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照心头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w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余先生所赞颂的“神秘的天光”是苏轼的精神境界,是他对生命的洞察力,是对宇宙之道的禅悟,是他走向人生新境界的航标灯,而这一“天光”在他的《赤壁赋》里则具化为一轮照耀心头的“明月”。
  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写出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等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前《赤壁赋》开头描绘了赤壁秋夜清幽旷渺的优美景色及夜月泛舟的飘逸兴致。接着以主客问答的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怀,发表对宇宙人生的见解,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同一,都会无穷无尽。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表现了开朗的胸襟和达观的生活态度。
  “明月”在前《赤壁赋》中占据重要地位,似乎每一种情绪的表达都是在明月的笼罩下完成的,“明月”调和了各种情绪的基本色调,又规定着或者引导着各种情绪的走向,并最终完成作者“体物写志”的哲学思辨任务。
  一、描绘“明月”之景,营造宁静、美好之境,表达愉悦欣喜之情,重在体现游玩之“乐”。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七月既望”,诗人“泛舟”游赤壁,冰清玉洁的月亮缓缓地升上天空,那茫茫的雾气、茫茫的江水、茫茫的夜空,在月亮银辉的浸染下,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一幅秋江夜月美景顿时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旷神怡。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思绪舒畅飘逸,精神超然物外,真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其喜洋洋者也!
  月亮在古典诗词中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古诗文为我们所营造的美丽画卷中不可缺少的主角,是美丽的象征,我想这类月亮应该称它为闲适之月,苏学士在《赤壁赋》中,当他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这种美景时,整个身心都陶醉了,感觉到自己“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在明月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在自然中回归了本真,他好像感觉到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心灵与宇宙的契合共振,他似乎已经忘却了所有的尘世烦恼,他的眼前只有月亮,只有自然,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灵魂在游荡在飘升,似乎进入了绝对自由的境界。
  二、吟诵“明月”之诗,构筑怀古伤今的浓密氛围,表达忠贞执著而又无奈伤感之情,重在宣泄际遇之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于是饮酒乐甚,由眼前景联想起“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在这里最为关键的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由美景想到美人。那么,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呢?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然而,诗人的饮酒高歌却引起了“客”的悲哀,箫声“如怨如母,如泣如诉”。我们不禁要问,是“客”非诗人知音,还是“客”已深知诗人之心?无宁说“客”已深知诗人之心,或者说“客”即诗人自己的代言人。其实,诗人在游赏之“乐”中,已然包含了无奈的哀愁,我望“美人”兮,“美人”何在?我望“美人”兮,“美人”可知我心?我的一片忠贞明月可曾知否?这满腹哀怨可否对月倾诉?读至此时,我们心中好像如诗人一样,一股无奈之感油然而生,好像看到了月光之下,大江之中,一叶扁舟之上,“愀然”的诗人正低头而思,望月而叹,“正襟危坐”的诗人何其渺小,何其孤独,何其无助!
  诗人之悲除了不为人知,不为君知,抑或不为月知外,还来自于自己功业无成而半生已过的紧张恐慌之感。于是借“客”之口,传达怀古伤今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由眼前的“明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在这里,“而今安在哉”的发问是为关键,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是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羡慕明月常在,哀叹自我渺小,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三、体认明月之理,阐发宇宙之道,重在抒发解脱之情。
  一般的人,在忧患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浮生如梦,为欢几何”;韦庄也说“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
  在诗人的心头永远高悬一轮明月,这一轮明月是诗人的信仰,是诗人精神的上帝,他时刻照耀着诗人,引领着诗人,在人生的坎坷道路上一路前行。面对明月,古人在不断对天发问,苏轼也在不断发问。月亮的圆缺周期变化,被古人视为一种有生命事物的生死轮回;虽然这轮明月有阴晴圆缺的变化,但是苏轼却相信他是永恒存在的。无论他的人生发生怎样变化,他都能从“明月”那里,得到解脱,得到力量,得到慰藉。“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造物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诗人的情绪又昂扬起来,所有的人生的磨难与心头的哀怨都在这明月之中,随风而逝。我们为诗人高兴,毕竟我们所喜爱的诗人没有停留在及时行乐的物质享受上,他要追求的是超乎物质层面的精神永恒,是思想的不朽,他想得更开,看得更远。
  总起来说,阅读《赤壁赋》,你会觉得自己是处于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在聆听一个哲人向你阐述人生的道理。难怪《古文观止》里评论说“前后《赤壁赋》不啻一部《南华》”,意思是说,《赤壁赋》完全可以当作道家的《南华经》来读,因为它们在写景抒情中,处处流露着对人生哲理的参悟。
  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如同风雨中的一叶扁舟,他们在得志时用儒家的入世观念激励自己,在失意时又用佛老的出世观念来安慰自己。这种复杂的思想和矛盾的行为在苏轼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唯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但主调上是旷达乐观的。我们应该理解诗人,宦海沉浮,人生坎坷,要想获得心灵的宁静,精神的解脱,佛老思想可以使他在人生的疾风暴雨面前自我调适,超然旷达而不封闭自虐、怨天尤人。这是无奈的选择,可这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人毕竟首先得活着,活下去,活得自由,活得超脱。这也是前人评述前后赤壁赋“不啻一部《南华》的原因所在。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两者极为相似,所以苏轼才或欢乐或悲哀或幽思或感伤。
