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孩子的心灵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cqu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其实施质量不仅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同时也决定着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为更好的保证学生们的健康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需要立足学生发展实践,贴近学生心灵,科学的开展德育工作。那么,在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人本化教育理念下,我们又该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呢?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创设情境,捕捉学生心灵


   要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间就能够实现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熏陶,达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对于小学德育教师而言,在教学中要进行精心设计,善于创设出一些能够捕捉学生心灵的教学情景,以此来陶冶学生情操。
   比如在小学教育阶段,一般我们对孩子们的卫生教育是很严格的,而且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从小就需要进行培养的,对此,学校在卫生方面也会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和制度,比如“严禁学生带零食进校园、进教室”,在教师的严格监督之下,如果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也就从根本上很好的缓解了学校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此外,为了能够加强孩子对于校园环境的重视程度,学校可以在校园宣传栏张贴一些大字警示语,如“学校是我家,清洁依靠你我他”等;其次,爱国情感也是我们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特安排每周一进行升旗仪式,在升国旗时,教师要严格学生穿戴校服和红领巾,不得说笑,保持庄严肃穆。
   总之,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要更好地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重点,学校及教师也就需要进一步加强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建设,为学生成长创设出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其更好地成长和成才。

二、坚持创新,强化德育体验


   新时期,面对新的教学形式,小学德育工作也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单一化的教学方法,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求,进一步强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创新发展,以此来有效的强化学生们的德育体验,促使学校德育质量稳步提升。比如,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曾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学习党的重大会议和相关法律等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德育宣传工作,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如校园大字报、黑板报等方式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使得广大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深刻意识到德育教育的深刻意义和价值。
   此外,笔者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与德育教育相关的主题性实践活动。比如在每年的二月份,笔者组织学生们开展以“文明新风进校园”为主体的德育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三月份所开展的“学习雷锋好榜样”与“我爱五星红旗”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优秀的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每一次主题活动实施期间,笔者还对班内各个同学进行了评比,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评选出了相应的“文明小组”和“先进个人”等。
   这种以实践活动展开的德育教学模式,有效的突破了传统课堂讲授的单一化和枯燥化局限,促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学生也更乐意于接受,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贴近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情感就是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以及态度,同时情感在人类的观念与信念以及道德的形成过程中发挥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中介性作用。道德信念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因素,其还是一种道德支撑,精神支柱,精神食粮,只有在强大的道德信念的支撑下,学生才有信心勇往直前,才能奮发向上。
   比如,让学生搜集一些名家故事和名人名言,向学生讲述一些爱国故事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给自己定一条座右铭,并以此为戒,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在其激励和约束下,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选定一名最崇拜的英雄人物,学习其英雄事迹,激励自己向其学习,不断进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时,可以采取的活动形式还有很多很多。借助这些实践性活动的实施,不仅有效的丰富了学生内心的情感思想,促使学生逐渐的养成了一种良好的道德观念,同时也帮助学生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展示,达成一种十分有效的德育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 黄博彦
其他文献
有关李清照《声声慢》的情感基调,因最后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评家历来持“说愁为多”的评价。人教版教材课后的“研究与练习”也要求联系写愁思,谈本词蕴含的情感和营造的意境。而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并未切合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李清照那一天的感受确实有愁的成分,但根本的感触却超出了愁的范畴。   李清照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历程呢?这还需要我们从头读起: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词篇开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科书《语文园地》中设置了一个新型的栏目《和大人一起读》。本文站在栏目编排的意图和实施意见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解读编排意图,洞悉个中秘妙  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建设课内课外阅读交叉融合、渗透和整合教科书的编排体系,是部编版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特点。《和大人一起读》主要是通过以教科书为蓝本,让学生与家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阅读一本书的活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文的书写纸,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笔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教学有规律可循,不能只教一本书。读是输入,写是输出,读是写的基础。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重视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要“加
课堂导入是新课教学的必要环节,教师通过导入环节迅速营造一种积极探求新知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为之后课堂的学习打下基础。对学生而言,有悬念、有意思的课堂导入就如一场探险,让学生主动挖掘历史真相,进入“我想学”的境界。   一、故事一线串   七年级学生处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时期,历史的小故事、漫畫特别能吸引他(她)们的注意。针对学生的兴趣点,我在课堂
一、明确客户需要   短线研学产品的购买者一般是中小学校。产品设计部门从销售部门获得客户需求后,首先应明确研学旅行目的、出团时间、人数、研学课程主题参考、旅行者年龄段等限制条件,并分析出客户想要获得的满足价值。   二、设置研学主题   (一)主题设置的理论分析   主题是通往体验的基本要素和信息,精炼的主题可以串联起整个研学的行程,给游客以线索,加深其对于本次旅行的印象并带来长久的记忆。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依据习近平同志关于全国政治教师座谈会议精神指导,坚持课堂改革创新。教学有法,通过《新学校 新同学》教学实践来阐明“基于研究学生、研究学习,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基于双学研究”教学理念。   一、《新学校 新同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根据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新学校 新同学》内容,笔者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特征,从“教师—教材—学生”三方面积极构建新课
新课程改革之后,素质教育逐渐落实到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要更加注意培养学生英语读写能力,本文分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发展中小学生英语“读”能力的实践  1.利用阅读材料,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于英语阅读而言也是如此,通过对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十分有必要。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利用英语书刊和雜志激发
教师的导读设计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一剂良药。导读设计的策略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果。教师只有在导读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积极探究科学、高效的导读策略,并以此指导学生阅读,才可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乐趣。为此,本人在导读教学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现将本人就经典导读设计策略的一点浅见略加陈述,以期能得到同仁的指正。一、导读书目的选择  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的限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最苦恼的事肯定是改作文:从标点到字词句,从选材详略到立意构思,事无巨细地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上批语,再给出分数。然而,遗憾的是有些学生面对老师辛辛苦苦写出來的批语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只是看看分数后就把作文丢到一旁。语文教师为作文教学付出了很多,收效却是甚微,叶老先生称之为“徒劳无功的批改”。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写作水平的提高,我的做法是:学生写完作文后不要急于收上来,让作文
一、“融和互惠”中队文化构建的背景分析   广州市回民小学是一所建校90周年的民族教育特色学校。学校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属于少数民族学生,共有12个民族,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民族团结大家庭。学校办学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这一亮点,逐渐成功打造了“融和互惠”的教育特色。学校中队文化的构建,主要依托了两个方面的背景。   其一,学校是广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组织。广州市回民小学少工委充分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