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来源呈现多元性与集中性相统一、主体呈现理性化与极端化相统一、传播呈现短暂性与周期性相统一。新媒体环境给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带来了严峻挑战,突出表现为高校对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处理网络舆情的方式较为传统和被动、缺乏处理网络舆情的专业化人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构建应着力通过顶层设计来构建系统化的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利用大数据来构建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来构建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机制,从而不断完善高校在舆情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舆情;机制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高校网络舆情来源呈现多元性与集中性相统一
大学生既关注教学、食品安全、学校招生等高校内部的热点问题,也关注医疗、外交、扶贫等社会领域的热点问题,热衷于对突发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这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来源具有多元性。同时,大学生更多关注的与自身利益切身相关和符合自己兴趣的热点问题,根据自己的立场积极表达意见,大部分舆情都集中表现在教育领域这一大学生最为熟悉的领域,这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来源具有很强的集中性。
(二)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呈现理性化与极端化相统一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互动的参与者。一方面,大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对热点事件形成自己的认知,在信息正确的情况下,能够对事件的是非曲直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呈现出理性化的一面。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学生群体的认同感强,兴奋度高,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诱导,特别是在信息沟通不畅、网络匿名、个别人物煽动情绪的情况下极易作出非理性的判断并进行情绪化的表达,这就容易造成舆论的两极分化并迅速成为全社会的焦点,呈现出极端化的特征。
(三)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呈现短暂性与周期性相统一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来的快去的也快”的显著特征,大学生在短时期内高度关注某一事件,但当热度消退时这种关注又会极速下降,舆情传播呈现出短暂性特征。一些事件的热度虽然暂时下降了,但由于其广泛的代表性而成为標志性事件,在相同性质的网络舆情再度爆发时,这些事件会作为表达意见的素材而被重新发掘,在一定的周期内被反复引用。大学生每年度的固定事件较多,开学季、毕业季等特殊时期使得过去的舆情被反复提及,从而使得舆情传播呈现出周期性特征。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教育部曾就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问题多次向高校下发政策性文件,要求各高校严格落实,但部分高校并未真正重视,在网络舆情爆发时才匆忙着手处理,缺乏系统化的舆情应对机制。同时,部分高校将大学生视为单纯的被管理者,在舆情处理方面更加注重管理而不是引导,处理方式过于生硬,过多强调现有的校规校纪,不注重大学生的合理诉求表达,很容易造成舆情的进一步扩大。高校对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对于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造成了一定干扰。
(二)高校处理网络舆情的方式较为传统和被动
网络舆情的预测难度较大,舆情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壮大,这给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带来了一定困难。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处理方式较为传统和被动。一方面,部分高校仍然按照传统的线下舆情处理模式来处理网络舆情,部分措施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需要,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影响力。这种单一垂直的信息传递方式效率较低且缺乏和大学生的良性互动,在舆情爆发时难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容易造成信息误判,引发更大的舆情矛盾。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缺乏对舆情进行源头治理的意识,没有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舆情进行预防和化解,在舆情到来时缺乏应急预案,容易陷入被动之中,扩大了处理舆情的成本,增大了舆情解决的难度。
(三)高校缺乏处理网络舆情的复合型人才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是有独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成年人,又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这种复杂性决定了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处理工作需要大量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心理特征、信息管理、新媒体宣传的复合型人才,需要真正能和学生进行深层次交流的专业人才,需要能够在舆情中合理引导和消除学生负面情绪的综合素质人才。目前部分高校中负责大学生网络舆情事务的多为宣传部门成员或者辅导员,他们都是从某一方面来处理舆情,不能形成系统性的合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构建途径
(一)通过顶层设计来构建系统化的网络舆情处理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通常有一个萌发、发展、高潮、衰退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高校针对各个环节都应该有具体可行的措施,并对整个处理舆情的过程进行总体把握,通过顶层设计来构建系统化的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在总体上,要健全学校舆情处理机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舆情应对预案,建立由学校管理层、辅导员、教师、学生干部、普通学生代表组成的长效沟通机制,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判断舆情状况,形成舆情联防联控机制。在萌发阶段,高校要“防患于未然”,建立公开、透明的重要信息公示制度,和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要广泛收集学生的想法。在发展阶段,要积极和学生开展沟通交流,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在高潮阶段,要冷静对待,有理有利的回应学生的诉求与质疑,积极因势利导、化解矛盾。在衰退阶段,要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情绪安抚工作,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舆情,避免舆情的第二次爆发。
(二)利用大数据来构建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
新媒体时代,以微博热搜为代表的信息关注机制彰显了大数据的力量,能够快速判断网络舆情的产生与走向。高校要积极利用大数据构建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全面提高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判断与正确应对能力。一方面,高校要借助大数据搜集、整理、分析舆情信息,及时了解舆情动态,一旦发现舆情有快速增长的迹象,要积极进行预警和干预。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借助大数据进行信息公开,公开反击谣言,积极传播正确信息,防止错误信息加剧舆情,确保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信息,避免走极端路线。
(三)加强人才培养来构建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机制
高校要建立常态化的舆情监督与处理机构,确保在应对舆情时能够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及时解决,加强舆情处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大力构建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机制。网络舆情工作队伍要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多渠道的进行信息公开、倾听学生声音、收集舆情信息,传递正能量,做好舆情预警和引导工作。其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心理问题往往是舆情产生的重要导火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部分有毒有害思想会侵蚀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舆情工作队伍要积极引导学生增强信息辨别能力,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陈纯柱,敖永春.网络环境下高校舆情的传播及引导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02):154-159.
