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宁海县西店镇邵家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爆发流行的原因,为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现住址、发病日期收集2012年3月27日~7月3日,宁海县西店镇邵家小学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资料,并进行个案调查;采用Excel 2007录入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3月27日~7月3日,邵家小学共发病83例,罹患率12.21%(83/680)。涉及1个农村民工子弟小学,10个行政村,且主要分布于学校周围的村庄,其中滨海村48.19%(40/83)、望海村27.71%(23/83)占发病总数75.90%(63/83)。主要分布在四(2)班、二(1)班、三(1)班、五年级、三(2)班,这5个班级共发病56例占发病总数67.47%(56/83);83例病例全部来自12个省份的外来学生,其中云南31.33%(26/83)、河南19.28%(16/83)、贵州13.25%(11/83)、陕西12.05%(10/83)为主,占发病总数75.90%(63/83)。结论:西店镇邵家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爆发流行是由于该校学生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较早没有加强免疫而且接种率低,现症病人没有及时隔离,学校晨检制度不严,防病意识差,学校空间小,学生人均空间少而密集,导致课室空间狭窄通风不良等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今后要加强疫情监测及健康教育力度,尤其是学校晨检制度的落实,民工、学生的卫生防病知识宣传,防止疫情再次暴发。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2012年3月27日~7月3日宁海县西店镇邵家小学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共发病83例,罹患率12.21%(83/680),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西店镇邵家小学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共11个班级680名学生,教职工18名。
1.2 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现住址、发病日期收集2012年3月27日~7月3日,宁海县西店镇邵家小学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资料,并进行个案调查;采用Excel 2007录入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1.3 诊断标准: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校位于宁海县西店镇邵家村,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共11个班680名学生,其中男生352名,女生328名,教职工18名;一年级3个班,二至四年级各2个班,五、六年级各1个班,无住校生,有教学楼2幢、教室双侧采光,通风条件一般,设有1个食堂提供中餐,学校使用宁北自来水公司统一供应的自来水,校内卫生较好,学生主要来自云南、河南、贵州、陕西等省份,租住在学校邻近的村庄。
2.2疫情概况
首例病例黄某,男,7岁,二(2)学生,户籍湖北,现住西店镇滨海村(邵家),2012年3月27日出现发热、头痛,次日腮腺肿大、胀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发病后未就医,一直在校上课,据家长诉说患者发病前曾接触过腮腺炎患者,无腮腺炎疫苗接种史;4月2日该班又出现1例类似病例,随后病例逐渐增加,其它班级也陆续出现,至7月3日,全校累计发病83例,罹患率12.21%(83/680),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病例均为学生,教师无发病。
2.3 流行特征
2.3.1 时间分布
2012年3月27日出现首例发病,末例发病为2012年7月3日,4月11日起发病明显增多,至5月3日共发病49例,占发病总数的59.04%(49/83),到6月3日前后又出现一个小高峰,占发病总数的13.25%(11/83)。 详见表1。
2.3.2人群分布
83例病例中男性43例,女性40例,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00:1(12.22%,12.20%),发病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05)。发病年龄最小7岁,最大14岁,其中8岁15例、9岁13例、10岁14例、12岁17例共发病59例,占发病总数的71.08%(59/83)。
83例病例均为外来流动儿童,分布在12个省份,其中云南26例占31.33%、河南16例占19.28%、贵州11例占13.25%、陕西10例占12.05%,以上占发病总数的75.90%(63/83)。
2.3.3 地区分布
83例病例分布在西店镇10个行政村,主要集中在滨海村48.19%(40/83)、望海村27.71%(23/83)。全校每个班均有病例报告,主要分布在四(2)班,发病14例,罹患率23.33%(14/60),其次是二(1)班14例,各班发病情况详见表1。
表1 邵家小学流行性腮腺炎各班发病分布
2.4 免疫史
全校680名学生有免疫史(包括腮腺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等)436人,腮腺炎疫苗接种率为64.12%(436/680),不详128人,116人无免疫史;发病83例患者中8例有腮腺炎疫苗接种史,25例免疫史不详,50例无免疫史。
2.5 临床表现
