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众所周知,专业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石,课程更是专业水平的直接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基于此,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厘清高职院校课程诊改的概念和内涵,对课程诊改工作的总体进行把握,从加强两链打造、完善课程诊断指标体系、升级信息化智能平台建设、引入第三方进行诊改评价等方面提出合理的措施,为广西财经商贸类高职院校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层面诊改工作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财经商贸类高职院校;课程层面;诊断与改进工作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008-02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较早启动诊改工作的高职院校之一,自2017年12月启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以来,以发展性评价为价值导向,结合学院商科特色创造性提出“教师发展五独(Special)、专业建设五力(Power)、学生成长五到(Achievement)、课程建设五度(Dimension)、学校发展五重(Emphasize)”的“SPADE”质量诊改模型,构建了“五到引领、五力支撑、三联三合”(学校企业联合、国内国外联通、课内课外联结,产教融合、商学结合、教研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立体建设,双层驱动,集成升级”的智慧商科立体专业群发展模式。
一、课程层面诊改工作情况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搭建有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施“8字形”螺旋诊改。在课程层面,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反馈三个阶段的课程质量。一是完善目标体系,明确建成现代商务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等职业教育强校的目标,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打造智慧商科立体专业群。全院47个专业(含方向)制订了专业及课程建设规划,并明确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建立标准体系,制定了3个课程的相关标准。三是健全制度体系,修订完善了《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课程管理办法
(试行)》等课程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四是以人才培养数据平台采集工作推进质量诊改为推手,根据大数据分析发现学院教学质量、管理质量的存在问题,加强数据深度应用,为推动学院诊改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五是实施质量诊改运行,按照“目标—标准—运行—诊改”的流程构建“课程建设五度”模型(见下表),从符合度、完整度、满意度、创新度、达成度5个维度及19个诊断点对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施进行诊改。
二、课程层面诊改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教师参加教学技能竞赛成绩斐然
学院参加2019年广西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五个赛项的比赛中,共获得自治区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3个,目前已连续两年获得“广西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最佳组织奖”。与此同时,学院参加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实训教学赛项国家级二等奖1个,该项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二)首届教学能力大赛以赛促建
学院组织开展“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教学能力大
赛”,通过开展大赛,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升学院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的质量,优化课程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达到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优的目的。
(三)区级教学成果奖收获喜人
2019年,学院积极组织申报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二二三”模块化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引入、赛训融通、多元协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3个项目获自治区级二等奖。
(四)混合式教学改革全面推进
2018年起学院运用网络课程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院引入了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完成建设和正在建设的网络课程共244门,9485章节,任务点数7199个;累计引进尔雅通识课24门,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每一知识点(技能点)学生的达成度进行实时反馈,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管理效率,为教师实施诊断、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了强力支撑。
三、课程层面诊改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逐步向纵深推进,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困难。
(一)课程标准链取缺乏完整性、系统性
教学与课程目标不完整,建设内容不完整,既需要考虑普遍适用性,也需要充分考虑专业间、课程间的差异性。
(二)部分诊断指标有待进一步修訂提升
制定课程目标任务的诊断点不完全,无法做到可控可测可调节,诊断指标体系不全,操作性不强。
(三)诊改数据信息采集困难,覆盖不够全面
目前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只能获得较完备的学校层面的状态数据,而对课程层面支持程度明显不足,很多的课程数据还无法采集。
四、课程层面诊改工作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一)加强“两链”打造,科学化制定标准链 1.修订学院课程建设规划,完善目标链
随着内诊工作的逐步深入,原有课程建设规划在产业与行业发展、新兴经济热点的推动下,存在与实际有偏差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推进诊改工作开展,提高课程建设发展的可诊断性,可观测性,可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基本原理、要素和要求纳入新修订的学院课程建设规划,同时结合专业建设规划及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调整相关量化指标数据,让其更为可行且更具有操作性。每学年结束前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及时总结规划实施成效。
