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互为镜像的两千年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内好的反思之言,实际上提供给我们另一种唐示。许多国人早已注意到,日本人在精确、严谨、不含糊等很多方面,将散漫的l中国人抛得很远。学习是应该与必须的。日本人自我的反思也提示中国人也不必妄自菲簿,因为我们自近代以来,已经、并仍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如竹内好所赞叹的,始终。“在历史之中”。
  
  古代中日的渐行渐远
  
  传说中,为泰始皇率领童男童女海外寻仙的徐福,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了日本。所以,其后在日本岛上生活的居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徐福一行的后人。
  这一传说是否为真,并无确论。但中日文化发展在早期的时间差距,的确非常醒目。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候,日本还处在新石器时期的绳纹时代。
  教科书教导我们,摊开地图,可以看到日本的文化中心,从古至今,在不断从西向东迁移。早期,最兴盛的是靠近中国与朝鲜之文化核心的九州,因为这更方便日本吸收中国和韩国的文化养分,之后,文化之都向奈良、京都、江户(东京)转移。很显然,这一文化中心从西到东的迁移过程,也是日本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文化,不断打造“自我”之主体性的漫长过程。
  在日本尚无自己文字记载的年代,要寻得当时的故事,只能到中国或朝鲜的典籍里去找。在《三国志·魏书·倭人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弥生时代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的故事。当然,在那个时候,“日本”这个国名,都尚未出现呢。
  在日本社会/文化的各方面寻找中国印记,这当然并非难事。武士的起源,与日本对唐律的借鉴,息息相关;“天皇”的名号,也由唐朝来。国人皆知遣唐使,而日本也在唐末停止派遣遣唐使,固然这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但也呈现出日本力图疏离于中国文化的尝试。所谓“大和绘”,及其独一无二的“脱顶鸟瞰”、“一抹眉目”的手法,乃是要在中国画(“唐绘”)之外,另辟蹊径。鼎鼎大名的《源氏物语》,带来一个问题,为何在紫式部生活的平安时代,重要的小说都是女性所写?英国学者I van Morrls在,The World of the Shinino Prince:Court Life in An-cient Japan一书中指出,这关涉到“空间”与“语言”的性别。其时,“内外”、“公私”领域划分严格——男人在外部/公共空间中工作,女人在内部/私人空间里徜徉。男人们用汉字写正式公文,女人们则因有闲暇,又无公事羁绊,得以使用汉字之外的另一种书写系统——创作!有意思的是,正是这一原初颇为“性别化”的额外空间与语言实践,促进了日语逐渐削弱汉语影响的独立发展,为日本之民族、文化及其自我意识的增长,提供最重要的基础——正如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所指出的,语言,乃是“民族国家”这一想象共同体的重要媒介。
  在前现代世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日本在向中国学习的过程中,对“自我”的不断追寻(从中国习得,又力图发展自己的语言、绘画、文化),以及对中国影响的摆脱。德川幕府时期,统治者即开始拒绝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在现代,先生/学生的关系更加翻转,而中日之间,还有一个西方。按照日本思想家竹内好《何谓近代》中的说法:“东洋的近代是欧洲强制的结果。”近代中国的“以日为师”
  美国学者阿迈斯托在他的《世界:一部历史》里列了一幅18世纪的日本绘画。画中的远景,是中、日、荷兰三国的灭火队伍各施技术灭火,相较之下,荷兰的技术最高;画中的近景,则是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一个荷兰女士坐在桌边。日本离荷兰人靠得很紧;是着意结交与倾慕的样子,中国文人则无可无不可地坐着,态度疏离。
