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奉俊昊导演的韩国电影《母亲》是部讲述母子情的悬疑亲情伦理片。影片中母亲与儿子间交替呈现出的既熟悉又陌生的二律背反。构成了精神分析意义上的uncanny。本文主要运用弗洛伊德解释的“The uncanny”,分析《母亲》中母子间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心理历程。
关键词:母与子;熟悉;陌生;uncanny
电影《母亲》看似运用平凡又简单的素材,描述有关母爱的故事,实际上它带给观众的是与以往不同的既熟悉又陌生的电影。奉俊昊导演用其特有的、别具一格的黑色手法来执导《母亲》这部亲情伦理片。影片描述的是小镇离奇诡异的谋杀案,母亲为给儿子洗清罪名不惜一切代价。看似对“犯罪”和“亲情”的描述,但影片关注的是更为深刻、敏感、多层面的问题。影片中既熟悉又陌生的母子情的存在让很多人失去了分析的依据,电影的悬疑气息更加重了反思的难度。如何跳出母与子的泥潭,影片似乎给不出答案。
一、The uncanny 与 “母亲和儿子”
“Uncanny”是弗洛伊德在1919年《论“令人害怕的”东西》(The uncanny)一文中讨论的问题。他认为“uncanny”这个“令人害怕的不是别的,正是隐蔽着的熟悉的东西,这些东西经历了被约束的过程,然后从约束中显现出来。” 这里有关“害怕”的定义,是弗洛伊德引用了谢林对“害怕”的定义。谢林称“害怕” 是指所有本应隐蔽起来却显露出来的,就是令人害怕的东西。
既熟悉又陌生的是令我们产生恐惧、害怕的东西。对“Uncanny”的解释有很多,“怪熟、怪怖、奇怪、诡异、神秘...”等等无数个,但通过弗洛伊德的叙述,我们了解到它是一种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那个东西。在它是特别熟悉的情况下,忽然变得陌生起来,使我们对其产生了恐惧和害怕的心理。在《母亲》中母子情就是会彼此令人熟悉又陌生的那个“uncanny”。母亲尽力去隐藏对儿子“陌生”的一面,每天都会追儿子喝汤药,做补品给儿子补身体,希望智障的儿子可以好转起来。儿子五岁时由于生活的窘困,绝望的母亲选择放弃生命,结果却导致儿子的智障。母亲总会叮嘱儿子:“无视你的人、向你挑衅的人,一定要去揍他们,他打你一下,要加倍还击...”。母亲的这种嘱咐使得都俊每次听到有人叫他“傻子、弱智”等蔑视他的语言时,他的反应都会很敏感。因此,在监狱中被人唤作“傻子”,出于本能反应的都俊反击了狱友。在母亲探望他时,他对母亲说自己想起了很重要的事情。母亲欣喜若狂地以为儿子记起了真凶是谁。没想到记起的竟是母亲内心深处永远不想提及的回忆。
“你想杀了我,在我五岁那年,对吗?”,“你拿着装有农药的饮料瓶给我......”此处,电影对都俊脸部特写镜头从都俊用手遮住半边脸露出干净的皮肤开始,慢慢转移到把双手移开说出“真相”是呈现的伤痕累累的半边脸的特写。“一半好与一半坏”的脸部特写表现出了都俊对母亲的失望与恐惧。听到都俊的回答后,母亲当场尖叫了起来。没想到一心想让儿子恢复记忆好洗清罪名的母亲,不断让都俊做“按压太阳穴”的动作来让都俊思想平静,然而真正无法平静的其实是她。因为使他记起的那个“凶手”竟是她自己。此时,母亲心中的都俊是熟悉又陌生的,那个令她一直抱有歉意内疚的儿子,变得那么“陌生”与“害怕”。这种“害怕与陌生”不仅仅是蕴含母亲对儿子的恐惧,还怕儿子对自己进行报复。母亲的“害怕”是不希望儿子记起那个不幸的过去,不希望恐怖的记忆折磨儿子使他痛苦。他怕儿子都俊受到伤害,这种害怕是一位母亲爱的表现,因为一直以来她的存在感都是建立在对儿子的感情上的,她已经习惯了这种换位感受,她是不需要感情的,她所有的感情都是因感受到儿子的感受而来的。所以母亲宁愿让儿子一直这样智障下去只要他能健康的生活就可以,都俊忽然的“清醒”使母亲感到儿子是那么的熟悉又陌生。母亲哭喊着说到:“当时因为生活太苦,绝望到只想结束我们两人的生命......”,都俊却无情的说“你想抛弃我,为什么自己没有喝”,伤心欲绝地母亲说“你先喝了,我才能跟着喝,你我是一体的,我们一定要在一起。”她坚持要进去给儿子施针,那个大腿上能消除记忆的穴位。都俊很泰然地叙述这一切,但当母亲急切恳求狱长给他施针时,却面无表情、冰冷的说:“怎么,这次想换成针扎死我了?”,“你别再来了,不想再看到你...” 对于母亲的撕心裂肺,都俊认为那只是母亲一味地辩解,声称再也不要见到母亲。母亲不在是每天晚上倚在身旁睡觉的,使他有安全感的“存在”,不是每天追在他后面唤他吃药的人。母亲的悲恸与哀求换来的是儿子对母亲的距离与陌生感。督促儿子按压太阳穴是为了能够使儿子平静下来记起凶手是谁,却没想到记起得是她永远不想提及的事。
