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传统数学教学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并没有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导致结果是许多学生“懂而不会”现象的产生。而高中学生发展应当具备思维创新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以提高学生多种思维能力,使学生“学而不死”活学活用,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 思维能力
数学能力是人们在从事数学活动时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而其中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最本质的特点,数学的抽象性导致了极大的概括性,抽象和概括构成了数学的实质,数学的思维是抽象概括的思维。因此,抽象概括能力构成了数学思维能力的第一要素,除此之外,还有推理能力,判断选择能力和探索能力。现在分别阐述如下:
一、数学思维及数学思维的过程
数学思维能力就是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选择判断能力和数学探索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是数学能力的核心。高中数学教学本质上是思维能力的教学,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数学思维,发展数学思维和智力。思维能力的过程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顺利的解答数学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由于其思维过程或方法在具体问题的解决时存在着差异,而导致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或者根本就不能解答。总结起来,数学的思维过程由以下几个环节组:(一)弄清题意,即搞清楚题目背景,已知参数,未知参数,满足条件,条件是否多余或不足等。(二)拟订计划,即思索是否有相近的问题,是否有哪些公式,定理,或数学模型能用上。如果有,应该怎样利用这些公式,能否有其他的解决办法等。(三)实施计划,即实现求解计划,检验每一步骤,并保证每一个步骤是正确的。(四)总结回顾。对整个思维过程,解题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举一反三,看能否用其他方法解决,思维过程中是否走了捷径等。
二、运用回忆性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当前高中数学作业以做习题为主,教师批改的主要目的是督促检查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判明对错,给一个成绩后下发。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文字、数字、字母、符号,从内涵到形式都比较抽象。运用这些抽象的东西进行数学思维,对于智力仍在发育中的高中生而言,如果没有长期的回忆性思维,各种思维方法容易忘记。如何让一定的思维方法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就必须借助回忆性思维方法,即对知识结构,思维过程,方法进行阶段式的回忆,总结。回忆的过程多种多样,如让学生看着教材目录,对目录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回忆,并标出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图表、箭头、口诀、形象比喻等技巧编织知识网,对知识进行再加工,提高了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就在于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强化了对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认识,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
三、选择判断能力
选择、判断能力是数学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判断不仅表现为对数学推理的基础过程及结论正误的判定,还表现为对数学命题、事实、数学解题思路、方法合理性的估计以及在这个估计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判断能力实际上是思维者对思维过程的自我反馈能力。
具有选择判断能力的学生,在判断选择中较少受表面非本质的因素的干扰,判断的准确率较高,判断迅速,对作出的判断具有清晰的认识,能区分逻辑判断和直觉猜测,他们具有明显的追求最合理的解法,探究最清晰,最简单同时也是最“优美”的解法的心理倾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呢?
1.我们知道,直觉判断、选择往往要经历获取信息,信息评价(判断),策略选择几个环节,因此,教学中应首先注意信息的获取,这是培养选择、判断能力的关键。
2.教学中应逐步使学生建立起恰当的价值观念,因它是选择判断的根据。
3.在解题教学中应训练学生具有选择探求最佳解法的欲望,不仅提倡一题多解,而且还要判断几种解法谁最佳?好在何处?
