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画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
  
  写一笔好字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中国字的间架结构讲究,每一个字都可以写得富于变化,因而书之法度被古人推崇,渐成定式。书法的形成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个人的书写风格与个人的经历、性格、人生领悟有关。
  世界上坚持用软笔书写的民族只有我们汉民族,软笔练的是一身道家功夫:意在笔先。如无刻苦训练,意非但不能在笔下表达,恐怕还离题万里。古人今人练字相同,都要花费相当的努力,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
  文字的演变由甲骨文到大篆小篆,再同汉隶到唐楷,至今总体不过如此。书体的这等演变一般解释为追求书写便捷。甲骨大篆都直来直去,直笔的表达其于原始的刀刻;小篆的改进明显为了书写的速度,圆转瘦劲、运笔自如,充分显示毛笔长处;汉隶则上下谨严,左右舒展,一反小篆字势;魏晋南北朝则行之草之,愈写愈快,书家辈出;隋唐五代真书风行,正笔工法,成为后代楷模,谓之楷书。至此,书法全部面貌悉数登场。
  细细琢磨,便捷未必是书法变迁的概本原因,楷书的速度明显又慢了下来,中国字的书写由仓颉造字起,一直在摸索传递之方式,追求视觉之美感,强调延续之可能,学习书写中国字变成中国人傍身技艺,随时可派用场。
  书法的难度在于毛笔之弹性,玄妙处亦在于此。等掌握自如时,饱吸洇散,枯笔飞白,一笔一个世界。
  
