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话题设计的基本原则及策略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822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侧重于课堂教学中进行话题设计的这一新课题,分别从话题的概念、特征、类型、设计原则以及基本策略等几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同时,旨在深入理解新课标理念,整合教学资源,探寻更好话题设计的策略与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更加高效。本文尽量以现象为依据,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点,尽量做到行文的有理有据。
  关键词:话题 筛选 巧设 挖掘 生成 探寻
  一、研究的起因背景:
  (一)明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话题,即谈话的中心。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谈话”,强调的是双方或多方的共同参与、自主参与、平等参与;二是“中心”,即围绕一个中心话题而展开,可向四面辐射,内容丰富。然而,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讲到的“话题”,它的作用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出学生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创见、思想与情感特点的谈话;有了“话题”,就有了思考探究,有了课堂交流,有了课中对话,当然也就有了让学生真正主导课堂时间的保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由此可见,话题设计是对话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二)析区别: 在有些教师的思想中,往往把“话题”和“问题”视为同一议题,但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话题”不是“问题”,它较以往所说的“问题”或“主问题”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空间大。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如果问题设计得好,当然也会有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教学的作用。但是这种简单问答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面看似乎思维很活跃,其实学生学得并不主动,而是由教师牵着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自主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如果问题设计质量不高,又很琐碎,那就出现了古人所说的“导而弗牵”的“牵”的现象:学生的思维在频繁的问问答答中被一个个琐碎的问题牵着走,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既然是“对话”,教师就应该多提供“话题”,尽量避免过于琐碎的提问。话题思维空间大,有时候整整一堂课只有两三个话题即可。
  2、思维方式活。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受到了关注与尊重,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和知识储备来围绕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不是简单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学习与体验、批判与反思、自主与合作、活动与实践,而不是简单的听讲、记录、归纳与再现的过程。学生思维方式不同,所谓的“答案意识”也就淡化,对话获得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解读。这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最提倡的,也是每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也是语文教学的较高境界。
  3、情感交流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资源的配置者、开发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课堂的个体差异,敏锐地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异样表现,以醒示、提问、说明、示范、转移等方式巧妙地对他们的个体呈现进行无形地纠正、重组、转化,进而成为课堂教学资源,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的碰撞,及时地进行集体交流,并把学生的思维探究引向深入,使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优化,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得到感悟,使师生情感的交流得以彰显。
  4、师生互动融。师生在课堂上互动的方式是对话、交流式的,而不是传递、问答式的。师生课堂上的互动过程,是以心交心、以情动情、以智启智的情感交流的互动交融的过程,彼此共享着智慧挑战的乐趣,共度着心灵唤醒的时光,以获得知识乃至精神的愉悦,不再是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对学生进行单向传递,也不是师生之间单向的问与答。
  5、贯穿全课堂。“话题设计”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设计方法。话题是进入新课程以后课堂教学的新手法,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能够鲜明生动的阐释课标中的一个基本理念——课堂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常说: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作为对话的话题,要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整个课堂,是教学过程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心线索,要能够比较好地形成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氛围,能够比较切实地体现新课程的“对话”的理念,体现出课堂个性化的特点。
  (三)看现状: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正是由于“话题”与“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往往可以相互杂糅,难分彼此,导致现在语文课堂教学在话题设计和组织教学方面往往呈现出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的情况,显得极不规范。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现状:
  1、话题设计太浅。有些教师为追求课堂的表象热烈气氛,设计一些浅层次的话题。这些话题问题指向明确,答案唯一,随口就回答上来,根本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求的欲望。这种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了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浅显而琐碎的话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题前随口嚷嚷,尽管场面热闹,却毫无思考的价值和思维的含量,这些话题,甚至会使课堂教学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与对话中。由于问题的结果已明示,这样的提问表面热闹,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毫无意义。
  如有位教师在《风筝》一文的教学中,提出“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这个话题太浅。这原是《风筝》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一道小问题,宜用于检查初读效果,如果再把它作为“突破重点、难点”来“品读探究”,就太过浅显了。由于话题指向明确,答案唯一,学生随口能答,所以不能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2、话题设计太细。许多教师授课前总是担心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他们总是把问题切割成许多小问题,以降低思维的难度和深度。这种做法使课堂教学的话题过于细碎、单薄,缺少包容性,不利于对话的有序展开。最本质的是教师在切割话题的同时剥夺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深入训练,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仅停留于表面,失去了课堂教学对话的真正意义。另外,教师在切割话题的同时,教师的课堂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导”变成了“牵”。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不可以以此为借口把话题肢解得支离破碎。从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级升高,教师提问的密度应逐步降低,主要是应减少思维度含量低的简单提问,保留和发展有思维深度和含量的提问,“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而学生提问的密度应逐步提高。一般说来,一堂课的话题不能太多,以两到三个左右话题较为妥当。   3、话题设计太难。话题应该是几缕春风,要能吹活学生的思维与情感之花。因此,教师设计话题时一定要适合学生,要尽可能将文本与学生的经历、感受、课堂实践结合起来,切忌脱离学生的课堂实际。语文课堂的话题设计最忌讳的是教师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