  月光清冷寂寞,与人的凄凉心情颇为相似,所以苏轼才能在皎洁月光中感到了无边的孤独和落寞。
  月亮永恒存在,普照人间,与人共存于同一时空,所以苏轼才可以感悟到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促,自然的博大,自己的渺小。
  月亮温和柔顺,安慰众生,给人以归附感,所以苏轼才把他当成人生伴侣,为自己解闷消愁;才会“抱明月以长终”,与明月为邻,与明月为伴,陶醉其中,乐而忘返。
  苏轼爱明月,明月诗句随处可见;苏轼爱佛禅,最与佛印交好;苏轼爱仙道,杨世昌(赋中吹洞箫者)是为至交。在佛禅中明月是温柔的,是慈悲的,是智慧的,给人安慰,消除恐惧,让人聪明。在仙道中明月是清冷的,让人感到冷寂落寞;它又是盈虚变化的,但又万古永存的,让人感到它的可靠,它的不朽,可以托付一生。我们说苏轼的精神是丰富的,思想是庞杂的,正因此,明月在他的诗赋中形态各异,色彩别样,语意悬殊,玄机深藏,韵致无穷,耐人咀嚼。
  读苏轼,要读他的诗赋,要读他的思想,要读他的明月。读懂了他的明月,也就读懂了他的思想,也就读懂了他的诗赋。愿读者心头也有一轮明月。
其他文献
教育的改革特别是语文教育的改革已历经多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厌学、厌语文课的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的因素、教材的缺陷、班额过大的束缚等,但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学生学语文的动机未被激发,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接受性学习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没有了兴趣,剩下的便
期刊
用典,就是使用典故,又叫用事、使事、隶事。作为修辞的典故,《中国典故大辞典·序》将其定义为:“中国汉语言文学典故是脱胎于古代典籍,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使用,原则上区别于一般成语和一般古词语的古代故事和古代特殊语词。”用典是古典诗词写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也是诗词鉴赏中应该重点分析的艺术手法。  中国两千多年尊圣崇经的主流文化,形成了古代文人浓厚的崇古心态,文学作品中的用典同这种崇古心态在文学上的
期刊
刘亮程,曾获第二届冯牧文学新人奖,给他的获奖评语是这样的:“他的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独特的纯真和瑰丽。”然而当我面对这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时,令我同时感到“欣悦感”之外的,还有一种悟透人生的深邃与悲凉的生命哲学。  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以下简称《今》文)就选入了苏教版必修一的课文中。这位蛰居穷乡僻壤多年,却宁愿甘受寂寞,以智慧的火光执
期刊
歌声,省略了革命的血腥   八月像一张残忍的弓   恶毒的儿子走出农舍   携带着烟草和干燥的喉咙   牲口被蒙上了野蛮的眼罩   屁股上挂着发黑的尸体像肿大的鼓   直到篱笆后面的牺牲也渐渐模糊   远远地,又开来冒烟的队伍……   ——《当人民从干酪上站起》  “一个时代的精英已被埋入历史,倒是一些孱弱者在今日飞上天空”。①多多曾经在《北京地下诗歌》中这样形容文革那过往的年代与曾经鲜活的个体,
期刊
杂文家聂甘弩以其不同凡响的艺术勇气和才气,在《我若为王》一文中,将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批判得淋漓尽致。他曲折跌宕的笔致,酣畅淋漓的说理,给我们展开了一副纵横捭阖、一任驰骋的写作态势。下面结合《我若为王》,来谈谈聂甘弩的杂文风格。  聂甘弩杂文的基本风格是形象化说理,来为正面立论作铺垫。《我若为王》一文,就以幻想虚拟的写法,虚拟自己如果是“国王”,所有人都对他“鞠躬”“匍匐”,都变成了他的“奴才”,而
期刊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传世名作,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都会为它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而倾心不已。老师们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往往会非常投入地大讲特讲桃花源美在景,更美在人。田园风光,人情世故等等的分析固然令人信服。然而这仅仅是从《桃花源记》讲了什么的角度来进行解读,重点在文本的“言”所表达的“意”,而我则试图从“怎样言”的角度来进行一次崭新的尝试,来谈谈《桃花源记》的写作技巧。  针对初中生叙事能力的不足,我
期刊
《诗经》中反映征人因战争长期在外服役、不得归家怨恨情绪的作品不少,《诗经·豳风·东山》与《诗经·小雅·采薇》便是其中两篇脍炙人口的感人之作。虽说两篇作品同是由经过漫长艰苦战争后的军人在归途中的抒情之作,然而,我认为,如果只把两位男主人公的形象模糊处理成“征人”,便无法理解两篇作品思想内容的明显差异性。所以在我看来,造成他们悲途各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基于两篇作品中男主人公“征人”身份形象的细微差异。
期刊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和贺知章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两位诗人,他们都以“柳”作为自己抒情言志的对象,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拓宽了咏柳的题材,开创了诗歌的一种新局面。下面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首诗作一下赏析。  一、从写作背景上来看:曾巩生活的时代是北
期刊
吴文英在中国词史上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历来词评家对其作品是毁誉参半。批评者如张炎在他的《词源》中说吴文英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赞扬者如清代戈载在他的《宋七家词选》中说吴文英的词“以锦丽为尚,运意深远,用笔深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貌观之雕绩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面对行家评语,我也不敢妄下断言,仅试从其公认的代表作《八声甘州》(陪庚幕诸公游灵岩)一词入手,分析一下
期刊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作为表现战国策士卓越的语言才华的名篇,历代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誉,对其中的两位主人公——触龙和赵太后,后人的评价也基本上如出一辙(包括我们的人教版教材和教参):触龙,赤心为国、能言善谏、深谋远虑;赵太后,目光短浅、专横顽固、妇人之仁(当然也有许多人看到了她“知过能改”,以大局为重的一面)。  在这几成定论的语境之下,笔者在对此文的研读和揣摩过程中,竟越读越觉得自己的见解和“成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