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生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35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扎实努力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旨从语感培养的必要性入手,初探学生语感培养之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一、什么是语感
   我国最早提出语感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其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倡导语感教学,随之语感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认同。“语感”在《辞海》上的解释是:“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提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的确,具备了良好的语感不仅使人“感受到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之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强调语感,就是要回归语文本位,注重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亦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一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对语言的真切领会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领悟。
   二、培养语感的必要性
   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启而不发,读书难于入情悟境,语言表达干涩。问题的症结在于,他们缺少一种对语言文字直接、整体的感受,即对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感较差。这与学生厌学语文形成了恶性循环,不解情趣也不愿去理会,不想读文章的后果可想而知。古人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文章要体会情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语感。
   三、培养语感的方法
   1.以读促悟,培养语感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语调上应该抑扬顿挫,读出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读到传神发兴的地步。如读《乡愁》时,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抒发了儿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那枚发黄的邮票,写满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依恋。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这种感情来。第二节“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这时候的乡愁,除了对母亲的思念,还有对爱人的惦念,缕缕乡愁就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第三节“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含辛茹苦的母亲由于年老体衰,由于念儿成疾已经长眠于地下。诗人少年起就在外漂泊,一直想好好孝敬老母亲,抚慰她那一颗望儿回家望穿双眼的慈母心。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因为远离故土,诗人不仅未能在母亲膝前尽孝,就是在白发苍苍的母亲去世时,都未能让老人家看上自己一眼,就让她带着长长的思念、未了的心愿长眠于地下,念及此,怎不让人肝肠寸断、哀痛欲绝啊!第四节“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而读李白《将进酒》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则要读出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狂放,语极豪纵,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读出高昂激越,声音铿锵有力,表现出雄浑豪爽之美。在这样的朗读中,学生自然就能领会诗中之情,何需多言?
   2.揣摩对比,培养语感
   比较揣摩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最能锻炼学生的领悟能力。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虽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方法,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
   古人写诗最讲究“炼字”,总是苦心孤诣地搜求最贴切的字词入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的,便是“诗眼”。我们读王安石名篇《泊船瓜洲》时,觉得其诗颇有神韵,也得益于其炼字的好处,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了响鼓重锤般的揣摩,才有今天这动人诗句。据说王安石最早不是用“绿”,而是用“到”,后来又换成“过”“入”“满”等十来个字,最终定下“绿”字。这个“绿”字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一个个摆到原句试试,先把“到”摆进去读一读。“春风又到江南岸”,“到”字体现不出春风的动感,与其他季节没有区别,只说明春风来了而已;“春风又过江南岸”,其诗味更显不足,“过”字表明春风一吹而过,什么痕迹也没留下,只写出春风的动态,但没写出江南岸的景色来……而“绿”字,把形容词当动词用,表现出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还增添了诗情画意。我们可以看到一片花红柳绿,万紫千红;我们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听到鸟语,闻到花香;色彩、美感、春意、生机综合而成的丰富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字令全诗生辉。用这个“绿”字,也让《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唱,王安石这个改字、炼字的故事也就成了佳话。教学中让学生在比较、揣摩、品赏中领悟到诗人用字之妙、诗中所蕴旨趣,教学就会事半功倍,而且更有理趣。
   3.设境联想,培养语感
   这个部分是培养语感的较高层次,由字面意义转化为形象内涵的过程,它必须建立在前两个基础之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语言有了直觉思维,形成了表层意义上的语感,但这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产生想象而创造意境,形成感性和理性相通融的悟性,从而进入认知的境界。
   这个过程要求教师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恰到好处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引导,使学生捕捉语言文字的全部信息,起到洞幽发微的作用。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要领会这两句诗,必须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构成的画面: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形成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给人一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又如读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象那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勾勒出一幅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图。读朱自清《绿》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先自己朗读,然后根据课文提供的文字信息,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梅雨潭“绿”的美景图画,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有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捕捉到语言文字中的信息,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形成领会能力,激发了形象语感。
   联想、想象与语感紧密联系,可以这样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语感。想象、联想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和自由性,可以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甚至可以说想象、联想是语感的翅膀。