  例如:《风筝》(导入新课时)“请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及其作品?”;(课后,让学生以书面形式与文本或作者对话)“言已尽而意无穷——我看《风筝》的语言艺术”、 “冰与火——一个真实的鲁迅”。这样的话题太难。因为《风筝》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鲁迅作品,学生不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学生尚不具备对话的基础和能力,如果硬要对话,一般也是搬运网上知识的“伪对话”。所以话题一定要适合学生,要尽可能将文本与学生的经历、感受、课堂实践结合起来。
  5、话题设计重复。一堂课是新思维不断生成的过程,是情感体验不断深入的过程,因此话题的设计应该是不断向前推进的。如果话题设计有重复,势必造成思维停顿,既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又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话题设计是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我认为那应该是让师生共同“享受语文”,在享受过程中不再有学生毫无兴趣地听教师的喋喋不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心灵对话、思维对话。而这种对话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抛出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话题,充分展示出语文教师的教学特色,让教学话题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桥梁,让语文课成为思维与情感享受的艺术。
  二、研究的分析解读:
  (一)话题类型:
  从话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作用来看,对话教学中的话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导引性话题。即旨在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解决问题的铺垫性话题。该话题的重要作用在于它的导引性,也就是说,根据课堂情景和教学需要,它既可引发争论,又可以引起探究或使话题拓展。因此,导引性话题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
  2、争论性话题。即能引发师生进行争论性“对话”的话题。一般来说,争论性话题能给争论双方提供独立思考和倾听不同声音的机会,同时又能提供各自充分说理和思维百花齐放的情景。
  3、探究性话题。即能引发师生产生进一步探究欲望的对话话题。探究性话题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且由于同一话题的探究方向和探究结果并不唯一或确定,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开放心态、探究欲望和科学精神方面,探究性话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4、拓展性话题。即在初步的目标达成后,拓展思维并引发想象和创造的话题。
  (二)话题特征:
  1、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话题是进入文本的便捷通道。有趣独到的话题,是师生共同的趣味中心,是师生与文本之间思想感情共鸣的最和谐共鸣之音。它不同于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外部刺激,这种来自文本自身魅力的吸引,才是课堂最根本最持久的乐趣所在,也是文本的生命力所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举手,面红耳赤的争辩,往往出现在学生探究话题阶段,只有让学生辩学生,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才能得以显现,学生学习主动性才能得以充分调动。
  2、指向性:有利于提升课堂水平。有的话题指向文本的基本内容,而有的话题则是提供课堂的线索。围绕话题,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有感受谈感受,碰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不是人为肢解把课堂教学课上成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课,又不是无目标的牧羊式漫淡,而是一种目标明确的深入课堂。同那种预设具体框框的某些目标教学不同的是,围绕话题组织课堂学习更符合课堂的原生态,更注重目标达成的过程和方法,因而更有利于课堂水平的真正提升。
  3、开放性: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话题设计不追求答案的精确唯一,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独立思考、体验、想象、感悟的空间。有些话题,深入探讨就可成为一个专门研究性课题。这种伸缩自如的话题特点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学生始终在“最近发展区”内活跃大脑、放飞思维,小组讨论,全班发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真正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大程度地开放,这样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合作学习,教学效果也将明显提升。
  4、探究性: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在利用话题组织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引导学生生成话题还是研讨话题,都需要学生充满兴趣、大胆想象、独立思考、深刻反思、积极交流、合作探究……这些无不与时下对学生要求具有创新品质的教学理念相吻合。
  5、综合性: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教学的三维要求如何有效整合在一个有机活动过程中?利用有效的话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就是一种有益尝试。话题课堂教学从教学内容、训练方式到目标达成都具有很强综合性。尤其是在注重学生情感和价值观方面,摒弃了过去空洞说教的教条主义式的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能说出自己真实感受,在与文本、教师、同学、作者、主人公的心灵对话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予以形成。
  (三)话题原则:
  1、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合理利用这种差异性资源,增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学习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发展,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胆小或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多样性原则。这主要表现在提出话题的个体多样化,包括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话题形式多样化和教师设计模式多样化。创设话题情境,努力营造探究气氛,提供探究契机,点燃思维火花,培养创新意识。   3、系统性原则。运用话题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彻底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以激发学生思维,从而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体验,强调的是课堂教学问题解决过程的愉悦,指向的是教学功能性目标的达成。有些并不一定有确定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但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作为质疑者、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等多种角色的体验和表现,追求解决的过程而非注重解决的结果。
