业有限公司目前有200多亩自有茶山,另外新植茶树200多亩,再过两年,这些山场加在一起就有400多亩了。  杨晓磊说,作为茶人,他不玩资本,玩实力。尽管此前在木材加工行业曾经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也积累了一些原始资本,但是,他要做的,还是扎扎实实地把茶叶做好。 
期刊
5月14日,电视纪录片《万里茶路》、电视风光片《茶路之旅》在武夷山下梅村举行开机仪式。俄罗斯历史学家、万里茶路研究专家沙德林奥列格,蒙古族万里茶路研究专家恩格,《万里茶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纪录片总策划、总制片人张维东以及山西省晋中市和武夷山市代表出席仪式。  《万里茶路》和《茶路之旅》由美国作家艾梅霞编剧,通过追溯300年前从武夷山下梅村到俄罗斯5000多公里的茶业商路文明,使用科学的电视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