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问题根本在心
贪、嗔、痴,佛教名为“三毒”。贪的烦恼如果同人的欲望结合在一起,这种欲望就是有害的、有毒的,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害。欲望本身有善的,有恶的,如果不是从“三毒”出发的,而是从智慧,从慈悲心、平等心、利他心出发的,这种欲望就是善欲。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有后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否则,我们可能常常会遇到、看到、碰到、接触到种种不好的现象。
例如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大家都有关注。为什么有人会做那些没有道德的事情?其原因就是人内心的烦恼、无明、贪婪在起作用。佛教里面的《正法念处经》讲:“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
因此,修行也就是改变,改变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的身心越来越健康、越来越有力量。内心有力量以后,人才能够做更多有益众生的事业,做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业。所有的这些都需要用改变来提升我们内心的境界。
佛教对待身心疾病
(一)身病、心病的区别
《大智度论》说:“种种内外诸病名为身病,淫欲、嗔恚(音会,怒、怨之意)、嫉妒、悭贪、忧愁、怖畏等种种烦恼,九十八结、五百缠、种种欲愿等,名为心病。”这就谈到了身病和心病的区别。
(二)身病、心病的病因
病有两种:“一者内病,五藏不调,结坚宿疹。二者外病,奔车、逸马、搥压、坠落、兵刃、刀杖,种种诸病。”《摩诃止观》里谈到,病起的因缘有6种:四大不调,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所致,魔所为,业障。
(三)契合因缘治疗
关于疾病的治疗,《法句经》说,“一者四大寒热当须医药;二者众邪恶鬼当须经戒;三者奉事贤圣,矜济穷厄,德威神祗,福祐群生,以大智慧消去阴盖”,“奉行如此,现世安吉,终无枉横,戒慧清净,世世常安”。
佛法告诉我们,自己的行为要承担后果,反过来说,我们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们的行为不好,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好、思想观念不好。我们没有很好地、长期、持续地来培养好的、正确的、健康的、善良的思想和观念,就会导致一些恶法、恶念、妄想在内心滋长,这样我们的行为就没有力量,或者说我们的行为就会错谬,我们就会为恶。
因此,我们需要善护自己的心念——各种各样清净的念头、善良的念头,我们应该要护持。我们去寺庙,或亲近良师益友,其目的就是要来护持内心中这种善的力量,让我们善的力量能够不断得到萌发。用佛门的话来讲,就是发心,发善心、发菩提心、发大心——就这样不断训练。
调身修善避患
1.合理饮食
智者大师在《金光明经文句》里提到:“饮食得病者亦有六:一、过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过饥食;四、逆时食,未饥强与也;五、妨食,如食肉饮生乳使人癞;六、不曾食而强食,如南人饮浆、北人饮蜜。”
2.经行运动
《十诵律》:“经行有五利益:勒(矫)健、有力、不病、消食、意得坚固,是名经行五利。复有经行五利益:能行故,解劳故,除风故,消冷热病故,意得坚固,是名经行五利。”
3.修善离恶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有十业令众生得少病报:一者不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不打;三者赞不打法;四者见不打者,心生欢喜;五者供养父母及诸病人;六者见贤圣病,瞻视供养;七者见怨病愈,心生欢喜;八者见病苦者,施与良药,亦劝他施:九者于病苦众生起慈悯心;十者于诸饮食能自节量。以是十业得少病报。”
修心超越身执
1.智者身病心不病
《大智度论》:“有二种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是诸圣人以智慧力故,无复忧愁、嫉妒、嗔恚等心苦。已受先世业因缘四大造身,有老、病、饥、渴、寒、热等身苦。于身苦中亦复薄少,如人了了知负他债,偿之不以为苦;若人不忆负债,债主强夺,嗔恼生苦……凡夫人受苦时,内受三毒苦,外受寒热鞭杖等,如人内热盛,外热亦盛。如经说:凡夫人失所爱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双射。诸贤圣人无忧愁苦,但有身苦,更无余苦。”这就是圣者与愚者的区别。
