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风竹见真情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wfi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与松、梅一样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苏东坡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心态。在众多的咏竹作品中,郑板桥的咏竹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咏竹诗或抒写自己的情志、或阐明创作理念,读来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得罪显官豪门而被罢官。他擅画兰竹,为“扬州八怪”之一。清代张维屏在《松轩随笔》中说,郑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是对郑板桥一生功业及生平的真实写照。他的题画诗,以诗配画,画上作诗题款,诗从画中取意,画则为诗作解,使诗书画“三绝”熔为一炉,创造出他独特的风格。尤其他的题竹诗与竹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更突显其奇绝之风。
  
  一、借竹抒怀
  
  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板桥到潍县赴任。时逢百年未遇的大旱,牲畜、树皮、观音土皆被灾民吃光。郑板桥极为关心百姓疾苦,常因无法为民解难而忧愁。他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诗说: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吴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竹诗充分表露了板桥以民为本,一心牵挂贫民的情怀。诗人躺在衙门的斋房里听屋外萧萧风竹摇动的声音,怀疑它就是民间的疾苦之声。接着诗人由“疑”转思:我们这些微小的州县官吏,那竹子一枝一叶的摇动之声应该总关系着我们的情怀呢!全诗由物及人,由实而虚,以声为联想基点,强烈的忧民爱民之情跃然纸上。
  郑板桥一生先后在山东做官十二年,他为官“心存君国”,执意要做“亲民之官”,“立功天地,宁养生民”,在任期间,做了许多为民称颂的好事。《兴化县志》记载,板桥在山东做官时,“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萧然。”乾隆十七年,潍县发生了大灾害,郑板桥为民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临别潍县,全县百姓送行,为表谢意,他以画竹题诗相赠,将他对潍县人民的依恋深情化在字里行间: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
  乌纱掷去,清风两袖,一个“掷”字,准确地表现出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决绝之情,污浊黑暗的官场他毫不留恋,他向往淡泊平静,与瘦竹为伴,以垂钓为乐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这正是郑板桥人格与品性的写照。
  
  二、借竹言志
  
  诗人说:竹子有“君子之德,大王之雄”。在《竹石》诗中他写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咬”“立”两字,准确形象,神韵全出。翠竹顶石拔节、任凭东西南北风猛刮,不管受到多大的磨难和打击,它们仍然坚定强劲,傲然挺立。这种宁折不弯、节操凛然的气概正是诗人不计得失、不畏强暴的高尚品质的折射,是诗人高风奇志的化身。
  让我们再欣赏一首题画竹诗:
  我被微官困煞人,
  到君园馆长精神。
  请看一片萧萧竹,
  画里阶前总绝尘。
  诗的大意是:我被这一芝麻官职困住难煞,只有到你这竹篁园馆里才有精神;不信,请看那一片萧萧风竹,无论是写进画里还是长在石阶前头总是弃绝世间尘土。好一个“绝尘”!诗人要远离官场腐败,净化自我心灵,抒写了追求清新高洁的非凡志向。
  郑板桥黜官归后,更是画竹、写竹笔耕不辍。竹之宁折不弯的精神,坚定、挺拔、正直、苍劲的秉性,好似他自身品性的真实写照。晚年的郑板桥,虽则生活潦倒,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人老志弥坚的精神和对邪恶势力无所畏惧的凛然气概。其《墨竹图》云:
  秋风昨夜渡潇湘,
  触石穿云惯作狂。
  唯有竹枝浑不怕,
  挺然相斗一千场。
  吹落树叶的秋风昨夜刮过潇湘,它触击岩石,穿越森林,习惯性地发起它那狂暴的恶势来,只有竹枝全然不惧怕它,毅然挺立,勇敢地和恶风斗争一千场,一万场!
  
  三、借竹明理
  
  他的题画竹诗,除了抒怀言志外,还常以议论出新。
  两枝修竹出重霄,
  几叶新篁倒挂梢。
  本是同根复同气,
  有何卑下有何高。
  看,两根长长的竹子耸入云霄,这两根新竹的梢头倒挂着几片新叶。它们禀赋的本原相同,又长在同一根竹鞭上,哪有什么高下之分?在这首诗中,出身穷苦的郑板桥向传统的高低贵贱观念提出挑战,传达出一种呼唤平等的人本思想。这种人本平等、不分尊贵卑贱的观念说明郑板桥不仅在艺术上走在时代前列,思想上也站在先进思潮的潮头。
  伦理修养、家风民俗、官场世态等方面的道理,在他的题画竹诗中也是信手拈来。在《篱竹》中,他写道:
  一片绿荫如洗,
  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篱笆,
  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乃一句家常俗语,却与画面上竹园四围的篱笆交织辉映,使其意味更浓,更富哲理色彩。
  