  这一幅18世纪日本绘画所呈现的——中国对西方的疏离与日本对西方的热切,恍然折射了中日在近代起口的“殊途”。甲午战争无疑大大彰显了这一“殊途”,并成为近代中日关系的重大转折点,而这,也要放在整个东亚的背景下看。《马关条约》的第一条,是“中国确认朝鲜国为独立自主国家,朝鲜对中国的贡、奉献、典礼永远废止”。这一条款鲜明呈现出中、日、韩在政治上的交缠。
  与此同时,国人对日本及其政治、学术、文化的认识也不断在翻转。对维新志士来说,明治日本是改良的最佳样本。吴令华《梁启超晚年对日本认识的变化》记载了当时梁启超所感受的:
  “梁先生说:‘我在护国之役前,脑海中全无反日的思想。不但不反日,但觉其可爱可钦。护国之役后,方觉彼可畏可恨又可怖。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我亲见明治维新后一个新国家的兴起,朝野上下,人人乐观活跃,勤奋励进,居然将一个千古无闻的蕞尔小国,变成新兴的现代文明强国,真如呼吸清晨晓风,脑清神爽。回视满清政府的老大腐朽,疲癃残疾,肮脏邋遢,相形对比,越觉日人可爱可敬。当时他们说彼等真心希望中国复兴,愿与中国并立为世界强国,我亦深信不疑。’”
  由赞叹日本为“现代文明强国”,到“护国之役后,方觉彼可畏可恨又可怖”,以梁任公先生的爱憎分明,有这样的骤然之变,当然不足为奇。而他当日对明治日本的推崇,及随后“伤害我主权为我所不能堪”的呼喊,也代表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东洋之邻的复杂心态。一方面,是甲午战争后,无数中国人涌入日本学习现代知识——所谓“师敌”,另一方面则是对此“师敌”的质疑。一方面,是大批学子、激进青年、革命者在日本得以接触新知、办杂志、闹革命,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时不感到来自这一异国/敌国的压力。著名的,如鲁迅笔下的“幻灯片事件”,促使他弃医从文;郁达夫《沉沦》中所描写的主人公,也在日本人的环境中一面自我勉励:“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一面自伤自怜:“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
  事实上,在学术、文化领域,近代以来,日本乃是中国与西方接触的中转站。当时诸多新词语,固然在中文中早有词源,但作为具有现代意义的新词,皆经由日文重新引入回中国。政治、法律各方面的新学,许多都由日语译本转译而来。从所谓“翻译的现代性”来说,日本/日语是不可忽视的、国人理解“西学”的中介。罗厚立在《通过日本认识西方的梁启超》一文中引康有为《日本书目志》中言:“泰西诸学之书,其精者日人已略译之矣。吾因其成功而用之,是吾以泰西为牛,日本为农夫,而吾坐而食之”。罗文也提到当时围绕“倭学”(日本学)的争论。在文化守成派那里,那些“游学日本”的年轻人“舍吾学而学侯学”,实乃舍本,但这也的确是当时的一个趋向。晚清以降的许多报刊广告,介绍 的都是日本的政法学校。
  
  既“恨”又“敬”的对日情绪
  
  当然,当日本侵华日益肆虐,民族大义容不得丝毫含糊。在这一点上,梁启超提供了铮然鲜明的立场。他抛却日本人数次营救他的个人之“恩”,明确表示:“凡以正义待我者,无论何国,吾皆友之;凡以无礼加我者,无论何国,吾皆敌之”。1936年,在《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中,鲁迅也指出:“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人人所共的问题,是民族生存的问题。所有一切生活(包括吃饭睡觉)都与这问题相关;例如吃饭可以和恋爱不相干,但目前中国人的吃饭和恋爱却都和日本侵略者多少有些关系,这是看一看满洲和华北的情形就可以明白的。而中国的唯一的出路,是全国一致对日的民族革命战争。”(《且介亭杂文附集》)
