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的缅甸丛林记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9年,一群中国知青投身缅甸丛林,为“支持世界革命”而战。
  
  
  昆明的冬天,并不总是温暖如春。
  一个阴郁的冬口,王曦蜷缩在蓝色将校呢大衣里,抱着电暖气,讲起了那段不人正史的知青往事。
  故事在缅甸的热带丛林中展开,九死一生的异国征战,无奈的结局,让眼前这个年近六旬、并不挺拔的老人,眼中闪过切·格瓦拉一般的骄傲。
  金三角搏命15载,能活着回来,他是荒唐岁月里“输出革命”的幸存者。还有数以千计的知青,葬身在缅甸冰冷的土壤中,留下面向东方的无名荒冢一堆。
  
  迷人的路
  
  滇缅公路。起点,中国云南昆明,终点,缅甸腊戌,曾是抗战时期仅存的获得国际援助的大陆交通线。它曾沉寂多年,直到1969年初,才有庞大车队颠簸其上,把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输送到云南与缅甸接壤的外五县。
  在这条下乡路上,随处可见“打倒奈温政府”“支持世界革命”“解放全人类”的标语。时年19岁的王曦,便沿着这条路摸到了“国际支左”的脉搏。
  “国际支左”,今天听来陌生,当年却是走红的“文革”术语。
  华人华侨,一衣带水。“文革”浪潮曾经席卷东南亚,导致各国掀起反华浪潮,尤以缅甸的奈温政府为烈。作为回击,在昆明和北京,均掀起了向缅甸政府抗议的万人大游行。1967年10月,中缅两国邦交正式断绝。
  1968年1月11日,缅甸共产党借势而起,在中缅边境孟古建立了东北军区。自此,那个上世纪50年代初因革命失败而销声匿迹10多年的缅共,复活了。
  王曦这拨下乡知青,有的曾在边城畹町的山上“坐山观虎斗”,目睹了缅甸政府军与缅共游击队的大阵仗,有的则听说自己的“发小”已经加入战斗。于是,在经历了“红八月”的激情和“上山下乡”的迷惘后,他们开始憧憬成为“国际主义战士”。
  至于王曦,因为父亲头上那顶“国民党军统特务,中美合作所刽子手”的大帽子,早被收拾得求学无路、报国无门、生存无计,似乎只有战死沙场,才能一雪前耻。
  
  孟古河边“裤脚兵”
  
  孟古河,中缅两山间夹着的一条小溪,宽不过10米,却还得脱鞋卷裤腿涉水而过,凡是投身缅共的中国志愿者都要在此偷偷涉过此河,因此被称为“裤脚兵”。
  1970年5月19日,王曦跋涉到了孟古河畔,随身行李只有《革命烈士诗抄》和艾芜的《南行记》两本书。
  当年,凡出境者均有外逃之嫌,如果被戴上“叛国投敌”的帽子,就是死罪。于是,他两手空空,没跟任何人商量,就独自绕陇川县城,翻拱瓦大山,渡龙江,一直走到了孟古。
  夕阳余晖中,齐胸高的水泥界碑屹立在田坝里,王曦对着这个界碑,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算是告别祖国。然后,顾不得脱鞋卷裤,就“哗哗哗”踏进了界河。
  这一天,恰好是他20岁的生日。第二天,又恰逢毛泽东著名的“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5·20”声明发表。
  这一天,他穿上了绿军装,拿起了沉甸甸的M21半自动步枪,在家庭出身一栏里写上了“革命干部”,彻底告别了自己压抑的过去。
  新兵队里没有一个缅甸人,完全是知青世界,大家互报校名,立马打成一片。他这才知道,原来缅共不仅有个“知青旅”,而且每个营还各有特色。
  303特务营,老高三知青较多,都颇有书香子弟风度,被称为“秀钉子营”。
  3031营,华侨知青和昆明知青各半,昆明知青中又以在瑞丽下乡的知青为主,他们背倚瑞丽江,在自己家门口打仗,被称为“门坎猴”。
  3032营,大多数都是初一至初三的四川人,他们特别能喝酒,人人的性格都被熏陶得和60度的老包谷酒一样火爆刚烈,俗称“火枪营”。
  3033营的昆明知青常年累月钻山沟打游击,都是些不修边幅、神头二五的老兵油子,被称之为“痞子营”。
  娘子连的百十号小姑娘,最让王曦自叹弗如,她们要么抬着伤员,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高射机枪,和男人们一样冲锋在前。
  在缅共的历次战役中,都是知青连队打头阵,他们高大、勇猛、忠诚、狂热,牺牲前高呼着“毛主席万岁”,创造了一个个“黄继光”般的英雄传奇。
  1968年中国出版了《格瓦拉日记》,不知有多少中国知青怀揣着它或是手抄本投身异国,用热血浸透了被弹片啃噬成齿状的纸页。
  到底有多少人跨过孟古河,奔赴了缅甸战场,王曦也说不清楚。有的说5000人,有的说2000人,无法统计。
  
