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龙西路162号,是一栋十分不起眼的五层白色小楼。门口处树着一块铁牌,上面 写着如“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这样的名人语录。沿楼道而上,虽然两侧的墙面涂着各种颜色,依旧难掩落满灰土的厂房模样。
但所有这一切,都将在你推开楼层正门的那一刻改变:色彩缤纷的玻璃让透射而过的阳光柔和而沉静。墙上有各式各样的涂鸦,或者纯粹是驳杂的色块组合。工作室的隔离墙壁由不规则的边和奇形怪状的洞组成,不乏童趣。
这是一家名叫鸿鹰的卡通制作公司。或许名不见经传,但它已经是在整个亚洲都颇具规模的动画工厂:鸿鹰现在拥有800名动画制作人员,这一数量堪比美国动画巨头皮克斯,更远远大于日本多数动画制作室,按每集动画22分钟计,其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70-180集,而今年的代工利润预计能达到6000-7000万元。而它参与制作过的动画,包括《美女与野兽》、《花兰木》、《人猿泰山》等一系列迪斯尼作品。
公司创始人、1983年入行的谢台春见证了一个行业的变革:1986年他开始创业,不过怀揣着50万新台币(合12万人民币),而他的选择只有一个:依靠低价为国际公司进行外包。当时行业标准为9万美金每集,谢台春只要5、6万。
1992年,为寻求低成本,鸿鹰挥师大陆。不谙内地人才行情的谢台春很快就交了学费:他为新招聘的员工开出了比同行高出十倍的工资。高薪并没有带来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反而利益的驱使造成了人员不正常的流动,谢果断进行了战略调整,改为对当地美术学校毕业生的自行培养,这也让鸿鹰从此开始了在龙西路162号“躲进小楼成一统。”
直到两年前,鸿鹰才真正转战国内市场:中央电视台动画部的《哪咤传奇》在离完成期限只有17天的时候,做动态碰到了麻烦,因此找到鸿鹰。谢从台湾调来两名主力,令他们带着睡袋来报到,公司上下以小时为单位计算进度,最终在国内动画市场站稳脚跟。坐拥北美、中国两大市场的动画外包业务,鸿鹰已经开始筹备上市,并在谋求和国内大的伙伴交叉持股。
如果有什么事令谢台春难以满足,那就是:他身处一个暴利行业,但自己仅处于行业的末端。员工数量与鸿鹰相当的皮克斯,2004年收入为2.74亿美元,利润率更高达惊人的52%,其2003年推出的《海底总动员》,全球席卷8.6亿美元票房。而在日本,根据动画主人公和电影制作的游戏、玩具以及千姿百态的相关产品的销售已达185亿美元。
一个让深谙行业变迁的谢台春感觉到巨大利好的变化是:2004年,北京电视台动画频道、湖南金鹰卡通频道和上海炫动卡通频道3个专业动漫频道陆续开播。广电总局明文规定,在每个播出动画片的频道中,国产动画片每季度的播出数量不能少于60%。为了进一步刺激国产动画的发展,甚至允许在黄金时间播出的国产动画片可以插播广告。
你很难想象这意味着什么。根据广电总局2004年6月实施的规划,年播放动画总长应达到20万分钟。但来自中国动漫学会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年国产动画的产量仅有2万4千分钟——一个实实在在的10倍增长。而国内市场的放开,对于这个行业内的所有玩家都相当于一个聚宝盆:有数据称,仅京、沪、穗三地每年青少年花在卡通相关的消费额就超过13亿元人民币。
正因此,今年6月,在杭州举办的中国首届国际动漫节上,鸿鹰包下了会场外广场上一半的展台,为自己第一次投资制作的原创动画《象棋王》造势。这部聘请了国内棋王胡荣华担任棋艺顾问,在上海完成编剧、设计,在日本修改,最终回到中国制作的作品,相当于日本热门作品《棋魂》的“本土化”,如果无人指点,你几乎难以将它从一系列日本动画中区分出来。