母亲内心极为自责、伤心与无奈。是自己导致了儿子的智障,又是自己教儿子“自卫”的方法,使儿子犯了“错误”。母亲对他潜移默化的“叮嘱”,使得他本能地向雅亭做出了同样的回击。
“神秘(The Uncanny)可以被描述为在家中却具有异乡感、熟悉变得陌生或陌生变得熟悉的情况下生成的想法和情感。 ”儿子对母亲的不理解,导致那个伟大温暖的母亲形早已消失,变成要杀自己的“怪物”。在都俊的心中母亲是令他害怕的。母亲对于能够记得5岁时发生的事而感到不可思议,儿子的陌生感与距离感使母亲内心充斥着无奈与悔恨,儿子的“冷淡”给母亲带来了“令人害怕的”陌生感。母亲与儿子彼此成为家中最熟悉的又陌生的“存在”。此时,母亲的内心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呢?画面呈现的只是母亲与儿子在默默的用勺子吃饭。母亲面无表情地把米饭送进嘴里,不过内心一定是充满了委屈与痛苦,对他人的内疚。为了儿子母亲也成了凶手,还要默默忍受对一个无辜可怜的孩子成了儿子的“替死鬼”而遭受内心的谴责与折磨。母亲独自一人承受着多个人的痛苦,可她为了儿子还要坚强的活下去。
二、“母亲”助“儿子”成长的“镜像阶段”
如果说儿子都俊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母亲一人所造成。那么断断续续、隐隐约约对都俊行为的特写,则是都俊因母亲而逐渐成长的一个见证。母亲的存在使得这个没有父亲的家庭得以延续,生活下去。母亲曾经的一时“失误”导致了儿子的智障,但是没有母亲他是否又能够生存下去?透过影片,导演给我们展示了作为“智障”这以弱势群体们的“悲哀”。一切的一切就当做是命运,上天的安排,感谢母亲让儿子得以生存、成长。 拉康的镜像阶段 是对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的新解释。是在弗洛伊德的基本学说中展开出来的。通过与他者 联系的认识中与自己建立的一种联系并从中认识到自己,逐渐有了认知。拉康强调“成长需要通过一个过程,自己认知外界的过程才能真正的成长”。
智障的都俊,每晚都与母亲睡在一起。在被害者死去的那晚,回到家的都俊穿着一条内裤拎着枕头趴在睡着的母亲身旁,手自然地搭在母亲的乳房上。这一行为表明智障的都俊仍处于婴儿期。那么这种行为是为获得一种安全感,还是为了满足力比多所产生的性本能,使他通过女性的乳房而寻求安慰呢?笔者认为这是前者,母亲对儿子的行为并没有制止。从这一层面来看母亲一直把28岁的儿子当做还需要照顾的孩子。父亲的不在使儿子不会担心与母亲的分离,就不会产生令人恐惧的“阉割情结”。导演在都俊出狱后,又设置了一场都俊与母亲睡觉的场景。这次的都俊没有光着身子,也没有紧靠在母亲的乳房下睡觉。而是背对着母亲,并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这种行为不是他对母亲产生了恐惧使他刻意与母亲保持距离,而是这些经历使得都俊有了自我认知发生了改变,即通过“镜像阶段”都俊长大了。这就是所谓与外界建立的一种对立的联系关系,使他对外界有了认识。
在影片即将结束时,都俊在超市给去旅游的妈妈买点心的片段。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店员把零钱和购物小票递给都俊后,他还刻意地数了找回的数零钱对不对。起初的都俊连黑色车白色车也分不清,对数字很不敏感。但这次他竟然会主动数起了钱。或许在经历了这些种种“试炼”后,都俊的内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分不清黑奔驰和白奔驰而被朋友嘲笑,尽管没有表露在脸上,但听到朋友对自己的“蔑视”,对都俊的内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吧。