《瑜伽师地论》:“应知略有二种变坏:一者诸行衰老变坏,谓如有一年百二十,其形衰迈,由是因缘名身老病:二者心忧变坏,由是因缘名心老病。第一变坏,若愚,若智,皆于其中不随所欲。”岁数大了,谁也免不了。“第二变坏,智者于中能随所欲,非诸愚者。”智者跟愚者差别就很大。“又诸愚夫若身老病,当知其心定随老病。其有智者,身虽老病,而心自在不随老病。是名此中愚、智差别。”
因此,佛教要告诉我们要转凡成圣,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不能一直迷惑,应该是智慧在起作用。
2.体谅他人心离忧
《增一阿含经》说:“贤圣弟子所应病物便病,是谓彼人不起愁、忧、苦、恼。当作是学:‘我今所病非独一己,余人亦有此法,设我于中起愁忧者,此非其宜,或能使亲族起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愁畏之刺。”
印光大师讲:“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我们如果心当中有佛,如果内心诚恳,那我们很多业障就能够得到消除。
3.识身无我不生着
《维摩经》认为,人不能有太多的执着,不能有常见。所谓常见,就是我们对一件事物总是认为它是不会变化的:生病永远生病,不会生病永远不会生病。我们人世间的种种害怕、种种恐怖,都是从无明、愚痴所产生。如果我们知道了病因、病源,也就不会害怕。
《大集经》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智者求心不求佛,愚者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什么意思呢?有智慧的人求心不求佛,不求外在的佛,实际上佛也是在我们内在的心里。“愚者求佛不求心”,愚痴的人总从外在来求,但是不从内心着手。所以有智慧的人就调心,没有智慧的、愚痴的人只知道调身。我们修行目的就是要祛除妄想、断除妄想。妄想没有了,也就没有妄念。
那么如何来祛除我们的妄想和妄念?必须要悟“无所得”,悟到了“无所得”,“诸法毕竟空”,我们种种的妄想就没有了。《遗教经》里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果我们内心种种的问题、烦恼、执着能够被制服,那么所有的佛法事业都能够承办。
贪、嗔、痴,佛教名为“三毒”。贪的烦恼如果同人的欲望结合在一起,这种欲望就是有害的、有毒的,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害。欲望本身有善的,有恶的,如果不是从“三毒”出发的,而是从智慧,从慈悲心、平等心、利他心出发的,这种欲望就是善欲。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有后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否则,我们可能常常会遇到、看到、碰到、接触到种种不好的现象。
例如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大家都有关注。为什么有人会做那些没有道德的事情?其原因就是人内心的烦恼、无明、贪婪在起作用。佛教里面的《正法念处经》讲:“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
因此,修行也就是改变,改变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的身心越来越健康、越来越有力量。内心有力量以后,人才能够做更多有益众生的事业,做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业。所有的这些都需要用改变来提升我们内心的境界。
佛教对待身心疾病
(一)身病、心病的区别
《大智度论》说:“种种内外诸病名为身病,淫欲、嗔恚(音会,怒、怨之意)、嫉妒、悭贪、忧愁、怖畏等种种烦恼,九十八结、五百缠、种种欲愿等,名为心病。”这就谈到了身病和心病的区别。
(二)身病、心病的病因
病有两种:“一者内病,五藏不调,结坚宿疹。二者外病,奔车、逸马、搥压、坠落、兵刃、刀杖,种种诸病。”《摩诃止观》里谈到,病起的因缘有6种:四大不调,饮食不节,坐禅不调,鬼神所致,魔所为,业障。
(三)契合因缘治疗
关于疾病的治疗,《法句经》说,“一者四大寒热当须医药;二者众邪恶鬼当须经戒;三者奉事贤圣,矜济穷厄,德威神祗,福祐群生,以大智慧消去阴盖”,“奉行如此,现世安吉,终无枉横,戒慧清净,世世常安”。