“《象棋王》是个里程碑”,谢台春对此片寄予厚望,“现在日本的卡通可以卖全世界,韩国的卡通也可以卖全世界。(鸿鹰)做90%日本的卡通,就可以打全世界”。按计划,《象棋王》要做到52集,首期做26集。据谢称,样片出来后,已有数家海外厂商希望购买。而今年鸿鹰投资2000万元,同时制作着4档原创动画。
“穿越莫比乌斯之环”
做本土原创,并非只是谢台春一个人的梦想。位于北京亚北地区大屯路上的D5空间,经历着类似的转变。2001年,几个热爱动画的朋友联合创立了D5空间。同中国现阶段大多数的动画工作室或者动画公司类似,但凡涉及到动画技术的业务,D5来者不拒,包括建筑表现、CG动画、栏目包装以及平面设计等等。这让公司能保持在温饱线上挣扎,但难有更多作为。
转变来自于新闻集团前任董事、星空电视前任总裁张镇中的加盟。“张先生加盟之前,每个月我们都在一个死循环里面转。大家嘴上都说要实现梦想,实际上什么梦想也实现不了”,D5空间的CEO于梦来说。而张的加盟让他们清晰:“只有原创的东西会在十年之后不断地为你赢利”。
知易行难,关于此,没有人比成立于1997年的环球数码更有发言权。由于其创始人乃香港著名律师、中国证监会前首席顾问梁定邦及其胞弟梁定雄颇为引人瞩目。2003年8月,早在推出任何一款动画作品之前,环球数码已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自2000年起,环球数码就开始制作一部名为Thru the Moebius Strip的三维动画长片——直到今年动画推出之时,作品的中文名才最终确定:《魔比斯环》——与其他动画公司逆流而上不同,环球数码从一开始就奉行高端策略。这部作品预算为2000万美元,虽然比美国同类作品便宜了3/4左右,但在中国,已经是张艺谋级的作品了。
甚至,环球数码不惜巨资为动画打造了一个中国动画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团队。原著出自法国知名动画师Jean Giraud,这位笔名Moebius的画家曾参与制作了《沙丘魔堡》、《异形》、《深渊》等经典科幻电影,和影史上最早的3D动画电影Tron的背景设定。《魔比斯环》沿袭了他一贯的风格:既科幻又奇幻。影片的制片为弗兰克?福斯特(Frank Foster),前索尼图形图像公司多媒体部门的副总裁。而导演Glenn Chaika,曾在迪斯尼担任《小美人鱼》的动画师、《拇指仙童历险记》、《花木兰II》的导演。
“这部电影对于我们而言是张响亮的名片”,时任环球数码主席的梁定邦曾说,“我们的目标,是在5-10年之内减少代工业务,增加原创的内容,最终提升中国的动画产业”。
但具体的实施并不容易。要知道,五年前在中国有过三维制作经验的人寥寥无几。动画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懂三维技术的人才,三维大片从何而来?因此,不乏有业内人士担心环球数码是在炒作概念,乘着高科技股红火的势头圈钱。
按照环球数码国内市场部经理刘峰的说法,当年南下深圳搭建《魔比斯环》的制作班子,就跟从前中国造原子弹一样,没人懂技术,没人有经验,没有生产线,甚至连该建立什么部门都不清楚。队伍大部分是从北京招聘过去的,请的是当时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个有三维制作和教学经验的人。梁定邦亲自挑选了这批骨干,确立了用人的基调:“我们只有先培养自己的人,才能用这些人去生产。请你们来第一是要你们去培养人,第二是希望你们带领培养的人去做生产!”当环球数码坐落的小楼还在抹水泥、砌墙的时候,刘峰和他的伙伴们踏上了三维动画的拓荒路。
