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越剧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lei2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4年10月13日第三届中国越剧节研讨会在浙江温州举办,此为茅威涛的发言。略有删节。
  从1994年浙江主办中国小百花越剧节到2014年第三届中国越剧节开幕,其间恰好过了20年。20年后的今天,越剧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媒体时代。在这个新媒体时代,越剧的传播与生存方式完全不同以往。1984年“小百花”刚刚成立时,报纸和广播是传播信息的最主要途径;1994年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举办时,电视已经崛起,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而今天,包括微博、微信在内的更多新兴媒介纷纷涌现,迅速改变着我们的文化生态和日常生活。这些前所未有的传播方式,正在急剧影响和改变着越剧的创作、越剧的观众、演出市场乃至越剧的存在方式。
  善用媒体,占领文化制高点
  越剧是我们毕生从事的事业,是我们的情感寄托,同时还是我们的生计。面对新媒体时代,越剧当下的兴衰以及越剧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是否有能力应对时代的变化。戏剧和观众的关系是个永恒的话题,任何时代的戏剧从业人员都必须面对观众,必须解决戏剧和观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个关键问题,但是,在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全新的市场环境。可能中国戏曲和剧场、观众的关系,已经在我们从业人员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根本性的质的变化。就如支付宝在悄无声息的时候就“革了银行的命”。在这个新环境里,新媒体的出现,对今天的戏剧人,既是新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戏剧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也迅速扩张了观众欣赏戏剧的途径。我们这代越剧演员,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越剧热潮中进入这个行业的,那个年代万人空巷到电影院看越剧《红楼梦》的景象,至今让人怀念。我们在越剧的黄金时代选择了这个行业,对市场的突变,对越剧的新境遇,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在某种程度上,越剧乃至于戏曲界面临的所有困难,源于人们文化消费方式的改变,而消费方式改变的背后,是社会大众对文化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对于这个时代我们的精神存在方式的理解。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对越剧的认知发生了变化,艺术欣赏与选择的价值观和趣味发生了变化,好像到剧场里欣赏越剧是一件很低端很土气的事情,人们觉得,好像钢琴、歌剧才高大上,流行歌曲才时髦,好像只有向西方现代派艺术学习中国的传统艺术才有出路。
  我们亲身经历了这个艰难的时代,在各种怀疑、批评甚至歧视的眼光中走了过来,而且就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用持续不断的高质量的创作和演出,吸引了不同时代的观众,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敢说我们获得了多么巨大的成功,我只想说,面对困局,在传统艺术最困难的年代,我们至少保持了越剧的尊严。
  越剧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因为有前辈艺术家的呵护与哺育,其次是由于始终有一大批热心与痴迷的观众,他们为越剧的魅力所感染,不离不弃,然后还有我们这代越剧人基于对越剧深厚感情的坚守。不过我还想指出一点,那就是,我们始终在运用新媒体传播越剧方面,有独特优势。
  在越剧与中国传统艺术领域,在当下的中国文化的整体框架里,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最直观地说,每个剧团都面临着演出经营问题,我们浙江小百花在演出营销上,有一些成功尝试的经验。但是我并不想在这里笼统地介绍这些经验,只是想透露我们浙江小百花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习惯——我们在策划每一部作品时都对营销有思考,并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思考的不只是一台戏的营销,而是站在越剧作为一个剧种的生存发展的角度思考,这样的思考,比个别剧目演出经营的成功与否显得更重要,更宏观。剧团和剧目的演出营销自然很重要,但是,对我们而言,营销的目标不只是一两场演出,它更直接影响着当代人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当我们把优秀的作品送给观众,让观众因为看了你的戏而喜欢你,进而喜欢越剧,喜欢传统艺术,喜欢中国文化,演出就拥有远超越剧团赢利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成功的营销不仅是让这个戏多卖出几张票,也不仅仅是吸引更多的戏迷,而是为了让越剧,让戏曲在中国当下的文化生态里,在中国人当下的艺术欣赏选择中,获得更多的青睐。