对于都俊的变化,导演没有刻意地去解释什么,也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镜头去安排都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仅仅是通过短短的几个片段告知观众都俊所发生的一切,暗示了他的改变与成长。这种变化成长的主体是都俊自己,使他能够产生这样变化的客体则是母亲。父亲的不在使母亲独自撑起这个家,同时又扮演者父与母的双重角色。母亲对儿子的“愧疚”,导致母亲无时无刻都在担心儿子的安危,不停地叮嘱“不要跟坏人做朋友,按时喝药,多吃些肉,他人欺负你时要加倍奉还,按揉太阳穴...”这些有意识地叮嘱每天都会“出现”在都俊的脑中,渐渐成为他的一种本能反应,使得他懂得如何去接触这个外部世界。母亲的“叮嘱”与其心中所想,他与外界联系后所产生的认知过程,使他有了主观的认识,完成了从“婴儿期”到“成人期”的一个转化。他不再需要母亲的“乳房”去寻求安全与满足感。每当都俊与外界联系产生变化时都会有类似玻璃墙的东西将他与母亲隔开,例如:在他想起其实奔驰车后视镜不是他弄坏的而是镇泰故意踢坏的;想起儿时母亲喂它和装有毒药的宝佳士 ;他递给母亲在案发现场留下的针盒后,望着窗外母亲离开的背影等等关键的场景中,都会出现“玻璃”与“母亲”。这是导演刻意的安排吗?在每一次认知成长的过程,都会有母亲的出现及那个伴他成长的“玻璃”。
三、“Mother”和 “Murder”
奉俊昊导演对电影的节奏感拿捏的很精确,多重悬念的精妙设计,使跌宕的剧情紧凑又扣人心弦。使观众的心时而紧张时而平复如坐过山车般。精湛的剧情设计使导演对母爱的表达显得很尤为特别,他颠覆了以往传统的以温暖的剧情感染每位观众使大家感受到母亲的伟大,而是令观众时刻紧绷着心去融入到母亲的角色中,体会母亲独自一人所承受的“痛苦”,从中感受母亲的不容易,感悟母爱的伟大。
影片的名字用韩文标为“??”,是英文“mother”的音译。通常我们称呼给予我们生命的女性一方为“母亲、妈妈、娘、妈...”等等。这类词使我们称呼对方时永远都是那么的温暖亲切。她给我们每个人感觉意象都是“温馨、温暖、神圣、温和、伟大...”等富有美丽温馨的感觉。但是当你听到音译的“mother”时,难免会产生某种陌生感与疏离感。因为她与谋杀、害人的英文单词“murder”发音非常相似。导演很聪明,巧妙地利用音译这个“功能”将“母亲”这个温暖的词,用“??”这个音译词来替代是片名带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神秘色彩,使整部影片的基调也暗了下来。同时暗指“母亲”她也是“murder”。
弗洛伊德说过“由于太多不能满足的欲望,太多失望的痛苦,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盲目的、黑暗的、无意识的、本能的冲动,这种本能使人永远生活在冲动和压抑之中”。 母亲的内心极为痛苦。对生活的失望、儿子的不幸,使她内心充满了痛苦与压抑。对儿子的愧疚、为了儿子她也成了杀人犯、面对真凶是自己儿子的真相但不能说出来的痛苦、对成为儿子的“替罪羊”那个疯孩子,母亲的内心世界要承受多大的煎熬。
痛苦的母亲只能在荒芜的田野中麻木的摇曳着身体、释放内心的痛苦。影片的结尾,母亲在驰骋的巴士里掀起裙子,拿着针刺向那个她认为可以忘记一切的穴位,加入到大妈们狂欢的群舞中。也许只有在狂欢的舞蹈中,才能释放她独自一人承受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论“令人害怕的”东西.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 译)[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2] 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 李永新 译)[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放桐等 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4] 拉康. 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 拉康选集(褚孝泉 译)[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作者简介:禹明先(1990-),女,朝鲜族,籍贯:辽宁铁岭,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2013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母与子;熟悉;陌生;uncanny