83例病例中有61例出现发热症状,占发病的73.19%(61/83),其中体温≥38℃的有52名病例,占62.65%(52/83),21名患者伴有头痛,占25.30%(21/83);32名患者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咽部不适,占38.55%(32/83);单侧腮腺肿大患者48名,占57.83%(48/83),双侧腮腺肿大患者35名,占42.17%(35/83);耳下皮肤紧张发亮,均以耳垂为中心,向、后下方向发展,边缘不清; 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持续10~14天。 2.6 防控措施
病情发生后,即采取了病例隔离,晨检、应急接种、通风及消毒、健康教育等措施。
3 讨论
本次疫情以发热、头痛、腮腺肿大为主要症状,男女学生发病无显著性差异,与文献报道一致[1,2,3],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判定为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造成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原因:一是学生接种率不高,仅为64.12%;二是腮腺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接种时间较长,无加强免疫;三是该校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无校医及保健老师,学生的晨检工作流于形式,学生缺课原因未追查;四是学生带病上课现象普遍,部分发病学生未满隔离期就返校上课;五是学校环境卫生差,班级人数过多,教室通风差。
本次疫情持续时间长,达99天,分析其原因:一是应急接种未落实;本起疫情开始阶段,县疾控中心及西店卫生院即到现场调查处置,向学校提出开展麻腮风疫苗应急接种措施,由于2007年以前出生的儿童麻腮风疫苗属二类疫苗,实行自费自愿接种,学校发动组织不力;随着疫情进一步增加,疾控部门仍多次到学校调查处置,建议学生开展麻腮风疫苗应急接种,没有学生自愿应急接种;二是疫情发生后,疾控部门给每个学生发放应急接种告知书,外来民工大都来自农村,防病知识缺乏而意识差,也没有学生自愿应急接种;三是学生的居住环境小、脏、差、乱,开窗通风不畅,放学后与患病学生互相交往,造成学生间相互传染;四是该校是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校条件差,教室人居面积少,通风不良,学生与学生接触密切,造成了校内传播;五是学校周边村庄流行性腮腺炎散发病例一直存在,形成“村-学校一村”的循环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是目前学校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由于其潜伏期长、潜伏期末即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存在隐性感染的特点,致使发现和隔离传染源均不能彻底,单纯对病例进行隔离等措施并不能有效控制疫情扩散,从而造成病例持续发生,而早期进行应急接种是行之有效的[4]。该校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不隶属于当地教育部门,自行独立经营,由于经费原因未能落实应急接种,致使疫情持续时间长,建议教育部门或者当地政府将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日常管理,平时抓好学生接种证查验工作,提高适龄人群腮腺炎免疫水平,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胜利.任宏伟.杨建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当代医学,2009,15(2):158—159.
[2] 申振元,陈正利,马桂芳,等.2005年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2007,34(8):1568—1569.
[3] 郭青,张春曦,王丽萍,等.全国200~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网络直报疫情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6,12(4):285—286
[4]施春华.应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477。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2012年3月27日~7月3日宁海县西店镇邵家小学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共发病83例,罹患率12.21%(83/680),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西店镇邵家小学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共11个班级680名学生,教职工18名。
1.2 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现住址、发病日期收集2012年3月27日~7月3日,宁海县西店镇邵家小学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资料,并进行个案调查;采用Excel 2007录入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1.3 诊断标准: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校位于宁海县西店镇邵家村,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共11个班680名学生,其中男生352名,女生328名,教职工18名;一年级3个班,二至四年级各2个班,五、六年级各1个班,无住校生,有教学楼2幢、教室双侧采光,通风条件一般,设有1个食堂提供中餐,学校使用宁北自来水公司统一供应的自来水,校内卫生较好,学生主要来自云南、河南、贵州、陕西等省份,租住在学校邻近的村庄。
2.2疫情概况
首例病例黄某,男,7岁,二(2)学生,户籍湖北,现住西店镇滨海村(邵家),2012年3月27日出现发热、头痛,次日腮腺肿大、胀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发病后未就医,一直在校上课,据家长诉说患者发病前曾接触过腮腺炎患者,无腮腺炎疫苗接种史;4月2日该班又出现1例类似病例,随后病例逐渐增加,其它班级也陆续出现,至7月3日,全校累计发病83例,罹患率12.21%(83/680),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病例均为学生,教师无发病。