  这才是我们这些年真正在做的事情,也是我们这些年最重要的努力。当然,这样做很辛苦,很困难。困难就在于我们面临一个非常不利的文化环境。美学家蒋勋先生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一书中谈到“文化有它的花季,确实,不能不承认,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逐利的商业社会里。也许我们不是文化花季里的人,可是,我们可以做文化的垫脚石,为文化还能够形成下一个花季,做一点默默积淀、薪火相传、铺路搭桥的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后,传统艺术迅速被边缘化,被打上了落后的标签。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对于包括越剧在内的传统艺术的认识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国家有意识地支持传统艺术的生存发展,国家支持力度加大背后的动力,就在于社会上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更客观、冷静地看待不同的艺术门类,对传统艺术有了更多温情和敬意。尽管要从情感上和理智上完全改变一般公众对传统戏曲、对于越剧的歧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的努力,还是获得了回报。
  20世纪90年代前后,社会对越剧的歧视有其复杂的原因,分析这些复杂的原因,是学者们的份内事。我想说的是我们如何努力纠正社会上普遍的歧视。我们不是被动、消极地针对那些具体的观念去做辩论和无望的说服工作,而是把重心放在精心选择有效的传播途径上,尤其是选择有不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媒体。这些重要媒体,首先当然是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同时还包括那些在知识界和时尚界有影响的媒体。所以当我们有新的创作和新的重点剧目时,除了要借助官方媒体,同时也很倚重在知识界和时尚界有影响的媒体。所以我们的创作理念和思考,要通过类似《今日先锋》这样的杂志传递给各不同艺术门类的同行,要通过类似《南方周末》这样的报纸传递给公共知识分子群体,要通过类似《外滩画报》这样的刊物传递给追逐都市生活的白领阶层。通过这些特定的媒体,我们试图寻找最有效地改变社会各界对越剧文化认识的通道, 通过这样的一些通道,努力改变越剧被边缘化的现状。在今天这个媒体对人们审美选择的影响日益扩大的时代,越剧的创作和演出,不能只是在报纸文化版不起眼的角落里登一篇小豆腐块。我们要在主流媒体的显著位置和全社会分享我们的创作,我们的思考,我们的立场与观念。   我觉得我们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媒体让越剧更受社会关注,同时也让观众改变对越剧的误解,然后,才是通过我们精湛的、代表中国当代舞台艺术水平的创作与演出,让观众接受和喜爱越剧。
  然而,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发现以往所做的这些还都不够。因为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兴的自媒体的出现,越剧的传播又增添了新的途径与方式,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传播方式,如果我们的创作与演出不能很好地利用各类新媒体,那么,越剧完全有可能重新被抛到社会的边缘。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艺术的传播渠道更宽广和多样化,强势媒体的传播效率更强。但是它还有另一面,那就是传播的分众倾向非常明显,简明地说,相对于传统媒体普遍化的传播,新媒体时代的大众被切割成一个又一个“朋友圈”,在“朋友圈”之外的信息传播是无效的。因此,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越剧的媒体传播依赖于哪些“朋友圈”,我们应该在哪里出现?对越剧在今天和明天的生存发展而言,这个问题至关重大。因为当大众被切割成无数“朋友圈”时,不同“朋友圈”的文化内涵与辐射力截然不同,而信息通过哪些“朋友圈”传播,在根本的意义上,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在这个时代,哪些艺术样式占据着文化的制高点,能够有最有效的最有力的传播,和我们如何运用新媒体,有密切的关系。
  这是我们面对的新挑战,但它也是新的机遇。只有自觉地掌握与运用好这些新媒体,越剧才能继续成为当代中国戏曲的领跑者。
  重新阐释越剧的文化内涵
  越剧是个年轻剧种,在中国文化的整体中,我们既有优势,也有其局限性。不过,对越剧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和京剧、昆曲争一日之短长,而是把越剧放在中国文化这个大格局和大背景中,寻找她的美学定位。
  每个时代,每个社会,人们对各种不同艺术样式有着不同的评价。这些评价当然和不同艺术的文化含量有关,但是其背后更关键的影响是对不同艺术门类的文化阐释。社会和公众怎么去阐释我们的艺术,怎样理解和言说越剧,更简明地说,在人们心目中越剧在文化上是什么性质的一门艺术,这些看似离每个具体的剧团和演员很遥远,但它对越剧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从我们自身的角度看,我们的创作和演出给公众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也决定了社会和公众如何定义越剧。
  比如说,我们是不是把自己定义为“传统戏剧”?越剧是不是传统戏剧的组成部分?其实这些都是文化定义上的方式。社会公众经常不自觉地把越剧称为“传统戏剧”,当我们把越剧定义为“传统戏剧”时,会不会很自然地、本能地排斥和拒绝新的艺术元素的加入?在现代社会经济领域的成功经营者们,经常强调品牌标识的重要性。对越剧而言,我们是否愿意和应该把“传统戏曲”当作我们的品牌标识?就在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有多少人只要听说剧场在演出传统戏剧就掉头离开,看到中央电视台的11套就马上换台?