三个月后,已经有人因为失望而出走,最初的14个人先锋队剩下了10个。招聘来了150个学员,最后留下了120人开始了部门建制,这时候所有的老师摇身一变,当上了制作主管。2000年,整一年就在熟悉软件,没有任何产出。2001年底,环球数码高薪聘请了5位外国专家前来助阵,出任制作指导。他们当中有动画师、道具师和动画片导演,不乏有制作《玩具总动员》、《透明人》等大片的经验。这些专家做了一年,令人沮丧的是他们可以教技术,但是教不了产业链和生产线——这些更多的依赖于本国的大环境,单凭技术解决不了。有个专家甚至说;“我觉得你们中国是不可能做这样的片子的”,于是这帮人在合同期满后纷纷撤离。刘峰打了个比喻,说这就跟当年撤走苏联专家一样,对于制作队伍是个很大的打击。到了2002年,《魔》剧仍然连一分钟的样片也没能做出来。
这正体现了动画业的特点:技术密集,同时资金密集。原本环球数码寄望于2003年底全球公映,甚至对外宣布索尼旗下的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公司为影片做美国发行,预期收入0.42亿到1.14亿间。而且这作品将推出大量的衍生玩具。
但直到2003年底,制作队伍才刚刚找到制作感觉,理顺了流程。即使如此,2004年仍是最艰难的一年,此时已经上市的环球数码当年度的财报显示亏损高达1.3亿元人民币,有几个月甚至发不出工资。不过,《魔》剧的制作一直没有停产,正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魔》剧的全部制作,还修改了一次,基本达到了电影出品的水准。
“我们走过的这个历程,第一年是摸透软件,第二年建立沟通流程,第三年考虑如何提高效率和质量,所有的在第四年完成。现在如果再要完成这样的一部片子,我们只需要半年的时间。这也是整个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制作经验、技术等等都是从无到有”,刘峰如此总结过去五年的艰难时日。
最终当这部总耗资高达1.3亿人民币的动画成型,从预告片效果来看,实属不俗。而从其情节看,颇像是一个《星球大战》和《指环王》的结合体。但此时,原本半年左右前来视察一次的梁氏兄弟已经淡出公司,将环球数码80%的股份换给一家名为首长四方的公司,只有梁定邦留在环球数码董事会。
蓝猫奇迹
台湾的7-11便利店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平均每次交易的单价是66元台币。为了刺激销售,它们采取了一次促销:只要一次购买超过77元的顾客,就能获赠一块印有日本著名动画形象Hello Kitty的磁铁。结果,这项附送磁铁的促销活动,使得该店的营业额增加了15亿台币。而用作磁铁的本钱,至多花了2亿台币。
千万不要以为13亿台币的利润源于一块小小的磁铁,真正的价值是那只没有嘴的白色小猫Hello Kitty。
另一个“以小搏大“的故事是:日本任天堂公司的动画《宠物小精灵》自1999年6月登陆美国,一度打破美国电视动画片的收视历史记录,到7月份全美已经有超过150家电视台播映这部动画,场面巍为壮观。5年之间,任天堂在美国市场的DVD、相关玩具、游戏机、电影以及形象授权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但其每集动画卖给电视台的价格只有500美元——你大可将此视为免费发放的广告。
这正是中国动漫产业从业者无法享受的待遇:除了将动画卖给电视台,几乎没有其他的收入渠道。
动画人已经开始有意识的缔结产业链。鸿鹰正在制作“饮茶s”系列,让包子、烧卖、油条等点心成为人偶娃娃,由他们演绎搞笑故事。并计划与无线业务SP合作,推出“饮茶s”的短信图片、小游戏等手机增值服务。而环球数码也在计划推出的产品涵盖玩具、游戏、文具、食品、服装等多个领域。
目前国内打造局部产业链已见成色的,还是制作了《蓝猫淘气3000问》的三辰卡通。
三辰卡通是从做影库起家的,当时主要是做电视辅导片。1998年,号称“蓝猫之父”的王宏看好了《十万个为什么》的题材,将其改编成《蓝猫淘气三千问》。“电影卡通已经被迪斯尼做到头了,而现在是电视时代,只要我们能坚持做几百集甚至是上千集,在电视台连续播放几年,就不会有不成功的可能”,基于这个判断,王宏拿出了全部积蓄启动了蓝猫的制作。