电影《母亲》看似运用平凡又简单的素材,描述有关母爱的故事,实际上它带给观众的是与以往不同的既熟悉又陌生的电影。奉俊昊导演用其特有的、别具一格的黑色手法来执导《母亲》这部亲情伦理片。影片描述的是小镇离奇诡异的谋杀案,母亲为给儿子洗清罪名不惜一切代价。看似对“犯罪”和“亲情”的描述,但影片关注的是更为深刻、敏感、多层面的问题。影片中既熟悉又陌生的母子情的存在让很多人失去了分析的依据,电影的悬疑气息更加重了反思的难度。如何跳出母与子的泥潭,影片似乎给不出答案。
一、The uncanny 与 “母亲和儿子”
“Uncanny”是弗洛伊德在1919年《论“令人害怕的”东西》(The uncanny)一文中讨论的问题。他认为“uncanny”这个“令人害怕的不是别的,正是隐蔽着的熟悉的东西,这些东西经历了被约束的过程,然后从约束中显现出来。” 这里有关“害怕”的定义,是弗洛伊德引用了谢林对“害怕”的定义。谢林称“害怕” 是指所有本应隐蔽起来却显露出来的,就是令人害怕的东西。
既熟悉又陌生的是令我们产生恐惧、害怕的东西。对“Uncanny”的解释有很多,“怪熟、怪怖、奇怪、诡异、神秘...”等等无数个,但通过弗洛伊德的叙述,我们了解到它是一种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那个东西。在它是特别熟悉的情况下,忽然变得陌生起来,使我们对其产生了恐惧和害怕的心理。在《母亲》中母子情就是会彼此令人熟悉又陌生的那个“uncanny”。母亲尽力去隐藏对儿子“陌生”的一面,每天都会追儿子喝汤药,做补品给儿子补身体,希望智障的儿子可以好转起来。儿子五岁时由于生活的窘困,绝望的母亲选择放弃生命,结果却导致儿子的智障。母亲总会叮嘱儿子:“无视你的人、向你挑衅的人,一定要去揍他们,他打你一下,要加倍还击...”。母亲的这种嘱咐使得都俊每次听到有人叫他“傻子、弱智”等蔑视他的语言时,他的反应都会很敏感。因此,在监狱中被人唤作“傻子”,出于本能反应的都俊反击了狱友。在母亲探望他时,他对母亲说自己想起了很重要的事情。母亲欣喜若狂地以为儿子记起了真凶是谁。没想到记起的竟是母亲内心深处永远不想提及的回忆。
“你想杀了我,在我五岁那年,对吗?”,“你拿着装有农药的饮料瓶给我......”此处,电影对都俊脸部特写镜头从都俊用手遮住半边脸露出干净的皮肤开始,慢慢转移到把双手移开说出“真相”是呈现的伤痕累累的半边脸的特写。“一半好与一半坏”的脸部特写表现出了都俊对母亲的失望与恐惧。听到都俊的回答后,母亲当场尖叫了起来。没想到一心想让儿子恢复记忆好洗清罪名的母亲,不断让都俊做“按压太阳穴”的动作来让都俊思想平静,然而真正无法平静的其实是她。因为使他记起的那个“凶手”竟是她自己。此时,母亲心中的都俊是熟悉又陌生的,那个令她一直抱有歉意内疚的儿子,变得那么“陌生”与“害怕”。这种“害怕与陌生”不仅仅是蕴含母亲对儿子的恐惧,还怕儿子对自己进行报复。母亲的“害怕”是不希望儿子记起那个不幸的过去,不希望恐怖的记忆折磨儿子使他痛苦。他怕儿子都俊受到伤害,这种害怕是一位母亲爱的表现,因为一直以来她的存在感都是建立在对儿子的感情上的,她已经习惯了这种换位感受,她是不需要感情的,她所有的感情都是因感受到儿子的感受而来的。所以母亲宁愿让儿子一直这样智障下去只要他能健康的生活就可以,都俊忽然的“清醒”使母亲感到儿子是那么的熟悉又陌生。母亲哭喊着说到:“当时因为生活太苦,绝望到只想结束我们两人的生命......”,都俊却无情的说“你想抛弃我,为什么自己没有喝”,伤心欲绝地母亲说“你先喝了,我才能跟着喝,你我是一体的,我们一定要在一起。”她坚持要进去给儿子施针,那个大腿上能消除记忆的穴位。都俊很泰然地叙述这一切,但当母亲急切恳求狱长给他施针时,却面无表情、冰冷的说:“怎么,这次想换成针扎死我了?”,“你别再来了,不想再看到你...” 对于母亲的撕心裂肺,都俊认为那只是母亲一味地辩解,声称再也不要见到母亲。母亲不在是每天晚上倚在身旁睡觉的,使他有安全感的“存在”,不是每天追在他后面唤他吃药的人。母亲的悲恸与哀求换来的是儿子对母亲的距离与陌生感。督促儿子按压太阳穴是为了能够使儿子平静下来记起凶手是谁,却没想到记起得是她永远不想提及的事。