  我们深受传统戏剧的滋养,而且毕生从事的就是这个职业。但是“传统戏剧”这个符号,这个品牌,在很多年里不仅没有成为我们传播的推动力,反而增添了我们生存发展的困难。
  我们当然始终坚信传统戏剧的价值与魅力,对越剧、尤其是越剧的传统,对培养我们成长的前辈艺术家,都有很深的感情,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不会一直留在这个领域。我曾经想过,这几十年里我对自己最满意的一点,就是我一直在坚持从事越剧事业。这些年我排了几出戏,也有很多演出,做了许多与越剧相关的事情,在我和越剧的关系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坚持下来了。 刚读到国话演员袁泉的一篇题为《别人眼里所谓我的“坚持”》的文章,她这样写道:走进排练场就觉得很踏实,有一种“就是这儿”的亲切感。 怀着这些小小的私心,再来接受大家形容我的“坚守”、“坚持”、“执着”这类高尚的一踏糊涂的词语,我真的会脸红。演戏这件满足了我个人愿望的事,被大家善意地夸大烘托成一种精神,这中间的尴尬真是很难解释啊!
  我们这些坚持的同行们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深爱舞台,与此同时,还多少都有点理想主义情怀。我无比羡慕袁泉只要演好戏,享受演戏就够了。但是,越剧演员仅仅有理想、有感情还不够,仅仅有一种“就是这儿”的亲切感,仅仅满足个人愿望还不够。越剧要生存,要发展,我们所有越剧人都要考虑生存和发展问题。我们这些怀有对越剧理想情怀的人,同时以不同的方式在探索越剧的生存发展之道,我们浙江小百花,浙江其他数以百计的国营和民营的越剧团,上海越剧院,还有福建、南京等地的越剧同行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心怀理想,寻找越剧的生存发展之道,越剧才会有今天。我们超越了越剧经历的种种困难,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在当下中国,越剧是生存发展最健康的剧种之一,我们的市场环境比大多数剧种都更良性。记得前几天和马云聊天,他说,一个追求理想顺便挣点钱的人,和一个为了挣钱顺便实现点理想的人,走到最后,一定是前者挣得比后者还要多。我想表明的是,这段话和在这个时代越剧艺术如何生存发展,正好形成了有趣的对应。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传统戏剧被边缘化的现实,是在坚守,但并不是死守。我常自诩是一老宅子里的长女,“守”是本分,但今天我突然明白,我不能仅仅做到腰上挂着一大串钥匙守着宅子,我企图用宅子开个时下旅游流行的概念——“民宿”。因为胸怀理想,所以我们试图改变,首先就需要思考我们自身是否有可能、有必要改变。我相信越剧是可以变,应该变的。不是要改变越剧最重要的美学原则和精神取向,不是要把越剧改得不像越剧,而是要改变对越剧的文化阐释。
  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有它势利的一面,我们无法改变这样残酷的现实。但社会的错误见解是可以矫正的,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越剧依然经受社会不公待遇,她的魅力和价值没有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的时代,努力调动媒体的传播效应,让更多人走进剧场,通过对优秀剧目精彩的舞台演绎征服观众,进而让越剧从当代文化的边缘回到中心。
  我们多年的努力,就是要改变社会对越剧的文化阐释,改变越剧被边缘化的状态。用优秀的剧目,优秀的表演打动观众只是一方面,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有个前提,就是要通过媒体将观众吸引进剧场;而要吸引观众,根本的问题是对越剧的文化性质、美学价值的理论总结、归纳和文化阐释。越剧需要这样的总结归纳和阐释,只靠优秀的剧目和表演是不够的,没有文化阐释的能力,再好的剧种、剧目和演出,都很难产生影响。这就是媒体时代面临的新问题。有朋友说,我应该多唱《何文秀》这样的尹派经典剧目,虽然我也能把《何文秀》唱得很好,但是当我演《何文秀》时,我们今天的媒体会知道怎么去评价它吗?用传统的方式演绎传统戏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个时代的媒体丧失了对它的阐述能力,所以它才会被边缘化。南京大学吕效平教授在《前沿戏剧》发表的《茅威涛对于现代戏曲的意义》一文中写道:茅威涛并不满足于这种古典戏曲剧场的“综合性”,她要追求的是现代剧场的“综合性”,她希望实现“古典戏剧与时尚元素的融合”。把古典的留给古典,把现代的交给现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排《孔乙己》,排《藏书之家》,排《二泉映月》,排《江南好人》的原因;就是我们推出《西厢记》封箱,定位“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越剧”的原因;就是30年团庆,定位“三十而立”,推出北上广三大剧院联合祝贺演出,保利院线巡回演出,在30年前起步的香港作收官演出的原因。我们需要给社会、给媒体提供话题,通过这些当代传媒有能力阐释的作品,把越剧带到社会聚光灯的中心位置。   提升越剧的社会能见度