虽然在行业内,多数人对蓝猫动画的制作水准不乏恶评,但无人可以否认,蓝猫抓住了一个市场契机: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们总是不愿意放过任何给予孩子教育的机会,即使在孩子玩乐的时候也不例外,而“活动的十万个为什么”的确深入人心。
电视台收购动画片的价格之低,已是行业无奈的事实。三辰只能另辟蹊径,采取了送片子换贴片广告的办法,以期收回投资。蓝猫播到200集的时候市面上还没有任何动静,公司有人开始沉不住气了。三辰的董事长孙文华却安慰员工说:“这就跟烧开水一样,有个沸点”。
果然,播到210集的时候,蓝猫吸引到了娃哈哈的贴片广告,240集的时候得到了招商银行的投资,到了260集、300集的时候新加坡的天乐文具公司和香港德发服装集团表现出了与三辰合作开发蓝猫衍生品的意向。
2001年,也就是蓝猫在电视台播出的第三年,蓝猫专卖店开始陆续开业,出售的商品包括图书、音像、文具、玩具、服装、鞋袜、钟表、童车、饮料等,跨越十几个行业。三辰卡通的董事王六一表示,三辰总是挑选一个行业里最大的产品制造商进行合作。比如“永久蓝猫”童车,是和老牌的上海永久股份公司合作;蓝猫“咕噜噜”饮品,是和汇源结成品牌联合。王六一还透露公司正在开发蓝猫的游戏产品,比如考试大通关,通过探险发现有益的知识,一如既往地突出蓝猫品牌的知识性特色。
卡通品牌和儿童消费品品牌的强强合作,三辰看中的当然是中国3.5亿的青少年消费群体。中国每年有600亿的文具销量、200亿元的玩具年销量,326亿元的儿童食品年销量以及近900亿元的儿童服装年销量。
三辰从做卡通开始,切入儿童产品市场,最高峰的时候蓝猫的衍生品达到了17个大类6000多种,全国专卖店2400家,形成的是一个年销售收入上亿的产业群。但业内人士相当担心的一点是:蓝猫毕竟不是米老鼠,虽然它的经营成绩卓著,但一旦它的动画不再得到市场青睐,一个帝国可能在瞬间倒塌。
但所有这一切,都将在你推开楼层正门的那一刻改变:色彩缤纷的玻璃让透射而过的阳光柔和而沉静。墙上有各式各样的涂鸦,或者纯粹是驳杂的色块组合。工作室的隔离墙壁由不规则的边和奇形怪状的洞组成,不乏童趣。
这是一家名叫鸿鹰的卡通制作公司。或许名不见经传,但它已经是在整个亚洲都颇具规模的动画工厂:鸿鹰现在拥有800名动画制作人员,这一数量堪比美国动画巨头皮克斯,更远远大于日本多数动画制作室,按每集动画22分钟计,其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70-180集,而今年的代工利润预计能达到6000-7000万元。而它参与制作过的动画,包括《美女与野兽》、《花兰木》、《人猿泰山》等一系列迪斯尼作品。
公司创始人、1983年入行的谢台春见证了一个行业的变革:1986年他开始创业,不过怀揣着50万新台币(合12万人民币),而他的选择只有一个:依靠低价为国际公司进行外包。当时行业标准为9万美金每集,谢台春只要5、6万。
1992年,为寻求低成本,鸿鹰挥师大陆。不谙内地人才行情的谢台春很快就交了学费:他为新招聘的员工开出了比同行高出十倍的工资。高薪并没有带来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反而利益的驱使造成了人员不正常的流动,谢果断进行了战略调整,改为对当地美术学校毕业生的自行培养,这也让鸿鹰从此开始了在龙西路162号“躲进小楼成一统。”
直到两年前,鸿鹰才真正转战国内市场:中央电视台动画部的《哪咤传奇》在离完成期限只有17天的时候,做动态碰到了麻烦,因此找到鸿鹰。谢从台湾调来两名主力,令他们带着睡袋来报到,公司上下以小时为单位计算进度,最终在国内动画市场站稳脚跟。坐拥北美、中国两大市场的动画外包业务,鸿鹰已经开始筹备上市,并在谋求和国内大的伙伴交叉持股。