   4.说写齐飞,实践语感
   这部分既是对学生语感培养的检验,更是培养语感的实在方法。语感更重要的作用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喜怒哀乐。语感强的人,可以凭借自己已经形成的语感,判断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完美。恰当的词语、句式、语气等表现方法的选择,使自己思想感情表达自如而又得体。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文章时学过的语言材料,掌握程度基本停滞在“理解”这一学习水平上,很难上升为“运用”这一学习水平。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能力,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其不断深化。我认为,加强学生语感能力培养,还应该从以下方法入手。
   (1)加强“说”的训练
   作为一种经验型的感知能力,语感源于语言实践。“说”的方式很多,如讲故事、辩论、演讲、讨论等。现在许多学校让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这确实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举措。因为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挥自身潜在的语言感知能力,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斟酌每段话、每个词,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如下面一个句子:“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是朱自清《背影》中的一句话,真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后悔心情,他后悔自己年轻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结合生活中常有的懊悔现象,不难分辨出这里“聪明”并非采用了它原有的词义,而是采用了它的反义词“愚笨”的义项。
   (2)加强“写”的训练
   现代语文教育教学中,呼吁最多的是写作,同时忽视最多的也是写作。钱梦龙说:“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关键不在教师讲得如何,而在于能否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己去读,自己去写,在不间断的读写中锻炼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事实上,许多语言能力的形成来自写作。只有自己不断地反复推敲、琢磨每篇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才能不断强化语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练习量达到了,学生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就会有一种乘风破浪、信手而得的感觉。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扎实努力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追求“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宗旨。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理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身为一线教师的我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但在课堂上仍常有这样的困惑:老师布置在黑板上的当堂作业,很少有学生敢上台板演。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怕做错了题同学们嘲笑,怕半路卡壳下不了台,怕字写得不好丢脸等。我也为此困惑了很久。  一天,我在讲台上念我
同学们在生活中会阅读到很多精彩的文章,它们或令人感动,或给人启迪,或发人深省,其中不少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议论文的材料。但是同学们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却又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引用太多,有些同学引用的材料甚至占到了文章的大半篇幅,造成文体不清,近于抄袭;二是引用不当,在叙述材料的时候不能有意识地指向话题和中心,以致不能有效地支撑自己的观点。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阅读材料有效地转化为适合议论文使用的材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前言中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①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
一般情况下,多个形容词修饰同一个名词时,其顺序为:限定词→数词→描绘词(大小、长短、形状、新旧、颜色)→出处→材料性质、类别→名词。如:  a small round table  a tall gray building  a dirty old brown shirt  a famous German medical school  an expensive Japanese sports c
日前,在一堂《论雷峰塔的倒掉》的教研课上,执教者就文章内容的理解,提了一连串问题:这篇文章具体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否显得很乱?作者小时候对雷峰塔怀有怎样的感情?塔倒掉后作者感受如何?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对白蛇娘娘的同情吗?他还有何创作意图?教者通过提问,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难点,学生在高密度、高强度的提问解答下,被动地接受了许多知识。  应当承认,这是一堂比较精彩的课,但给人的感觉是课堂
每个高中生都知道阅读名著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刚开始阅读就被吓怕了,特别是那些不爱读书的学生,看到像《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大部头”,光看厚度和密密麻麻的字,读下去的信念早就烟消云散。所以,要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首先就要解决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问题。  但在高中紧张的教学时间内,我们只有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让师生从繁重的文学名著阅读中走出来,从而提高阅读名著的效率。而“投机取巧”
诗歌一直是文学的主流。初中新教材在诗歌的选编上也体现了对主流文化的贴近,整套教材总共有现代诗歌23首,尤其是九年级的上下两册,诗歌就分别占有一个单元的分量,可见新教材对它的重视程度。的确,作为和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诗歌是一种形式独特﹑具有个性化的文学样式,是理性和丰富情感的再现,它往往体现着作者的思想凝聚力和情感的丰富性。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感觉到学生写作文最为难的是缺乏材料。往往布置一篇作文时,他们总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其实,生活丰富多彩,写作的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么,学生为什么感到无材可取?问题就在于认识生活的水平和能力有限。  文章是思想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思想才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许多名家能够写出名著来,往往与本人的经历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其认识生活、观察生活、取材叙事的能力有关,中国文豪鲁迅就是最好
《〈论语〉选读》属于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教材五个系列的“文化论著研读”之一,是浙江省选定的选修ⅠA教材。教学通常有三个层面:文言、文章、文化,作为文化论著研读的选修课程,教学重点当然是文化层面,即着重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属于浙江高考必考内容,分值为:赏析4分加上默写填空2分,共计6分。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时,既要文道结合,联系现实,理解、分析和领悟,批判地加以继承,又要学考结合,在
躺在沙滩上,沐浴着阳光,耳边萦绕着海水拍岸的声音,还混杂着人们玩耍时的欢声笑语,多么惬意!突然,沙滩上的和谐被一阵尖叫声打破:“抓贼啊!有人偷了我的钱!”接着,有人说手表被偷了,有人反映自己的錢包被偷了。警察通过查看沙滩上留下的可疑痕迹,发现那名窃贼还在沙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