  红色阵营
  
  投身缅共,王曦本以为能摆脱“文革”桎梏,没想到那边仍是手捧红宝书,早请示、晚汇报。更为可怕的是,一声枪响,知青小蔡的生命便因“调戏妇女”,断送在全体军人愤怒的口号声中。他干了什么?不过是在作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坦白景颇族房东家女人喂奶时,他偷看了几眼。
  
  有的知青后悔了,想走,没那个自由。逃跑,要依军法“叛变罪”论处,就地正法。
  指导员、连长每作报告必称:“白天的缅甸是敌人的,而夜晚的缅甸则是我们的,最多两年,缅甸革命将取得完全胜利!”然而6月的全军大会,却揭露了缅共的家底。
  开会时,缅共的全部人马悉数到齐,却连篮球场大的草坪都未坐满,竟然还没王曦上学时的人多。原来,缅共主力部队近3000人南下腊戌,中了埋伏,险遭全军覆没。后来,由番号为3035的知青营断后,大部队才突围出来,不过各部队严重减员。
  一个老兵描叙了腊戌之战的惨烈场景:“弥天大雾中,与敌人只隔着道田埂,互相都看不见,一出枪就戳到了人的脑门儿,一开枪对方的血和脑渍就溅到自己脸上。这时候最管用的是手榴弹,不用投,拉了弦轻轻放过田埂去就炸着一大窝,敌人也如法泡制我们……”
  这场战斗,正应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王伟国,19岁,3033部队战士,昆明知青,攻打腊戌火车站的第一声巨响,就出自于这个年轻的火箭筒手。
  他率先冲进火车站,雄赳赳地立在铁轨中央,面对20米开外的内燃机车头举起了手中的火箭筒,随着震天动地的巨响,机车笼罩在浓烟烈火之中。可是王伟国因距目标太近,被飞来的残片割断了喉咙,与火车头同归于尽。
  他的尸体,被留在了一个火车函洞中。还有更多的死难知青,忠骨轻抛,没人知道姓名。
  侥幸保存下来的尸体,则用绿色军用塑料布一裹,匆匆掩埋在异国荒草从中,那一冢冢微微隆起的新土一律面向东方,插上一个小竹片,就是一块无字碑。
  腊戌之战后,和王曦一起参加缅甸革命的15名新兵,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此时,距他们在招兵站相识,才不过20多天。
  
  大潮退去
  
  1970年12月底,中断了3年多的中 缅两国外交关系开始有了恢复迹象。
  知青们尴尬地发现,阵前的奈温政府已被中国接纳。
  林彪事件之后,国内的知青政策也开始松动,招工、招兵、上工农兵大学、走后门回城之风渐起,外五县知青开始寻找新的人生变革之路。
  大部分知青战友已经丢盗弃甲,逃了回去。如果不是家庭背景太糟糕的话,王曦多半也会退回国内。
  当然,把他和百余坚定分子们留下的,还有在这片土地上实现的人生价值。
  在雷门伏击战中,王曦这个从来没有打过炮的炮兵,凭借自己的果敢,荣立二等功。一年后,他火线加入缅甸共产党,并提了干部。
  这是一片炼狱,但他没有“碌碌无为的活着”,王曦决定留了下来,和部队一起转战到远离边界的萨尔温江以东。
  他隐隐感到,真正的流亡生涯开始了。
  