如果有什么事令谢台春难以满足,那就是:他身处一个暴利行业,但自己仅处于行业的末端。员工数量与鸿鹰相当的皮克斯,2004年收入为2.74亿美元,利润率更高达惊人的52%,其2003年推出的《海底总动员》,全球席卷8.6亿美元票房。而在日本,根据动画主人公和电影制作的游戏、玩具以及千姿百态的相关产品的销售已达185亿美元。
一个让深谙行业变迁的谢台春感觉到巨大利好的变化是:2004年,北京电视台动画频道、湖南金鹰卡通频道和上海炫动卡通频道3个专业动漫频道陆续开播。广电总局明文规定,在每个播出动画片的频道中,国产动画片每季度的播出数量不能少于60%。为了进一步刺激国产动画的发展,甚至允许在黄金时间播出的国产动画片可以插播广告。
你很难想象这意味着什么。根据广电总局2004年6月实施的规划,年播放动画总长应达到20万分钟。但来自中国动漫学会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年国产动画的产量仅有2万4千分钟——一个实实在在的10倍增长。而国内市场的放开,对于这个行业内的所有玩家都相当于一个聚宝盆:有数据称,仅京、沪、穗三地每年青少年花在卡通相关的消费额就超过13亿元人民币。
正因此,今年6月,在杭州举办的中国首届国际动漫节上,鸿鹰包下了会场外广场上一半的展台,为自己第一次投资制作的原创动画《象棋王》造势。这部聘请了国内棋王胡荣华担任棋艺顾问,在上海完成编剧、设计,在日本修改,最终回到中国制作的作品,相当于日本热门作品《棋魂》的“本土化”,如果无人指点,你几乎难以将它从一系列日本动画中区分出来。
“《象棋王》是个里程碑”,谢台春对此片寄予厚望,“现在日本的卡通可以卖全世界,韩国的卡通也可以卖全世界。(鸿鹰)做90%日本的卡通,就可以打全世界”。按计划,《象棋王》要做到52集,首期做26集。据谢称,样片出来后,已有数家海外厂商希望购买。而今年鸿鹰投资2000万元,同时制作着4档原创动画。
“穿越莫比乌斯之环”
做本土原创,并非只是谢台春一个人的梦想。位于北京亚北地区大屯路上的D5空间,经历着类似的转变。2001年,几个热爱动画的朋友联合创立了D5空间。同中国现阶段大多数的动画工作室或者动画公司类似,但凡涉及到动画技术的业务,D5来者不拒,包括建筑表现、CG动画、栏目包装以及平面设计等等。这让公司能保持在温饱线上挣扎,但难有更多作为。
转变来自于新闻集团前任董事、星空电视前任总裁张镇中的加盟。“张先生加盟之前,每个月我们都在一个死循环里面转。大家嘴上都说要实现梦想,实际上什么梦想也实现不了”,D5空间的CEO于梦来说。而张的加盟让他们清晰:“只有原创的东西会在十年之后不断地为你赢利”。
知易行难,关于此,没有人比成立于1997年的环球数码更有发言权。由于其创始人乃香港著名律师、中国证监会前首席顾问梁定邦及其胞弟梁定雄颇为引人瞩目。2003年8月,早在推出任何一款动画作品之前,环球数码已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自2000年起,环球数码就开始制作一部名为Thru the Moebius Strip的三维动画长片——直到今年动画推出之时,作品的中文名才最终确定:《魔比斯环》——与其他动画公司逆流而上不同,环球数码从一开始就奉行高端策略。这部作品预算为2000万美元,虽然比美国同类作品便宜了3/4左右,但在中国,已经是张艺谋级的作品了。
甚至,环球数码不惜巨资为动画打造了一个中国动画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团队。原著出自法国知名动画师Jean Giraud,这位笔名Moebius的画家曾参与制作了《沙丘魔堡》、《异形》、《深渊》等经典科幻电影,和影史上最早的3D动画电影Tron的背景设定。《魔比斯环》沿袭了他一贯的风格:既科幻又奇幻。影片的制片为弗兰克?福斯特(Frank Foster),前索尼图形图像公司多媒体部门的副总裁。而导演Glenn Chaika,曾在迪斯尼担任《小美人鱼》的动画师、《拇指仙童历险记》、《花木兰II》的导演。
