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及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关情境与数学的教学探索可谓与时俱进,不断地推陈出新。虽为老生常谈话题,可本文还是从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出发,就如何在教学中构建情境与数学联姻的教学谈谈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培养兴趣;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在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情感、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能很好地落实数学理念,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实际出发,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情感、知识、能力和谐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以激发学习情趣、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学生、教材——联姻的基础
设计的情境,应当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也应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示和深入进行。因此,教师应在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如学习《等可能性》时,依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知识内容,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可设计如下的情境:三个分别装有6个红球和4个白球、10个红球、10个白球的盒子放在讲台上,问:从其中某一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三个盒子会是一样吗?然后让学生分组试试(课前要求准备好球)。
从摸球如此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去引起他们的思考,然后通过他们的动手操作,事实上,能很快引领他们认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意义和作用,并容易明确其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二、形成问题——联姻的纽带
设计的情境不仅仅是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做到新颖、可行、开放,而且更大程度上更应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并能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在情境的展开中就应该有一种无形的东西来引导学生来达到这种目的,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最好的方法是通过问题来引导。
问题应源于情境,且能密切聯系学生实际,使他们感到对数学的需要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如学习“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这一课时,可播放公路边加油站加油的情境,并特别显示油表在加油时某些数据的变化情况。截出油表显示器的图片(如下),可设计出如下的问题:
问1:显示器中有多少个数据?
生:3个。
问2:加油时,哪些数据是变化的?
生:金额、油量。
问3: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生1:变大。
生2:同时变大。
问4:请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学生举出的例子有很多。在如此熟悉的场境、而又在不难的问题引导下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自然是水到渠成了。情境中的问题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直接关系到开展教学活动。
三、灵活多样——联姻的延续
《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建或模拟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数学家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欲望,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情境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所以,教师就应该熟透教材、熟悉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创设灵活多样的情境,使他们总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之中,不断地领悟、理解、熟悉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他们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的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以达到对新知识掌握的目的,从而主动顺利地完成学习目标。
如应用性情境,能让学生感受用现有知识难以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实验性情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又可以让问题变得生动直观;趣味性情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态度;游戏竞赛性情景,能让学生对一些枯燥的计算课也产生激情;史料性情境,调动学生数学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陶冶情感;还有类比性情境、悬念性情境等等。
四、注意事项——联姻的成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因此,创设情境时还应注意如下方面。
1、真实性。一定要使情境真实或尽量接近真实,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对情境中相关问题的探究,达到预期的效果。
2、接受性。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应能让学生接受,便于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3、学科性。应紧扣教学内容,体现数学知识发现的过程或应用的条件等,做到更加有效地阐明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4、情感性。注意立足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主动建构,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及目标的实现。
5、合作性。让学生学会交流、协作,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恰当地使情境与数学联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识的探究中去,也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现课改精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培养兴趣;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在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情感、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能很好地落实数学理念,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实际出发,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情感、知识、能力和谐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以激发学习情趣、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学生、教材——联姻的基础
设计的情境,应当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也应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示和深入进行。因此,教师应在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如学习《等可能性》时,依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知识内容,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可设计如下的情境:三个分别装有6个红球和4个白球、10个红球、10个白球的盒子放在讲台上,问:从其中某一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三个盒子会是一样吗?然后让学生分组试试(课前要求准备好球)。
从摸球如此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去引起他们的思考,然后通过他们的动手操作,事实上,能很快引领他们认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意义和作用,并容易明确其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二、形成问题——联姻的纽带
设计的情境不仅仅是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做到新颖、可行、开放,而且更大程度上更应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并能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在情境的展开中就应该有一种无形的东西来引导学生来达到这种目的,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最好的方法是通过问题来引导。
问题应源于情境,且能密切聯系学生实际,使他们感到对数学的需要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如学习“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这一课时,可播放公路边加油站加油的情境,并特别显示油表在加油时某些数据的变化情况。截出油表显示器的图片(如下),可设计出如下的问题:
问1:显示器中有多少个数据?
生:3个。
问2:加油时,哪些数据是变化的?
生:金额、油量。
问3: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生1:变大。
生2:同时变大。
问4:请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学生举出的例子有很多。在如此熟悉的场境、而又在不难的问题引导下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自然是水到渠成了。情境中的问题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直接关系到开展教学活动。
三、灵活多样——联姻的延续
《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建或模拟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数学家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欲望,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情境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所以,教师就应该熟透教材、熟悉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创设灵活多样的情境,使他们总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之中,不断地领悟、理解、熟悉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他们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的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以达到对新知识掌握的目的,从而主动顺利地完成学习目标。
如应用性情境,能让学生感受用现有知识难以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实验性情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又可以让问题变得生动直观;趣味性情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态度;游戏竞赛性情景,能让学生对一些枯燥的计算课也产生激情;史料性情境,调动学生数学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陶冶情感;还有类比性情境、悬念性情境等等。
四、注意事项——联姻的成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因此,创设情境时还应注意如下方面。
1、真实性。一定要使情境真实或尽量接近真实,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对情境中相关问题的探究,达到预期的效果。
2、接受性。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应能让学生接受,便于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3、学科性。应紧扣教学内容,体现数学知识发现的过程或应用的条件等,做到更加有效地阐明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4、情感性。注意立足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主动建构,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及目标的实现。
5、合作性。让学生学会交流、协作,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数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恰当地使情境与数学联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识的探究中去,也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现课改精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