2.3 流行特征
2.3.1 时间分布
2012年3月27日出现首例发病,末例发病为2012年7月3日,4月11日起发病明显增多,至5月3日共发病49例,占发病总数的59.04%(49/83),到6月3日前后又出现一个小高峰,占发病总数的13.25%(11/83)。 详见表1。
2.3.2人群分布
83例病例中男性43例,女性40例,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00:1(12.22%,12.20%),发病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05)。发病年龄最小7岁,最大14岁,其中8岁15例、9岁13例、10岁14例、12岁17例共发病59例,占发病总数的71.08%(59/83)。
83例病例均为外来流动儿童,分布在12个省份,其中云南26例占31.33%、河南16例占19.28%、贵州11例占13.25%、陕西10例占12.05%,以上占发病总数的75.90%(63/83)。
2.3.3 地区分布
83例病例分布在西店镇10个行政村,主要集中在滨海村48.19%(40/83)、望海村27.71%(23/83)。全校每个班均有病例报告,主要分布在四(2)班,发病14例,罹患率23.33%(14/60),其次是二(1)班14例,各班发病情况详见表1。
表1 邵家小学流行性腮腺炎各班发病分布
2.4 免疫史
全校680名学生有免疫史(包括腮腺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等)436人,腮腺炎疫苗接种率为64.12%(436/680),不详128人,116人无免疫史;发病83例患者中8例有腮腺炎疫苗接种史,25例免疫史不详,50例无免疫史。
2.5 临床表现
83例病例中有61例出现发热症状,占发病的73.19%(61/83),其中体温≥38℃的有52名病例,占62.65%(52/83),21名患者伴有头痛,占25.30%(21/83);32名患者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咽部不适,占38.55%(32/83);单侧腮腺肿大患者48名,占57.83%(48/83),双侧腮腺肿大患者35名,占42.17%(35/83);耳下皮肤紧张发亮,均以耳垂为中心,向、后下方向发展,边缘不清; 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持续10~14天。 2.6 防控措施
病情发生后,即采取了病例隔离,晨检、应急接种、通风及消毒、健康教育等措施。
3 讨论
本次疫情以发热、头痛、腮腺肿大为主要症状,男女学生发病无显著性差异,与文献报道一致[1,2,3],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判定为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造成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原因:一是学生接种率不高,仅为64.12%;二是腮腺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接种时间较长,无加强免疫;三是该校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无校医及保健老师,学生的晨检工作流于形式,学生缺课原因未追查;四是学生带病上课现象普遍,部分发病学生未满隔离期就返校上课;五是学校环境卫生差,班级人数过多,教室通风差。
本次疫情持续时间长,达99天,分析其原因:一是应急接种未落实;本起疫情开始阶段,县疾控中心及西店卫生院即到现场调查处置,向学校提出开展麻腮风疫苗应急接种措施,由于2007年以前出生的儿童麻腮风疫苗属二类疫苗,实行自费自愿接种,学校发动组织不力;随着疫情进一步增加,疾控部门仍多次到学校调查处置,建议学生开展麻腮风疫苗应急接种,没有学生自愿应急接种;二是疫情发生后,疾控部门给每个学生发放应急接种告知书,外来民工大都来自农村,防病知识缺乏而意识差,也没有学生自愿应急接种;三是学生的居住环境小、脏、差、乱,开窗通风不畅,放学后与患病学生互相交往,造成学生间相互传染;四是该校是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校条件差,教室人居面积少,通风不良,学生与学生接触密切,造成了校内传播;五是学校周边村庄流行性腮腺炎散发病例一直存在,形成“村-学校一村”的循环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是目前学校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由于其潜伏期长、潜伏期末即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存在隐性感染的特点,致使发现和隔离传染源均不能彻底,单纯对病例进行隔离等措施并不能有效控制疫情扩散,从而造成病例持续发生,而早期进行应急接种是行之有效的[4]。该校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不隶属于当地教育部门,自行独立经营,由于经费原因未能落实应急接种,致使疫情持续时间长,建议教育部门或者当地政府将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日常管理,平时抓好学生接种证查验工作,提高适龄人群腮腺炎免疫水平,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胜利.任宏伟.杨建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当代医学,2009,15(2):158—159.
[2] 申振元,陈正利,马桂芳,等.2005年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2007,34(8):1568—1569.
[3] 郭青,张春曦,王丽萍,等.全国200~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网络直报疫情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6,12(4):285—286
[4]施春华.应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