  一群没有国籍的人
  
  在前线呆了15年,王曦竟然没受过伤。
  萨尔温江两岸、湄公河畔、金三角腹地都是他游击的地域,面前的敌人除了缅甸政府军外,还有盘踞境外20余年的国民党残军,以及毒贩子的雇佣兵。
  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戏称自己有嗅到危险的第六感。
  
  在缅共人民军,王曦历任4045部队炮连战士、营部文书、连指导员、缅共五旅政治处干事、五旅作战参谋、042部队政委、68师教导队主任、68师保卫处长等职务。
  官越做越大,但王曦对前程却越来越灰心。
  1976年毛泽东去逝前后,中国派往缅共的军事顾问组,分期分批地撤回了国内。送行时,知青们的哭声响彻孟古河。
  中国不再公开对缅共给予支援,而这些知青因为自愿输出革命,已经失去了中国国籍。
  当初,加入缅共时,还有人问:“革命关系能转到国内吗?”现在都成了泡影。至于他们如何恢复国籍,归国安置,均无人提起。
  得不到祖国的认可,牺牲还有什么意义?有门路的知青都黯然回国,缅共中的知青越来越少。
  此时的缅共,更日落西山,盘踞金三角,走起了“以毒养兵”的道路。
  直到1980年,中国才开始正视这些缅共老兵的性质、身份和退伍回国问题,并且出台了一个并不尽如人意的接纳、回归政策。不过,见到这条政策时,王曦哭了,如同无人认领的孩子找到了亲娘。
  此后,为了办好手续,名正言顺地脱离缅共,王曦经历了耗时3年的漫长等待。一边等,一边打仗,好几次险些命丧黄泉。
  为了全身而退,他只好一走了之。1985年,在离开故土15年后,王曦抱着两岁的儿子来到了浊浪滔滔的缅甸楠佧江边,留影为证,开始了逃亡之旅。
  他用一个月的时间,流浪到了萨尔温江以西的九谷,又在中国边境畹町镇,花20元钱买了个假通行证,最终偷渡回国,抱着儿子登上了开往昆明的长途客车。
  回国路上,他又一次跨过了孟古河。
  河畔景物依旧,但自己却从风华少年,变成了35岁的缅共逃兵、拖家带口的黑人黑户。遥想当年青春热血,回来的时候却这样连滚带爬、两袖清风,不免顿生苍凉。
  