四、数学探索能力
数学探索能力是在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选择判断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造性思维能力。探索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提出设想,验证设想,修正和发展设想的过程,在数学中,它表现在提出数学问题,探求数学结论,探索解题途径,寻找解题规律等一系列有意义的发现活动之中,而数学探索能力就集中地表现为提出设想和进行转换的本领。
数学探索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中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也是最难培养和发展的要素。探索能力强的学生,能迅速地轻易地从一种心理运算转到另一种心理运算,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在对思维活动的定向、调节和控制上,有较强的监控能力,对思维过程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大胆猜想。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主动地位。
2.使学生学会“引伸”所学的知识。
3.从具体的探索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探索过程中要广泛应用各种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一般化、特殊化、归纳、类比、联想、演绎等。要重点给学生介绍逻辑的探索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
4.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探索,发扬创新精神,提出独立见解,形成探索意识。
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数学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努力中,不仅要考虑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中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探求、去创新。因此,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去发现疑难,才能抛弃常解,另辟新径,促使学生在质疑中深入地探索,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新课改的今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天职。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 思维能力
数学能力是人们在从事数学活动时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而其中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最本质的特点,数学的抽象性导致了极大的概括性,抽象和概括构成了数学的实质,数学的思维是抽象概括的思维。因此,抽象概括能力构成了数学思维能力的第一要素,除此之外,还有推理能力,判断选择能力和探索能力。现在分别阐述如下:
一、数学思维及数学思维的过程
数学思维能力就是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选择判断能力和数学探索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是数学能力的核心。高中数学教学本质上是思维能力的教学,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数学思维,发展数学思维和智力。思维能力的过程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顺利的解答数学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由于其思维过程或方法在具体问题的解决时存在着差异,而导致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或者根本就不能解答。总结起来,数学的思维过程由以下几个环节组:(一)弄清题意,即搞清楚题目背景,已知参数,未知参数,满足条件,条件是否多余或不足等。(二)拟订计划,即思索是否有相近的问题,是否有哪些公式,定理,或数学模型能用上。如果有,应该怎样利用这些公式,能否有其他的解决办法等。(三)实施计划,即实现求解计划,检验每一步骤,并保证每一个步骤是正确的。(四)总结回顾。对整个思维过程,解题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举一反三,看能否用其他方法解决,思维过程中是否走了捷径等。
二、运用回忆性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当前高中数学作业以做习题为主,教师批改的主要目的是督促检查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判明对错,给一个成绩后下发。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文字、数字、字母、符号,从内涵到形式都比较抽象。运用这些抽象的东西进行数学思维,对于智力仍在发育中的高中生而言,如果没有长期的回忆性思维,各种思维方法容易忘记。如何让一定的思维方法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就必须借助回忆性思维方法,即对知识结构,思维过程,方法进行阶段式的回忆,总结。回忆的过程多种多样,如让学生看着教材目录,对目录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回忆,并标出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图表、箭头、口诀、形象比喻等技巧编织知识网,对知识进行再加工,提高了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就在于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强化了对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认识,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
三、选择判断能力
选择、判断能力是数学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判断不仅表现为对数学推理的基础过程及结论正误的判定,还表现为对数学命题、事实、数学解题思路、方法合理性的估计以及在这个估计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判断能力实际上是思维者对思维过程的自我反馈能力。
具有选择判断能力的学生,在判断选择中较少受表面非本质的因素的干扰,判断的准确率较高,判断迅速,对作出的判断具有清晰的认识,能区分逻辑判断和直觉猜测,他们具有明显的追求最合理的解法,探究最清晰,最简单同时也是最“优美”的解法的心理倾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呢?
1.我们知道,直觉判断、选择往往要经历获取信息,信息评价(判断),策略选择几个环节,因此,教学中应首先注意信息的获取,这是培养选择、判断能力的关键。
2.教学中应逐步使学生建立起恰当的价值观念,因它是选择判断的根据。
3.在解题教学中应训练学生具有选择探求最佳解法的欲望,不仅提倡一题多解,而且还要判断几种解法谁最佳?好在何处?
四、数学探索能力
数学探索能力是在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选择判断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造性思维能力。探索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提出设想,验证设想,修正和发展设想的过程,在数学中,它表现在提出数学问题,探求数学结论,探索解题途径,寻找解题规律等一系列有意义的发现活动之中,而数学探索能力就集中地表现为提出设想和进行转换的本领。
数学探索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中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也是最难培养和发展的要素。探索能力强的学生,能迅速地轻易地从一种心理运算转到另一种心理运算,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在对思维活动的定向、调节和控制上,有较强的监控能力,对思维过程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大胆猜想。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主动地位。
2.使学生学会“引伸”所学的知识。
3.从具体的探索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探索过程中要广泛应用各种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一般化、特殊化、归纳、类比、联想、演绎等。要重点给学生介绍逻辑的探索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
4.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探索,发扬创新精神,提出独立见解,形成探索意识。
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数学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努力中,不仅要考虑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中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探求、去创新。因此,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去发现疑难,才能抛弃常解,另辟新径,促使学生在质疑中深入地探索,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新课改的今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天职。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