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学生的语言发展引领着智慧发展,智慧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那么,怎样让孩子的语言鲜活起来呢?
一、积累书本语言,让描写更加传神
1.模仿句式趋规范
课文具有经典性、可读性,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描写春天的美景,有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一种植物,有季羡林的《夹竹桃》;刻画人物,有《詹天佑》《轮椅上的霍金》……课文的语言充实,修辞的运用也准确丰富,或比喻,或拟人,或排比……引导学生把一些精彩的片段进行背诵,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而模仿课文语言进行有效地描写,就能让学生学着运用各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构词,让习作的语言更加规范。
如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式描写一段人物的动作来反应人物的特点,有的学生写“忽而跑,忽而跳,忽而唱,忽而笑”来反应人物内心的快乐;有的学生写“忽而皱眉,忽而搓手,忽而抓头,忽而踱步”来反应人物内心的着急。在描写家乡美食《马蹄酥》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式进行了有效地模仿。“马蹄酥甜而不腻,酥而不黏,轻轻咬上一口,香味溢满嘴巴。马蹄酥入肚,口中仍是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有朋友从远方来,边吃饼边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饼香飞溢四周。”
2.引用名句显意蕴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识器。”同样,只有广博的语言积累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宝库。特别是一些名句,如诗句,名言等,学生如果能将有用的材料、生动的语言记录下来,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自如地运用,就能做到文字洒脱,彰显灵性。正所谓:“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有学生在描写自己的阅读体会时这样说:最近我看了一本课外书——《纯真年华》,收获可真不小啊!古人说的果然没有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看样子只有多阅读,多看书,才能有收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嘛,我一定要踩着这阶梯一步步前进。书啊,我渐渐地爱上了你。
二、发现生活语言,让表达更加生动
1.巧用俗语显形象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让学生从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谚语、歇后语中捕捉、积累语言,丰富自身的语言储备,在写作时,学生就能信手拈来,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如在描写生活场景的片段中有些学生这样写:妈妈发现给哥哥订书报的钱被他偷偷地花掉了。哥哥自以为干得天衣无缝,可是,纸包不住火,事情还是被妈妈发现了。妈妈气得吹胡子瞪眼,对哥哥说:“你别总是自作聪明。要知道你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啊。”看着哥哥那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悄悄地在一旁说:“哥哥,你不是常告诉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吗?怎么这回自己倒糊涂起来了。哥哥难为情地吐了吐舌头。唉,这个糊涂的哥哥呀!这样的语言表达,意思明确,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读来富有情趣。
2.活用歌词展魅力
歌曲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学生对歌词也有特殊的记忆力,许多歌词都能熟记于胸。在习作中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一些歌词,能渲染情感,更好地表情达意,也能尽情展现语言的魅力。在小学毕业前夕,让孩子们回忆一下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写下心里的感受。有个学生巧妙地给了《我爱我的家》的歌词进行了改编:在这离别的时刻,我想说“我爱我的家,老师同学一家,爱就是互助,大家共同进步。我爱我的家,老师同学我的家,爱就是感谢,深深埋藏心底。我一定会记住我们这个可爱的家。”巧妙的歌词改编准确地表达了他的内心,让他的习作成为了毕业前夕孩子们反复传唱的班歌呢!歌词在习作中显示了它特有的魅力。
三、学习时尚语言,让叙写更加风趣
1.借用广告语现幽默
广告语是有声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很讲究韵律美。在习作中偶尔加以恰当地运用更能为文章增添不少色彩。一次教师节,有位老师突发奇想让孩子们用发短信的方式向老师祝贺节日。孩子们感到新鲜,一个个自创了很多的祝福语表达对老师节日的问候。习作时学生语句生动。“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短消息”。这一句老师趣编的广告语也成了学生习作中的一大亮点。学生这样写道:今年的教师节,我们用特殊的形式向老师表达特殊的祝福。一张张贺卡消失了,一个个给老师发去了短消息。真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短消息”。呵呵,今年的礼我送得真是别有一番趣味啊!广告语以其特有的广告效应给学生的习作带来抹不去的幽默。
2.运用流行语添诙谐
眼下,流行的事物代表着潮流。语言更是以它的流行性深得人心。孩子们也是流行一族,对这些流行的事物颇感兴趣。小品是老老少少都喜欢看的节目,孩子们在小品中笑,也在小品中积累!记得那年刘谦的魔术给孩子们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那几句经典的台词更是成了孩子们的口头禅。把它们恰当地运用到了习作中,就为习作增添了几份诙谐的韵味。记得在写怎样区分生熟鸡蛋这一次实验的时候,有个孩子这样写:“怎样才能来区分生熟鸡蛋呢?有人说用灯光照,我看他眯着眼睛对着灯光照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结果来。他居然说是灯光太暗。我胸有成竹地说用转动鸡蛋的方法一定能行。同学们都屏息凝视。接下来就是由我来见证奇迹的时候了……
读着孩子们这样富有情趣的语言,不禁让人哂然一笑。而这样的句子,是只有智慧的孩子才写得出来的。智慧,成就了诙谐的语言;语言,促进了孩子的智慧发展。
语言,是我们表情达意的工具。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是怎样好的呢?”