“这部电影对于我们而言是张响亮的名片”,时任环球数码主席的梁定邦曾说,“我们的目标,是在5-10年之内减少代工业务,增加原创的内容,最终提升中国的动画产业”。
但具体的实施并不容易。要知道,五年前在中国有过三维制作经验的人寥寥无几。动画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懂三维技术的人才,三维大片从何而来?因此,不乏有业内人士担心环球数码是在炒作概念,乘着高科技股红火的势头圈钱。
按照环球数码国内市场部经理刘峰的说法,当年南下深圳搭建《魔比斯环》的制作班子,就跟从前中国造原子弹一样,没人懂技术,没人有经验,没有生产线,甚至连该建立什么部门都不清楚。队伍大部分是从北京招聘过去的,请的是当时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个有三维制作和教学经验的人。梁定邦亲自挑选了这批骨干,确立了用人的基调:“我们只有先培养自己的人,才能用这些人去生产。请你们来第一是要你们去培养人,第二是希望你们带领培养的人去做生产!”当环球数码坐落的小楼还在抹水泥、砌墙的时候,刘峰和他的伙伴们踏上了三维动画的拓荒路。
三个月后,已经有人因为失望而出走,最初的14个人先锋队剩下了10个。招聘来了150个学员,最后留下了120人开始了部门建制,这时候所有的老师摇身一变,当上了制作主管。2000年,整一年就在熟悉软件,没有任何产出。2001年底,环球数码高薪聘请了5位外国专家前来助阵,出任制作指导。他们当中有动画师、道具师和动画片导演,不乏有制作《玩具总动员》、《透明人》等大片的经验。这些专家做了一年,令人沮丧的是他们可以教技术,但是教不了产业链和生产线——这些更多的依赖于本国的大环境,单凭技术解决不了。有个专家甚至说;“我觉得你们中国是不可能做这样的片子的”,于是这帮人在合同期满后纷纷撤离。刘峰打了个比喻,说这就跟当年撤走苏联专家一样,对于制作队伍是个很大的打击。到了2002年,《魔》剧仍然连一分钟的样片也没能做出来。
这正体现了动画业的特点:技术密集,同时资金密集。原本环球数码寄望于2003年底全球公映,甚至对外宣布索尼旗下的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公司为影片做美国发行,预期收入0.42亿到1.14亿间。而且这作品将推出大量的衍生玩具。
但直到2003年底,制作队伍才刚刚找到制作感觉,理顺了流程。即使如此,2004年仍是最艰难的一年,此时已经上市的环球数码当年度的财报显示亏损高达1.3亿元人民币,有几个月甚至发不出工资。不过,《魔》剧的制作一直没有停产,正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魔》剧的全部制作,还修改了一次,基本达到了电影出品的水准。
“我们走过的这个历程,第一年是摸透软件,第二年建立沟通流程,第三年考虑如何提高效率和质量,所有的在第四年完成。现在如果再要完成这样的一部片子,我们只需要半年的时间。这也是整个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制作经验、技术等等都是从无到有”,刘峰如此总结过去五年的艰难时日。
最终当这部总耗资高达1.3亿人民币的动画成型,从预告片效果来看,实属不俗。而从其情节看,颇像是一个《星球大战》和《指环王》的结合体。但此时,原本半年左右前来视察一次的梁氏兄弟已经淡出公司,将环球数码80%的股份换给一家名为首长四方的公司,只有梁定邦留在环球数码董事会。
蓝猫奇迹
