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过度与解读不足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7047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解读方法是直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当前中学语文课文解读方法却存在着两种情况:阐释过度与解读不足。
  一、阐释过度
  这种分析多将文本与历史背景、政治意义、社会影响相结合,任意“拔高”主题,课文解读成为了政治学的附庸,社会学的奴仆。
  比如《荷塘月色》中的“颇不宁静”。许多教师在讲解时仍然沿袭几十年前的政治话语:朱自清的不宁静是由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造成的,心忧天下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为国家命运担忧,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事实上,许多文学史家认为朱自清作为自由知识分子,其政治态度是相对超然的。更可能的原因是家庭琐事、伦理俗事对他有影响。贸然将文本尤其是抒情散文的只言片语和政治时局相联系,则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话语霸权。固然文本与社会环境、时局背景有些关联,有很多文本的解读的确需要以社会背景为依托,但硬性寻找时代话语实不可为。解读不仅要注意宏阔背景,也要观照文人当下的生活情态。
  又如《囚绿记》。文章记叙了作者陆蠡寓居北平时期因喜欢窗外的常春藤而私自囚绿,后感动于绿的不屈服而放绿,最后怀绿的一段生活体验。大部分教师在讲此课主题时,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教参的说法:文章含蓄地反映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常春藤对绿的渴望、自由追求阳光的品质象征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讲《囚绿记》必讲民族性格;讲常春藤必讲其坚贞桀骜。但笔者认为如此分析似有拔高之嫌。绿是否真有象征内涵?本文主旨究竟为何?笔者细读此文之后,发现对文本主旨解读可有三种不同意向:
  ①民族象征说。如教参所言,绿的顽强不屈、追求光明寓示中华民族的自强坚贞,即使烽烟四逼存亡之秋绝不轻易言弃。此说有一定依据。文章着重描写了绿被囚之后仍不屈服追求阳光直至娇弱羸瘦被释。恰在此时,“卢沟桥事变发生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文中这几句看似平实的语句极大影响了解读者的情绪。若联系作者本人是抗日烈士,因不满日本殖民统治而被杀害的历史参照似乎更让此论板上钉钉(事实上几乎所有老师讲解此文都会介绍此背景)。②追求光明向往自由说。如果说象征说略显牵强附会的话,那么光明自由说无疑是证据确凿无可争辩的了。从囚绿之后到释绿(7—11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绿的生命状态:桀骜不驯,不屈抗争。自然,足足5段篇幅,且占文章主体,最易成为主旨由头。但此说只注意了文章表层线索:寻——赏——囚——释——怀,却忽略了文本内在情绪的变化。③率真自然人性说。穿越囚绿始末表层,再读文本,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那个率性真挚无所禁忌的性情男儿的情感贯穿全文:仅仅因屋外一片绿影即选定暴晒小屋,喜爱之极又粗鲁地囚绿,魔念之下愈加恼怒,临行之日释绿祝福。从最早的喜悦满足,到之后绿所带来的希望慰安快乐,那念绿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其慌乱着忙迫切之感让人忍俊不禁,细腻的文人情怀竟为一柔弱植物所牵绊。更在喜爱之心驱使下幽囚绿叶,也不过是为了装饰那过于抑郁之心。哪知绿却不满它的爱抚,它的善意,执意向外。这损伤了作者自尊心,使“我”恼怒、固执,直到归期才释绿还其自由。通篇笔墨重点并非绿友品质,不过是借其展示一种活脱脱怯生生的性情:我们分明感受到作者内心那隐隐的依恋,暗暗的无奈甚或是自己所受煎熬折磨的那种解脱。文章最末,仍不忘对绿友的牵挂和惦念。自始至终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活泼真切、质朴率性的男儿深情。如果说囚绿为表层明线,那深层暗线则是作者的自然性情。
  “阐释过度”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主题先行的袭旧解读;第二,古代知人论世说的理论基础;第三,教师创新不足与思维懒惰;第四,语文界尚缺乏敢于为还原“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喝彩的勇气。
  二、解读不足
  此种情况似乎不胜枚举。只以《背影》为例,依旧探求其主旨。教参多数如此表述:《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再提炼一下,可归为父对子的亲情,子对父的关爱。许多研究者重读之下仍然得出这样的主题结论——“浓浓至深的父子之情”。①初看之下没有问题,但细想之余,其他描写父子情深的文章同样体现了这样的主题。那么,《背影》的独特性究竟何在?