[2]唐平秋,耿卓.微文化背景下高校舆情管理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2):99-104.
项目资助: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机制研究——以驻济高校为例》(项目编号: 201910445371)研究成果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舆情;机制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高校网络舆情来源呈现多元性与集中性相统一
大学生既关注教学、食品安全、学校招生等高校内部的热点问题,也关注医疗、外交、扶贫等社会领域的热点问题,热衷于对突发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这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来源具有多元性。同时,大学生更多关注的与自身利益切身相关和符合自己兴趣的热点问题,根据自己的立场积极表达意见,大部分舆情都集中表现在教育领域这一大学生最为熟悉的领域,这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来源具有很强的集中性。
(二)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呈现理性化与极端化相统一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互动的参与者。一方面,大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对热点事件形成自己的认知,在信息正确的情况下,能够对事件的是非曲直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呈现出理性化的一面。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学生群体的认同感强,兴奋度高,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诱导,特别是在信息沟通不畅、网络匿名、个别人物煽动情绪的情况下极易作出非理性的判断并进行情绪化的表达,这就容易造成舆论的两极分化并迅速成为全社会的焦点,呈现出极端化的特征。
(三)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呈现短暂性与周期性相统一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来的快去的也快”的显著特征,大学生在短时期内高度关注某一事件,但当热度消退时这种关注又会极速下降,舆情传播呈现出短暂性特征。一些事件的热度虽然暂时下降了,但由于其广泛的代表性而成为標志性事件,在相同性质的网络舆情再度爆发时,这些事件会作为表达意见的素材而被重新发掘,在一定的周期内被反复引用。大学生每年度的固定事件较多,开学季、毕业季等特殊时期使得过去的舆情被反复提及,从而使得舆情传播呈现出周期性特征。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教育部曾就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问题多次向高校下发政策性文件,要求各高校严格落实,但部分高校并未真正重视,在网络舆情爆发时才匆忙着手处理,缺乏系统化的舆情应对机制。同时,部分高校将大学生视为单纯的被管理者,在舆情处理方面更加注重管理而不是引导,处理方式过于生硬,过多强调现有的校规校纪,不注重大学生的合理诉求表达,很容易造成舆情的进一步扩大。高校对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对于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造成了一定干扰。
(二)高校处理网络舆情的方式较为传统和被动
网络舆情的预测难度较大,舆情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壮大,这给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带来了一定困难。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处理方式较为传统和被动。一方面,部分高校仍然按照传统的线下舆情处理模式来处理网络舆情,部分措施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需要,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影响力。这种单一垂直的信息传递方式效率较低且缺乏和大学生的良性互动,在舆情爆发时难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容易造成信息误判,引发更大的舆情矛盾。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缺乏对舆情进行源头治理的意识,没有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舆情进行预防和化解,在舆情到来时缺乏应急预案,容易陷入被动之中,扩大了处理舆情的成本,增大了舆情解决的难度。
(三)高校缺乏处理网络舆情的复合型人才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是有独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成年人,又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这种复杂性决定了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处理工作需要大量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心理特征、信息管理、新媒体宣传的复合型人才,需要真正能和学生进行深层次交流的专业人才,需要能够在舆情中合理引导和消除学生负面情绪的综合素质人才。目前部分高校中负责大学生网络舆情事务的多为宣传部门成员或者辅导员,他们都是从某一方面来处理舆情,不能形成系统性的合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构建途径
(一)通过顶层设计来构建系统化的网络舆情处理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通常有一个萌发、发展、高潮、衰退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高校针对各个环节都应该有具体可行的措施,并对整个处理舆情的过程进行总体把握,通过顶层设计来构建系统化的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在总体上,要健全学校舆情处理机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舆情应对预案,建立由学校管理层、辅导员、教师、学生干部、普通学生代表组成的长效沟通机制,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判断舆情状况,形成舆情联防联控机制。在萌发阶段,高校要“防患于未然”,建立公开、透明的重要信息公示制度,和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要广泛收集学生的想法。在发展阶段,要积极和学生开展沟通交流,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在高潮阶段,要冷静对待,有理有利的回应学生的诉求与质疑,积极因势利导、化解矛盾。在衰退阶段,要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情绪安抚工作,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舆情,避免舆情的第二次爆发。
(二)利用大数据来构建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
新媒体时代,以微博热搜为代表的信息关注机制彰显了大数据的力量,能够快速判断网络舆情的产生与走向。高校要积极利用大数据构建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全面提高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判断与正确应对能力。一方面,高校要借助大数据搜集、整理、分析舆情信息,及时了解舆情动态,一旦发现舆情有快速增长的迹象,要积极进行预警和干预。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借助大数据进行信息公开,公开反击谣言,积极传播正确信息,防止错误信息加剧舆情,确保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信息,避免走极端路线。
(三)加强人才培养来构建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机制
高校要建立常态化的舆情监督与处理机构,确保在应对舆情时能够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及时解决,加强舆情处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大力构建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机制。网络舆情工作队伍要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多渠道的进行信息公开、倾听学生声音、收集舆情信息,传递正能量,做好舆情预警和引导工作。其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心理问题往往是舆情产生的重要导火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部分有毒有害思想会侵蚀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舆情工作队伍要积极引导学生增强信息辨别能力,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陈纯柱,敖永春.网络环境下高校舆情的传播及引导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02):154-159.
[2]唐平秋,耿卓.微文化背景下高校舆情管理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2):99-104.
项目资助: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机制研究——以驻济高校为例》(项目编号: 20191044537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