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性课程,也是整个小学教育阶段的必学的重要科目之一。数学知识虽然有一些枯燥性和抽象性,但是通过深入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养成对数学学习的正确方法和态度。在此,本文从“创设数学情境,营造趣味气氛”“结合信息技术,提高知识可理解程度”“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运用数学”“注重评价的合理性,促使学生保持学生热情”这几方面出发,探讨了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可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多媒体;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164
小学是学生开始接触数学知识的关键阶段,同样也是进行知识储备的黄金时期。但是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单调性和枯燥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更多的主动积极性,并没有办法激发这门学科的教学活力。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切实从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使得教学的过程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本文对此开展了具体的探讨。
一、创设数学情境,营造趣味气氛
学生如果能够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动力,在这门学科中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接触数学的时间还不长,因此教师要重点引导他们能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过去的以自我为主体的教学状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趣味化的数学学习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千克和克”这一章知识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对这个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必要的数学道具,如让学生们拿一个苹果和一筐苹果去进行感受。这样在上课的时候通过动手体验,让每一个学生去体会“千克和克”的概念。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都可以积极参与,不但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还对相关的概念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同时也可以体会到生活中“千克和克”的运用。又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不同年份、不同样式的年历拿到课堂上,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年历的不同,然后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实物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样的实物情境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
二、结合信息技术,提高知识可理解程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到了人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对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离不开多媒体元素的运用,多媒体授课已成为现代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图片和视频,讲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律,促使课堂上复杂的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加的形象化和生动化,让小学生们可以在黑板授课和多媒体切换的教学方式中丰富自己的认知,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节课的时候,教师的口头讲解语言无论有多丰富,都难以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去了解相关的过程,并且教师借助教具在黑板上画图是比较费时费力的,并且黑板上的图也是静态的。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前结合信息技术来制作相应的动态视频课件,然后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从而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过程,能够通过动态的过程准确地找出对称轴、旋转轴和旋转中心等,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图形知识的可理解程度。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来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等,从而促使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去学习数学知识。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运用数学
任何一门的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知识从生活中来,也必须回到生活中去。尤其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更加地贴近生活,具有一定的生活实用性。而且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只会单纯地做数学题,而不会到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因此,为了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解数学知识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是灵活的。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数学实践活动。
例如,还是以“千克和克”的学习为例,在课堂上让学生体会到了“1千克有多重”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生活中找找“1千克重”的物品。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千克”的认识也并不陌生,数学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用双手“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在家里“找一找”1千克物品有哪些,去超市“逛一逛”看看有哪些商品标注了重量。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了自身的体验空间。又如,在教学乘除法的一些知识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算一算,算一算每次去超市都花了多少钱,家庭的消费情况,等等。经过多样实践活动,学生也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四、注重评价的合理性,促使学生保持学生热情
不管是在哪一门学科中,评价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不仅是师生互动的手段,更是促使学生改进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尤其是中年级小学生十分希望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从而促使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保持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只是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教师也要注意方式、语言,避免挫伤小学生自信心。
例如,有的小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不爱回答问题,表现得十分不积极,为此教师在课下可以对学生說:“老师觉得你对知识有独特的见解,下节课的时候不要害怕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好吗,老师会重点表扬你的。”由此,运用委婉的评价语言促使学生可以改进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更好。同时,在评价中教师要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如只要学困生可以有效完成作业,教师就要加以鼓励。
总而言之,数学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这一部分知识没多久的小学生来说,良好的教学将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们在数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国栋.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212-213.
[2]甘火花.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7(35):44-46.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多媒体;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164
小学是学生开始接触数学知识的关键阶段,同样也是进行知识储备的黄金时期。但是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单调性和枯燥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更多的主动积极性,并没有办法激发这门学科的教学活力。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切实从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使得教学的过程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本文对此开展了具体的探讨。
一、创设数学情境,营造趣味气氛
学生如果能够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动力,在这门学科中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接触数学的时间还不长,因此教师要重点引导他们能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过去的以自我为主体的教学状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趣味化的数学学习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千克和克”这一章知识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对这个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必要的数学道具,如让学生们拿一个苹果和一筐苹果去进行感受。这样在上课的时候通过动手体验,让每一个学生去体会“千克和克”的概念。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都可以积极参与,不但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还对相关的概念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同时也可以体会到生活中“千克和克”的运用。又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不同年份、不同样式的年历拿到课堂上,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年历的不同,然后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实物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样的实物情境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
二、结合信息技术,提高知识可理解程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到了人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对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离不开多媒体元素的运用,多媒体授课已成为现代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图片和视频,讲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律,促使课堂上复杂的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加的形象化和生动化,让小学生们可以在黑板授课和多媒体切换的教学方式中丰富自己的认知,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节课的时候,教师的口头讲解语言无论有多丰富,都难以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去了解相关的过程,并且教师借助教具在黑板上画图是比较费时费力的,并且黑板上的图也是静态的。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前结合信息技术来制作相应的动态视频课件,然后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从而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过程,能够通过动态的过程准确地找出对称轴、旋转轴和旋转中心等,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图形知识的可理解程度。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来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等,从而促使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去学习数学知识。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运用数学
任何一门的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知识从生活中来,也必须回到生活中去。尤其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更加地贴近生活,具有一定的生活实用性。而且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只会单纯地做数学题,而不会到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因此,为了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解数学知识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是灵活的。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数学实践活动。
例如,还是以“千克和克”的学习为例,在课堂上让学生体会到了“1千克有多重”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生活中找找“1千克重”的物品。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千克”的认识也并不陌生,数学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用双手“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在家里“找一找”1千克物品有哪些,去超市“逛一逛”看看有哪些商品标注了重量。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了自身的体验空间。又如,在教学乘除法的一些知识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算一算,算一算每次去超市都花了多少钱,家庭的消费情况,等等。经过多样实践活动,学生也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四、注重评价的合理性,促使学生保持学生热情
不管是在哪一门学科中,评价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不仅是师生互动的手段,更是促使学生改进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尤其是中年级小学生十分希望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从而促使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保持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只是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教师也要注意方式、语言,避免挫伤小学生自信心。
例如,有的小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不爱回答问题,表现得十分不积极,为此教师在课下可以对学生說:“老师觉得你对知识有独特的见解,下节课的时候不要害怕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好吗,老师会重点表扬你的。”由此,运用委婉的评价语言促使学生可以改进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更好。同时,在评价中教师要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如只要学困生可以有效完成作业,教师就要加以鼓励。
总而言之,数学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这一部分知识没多久的小学生来说,良好的教学将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们在数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国栋.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212-213.
[2]甘火花.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7(3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