台湾的7-11便利店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平均每次交易的单价是66元台币。为了刺激销售,它们采取了一次促销:只要一次购买超过77元的顾客,就能获赠一块印有日本著名动画形象Hello Kitty的磁铁。结果,这项附送磁铁的促销活动,使得该店的营业额增加了15亿台币。而用作磁铁的本钱,至多花了2亿台币。
千万不要以为13亿台币的利润源于一块小小的磁铁,真正的价值是那只没有嘴的白色小猫Hello Kitty。
另一个“以小搏大“的故事是:日本任天堂公司的动画《宠物小精灵》自1999年6月登陆美国,一度打破美国电视动画片的收视历史记录,到7月份全美已经有超过150家电视台播映这部动画,场面巍为壮观。5年之间,任天堂在美国市场的DVD、相关玩具、游戏机、电影以及形象授权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但其每集动画卖给电视台的价格只有500美元——你大可将此视为免费发放的广告。
这正是中国动漫产业从业者无法享受的待遇:除了将动画卖给电视台,几乎没有其他的收入渠道。
动画人已经开始有意识的缔结产业链。鸿鹰正在制作“饮茶s”系列,让包子、烧卖、油条等点心成为人偶娃娃,由他们演绎搞笑故事。并计划与无线业务SP合作,推出“饮茶s”的短信图片、小游戏等手机增值服务。而环球数码也在计划推出的产品涵盖玩具、游戏、文具、食品、服装等多个领域。
目前国内打造局部产业链已见成色的,还是制作了《蓝猫淘气3000问》的三辰卡通。
三辰卡通是从做影库起家的,当时主要是做电视辅导片。1998年,号称“蓝猫之父”的王宏看好了《十万个为什么》的题材,将其改编成《蓝猫淘气三千问》。“电影卡通已经被迪斯尼做到头了,而现在是电视时代,只要我们能坚持做几百集甚至是上千集,在电视台连续播放几年,就不会有不成功的可能”,基于这个判断,王宏拿出了全部积蓄启动了蓝猫的制作。
虽然在行业内,多数人对蓝猫动画的制作水准不乏恶评,但无人可以否认,蓝猫抓住了一个市场契机: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们总是不愿意放过任何给予孩子教育的机会,即使在孩子玩乐的时候也不例外,而“活动的十万个为什么”的确深入人心。
电视台收购动画片的价格之低,已是行业无奈的事实。三辰只能另辟蹊径,采取了送片子换贴片广告的办法,以期收回投资。蓝猫播到200集的时候市面上还没有任何动静,公司有人开始沉不住气了。三辰的董事长孙文华却安慰员工说:“这就跟烧开水一样,有个沸点”。
果然,播到210集的时候,蓝猫吸引到了娃哈哈的贴片广告,240集的时候得到了招商银行的投资,到了260集、300集的时候新加坡的天乐文具公司和香港德发服装集团表现出了与三辰合作开发蓝猫衍生品的意向。
2001年,也就是蓝猫在电视台播出的第三年,蓝猫专卖店开始陆续开业,出售的商品包括图书、音像、文具、玩具、服装、鞋袜、钟表、童车、饮料等,跨越十几个行业。三辰卡通的董事王六一表示,三辰总是挑选一个行业里最大的产品制造商进行合作。比如“永久蓝猫”童车,是和老牌的上海永久股份公司合作;蓝猫“咕噜噜”饮品,是和汇源结成品牌联合。王六一还透露公司正在开发蓝猫的游戏产品,比如考试大通关,通过探险发现有益的知识,一如既往地突出蓝猫品牌的知识性特色。
卡通品牌和儿童消费品品牌的强强合作,三辰看中的当然是中国3.5亿的青少年消费群体。中国每年有600亿的文具销量、200亿元的玩具年销量,326亿元的儿童食品年销量以及近900亿元的儿童服装年销量。
三辰从做卡通开始,切入儿童产品市场,最高峰的时候蓝猫的衍生品达到了17个大类6000多种,全国专卖店2400家,形成的是一个年销售收入上亿的产业群。但业内人士相当担心的一点是:蓝猫毕竟不是米老鼠,虽然它的经营成绩卓著,但一旦它的动画不再得到市场青睐,一个帝国可能在瞬间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