2.修订课程管理相关制度,完善制度链
为推动诊改的规范化、制度化,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在制度建设方面,积极查找存在制约学院课程发展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对课程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进一步建立与诊改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3.科学化制定标准链
根据教育部及教育厅最新文件精神,制定系列课程标准,并开展课程等级建设及认定,对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程设计理念、学时与学分要求、教学进度、资源开发与运用、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规定,规范教学过程,使每门课程能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推动课程的优化发展。
(二)完善课程诊断指标体系
结合财经商贸类专业的发展特点,通过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组织访谈、调研等多种方式,依托“SPADE”质量诊改模型,建立更为完善的课程诊断指标体系。通过在原有的一级维度和二级诊断点的基础上,增加完善内涵观测点,每项内涵观测点的指标内涵根据权重均有相应赋分,并制定得分标准及说明,对课程诊断各项要求进行具体量化。
如在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五度”模型整个指标体系中,该体系在原有的5个一级维度和19个二级诊断点的基础上,完善增加了内涵观测点86个。其中,课程完整度诊断指标最多,共有20个内涵观测点,突出从课程团队完整、教学方案完整、教学环节完整、课程资源完整等方面进行诊断;占比较大的还有课程创新度,共有19个内涵观测点,重点从建设模式创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考核方式创新4方面进行诊断;课程符合度、课程满意度、课程达成度3个维度均有14个及以上的内涵观测点对课程体系进行诊断,从而使课程诊断指标体系更为丰富立体、诊断更为全面到位。
(三)升级信息化智能平台建设
按照“五横五纵一平台”的建设思想,在平台建设上一是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加大对校本数据中心和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打破信息孤岛,升级高规格数据中心平台、诊改平台、综合校情系统;二是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运用数据平台,实时采集课程状态数据,在对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监测课程发展状态,及时预警与改进,并形成课程诊改报告。
(四)引入第三方进行诊改评价
结合“课程诊改五度”模型,通过引入第三方,采取“问题导向,研究创新”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诊断评价时,引用如“毕业生认为核心课程的重要度”“毕业生对核心课程的满足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满意度”等第三方诊断指标,发现反馈问题,促进课程甚至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达到改进、提高的目的,使课程能不断优化,课程诊改工作实现螺旋上升。
参考文献:
[1]刘建林.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操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袁洪志.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胡小和,陳琼.课程层面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实践研究: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8):185-186.
[4]张彩玲,韩瑞亭,赵玉玲,等.高职课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9,18(7):57-60.
◎编辑 司 楠
[关 键 词] 财经商贸类高职院校;课程层面;诊断与改进工作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008-02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较早启动诊改工作的高职院校之一,自2017年12月启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以来,以发展性评价为价值导向,结合学院商科特色创造性提出“教师发展五独(Special)、专业建设五力(Power)、学生成长五到(Achievement)、课程建设五度(Dimension)、学校发展五重(Emphasize)”的“SPADE”质量诊改模型,构建了“五到引领、五力支撑、三联三合”(学校企业联合、国内国外联通、课内课外联结,产教融合、商学结合、教研耦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立体建设,双层驱动,集成升级”的智慧商科立体专业群发展模式。
一、课程层面诊改工作情况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搭建有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施“8字形”螺旋诊改。在课程层面,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反馈三个阶段的课程质量。一是完善目标体系,明确建成现代商务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等职业教育强校的目标,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打造智慧商科立体专业群。全院47个专业(含方向)制订了专业及课程建设规划,并明确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建立标准体系,制定了3个课程的相关标准。三是健全制度体系,修订完善了《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课程管理办法
(试行)》等课程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四是以人才培养数据平台采集工作推进质量诊改为推手,根据大数据分析发现学院教学质量、管理质量的存在问题,加强数据深度应用,为推动学院诊改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五是实施质量诊改运行,按照“目标—标准—运行—诊改”的流程构建“课程建设五度”模型(见下表),从符合度、完整度、满意度、创新度、达成度5个维度及19个诊断点对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施进行诊改。
二、课程层面诊改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教师参加教学技能竞赛成绩斐然
学院参加2019年广西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五个赛项的比赛中,共获得自治区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3个,目前已连续两年获得“广西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最佳组织奖”。与此同时,学院参加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实训教学赛项国家级二等奖1个,该项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二)首届教学能力大赛以赛促建