  在这个时代,如果要让越剧为更多的人知道、接受和喜欢,首先,是要尽可能完整地继承越剧的本体特色,张扬越剧艺术的魅力,提高创作与演出的艺术水准,这是常识。但我们长期以来比较忽视的,就是如何努力让越剧经常成为社会的关注对象,提升越剧的社会能见度。
  当我们初入越剧行业时,这个问题几乎不存在。戏剧是文化部门的重中之重,而媒体只有一种声音,越剧受政府高度重视,在媒体上的存在感也一直很强。但是随着社会的多元化,我们的境遇发生了剧变,今天早就已经不是越剧天然地受关注、受重视的年代,假如我们没有精心的策划,不能提供有内涵的话题,就很难实现提升越剧社会能见度这一目标。
  所以,我们希望每做一部作品,都能够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我当然知道,业内外对我的评价,茅威涛会折腾,茅威涛永远在制造话题。当我在制造话题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忘记艺术的内核,有感染力的表演才能让观众喜欢,才能征服那些走进剧场的观众,但是在这之外,我们还需要想象文化的制高点,站在这样的高度和整个社会对话,站在这样的高度与世界戏剧语境对话。在我心里,越剧观众始终是放在首位的,但是坦诚地说,我的心里不仅仅只有越剧的观众,还有更多没有看过越剧,对越剧不关心、不了解,甚至有误解的大众。只有站在一定的文化高地,才有可能吸引更多人来关心、认识、了解越剧,进而让更多人成为越剧新的爱好者。我觉得在新媒体时代,我的折腾可以让整个越剧界得益。过去,我们不说“折腾”,用的是一个很正面的词,叫“改革”。记得袁雪芬老师曾经对我说,“小茅你知道吗,搞改革,编剧要改革没有用,导演要改革没有用,院长要改革也没有用,文化厅局长要改革也没有用,必须站在舞台中间的那个人想要改革这才有用。”老人家说得精辟。假如我们这些站在舞台中间的人不折腾,越剧就很难兴盛。袁雪芬老师就是一个爱折腾的前辈,而且她所处的时代,越剧的市场那么兴旺。袁雪芬老师和她的姐妹们在一个市场环境很好的时候,把越剧折腾成了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剧种,我们处在一个市场环境很糟的时代,我想,如果没有人折腾,那越剧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只会越来越逼仄,更谈不到光明的前程。
  越剧的精髓在舞台上,观众必须在剧场里才能真正体会它的真谛,才能享受到它真正的魅力。最有价值的创作必须体现在演出的过程中。所有媒体都只能间接地传播有关越剧的信息和话题,都不能充分传递越剧的美好与感动。但是假如我们善用媒体,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善用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和渠道吸引观众、培养观众,越剧的道路就有可能走得更好。
  在新媒体时代,越剧如何完成自己新的美学阐释和文化定位,如何拥有文化高度?我希望可以通过浙江小百花和我个人这个模板做一些解剖。尽管我们最初更多的是无意识的和本能的探索,我们并不是为了适应新媒体而做越剧的,很可能最初我们想的只不过是为了剧团的基本生存,但是二十年以后,互联网把世界和艺术引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或许我们离蒋勋先生所说的“文化花季”又近了一步。我们只要充分运用各类新媒体,就有可能用最低的成本做最好的推广,让更多人知道越剧的好,越剧的美。这就是我们这些年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作者单位: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其他文献
艺术人生独行者  国舰,安徽省砀山县城关镇人,生于1976年9月,自幼酷爱书画,祖籍江西,祖母之父辈为当时名噪一方的父子三秀才,精于书画,在烫画上更是深有造诣。国舰从小深得真传,凭着自己的天性聪颖,以及对烙画艺术的独特爱好,他多年沉浸在对烙画的练习和钻研之中,终于掌握了一套独有的烙画技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  烙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我国民间珍贵的稀有画
期刊
11月25日,在各地初步评价的基础上,经传统保护村落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等联合公布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共有994个村落榜上有名。自2012年以来,我国已经公布两批1561个村落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327个村落列入2014年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加上此次名单入选村落,共计2555个传统村落将被保护。  文化部筹划推行文化