  事实上,朱自清的《背影》自1925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了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交口称赞,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曾多次被选为重点篇目,深刻启发和影响了几代学人。然而,近些年来,其命运境况可谓惨淡凄怆。《背影》的影响力已大为弱化,甚至一度落选于地方版语文教材。据说,学校方面有一种共识性的议论:仅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父爱子孝的文章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已显得苍白无力,缺乏刺激,读起来味同嚼蜡。而父亲的形象太不潇洒,爬上爬下横穿马路又违反交通规则。文风也平淡朴实,好似一杯白开水。总之,不像朱自清其他几篇美文有教头。其实,重读《背影》,还原其写作背景,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背影》。为什么他的《背影》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文章写出了儿子的真情——对父爱的理解。
  我们首先要明确,解读文本需要在文学内置逻辑中去探寻,遵循情感规范和艺术真实原则,而不能从科学逻辑,绝对的生活秩序来衡定作品。以此观之,父亲的形象不够潇洒,横越马路违反交通规则并不属于文学问题,不能成为其是否具有艺术生命力的评判标准。那么其巨大的情感召唤力何在?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②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父子之爱只是表层,更深层次的是“我”对父亲的理解。这里,“理解”成为解读的关键。我们注意到,开篇即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事实上此文是作者与父亲车站一别几年之后所写,此时的朱自清初为人父,刚刚体会到做父亲的那份责任抑或所受的那种埋怨(自己的关爱未必被孩子理解还可能遭遇抱怨),在烦闷苦恼之际突然回想起当初自己同样对父亲的不耐烦,嫌父亲唠唠叨叨婆婆妈妈。新为人父的朱自清猛然体会到当初父亲对自己的那份关爱、那种不舍,他以一个父亲的角度重新体会到了当年他父亲对他的苦心,深切感受到自己当初的无知,所以文中多次写到“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里的“太聪明”就是自己的一种深深的自责与悔恨。《背影》自然是写父子情深的佳作,但更深一层其实是儿子成为父亲之后对父亲角色的认同和理解,以及对自己年轻不懂事的懊恼、悔恨。
  ————————
  注释:
  ①杨金忠:《浓浓至深的父子之情》,《名作欣赏》,2003年第4期。
  ②转引自《语文》初中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通联: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
其他文献
穆旦是中国现代派诗人中的杰出代表,《赞美》是其力作。该诗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是“寂寞的诗人”(邵燕祥语)穆旦之幸,也是广大学子之幸。相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上的其他白话诗作,这是一首虽不艰涩然而较为“难懂”的诗作,也是一首因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沉复杂的情感内涵而让人过目难忘的诗作。这首并不很长的诗歌给予我们这样的艺术直觉:它不是一首单纯的短歌,也不是一首轻盈的圆舞曲或优雅的小夜曲,而是一部在复调与变奏的
鉴赏评价是新课标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鉴赏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诗歌的意象是后者的基础和指南针,如果鉴赏诗歌的意象出现方向性的错误,那么其在评价以一系列意象构成的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也会出现偏差。  遗憾的是,两类传统的关于诗歌意象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误导。一类是我们在教辅材料上看到的大量关于诗歌意象的传统内
顾先生走了!噩耗传来,我正在课堂上,顿觉心慌意乱,手脚冰凉,真不愿相信这是事实。  我与顾先生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今年的1月18日。那天,我们一行驱车去上海沪闵路南方城看望他老人家。听说我们要来,先生早早穿戴整齐,坐在客厅迎候。看得出来,那天,他十分开心。慰问、交谈、合影,……一切都在欢声笑语中进行。临行前,顾先生还让我把新近发表的文章发送到他的邮箱里。  回扬后,我立刻照办。不几日,就收到顾先生的
被收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父母的心》,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对贫穷夫妇打算送一个孩子给一位无后的财主夫人,作为她的财产继承人。但是在送的过程中,他们觉得送走哪个孩子都不合适。最终,穷人家的父母还是要回自己的孩子,全家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读后却撼动人心。细细把玩,小说中大量心理留白、矛盾设置的多层性、着墨不多却有非凡作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文章开头短短的几句话,就散发着早春清新活泼的气息,作者热爱生活之情溢于言表,让读者心旷神怡,一下子进入春天的节奏。  《春》这篇散文,朱自清运用了“小清新”的笔调,书写了一篇“春的赞歌”,文章语言生动优美、主题简洁明朗,贮满了诗情画意。这篇文章是作者写于工作顺利、家庭生活和谐时期,心情较为平静恬淡,笔调也清新自然。作者不是单一的去描写春天的景色,而是把
林语堂先生在谈到晋人陶潜《归去来兮辞》的时候,赞颂道:  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的人物,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我的话吧。他没有做过大官,很少权力,除了本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零星的散文外,在文学遗产上也不曾留下什么了不得的著作,但至今还是照彻古今的炬火,在那些较渺小的诗人和作家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  ……  陶渊明仅是回到他的田园和他的家里去,所以,结果是和谐,而不是叛逆。① 
杜郎口现象给人们的启示是多元的,而笔者感触最深的则是他们在学习方式变革方面的独特探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高度自主、高效合作、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杜郎口中学在新课改实践中创立了“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其思想核心是“相信学生、依靠学
一次偶然的机会,童话大王郑渊洁在一个针对小学生的作文辅导班上听了半节课,“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郑渊洁觉得,作文辅导班的老师对孩子讲的几乎全是让人今生今世永远写不出好文章的话,“就好比给孩子注射了永远写不出好文章的疫苗。”  郑渊洁回到家,找出一些出版社近年寄给他的连信封都没拆过的作文类书刊,仔细研读,读完毛骨悚然。在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上,专家们在文末写几十个字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评语。
用“本质”这样的词来描述靴子这样的制品,大概只有高尔斯华绥想得出来。如同一匹文字黑马,它突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  还有一处是这样的:  “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  然而,“靴子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笔者注意到,《品质》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作文说到底是个性的表达,表达自己的发现,以己之心去洞察生活,感悟人情,力避落入公共话语的俗套,力避在故纸堆中徘徊。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也在有意地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写出当下青少年的人生体验与认知。  表达的价值在于真实,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心实意(意志)、真情实感(情感)、和真知灼见(思想),并为自己的表达负责。但学生作文中丢失自我的问题已成为最大的弊病,也是考场作文宿构、套作成风的缘由之一,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