  画
  
  中国画过去大都为自己所画,这一点和西画不一样。古人把绘画看成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尤其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无一不代表着个人的情感,所以说,绘画是古人最佳的自娱自乐的方式。
  这种宣泄给文人(画家)带来过无穷好处,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减压,外加炫耀的虚荣,技艺高者或能忽悠者还可以卖钱,假以度日;出了名的最大的好处不是生前,而是身后,流芳百世。
  所以中国画画人物的少,画山水花草、翎毛走兽的多。好的人物画个个是国宝,并不是因为都多,是因为太少;在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物在画中都是陪衬,有时连陪衬都算不上,只是个点缀而已。中国古代的画家寄情山水不寄情于人物的大概原因,恐怕是用人物表现过于直接,附在山水花草身上就含蓄多了,也不容易抓住辫子。
  我长时间思考过古代画家们注重内心委婉表达的潜在原因。中国朝代更替频繁,文人的思想复杂,想得多且远,生怕误已误入;画些生命状况与人类有异的物质,表现它们的同时又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正是古代文人的高明之处。
  人类就是这样,在复杂的人文环境中,拼命地去适应,又不甘心完全委屈自己的内心,故借物抒情,留有一席之地;正是由于此,中国画不再肩负历史重任,而是放飞理想,让所有的山水都是一幅天地,让所有的花草都是人的情感。
其他文献
踏着夕阳脉脉含情的余辉,再次走进了陶瓦村,村口田野里的油菜花正开得灿烂,蜂蝶飞舞其中,眷念着这遍地清香。  陶瓦村位于云南巡检司镇东北边,是彝族阿哲人聚居的一个小村庄。一年前在这里采风的时候,结识了一位英俊的阿哲人小伙,他和他的朋友曾很热心地帮助我们。那次采风归去,陶瓦村山清水秀的风景,连同阿哲人骨子里的快乐,一直萦绕在记忆里,每每念起,总是倍感亲切。  几天前,当初结识的那位小伙特意邀我再访。杂
期刊
开始旅游的理由居然是:去看艺术展览!  抛弃传统旅行路线。参加文化展览、探访创意中心!深入大小街巷寻找各具风格的博物物馆、文化沙龙、艺术博览会,体验艺术家们的心灵世界!    五月 盛会    五月,这个以司管春天和生命女神玛雅为名的月份,是我最钟爱的时令。因为那是春夏交替之际,大地万物从含蓄的春,一下子进入热烈的夏。五月经过冬的严寒,春的含蓄,所有潜藏的美生机,一下子暴发出来。  记得小时候,我
期刊
11月28日,王世襄先生驾鹤西去,回归道山。虽知这一天早晚会来到,但看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噩耗,仍独自发呆,半天没愣过神来。  王世襄先生已95高龄,福建人,但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走在街上就是一个北京老头。一直到前些年,老爷子走到哪儿都爱拎着一个自己编织的提篮,任谁也看不出他是大学者,完全一副老北京的派头。  王先生出身望族,父母两系皆为权门。前些年社会都很穷的时候,他嘴里常常冒出让我听着都瞠目结舌的
期刊
人在小的时候,其实是很具创造性的,虽然对于形体的把握及用笔的力度不及成人精准和恰到好处,但是无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形态上都个体化的解放了所谓科学的理性认识,释放了自身真实的情感,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亦创造性的表现了自己眼中的世界。儿童绘画作为一种非教化的原初语言方式,在很多儿童的童年里扮演了一个时期的重要角色,有的甚至影响了今后的发展。我就和很多习画的同龄人一样,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绘画生涯。当
期刊
如果说,中国山水画可分为“师于人——师于物——师于心”这三个层次、三种品位,那么,宋玉麟的创作确乎已进入“师心”之境。  他运用得之于传统的笔墨,平心静气地营造着胸中丘壑,构筑着心理空间。观其作品,无不散发着超然脱俗的气息,为当代普遍紧张浮躁的心灵,提供了一份高雅、清新、明丽、静谧的审美享受。丘壑跌宕而一尘不染,笔墨澄净而一丝不苟;既充溢着传统山水精品的神韵和书卷气,又蕴含了异于前人的灵性和现代感
期刊
浓烈、厚重,悲情、创伤,宗教、哲学,我被他作品内容强烈地震撼,他的作品中体现了生命的沧桑感,并不像是出自于一位中青年画家之手。  约翰·麦克,从小受家庭的艺术氛围熏陶,将自己的人生及生命的体验,以现代的绘画语言及主观的感受,与艺术自然的融合,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将浓郁厚重色彩并以简单抽象的艺术,来体现他将对繁复的大干世界的理解。  约翰的作品代表着西方现代画派的流行趋势,代表着西方中年艺术家
期刊
真正的书法家无不在其笔墨点画中融入生命的性灵,由此,才使同样的汉字在不同的书家笔下幻化出千种姿色万般风容。这也正如古人所谓:  “书如其人”。  读宁书纶先生的书作,如见蔼然长者娓娓论道,来龙去脉,点画章法,皆交待得清清楚楚。其正楷端庄清劲,行草潇洒蕴藉,显得不愠不火,不浮不躁。寓苍劲于秀润,融奇谲人平和。他所临孙过庭《书谱》,笔笔渊源有自,不失法度,但细细品味,却发现宁公所写的完全是自家面目。学
期刊
很多人感觉你近几年来光批评了,这些年你有没有画画?  陈:我一直在画画。可是媒体会重新塑造人:李银河一天到晚谈性,王朔一天到晚骂知识分子,然后我一天到晚骂教育。只要我愤怒一回,我就得为公众24小时板着个脸。  你个人仍在寂静之中绘画创作,这些作品为什么不拿出来?  陈:为什么要把“寂静”拿出来?  你辞职离开清华时说:“单是盆栽也得有人好生供养着,体制怎能轻易改!”那种落寞……  陈:没有呀,我写
期刊
潘天寿先生曾说:“题跋也是一门学问”。读了钟鸣天先生所著《中国画诗文题跋》一书,更得到具体的印证,题跋的艺术确大有学问。  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绘画,像中国画这样,具有如此之大的包容度,把诗、书、画、印冶于一炉,成为审美内涵极为丰富、表现手段极为自由的综合性艺术。这是因为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念,要求突破二度空间、三度空间的局限,把画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扩展到无限空间。所以画之不足,复辅之以诗文、书法和
期刊
达丽·希嘉,本名胡大丽,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是浙江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长于西方史,喜爱绘画。母亲是音乐教师,曾经做过何香凝先生的画童,外婆也学美术专业,曾留学日本。在达丽童年时代,对她绘画产生影响的有学习艺术的哥哥、姐姐、以及从小一起长大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成为著名邮票设计家的表姐。大家庭中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氛围,美术人才辈出。  哥哥是小达丽拿起画笔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七岁那年,达丽开始向隔壁邻居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