母亲内心极为自责、伤心与无奈。是自己导致了儿子的智障,又是自己教儿子“自卫”的方法,使儿子犯了“错误”。母亲对他潜移默化的“叮嘱”,使得他本能地向雅亭做出了同样的回击。
“神秘(The Uncanny)可以被描述为在家中却具有异乡感、熟悉变得陌生或陌生变得熟悉的情况下生成的想法和情感。 ”儿子对母亲的不理解,导致那个伟大温暖的母亲形早已消失,变成要杀自己的“怪物”。在都俊的心中母亲是令他害怕的。母亲对于能够记得5岁时发生的事而感到不可思议,儿子的陌生感与距离感使母亲内心充斥着无奈与悔恨,儿子的“冷淡”给母亲带来了“令人害怕的”陌生感。母亲与儿子彼此成为家中最熟悉的又陌生的“存在”。此时,母亲的内心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呢?画面呈现的只是母亲与儿子在默默的用勺子吃饭。母亲面无表情地把米饭送进嘴里,不过内心一定是充满了委屈与痛苦,对他人的内疚。为了儿子母亲也成了凶手,还要默默忍受对一个无辜可怜的孩子成了儿子的“替死鬼”而遭受内心的谴责与折磨。母亲独自一人承受着多个人的痛苦,可她为了儿子还要坚强的活下去。
二、“母亲”助“儿子”成长的“镜像阶段”
如果说儿子都俊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母亲一人所造成。那么断断续续、隐隐约约对都俊行为的特写,则是都俊因母亲而逐渐成长的一个见证。母亲的存在使得这个没有父亲的家庭得以延续,生活下去。母亲曾经的一时“失误”导致了儿子的智障,但是没有母亲他是否又能够生存下去?透过影片,导演给我们展示了作为“智障”这以弱势群体们的“悲哀”。一切的一切就当做是命运,上天的安排,感谢母亲让儿子得以生存、成长。 拉康的镜像阶段 是对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的新解释。是在弗洛伊德的基本学说中展开出来的。通过与他者 联系的认识中与自己建立的一种联系并从中认识到自己,逐渐有了认知。拉康强调“成长需要通过一个过程,自己认知外界的过程才能真正的成长”。
智障的都俊,每晚都与母亲睡在一起。在被害者死去的那晚,回到家的都俊穿着一条内裤拎着枕头趴在睡着的母亲身旁,手自然地搭在母亲的乳房上。这一行为表明智障的都俊仍处于婴儿期。那么这种行为是为获得一种安全感,还是为了满足力比多所产生的性本能,使他通过女性的乳房而寻求安慰呢?笔者认为这是前者,母亲对儿子的行为并没有制止。从这一层面来看母亲一直把28岁的儿子当做还需要照顾的孩子。父亲的不在使儿子不会担心与母亲的分离,就不会产生令人恐惧的“阉割情结”。导演在都俊出狱后,又设置了一场都俊与母亲睡觉的场景。这次的都俊没有光着身子,也没有紧靠在母亲的乳房下睡觉。而是背对着母亲,并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这种行为不是他对母亲产生了恐惧使他刻意与母亲保持距离,而是这些经历使得都俊有了自我认知发生了改变,即通过“镜像阶段”都俊长大了。这就是所谓与外界建立的一种对立的联系关系,使他对外界有了认识。
在影片即将结束时,都俊在超市给去旅游的妈妈买点心的片段。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店员把零钱和购物小票递给都俊后,他还刻意地数了找回的数零钱对不对。起初的都俊连黑色车白色车也分不清,对数字很不敏感。但这次他竟然会主动数起了钱。或许在经历了这些种种“试炼”后,都俊的内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分不清黑奔驰和白奔驰而被朋友嘲笑,尽管没有表露在脸上,但听到朋友对自己的“蔑视”,对都俊的内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吧。