  活着,比什么都强
  
  1985年5月,根据政策,王曦终于重新拥有了国籍、户口和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顾不上喘息,他便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开始了新一轮拼搏。
  他当了7年每天要在机床边站着忙碌8到16小时的机械工人,又下海到昆明某外贸公司,任边贸部经理,在人迹罕至的缅北野人山开山伐木,做木材生意。若干年后,企业改制、破产、倒闭,他沦为没了着落的社会边缘人。
  至今,他仍在社会底层艰难地讨生活。
  错过了知青返城,错过了大学的校门,错过了一切不该错过的人生机会,15年的青春岁月,没给王曦留下什么。但他没有抱怨什么,只有一种大生大死之后的安静,和对“活着”小心翼翼的珍惜。
  现在,缅共的4个军区演变成了金三角的4只地方武装力量,控制了4块飞地,而他们的头儿,很多是回国后又回去的老知青。那些接二连三回去的知青,多是回国后遭到冷遇而没法生存下去,才重返缅甸的。
  在王曦家徒四壁的家里,《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问他,你后悔不后悔,他盯着记者的眼睛说:“我还活着。”
  现在,这个老知青,于谋生的余暇,以幸存者的责任感在烟壳纸上、在博客上写起了回忆录。他相信,曾经有过的那种追求,值得骄傲。起码,现在每有老战士死去,昆明都会有个百人以上送葬,他们给死者披上红色旗帜,表示对“革命者”的尊重。
  “我想,革命是不朽的。”切·格瓦拉的一句话,或者可以作为这群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的老知青的注脚。
其他文献
“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仇和改造昆明的步履仍然急促。继2009年5月初,昆明面向国内外招聘40名经济学博士到昆明挂职任副县长的余响未了,5月20日,“2009昆明·北京投资洽谈会”上,仇和又收获了281亿的招商业绩。与此同时,昆明市修桥架路、改造城市的推土机,正日夜兼程。  毋庸置疑,被仇和改造下的昆明,也正如被仇和改造过的宿迁一样,日新月异。这种改造是地方谋求改革的突破,还是沿袭“强人政治”的硬干
提名理由★当垃圾焚烧成为城市中的敏感话题,引发反对派民众与政府发生冲突之际,“垃圾专家”兼人大代表王维平拿出了自己可行性报告,以“垃圾参政者”的姿态,试图参与决策,从而开启了从冲突走向对话的“破局之旅”。  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发生民众与政府间的冲突并不罕见,中国真正缺少的就是这样以理性建立沟通的人。  人物简介:王维平,61岁。北京市第十二、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北京市市
即将80岁的老人,历尽人生波折。在他身上,既有法学大家的操守,也不乏应对复杂现实的策略。他会用智慧的表达,以期事半功倍。  江平说自己不至于为了某一理想走上最决绝的道路,除了“没有这个勇气”,他也考量了这种方式的效果。  无论政治还是民粹的力量,都不足以改变江平对法治的信仰,因为它是民主与自由的载体。  江平说,经历正反两方面的教训,看政治也好,看国家前途也好,都有两方面的经验,这是他人生很大的特
作为文学家,魏巍留给世人的作品很多,但广为人知的是那篇影响数代人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刻上毛泽东时代烙印的“战士”,晚年的魏巍一直是“继续革命”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捍卫者。  8月24日,走过88年生命历程的魏巍老人谢世。消息传出,引起诸多关注。向一位逝去的老人恭致悼念,是人之常情,但对魏巍的悼念,却有一番值得寻思的意味。  作为文学家,魏巍留给世人的作品很多,但广为人知的是那篇影响数代人的《
亚洲虽然没有拿出外汇储备,却对欧洲人最关心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给予了支持    金融危机给全球三大经济体中的两大经济体美国和欧洲带来了沉重打击,欧美各国在政府救市不利的情形下,开始寻求外部帮助。欧洲领导们在穷尽其所能说服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参与到与欧盟的合作中来。而此时的亚洲俨然具有了在国际上至关重要的席位和发言权。那么面对这场肇始于美国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亚洲究竟能否独善其身,保证其自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引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自2000年以来,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日益引起关注。在乡镇一級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出现了逐步普及“公选”的势头,在县及以上地方各级干部的选任中也纷纷出现“公选”的事例。所谓“公选”,即通过报名考试确定拟任职务的初步人选,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民主测评,确定正式
2010年,韩寒主编的杂志《独唱团》,以150万的销量打破了文学期刊市场的沉寂。他推出的长篇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销量也突破100万册。他的博客的访问量迄今已达到4.4亿。在当下观点过剩常识不足的普遍浮躁中,坚守常识和良知,使韩寒成为80后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    韩寒,1982年出生,17岁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高一退学。同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三重门》,成为
人大代表阿来:“我没法把他的建议变成我的议案”  “我们代表权限有限,国家要有一个更好的体制来处理这些民间的建议,我们应该有更多渠道采纳并倾听到民间的声音”    2000年,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阿来说:“文学对我而言,具有更为深广的意义:它是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途径;更是我从自我狭小的经验通往广大世界、进而融入大千世界的唯一方式。”  不过,作家阿来现在融入世界的方式
提名理由★多年以来坚持“自由第一性”的写作态度,林贤治以批判的笔触和启蒙的态度深入中国知识分子精神深处。  2010年,其主编的《烙印:“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集体记忆》,它以知识分子的勇气直面残酷的历史、对抗集体的沉默与健忘。  言论:“仅仅为了实现个人的目的,便甘愿与邪恶势力合谋。我说,这是耻辱。”  人物简介:林贤治,作家、编辑。1948年出生于广东。高中学历。最初以诗人身份被公众注意,后转为
“温州王府井”——五马街的摊贩,被当地记者称为“温州的耻辱”。温州市为清除这一“耻辱”而“战”,允许民营资本成立摊贩公司,力图实现摊贩自律和自治。网民对这一做法提出质疑。人们担心因为方式不当,原来看得见的“耻辱”转变成新的看不见的“耻辱”    被当地媒体称为“温州王府井”的五马街,位于温州的中心城区鹿城区。它与北边的广场路、南边的人民路、东边的解放街、西边的府前街,形成一个“日”字型闭合区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