学院组织开展“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教学能力大
赛”,通过开展大赛,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升学院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的质量,优化课程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达到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优的目的。
(三)区级教学成果奖收获喜人
2019年,学院积极组织申报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二二三”模块化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引入、赛训融通、多元协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3个项目获自治区级二等奖。
(四)混合式教学改革全面推进
2018年起学院运用网络课程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院引入了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完成建设和正在建设的网络课程共244门,9485章节,任务点数7199个;累计引进尔雅通识课24门,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每一知识点(技能点)学生的达成度进行实时反馈,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管理效率,为教师实施诊断、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了强力支撑。
三、课程层面诊改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逐步向纵深推进,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困难。
(一)课程标准链取缺乏完整性、系统性
教学与课程目标不完整,建设内容不完整,既需要考虑普遍适用性,也需要充分考虑专业间、课程间的差异性。
(二)部分诊断指标有待进一步修訂提升
制定课程目标任务的诊断点不完全,无法做到可控可测可调节,诊断指标体系不全,操作性不强。
(三)诊改数据信息采集困难,覆盖不够全面
目前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只能获得较完备的学校层面的状态数据,而对课程层面支持程度明显不足,很多的课程数据还无法采集。
四、课程层面诊改工作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一)加强“两链”打造,科学化制定标准链 1.修订学院课程建设规划,完善目标链
随着内诊工作的逐步深入,原有课程建设规划在产业与行业发展、新兴经济热点的推动下,存在与实际有偏差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推进诊改工作开展,提高课程建设发展的可诊断性,可观测性,可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基本原理、要素和要求纳入新修订的学院课程建设规划,同时结合专业建设规划及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调整相关量化指标数据,让其更为可行且更具有操作性。每学年结束前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及时总结规划实施成效。
2.修订课程管理相关制度,完善制度链
为推动诊改的规范化、制度化,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在制度建设方面,积极查找存在制约学院课程发展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对课程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进一步建立与诊改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3.科学化制定标准链
根据教育部及教育厅最新文件精神,制定系列课程标准,并开展课程等级建设及认定,对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程设计理念、学时与学分要求、教学进度、资源开发与运用、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规定,规范教学过程,使每门课程能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推动课程的优化发展。
(二)完善课程诊断指标体系
结合财经商贸类专业的发展特点,通过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组织访谈、调研等多种方式,依托“SPADE”质量诊改模型,建立更为完善的课程诊断指标体系。通过在原有的一级维度和二级诊断点的基础上,增加完善内涵观测点,每项内涵观测点的指标内涵根据权重均有相应赋分,并制定得分标准及说明,对课程诊断各项要求进行具体量化。
如在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五度”模型整个指标体系中,该体系在原有的5个一级维度和19个二级诊断点的基础上,完善增加了内涵观测点86个。其中,课程完整度诊断指标最多,共有20个内涵观测点,突出从课程团队完整、教学方案完整、教学环节完整、课程资源完整等方面进行诊断;占比较大的还有课程创新度,共有19个内涵观测点,重点从建设模式创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考核方式创新4方面进行诊断;课程符合度、课程满意度、课程达成度3个维度均有14个及以上的内涵观测点对课程体系进行诊断,从而使课程诊断指标体系更为丰富立体、诊断更为全面到位。
(三)升级信息化智能平台建设
按照“五横五纵一平台”的建设思想,在平台建设上一是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加大对校本数据中心和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打破信息孤岛,升级高规格数据中心平台、诊改平台、综合校情系统;二是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运用数据平台,实时采集课程状态数据,在对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监测课程发展状态,及时预警与改进,并形成课程诊改报告。
(四)引入第三方进行诊改评价
结合“课程诊改五度”模型,通过引入第三方,采取“问题导向,研究创新”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诊断评价时,引用如“毕业生认为核心课程的重要度”“毕业生对核心课程的满足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满意度”等第三方诊断指标,发现反馈问题,促进课程甚至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达到改进、提高的目的,使课程能不断优化,课程诊改工作实现螺旋上升。
参考文献:
[1]刘建林.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操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袁洪志.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胡小和,陳琼.课程层面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实践研究: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8):185-186.
[4]张彩玲,韩瑞亭,赵玉玲,等.高职课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9,18(7):57-60.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