  但有识之士自然不会轻视日本这一民族值得学习的地方。这里仍以鲁迅为例。在《“日本研究”之外》一文中,鲁迅针对“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排日风潮,指出:“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的向中国的青年进一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譬如关于他的本国和东三省,他们平时就有很多的书……”(《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在此强调的,是日本人的研究精神。在与儿岛亨的谈话中,鲁迅也说,“现在有很多中国人到日本去留学,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有一点是中国人所缺少而必须向日本人民学习的,就是日本人民的认真精神,正直:勤劳的品德。这一点无论如何是非学不可的。”(儿岛亨《未被了解的鲁迅》,《鲁迅研究资料》第3辑)
  1928年,戴季陶出版《日本论》。此书的第1节题为《中国人研究日本的必要》。戴季陶指出,去日本的留学生差不多有10万人,然则除了三十年前黄公度的《日本国志》,对日本的研究乏善可陈。与此相比,则是日本研究中国的书籍,分类为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等,有几千种,每月杂志上关于中国问题的文章、都有几百篇。
  
  中日历史的共同命题
  
  “认真、勤勉”,乃是世所公认的日本人的优点。但竹内好却对此提供了一个战后日本人的沉痛自省。在《何谓近代》一文中,竹内好承认:“日本文化是进步的,日本人是勤勉的……不断地寻求新奇,不断地变成新的,这就是日本人的勤勉b……在追求新奇方面,比日本更勤勉的民族大概不多吧。”但在竹内好看来,这体现了日本人的“优等生文化”:“在迈向近代的转折点上”,日本“拼命追赶欧洲”,力图“更漂亮地变成欧洲”。但无论再怎么漂亮地变成“他人”,都意味着“主体放弃了自我成为自我的可能”。在竹内好那里,这也意味着日本“没有进入历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一直在力图走出自己的路。当日本抱着“优等生心态”成为东亚赛场上的看客,中国却始终“在历史的状况之中”。
  竹内好的反思之言,实际上提供给我们另一种启示。许多国人早已注意到,日本人在精确、严谨、不含糊等很多方面,将散漫的中国人抛得很远。学习是应该与必须的。日本人自我的反思也提示中国人也不必妄自菲薄,因为我们自近代以来,已经、并仍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如竹内好所赞叹的,始终“在历史之中”。
  在《何谓近代》电,竹内好有言:“历史并非空虚的时间形式。如果没有无数为了自我确立而进行的殊死搏斗的瞬间,不仅会失掉自我,而且也将失掉历史。”在漫长的时间中,无论中国,日本,都经历了无数“为了自我确立而进行的殊死搏斗的瞬间”。而如何能在每一个“殊死搏斗的瞬间”进发自我,如何在与“他者”的相遇/斗争中仍能保持自我、更新自我,这恐怕是中国与日本的共同命题。
其他文献
随着都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似乎很难让自己快乐起来。怎样才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迅速找回快乐呢?其实,一些生活琐事,也许你平时不曾注意,可一经提醒就会觉得,世界瞬间竟变得如此美好。  1、摸摸口袋,竟然发现里面有钱。  2、成功赶上将要出发的汽车或火车。  3、别人为你按着电梯门的“开”键,等你进来。  4、电话响了,你拿起听筒发现正是刚才在想的人。  5、请别人为你挠背,他一下子挠到了最痒的部位。
期刊
我的父亲黄诚,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人。1923年出生在穷苦农家,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新四军。1939年任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同志的警卫员,父亲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发生后,周子昆指挥若定,与项英副军长等人察看地形,研究突围路线,与叶挺军长一起调动部队反击敌军,从1941年1月6日至13日,一直顽强抵抗敌军的进攻。13日晚上军部被冲散,他还带着警卫员黄诚等几个警卫班的战士,
期刊