  三、研究的基本策略:
  话题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凸显教学智慧的重要方面,必须加以系统规划和考虑。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学生与主人公之间等的多重对话的场所,课堂教学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理想的课堂对话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话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通过对话和思考,领悟文本的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深刻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话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话题设计得好,就能给学生架设思维活跃的跳板,让他们的思维向更高、更远的层次飞跃。
  语文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和组织者,要想法构建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话平台。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理想的对话生成,首先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设计合理的话题。如何设计好的话题呢?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话题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从教学的疑点中筛选话题。
  疑点问题,就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众所周知,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无疑是问号。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生疑、质疑,并以疑点问题作为对话话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疑、解疑能力以及科学的探究和创造精神,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本人在《白兔和月亮》的教学时,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课文,让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最后达成一致认识: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引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归纳之后,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大家不一样,照寓言这么说,难道一无所有,一贫如洗才自在吗?”这位学生话音刚落,全班哗然。有人认为说的对,有人认为说的不对,这位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又说:“月亮是玉帝量才而赏赐的,又不是白兔不劳而获的,为什么不能拥有呢?”他认为:既能拥有更大的利益,又能使自己活的心安理得,岂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要放弃了财富才能使自己自在呢?对啊!我觉得这位学生话很有道理,他对课文现有的主题的生成有质疑,有不同的见解,他的观点未尝不可。此时,我表现了充分的民主,真诚的接纳了这位学生的见解和感受。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在学习上要大胆质疑,培养多角度思维能力以及科学探索和创新精神。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我认为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学生的未来开辟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寻、研究和创造,从而达到启而发、愤而悱的目的。
  2、从教学难点中巧设话题。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指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必须加以重点解决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和学生在理解感受上存在困难的问题。以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中心来设计的话题,一般是以预设问题的形式出现,它起着导引对话的进行和推动对话进一步深入的关键作用。因此,需要教师认真领会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钻研课程内容,分析和了解学生现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依之巧妙地设计出具有逐层递进的教学对话的话题来组织教学活动。
  例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里有很多的景物描写,如果我们能走进作者,就能透过这些景物描写,看到苏东坡的内心世界。我设计:“一切景语皆情语,当晚的景色折射出苏轼怎样的情怀呢?”引导学生去了解写这篇文章时的苏轼。同时恰时的出示材料: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有职无权的官,就是闲官,文中作者也称自己是闲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轼有这份闲情逸致,足见他是乐观豁达的人。
  通过这个话题的设计,帮助学生认识到苏轼在被贬期间并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当他睡觉时,看到“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很有雅兴。但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从中不难看出作者虽然当时内心充满着孤独、感伤与愤懑,却显得十分乐观旷达。
  3、从教学的歧义中挖掘话题。
  歧义问题,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就某一问题在理解上出现分歧的问题。歧义是思想碰撞的基础,是实现沟通和培养多元意识的契机。敏锐地捕捉课堂中的歧义问题,并以之作为对话的话题,是话题设计的关键一环。
  如教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文中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的见解。请了解下面的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
  出示材料: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个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大家各抒己见后认为: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一个新的话题,学生就因此展开了新的学习和探究,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也将因此继续下去。所以,围绕歧义问题展开对话,将会加深思维的深度,拓展对文本的理解,并能将对话不断引向深入。
  4、从社会的热点中生成话题。
  由教学内容而触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或热点问题,如环保、人口、粮食、能源、战争等问题,都可以用来作为课堂对话的话题。这类话题,由于其与生活的接近性,不但容易引起师生的兴趣,而且又具较强的现实意义。   例如:金华四中陈晓英执教的《刷子李》课文表现的主题“俗世奇人”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但教师在解析文本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提升文本的教学立意,从民族文化角度提升文本的主旨,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讨论,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民间的许多文化艺术面临失传。如捏泥人.皮影戏.变脸.民间绝活等。呼吁我们要保护和抢救民间接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间文化艺术。而这个立意的提升也正是我们当前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的问题。
  5、从课后的习题中探寻话题。
  在新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数量的课后习题需要处理。很多教师在处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依赖性和保守性,甚至有的教师至今还完全以传统的方法来处理这些练习题。 事实上,新教材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十分明确,编者都会精心设计,一般具有一定的难度,蕴含着创新意识,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独立完成后,常常会获得一种成功后的满足感和喜悦感。