  四、借竹论艺
  
  郑板桥一生笔耕不辍,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也与竹大有关系。他曾对友人说,画竹要经历三个阶段,达到三种境界。一是“眼中有竹”,要仔细观察,反复临摹。他年青时画竹竟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年老时曾无限感喟地说:“我为这竹君,不知磨秃了多少毫锋,消损了多少精神啊!”二是“胸有存竹”,即在创作前对要画的竹了然在胸。“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三是“手中之竹”,即在挥写的过程中,又不为胸中之竹所束缚,只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形象。他曾用诗总结自己画竹的经历:
  四十年来画竹枝,
  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诗人主张勤画深思,“意在象前,象在意后”,以求由形得神之妙;他推崇以少胜多、以神取胜的画法,以画竹清瘦之神韵寄托情怀;他感悟出“由生到熟”和“由熟到生”两种境界,强调从“胸有成竹”到“胸无成竹”的转化提升,这是对不泥古法、脱俗出新、追求创作个性艺术观的形象阐述,至今仍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郑板桥一生喜竹爱竹,以竹入诗,写竹入画,咏竹言志,画竹传情,其题画竹之诗堪称诗苑精品。竹挺劲孤直、傲岸不屈、疏放不羁的节操,恰是他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是先生高洁贞标与风格的真实写照。■
其他文献
所谓命题作文,就是给出指定的题目,要求考生按照题目规定的范围、文体等进行写作。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它限制严格,指向明确,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检测出考生实际作文水平,因而十分重要。从中考实践看,话题作文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已盛极而衰,命题作文再度回归并倍受青睐。综观今年各地中考试卷,命题作文已稳坐“第一把交椅”,当之无愧地成为“龙头老大”。中考命题作文的形式,有三种类型:
期刊
摘 要:儿歌之所以吸引、感染幼儿的主要魅力在于其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形象美、情感美、童趣美等艺术特征。  关键词:儿歌 幼儿 艺术魅力     儿歌,是指流传于低幼儿中间,主要供学龄前儿童欣赏吟唱的一种短歌,它是幼儿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样式,被称为“天籁之音”。当婴儿尚在襁褓之中时,就已开始听成人吟唱歌谣。歌谣的内容他们可能并不理解,但那甜美动听的语音、舒缓和谐的节奏却可以给他们以情感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期刊
梅花在中国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傲霜斗寒,凛然怒放于雪虐风冽,百花衰谢,寒凝大地之际;它冰肌玉骨,横斜疏瘦,国色天香,韵胜格定。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梅花的形象比比皆是,梅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厚重的内涵和底蕴。概括起来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一、梅花是高洁情操、理想人格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里梅花作为美的化身,作为一种高洁情操和理想人格的象征,她是我们民族精神品格的生动映现和真实投影。在众多
期刊
情感是一个人认真干好一项工作的内驱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热情是上好每堂课的关键。语文教材,由其独特的人文性、情感性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以此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心中那根易感易动的弦,唤起他们心中的感动,从而体现情感的驱动力,真正发挥学科的教育功能呢?    一、首先教师自身要“带情”    
期刊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朱自清先生既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又是一位进步爱国、有正义感的民主战士。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对黑暗社会现实强烈不满,但思想中又充满矛盾。因而当1927年中国南方发生“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中国大地陷于血海之中时,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不能不感到迷惘、彷徨、苦闷。他说自己“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
期刊
摘 要:苏曼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奇才,集诗人、画家、小说家、翻译家、僧人、革命者于一身。他短暂的人生充满了离奇的经历,尤其是信仰与情感之间的抉择与纠结,引发人们深长的思索。而他的诗歌与小说创作,也具有不可忽略的文学意义。  关键词:坎坷身世 情感纠葛 传奇色彩 文学成就    苏曼殊,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奇才,集诗人、画家、小说家、翻译家、僧人、革命者于一身。他不僧不俗,亦衫亦履,他的人生有如鸾漂
期刊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朴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懂,但真正能禅悟的并不多。  回顾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之路,我觉得自己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有时却
期刊
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的过程本应该是活泼自然、生动有趣、色彩斑斓、血肉饱满、情韵十足的。但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而言,写作文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学生的失败,证明了我们教学的失败。作文的过程永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认为培养写作欲望,提高写作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前者是“厚积”,后者是“薄发”,积累的厚度决定着薄发的表现力。    一、厚积    怎
期刊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福楼拜与他的几位朋友聚会的场景。  第三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都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有关: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举世闻名的文学艺术家。他们都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学习他们伟大精神和优秀品质的同时,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学习群体人物的写法。2.了解人
期刊
中国古代神话有所谓“千里眼”、“顺风耳”的神人神技。“顺风耳”即听力之最。教师要一双“顺风耳”做什么?去“倾听”学生的课堂反应啊。要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做出教学上的相应调整),教师就得放下身段,细心“倾听”,虚心整改,让教学形成良性互动。    一、“倾听”是一种教学态度,也是师德的重要表现    有的教师会因为课堂嘈杂、吵闹而放弃“倾听”;有的教师也会因为学生的发言随意、无聊而放弃“倾听”。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