佛法告诉我们,自己的行为要承担后果,反过来说,我们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们的行为不好,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好、思想观念不好。我们没有很好地、长期、持续地来培养好的、正确的、健康的、善良的思想和观念,就会导致一些恶法、恶念、妄想在内心滋长,这样我们的行为就没有力量,或者说我们的行为就会错谬,我们就会为恶。
因此,我们需要善护自己的心念——各种各样清净的念头、善良的念头,我们应该要护持。我们去寺庙,或亲近良师益友,其目的就是要来护持内心中这种善的力量,让我们善的力量能够不断得到萌发。用佛门的话来讲,就是发心,发善心、发菩提心、发大心——就这样不断训练。
调身修善避患
1.合理饮食
智者大师在《金光明经文句》里提到:“饮食得病者亦有六:一、过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过饥食;四、逆时食,未饥强与也;五、妨食,如食肉饮生乳使人癞;六、不曾食而强食,如南人饮浆、北人饮蜜。”
2.经行运动
《十诵律》:“经行有五利益:勒(矫)健、有力、不病、消食、意得坚固,是名经行五利。复有经行五利益:能行故,解劳故,除风故,消冷热病故,意得坚固,是名经行五利。”
3.修善离恶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有十业令众生得少病报:一者不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不打;三者赞不打法;四者见不打者,心生欢喜;五者供养父母及诸病人;六者见贤圣病,瞻视供养;七者见怨病愈,心生欢喜;八者见病苦者,施与良药,亦劝他施:九者于病苦众生起慈悯心;十者于诸饮食能自节量。以是十业得少病报。”
修心超越身执
1.智者身病心不病
《大智度论》:“有二种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是诸圣人以智慧力故,无复忧愁、嫉妒、嗔恚等心苦。已受先世业因缘四大造身,有老、病、饥、渴、寒、热等身苦。于身苦中亦复薄少,如人了了知负他债,偿之不以为苦;若人不忆负债,债主强夺,嗔恼生苦……凡夫人受苦时,内受三毒苦,外受寒热鞭杖等,如人内热盛,外热亦盛。如经说:凡夫人失所爱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双射。诸贤圣人无忧愁苦,但有身苦,更无余苦。”这就是圣者与愚者的区别。
《瑜伽师地论》:“应知略有二种变坏:一者诸行衰老变坏,谓如有一年百二十,其形衰迈,由是因缘名身老病:二者心忧变坏,由是因缘名心老病。第一变坏,若愚,若智,皆于其中不随所欲。”岁数大了,谁也免不了。“第二变坏,智者于中能随所欲,非诸愚者。”智者跟愚者差别就很大。“又诸愚夫若身老病,当知其心定随老病。其有智者,身虽老病,而心自在不随老病。是名此中愚、智差别。”
因此,佛教要告诉我们要转凡成圣,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不能一直迷惑,应该是智慧在起作用。
2.体谅他人心离忧
《增一阿含经》说:“贤圣弟子所应病物便病,是谓彼人不起愁、忧、苦、恼。当作是学:‘我今所病非独一己,余人亦有此法,设我于中起愁忧者,此非其宜,或能使亲族起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愁畏之刺。”
印光大师讲:“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我们如果心当中有佛,如果内心诚恳,那我们很多业障就能够得到消除。
3.识身无我不生着
《维摩经》认为,人不能有太多的执着,不能有常见。所谓常见,就是我们对一件事物总是认为它是不会变化的:生病永远生病,不会生病永远不会生病。我们人世间的种种害怕、种种恐怖,都是从无明、愚痴所产生。如果我们知道了病因、病源,也就不会害怕。
《大集经》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智者求心不求佛,愚者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什么意思呢?有智慧的人求心不求佛,不求外在的佛,实际上佛也是在我们内在的心里。“愚者求佛不求心”,愚痴的人总从外在来求,但是不从内心着手。所以有智慧的人就调心,没有智慧的、愚痴的人只知道调身。我们修行目的就是要祛除妄想、断除妄想。妄想没有了,也就没有妄念。
那么如何来祛除我们的妄想和妄念?必须要悟“无所得”,悟到了“无所得”,“诸法毕竟空”,我们种种的妄想就没有了。《遗教经》里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果我们内心种种的问题、烦恼、执着能够被制服,那么所有的佛法事业都能够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