对于都俊的变化,导演没有刻意地去解释什么,也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镜头去安排都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仅仅是通过短短的几个片段告知观众都俊所发生的一切,暗示了他的改变与成长。这种变化成长的主体是都俊自己,使他能够产生这样变化的客体则是母亲。父亲的不在使母亲独自撑起这个家,同时又扮演者父与母的双重角色。母亲对儿子的“愧疚”,导致母亲无时无刻都在担心儿子的安危,不停地叮嘱“不要跟坏人做朋友,按时喝药,多吃些肉,他人欺负你时要加倍奉还,按揉太阳穴...”这些有意识地叮嘱每天都会“出现”在都俊的脑中,渐渐成为他的一种本能反应,使得他懂得如何去接触这个外部世界。母亲的“叮嘱”与其心中所想,他与外界联系后所产生的认知过程,使他有了主观的认识,完成了从“婴儿期”到“成人期”的一个转化。他不再需要母亲的“乳房”去寻求安全与满足感。每当都俊与外界联系产生变化时都会有类似玻璃墙的东西将他与母亲隔开,例如:在他想起其实奔驰车后视镜不是他弄坏的而是镇泰故意踢坏的;想起儿时母亲喂它和装有毒药的宝佳士 ;他递给母亲在案发现场留下的针盒后,望着窗外母亲离开的背影等等关键的场景中,都会出现“玻璃”与“母亲”。这是导演刻意的安排吗?在每一次认知成长的过程,都会有母亲的出现及那个伴他成长的“玻璃”。
三、“Mother”和 “Murder”
奉俊昊导演对电影的节奏感拿捏的很精确,多重悬念的精妙设计,使跌宕的剧情紧凑又扣人心弦。使观众的心时而紧张时而平复如坐过山车般。精湛的剧情设计使导演对母爱的表达显得很尤为特别,他颠覆了以往传统的以温暖的剧情感染每位观众使大家感受到母亲的伟大,而是令观众时刻紧绷着心去融入到母亲的角色中,体会母亲独自一人所承受的“痛苦”,从中感受母亲的不容易,感悟母爱的伟大。
影片的名字用韩文标为“??”,是英文“mother”的音译。通常我们称呼给予我们生命的女性一方为“母亲、妈妈、娘、妈...”等等。这类词使我们称呼对方时永远都是那么的温暖亲切。她给我们每个人感觉意象都是“温馨、温暖、神圣、温和、伟大...”等富有美丽温馨的感觉。但是当你听到音译的“mother”时,难免会产生某种陌生感与疏离感。因为她与谋杀、害人的英文单词“murder”发音非常相似。导演很聪明,巧妙地利用音译这个“功能”将“母亲”这个温暖的词,用“??”这个音译词来替代是片名带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神秘色彩,使整部影片的基调也暗了下来。同时暗指“母亲”她也是“murder”。
弗洛伊德说过“由于太多不能满足的欲望,太多失望的痛苦,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盲目的、黑暗的、无意识的、本能的冲动,这种本能使人永远生活在冲动和压抑之中”。 母亲的内心极为痛苦。对生活的失望、儿子的不幸,使她内心充满了痛苦与压抑。对儿子的愧疚、为了儿子她也成了杀人犯、面对真凶是自己儿子的真相但不能说出来的痛苦、对成为儿子的“替罪羊”那个疯孩子,母亲的内心世界要承受多大的煎熬。
痛苦的母亲只能在荒芜的田野中麻木的摇曳着身体、释放内心的痛苦。影片的结尾,母亲在驰骋的巴士里掀起裙子,拿着针刺向那个她认为可以忘记一切的穴位,加入到大妈们狂欢的群舞中。也许只有在狂欢的舞蹈中,才能释放她独自一人承受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论“令人害怕的”东西.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 译)[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2] 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 李永新 译)[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放桐等 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4] 拉康. 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 拉康选集(褚孝泉 译)[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作者简介:禹明先(1990-),女,朝鲜族,籍贯:辽宁铁岭,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2013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