鲁迅母亲鲁瑞曾说过一段往事:鲁迅和二弟周作人小时候,曾让家乡的法师取过法名,鲁迅的法名为“长庚”,星名,绍兴叫“黄昏肖”;周作人为“启明”,也是星名,叫“五更肖”。这两星,一个出现在迟暮,一个出现在清晨,永远不能相见。  两兄弟失和,冥冥中似乎早已注定。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能以一家三兄弟都闪耀绵延其间,唯有周氏。  最有名的当属大哥鲁迅,誉为“中国的脊梁”;其次为二弟周作人,文采斐然;三弟周建
期刊
省纪委每年都搞红包上交,私底下有些人是收多交少,收一万,交一百。我当市纪委书记时每年交一万,实际上收的远远不止这个数,做做样子而已。  备受关注的湖南郴州原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曾锦春,于2010年12月30日被执行枪决。曾锦春尚在狱中等待判决的时候,知名反腐学者王明高等人到长沙市第一看守所看望他,并与他进行了数次长谈。  曾经霸气张扬的纪委书记曾锦春,狱中已是一个满头白发的羸弱老人。在即将由湖南文
期刊
1、雨滴并不是泪珠的形状,实际上是球形。  2、什么情况下有些东西从固体直接升华为气体?答案是将干冰扔进火堆时。  3、香槟起泡沫是因为脏物或者灰尘的缘故。在一只表面非常光滑的玻璃杯子里,内壁没有附着任何的尘埃,香槟倒入后根本不会起任何泡沫。  4、大部分消化运动不在胃里完成,而是在小肠。  5、生牛排渗出的红色汁液不是血而是肌红蛋白。  6、塑料袋比纸袋更环保。纸袋的生产过程和循环利用都比塑料袋
期刊
今年的4月24日,清华大学将迎来它的一百周年纪念。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没有哪所大学能像北大和清华这样,和一个国家民族的现代化过程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与交织。1955年公布的首批236名中科院学部委员中,1912年至1929年由清华出去的留美学生就有34人,占14.4%。  一所顶级大学之于一个国家的价值,绝非局限在教育领域,而与国运息息相关。  大学肇始  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被称为兄弟学校。牛津
期刊
如果从利比亚过去近百年来的历史分析它现在面临的危机和未来的局势,可以发现利比亚走到一个新的“拐点”:有过殖民历史的老牌西方国家与经历过反抗殖民主义历史的第三世界国家出现新的碰撞。100年来,利比亚无疑是一个弱小国家反抗西方的典型代表,而且在一段时期内利比亚在阿拉伯国家中挑头反对欧美和以色列。一位利比亚人告诉笔者,这笔账看来西方没有忘。对卡扎菲表示支持的利比亚人坦言,支持的首要原因不是卡扎菲通过石油
期刊
英国《每日邮报》日前列出了一份不那么令人喜闻乐见的“黑名单”:人们日常摄入的物质中,哪些能最快带来健康危害。  1.香烟:3秒。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烟草研究项目负责人罗伯特·怀斯特教授表示,只消几秒钟时间,香烟就能到达肺部,增加心脏负荷,导致血压上升。吸烟还会导致呼吸道刺激和炎症,引起咳嗽。吸入一口香烟,尼古丁就会在7秒后到达大脑,释放欣快激素多巴胺。几分钟后血液中一氧化碳水平就会升高,而血氧水平
期刊
老年是人生理财的重要阶段,安排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晚年幸福。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陷入了理财误区。以下是老年人容易碰到的5种理财“雷区”,如果父母出现了如下征兆,你要小心留意。    雷区一:轻信。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信息不灵,在理财过程中很容易轻信他人、上当受骗。去年,我家附近来了一伙出售“秘鲁币”的人,声称用100元人民币即可购买5张“秘鲁币”,到银行可兑换人民币350元。“秘鲁币”平时极少见,有
期刊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孔子自鲁远道而来见老子,有两个目的:一是到老子这里来印证学问,所以,他一见老子,就慷慨陈词,纵论古人;二是想听听老子的学问,以俾广益。  没想到老子毫不留情地否定了孔子的学问,大袖一挥,把孔子心目中的古圣先贤轻轻掸去。接着,他淡淡地说道:君子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