  若我们对新旧教材中相同课文的练习题作一对比和分析,则可以发现新教材练习设计的显性意图;减少练习的数量,强调和突出学生在练习中的主体性,并大大增加了题目的可操作性。
  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旧教材4题,新教材只有3题,如新教材的第二题:“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然后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旧教材中的第二题和第三题都是词义理解题。新旧对比分析中,会很清楚地了解新教材练习设计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若我们再对新旧教材中所有的课堂课文作一番整体性的对比和分析,则又可发现教材练习设计的隐性意图,着重培养学生语文的整体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学会用探究的方法来学习语文。
  鉴于练习的一般功能的作用,尤其是新教材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在优化处理课后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突破几十年来形成的固定的处理方法,要求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因为新教材的练习,除了一部分只有一个答案外,大部分都是开放型的,同时,学生也要有开放的心态,也须意识到:很多问题的答案不再仅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他们应该敢想、敢说,有独特的见解和富于创新的精神。
  四、研究的效果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话题来贯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话题则是关键,也是课堂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是高效语文课堂的催化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质量。
  当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行学习、探究时,可以从具有挑战性的话题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增强学习的内在动机,改变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书本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教学过程主体作用的发挥。实践证明,精心设计话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还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不再处于主宰地位,其任务在于点拨学生,让学生走进文本,走出文本,对文本有更好的认识。由此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充分发挥,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
  概而言之,话题,有效的话题,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纽带,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 魏光虹,《对话教学行动策略——“话题式”教学策略》,[J] 2006年5期国
  [3]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实施策略》[M]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4] 胡 华,《认真与文本对话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C] 2005.6
  [5] 陈宇良,《对话式”课堂教学中话题的选择与设计策略》[C] 2007.5.22
其他文献
学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了“阅读浅易文言文”“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的教学目标,这就确定了我们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包括通假字、重点实词和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的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等文言语法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材料形成文言文语感,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一  文言文教学可以说是以“言”(古代语言)和“
期刊
摘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翅膀,可以不受限制,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地思想,同时,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设想及幻想,从而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新潜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展开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作文教学又是小学语文这门基础学科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作文就是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它是学生思想认识,生活经验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水平的综合体现。而作文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
期刊
摘要:高考听力测试是否反应了考生的真实听力水平,其真实性是一个关键衡量标准。本文分析研究了2012年江西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真实性问题,主要探讨了其听力测试材料的真实性问题和听力测试任务的真实性问题。本研究通过历史文献法,阐述了听力测试的真实性问题。研究发现2012年江西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材料缺乏真实性,主要表现为长对话的听力材料是朗读事先编写而成对话录制而成的;研究还发现2012年江西高考听力测试任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教育实力的不断提升,在科教兴国这一伟大国策的带领下,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得我国的国民教育也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这一台阶让我国的教育逐渐成熟起来,却也让教职人员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教育课标、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下,教职人员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如何把握好教学的效率,如何让教学真正地满足国家的需求,是我国每一个教师都需考虑的重要课题。尤其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学来说,“综合性学习”的引入给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期刊
从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到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让年龄较大的老师体会到了现代化教学设施带来的高效,而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现代教学的又一新兴工具,能让学生在学习中
期刊
摘要:正确认识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组织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分析。  关键词 教学过程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教学过程是师生教与学共同的双边活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最佳结合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并以言行对学生施以影响;另一方面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语文教改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