丰富而又鲜活的语言能让学生的习作吸人眼球,渲染情感。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巧妙、灵活、适时地运用书本语言,生活语言,时尚语言,就能为习作增添一些灵动与意蕴,展现鲜活语言的魅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个性张扬的文字背后,让智慧静静地流淌。
一、积累书本语言,让描写更加传神
1.模仿句式趋规范
课文具有经典性、可读性,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描写春天的美景,有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一种植物,有季羡林的《夹竹桃》;刻画人物,有《詹天佑》《轮椅上的霍金》……课文的语言充实,修辞的运用也准确丰富,或比喻,或拟人,或排比……引导学生把一些精彩的片段进行背诵,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而模仿课文语言进行有效地描写,就能让学生学着运用各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构词,让习作的语言更加规范。
如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式描写一段人物的动作来反应人物的特点,有的学生写“忽而跑,忽而跳,忽而唱,忽而笑”来反应人物内心的快乐;有的学生写“忽而皱眉,忽而搓手,忽而抓头,忽而踱步”来反应人物内心的着急。在描写家乡美食《马蹄酥》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式进行了有效地模仿。“马蹄酥甜而不腻,酥而不黏,轻轻咬上一口,香味溢满嘴巴。马蹄酥入肚,口中仍是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有朋友从远方来,边吃饼边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饼香飞溢四周。”
2.引用名句显意蕴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识器。”同样,只有广博的语言积累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宝库。特别是一些名句,如诗句,名言等,学生如果能将有用的材料、生动的语言记录下来,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自如地运用,就能做到文字洒脱,彰显灵性。正所谓:“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有学生在描写自己的阅读体会时这样说:最近我看了一本课外书——《纯真年华》,收获可真不小啊!古人说的果然没有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看样子只有多阅读,多看书,才能有收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嘛,我一定要踩着这阶梯一步步前进。书啊,我渐渐地爱上了你。
二、发现生活语言,让表达更加生动
1.巧用俗语显形象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让学生从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谚语、歇后语中捕捉、积累语言,丰富自身的语言储备,在写作时,学生就能信手拈来,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如在描写生活场景的片段中有些学生这样写:妈妈发现给哥哥订书报的钱被他偷偷地花掉了。哥哥自以为干得天衣无缝,可是,纸包不住火,事情还是被妈妈发现了。妈妈气得吹胡子瞪眼,对哥哥说:“你别总是自作聪明。要知道你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啊。”看着哥哥那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悄悄地在一旁说:“哥哥,你不是常告诉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吗?怎么这回自己倒糊涂起来了。哥哥难为情地吐了吐舌头。唉,这个糊涂的哥哥呀!这样的语言表达,意思明确,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读来富有情趣。
2.活用歌词展魅力
歌曲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学生对歌词也有特殊的记忆力,许多歌词都能熟记于胸。在习作中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一些歌词,能渲染情感,更好地表情达意,也能尽情展现语言的魅力。在小学毕业前夕,让孩子们回忆一下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写下心里的感受。有个学生巧妙地给了《我爱我的家》的歌词进行了改编:在这离别的时刻,我想说“我爱我的家,老师同学一家,爱就是互助,大家共同进步。我爱我的家,老师同学我的家,爱就是感谢,深深埋藏心底。我一定会记住我们这个可爱的家。”巧妙的歌词改编准确地表达了他的内心,让他的习作成为了毕业前夕孩子们反复传唱的班歌呢!歌词在习作中显示了它特有的魅力。
三、学习时尚语言,让叙写更加风趣
1.借用广告语现幽默
广告语是有声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很讲究韵律美。在习作中偶尔加以恰当地运用更能为文章增添不少色彩。一次教师节,有位老师突发奇想让孩子们用发短信的方式向老师祝贺节日。孩子们感到新鲜,一个个自创了很多的祝福语表达对老师节日的问候。习作时学生语句生动。“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短消息”。这一句老师趣编的广告语也成了学生习作中的一大亮点。学生这样写道:今年的教师节,我们用特殊的形式向老师表达特殊的祝福。一张张贺卡消失了,一个个给老师发去了短消息。真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短消息”。呵呵,今年的礼我送得真是别有一番趣味啊!广告语以其特有的广告效应给学生的习作带来抹不去的幽默。
2.运用流行语添诙谐
眼下,流行的事物代表着潮流。语言更是以它的流行性深得人心。孩子们也是流行一族,对这些流行的事物颇感兴趣。小品是老老少少都喜欢看的节目,孩子们在小品中笑,也在小品中积累!记得那年刘谦的魔术给孩子们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那几句经典的台词更是成了孩子们的口头禅。把它们恰当地运用到了习作中,就为习作增添了几份诙谐的韵味。记得在写怎样区分生熟鸡蛋这一次实验的时候,有个孩子这样写:“怎样才能来区分生熟鸡蛋呢?有人说用灯光照,我看他眯着眼睛对着灯光照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结果来。他居然说是灯光太暗。我胸有成竹地说用转动鸡蛋的方法一定能行。同学们都屏息凝视。接下来就是由我来见证奇迹的时候了……
读着孩子们这样富有情趣的语言,不禁让人哂然一笑。而这样的句子,是只有智慧的孩子才写得出来的。智慧,成就了诙谐的语言;语言,促进了孩子的智慧发展。
语言,是我们表情达意的工具。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是怎样好的呢?”
丰富而又鲜活的语言能让学生的习作吸人眼球,渲染情感。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巧妙、灵活、适时地运用书本语言,生活语言,时尚语言,就能为习作增添一些灵动与意蕴,展现鲜活语言的魅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个性张扬的文字背后,让智慧静静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