期刊
“马向阳”、“大槐树村”已是大家近期茶余饭后热聊的话题了,同样《马向阳下乡记》也是观众追屏的TOP1。故事讲述了淄川区商务局市场科科长马向阳在“千名第一书记下乡”运动中临时被派往一个地处偏僻,贫穷落后且外人罕至的小山村——大槐树村。从公务员到村官,从城市到农村,马向阳感受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虽说马向阳极不情愿来此,但经过一番思想波动后却能扎根于此。他用“大智慧”带领着村民修路、建厂、种菜,一起走向
期刊
“苗族贾理” 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流传在贵州省丹寨县全境以及周边县市的苗族部分地区。它是一种在当地苗族社会中最具权威和影响深广的独特文类,为亦诗亦歌体文学样式,总篇幅有2万多行。  “苗族贾理”是苗族的一部古籍经典巨著,内容广博精深。其主要内容有《序贾篇》《创世篇》《洪水篇》《迁徙篇》《村落篇》《婚姻篇》《案件篇》《巫事篇》等远古传说。“贾”是苗语“jax”的音译词,在丹
期刊
女画家李铎温文尔雅,行事低调。她从小受到父辈文化的熏陶,尤爱美术。十七岁始习齐派写意花鸟画技法,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如今已逾知天命之年,但对中国画的痴迷,和对艺术追求的探索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她告诉记者,自己多年来始终将“笔墨意境高下取决于画家的学养和人格高下”奉为自己人生和艺术道路上的信条,因此格外注重修养与学识的积淀,她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成为一名心无旁骛、有良知的艺术家。  纯净
期刊
2014年10月14日,“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之皇后”韦棣华(玛丽·伊丽莎白·伍德)女士的曾外孙女苏姗妮·罗兰和她的丈夫埃利斯·罗兰向国家图书馆无偿捐赠了包括韦棣华书信手稿、照片、剪报和民国时期非正式出版物在内的19件珍贵文献。这些文献向人们生动展现了这位中国近代新图书馆运动先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交往中的细节,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韦棣华女士1861年生于美国纽约州杰纳西县埃尔巴镇,是中
期刊
霍普·费伦茨博物馆是匈牙利历史上第一个展出中国艺术品的私人博物馆,它的规模之大,藏品价值之高是匈牙利其它私人博物馆所无法企及。成立之后的近100年内,霍普博物馆在匈牙利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中国政府的捐赠下藏品数量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匈牙利公立博物馆在中国艺术品收藏方面的资源不足,丰富了该领域的藏品。由于霍普·费伦茨本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威望,以其名字命名的霍普博物馆建立伊始,即在当时的匈牙利社会
期刊
“文艺复兴,是个英雄和巨人的时代。”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小城,由富商巨贾所组成的共和国,提供着政治自由,支持着艺术家、学者等人在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建筑雕刻等方面大放异彩——文艺复兴的伟大先驱,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建筑师布鲁内列斯基、画家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提香,雕刻家米开朗基罗,科学家伽利略,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等均在这里显露了杰出的才华,至今佛罗伦萨仍弥漫着浓浓的文艺复兴气氛。徐
期刊
写帝王宫闱一直是京剧和戏曲艺术的强项。戏曲自古以来就承担着传播历史知识,弘扬民族道德,彰显人间是非的重要艺术作用。但近年来历史剧创作过分追求描写帝王权谋的阴鸷极端化和宫闱倾轧的惊心戏说体,似乎也影响到了戏曲历史剧的创作演出。有些历史题材戏曲作品以往追求的,如深沉磅礴的历史感,特别是体现出的正义性、时代性、思辨性等“正能量”,以及艺术表达的鲜活性、独特性也逐渐暗淡。天津京剧院历时两年多创作排演的《康
期刊
剧团简介  山西省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京剧院)始建于1956年,是山西唯一的京剧艺术表演团体。  上世纪五十年代天津红风京剧团迁晋,更名为太原市京剧团,后归省建制改名为山西省京剧团,1992年扩建为山西省京剧院。1996年组建了以梅派弟子李胜素领衔并担任团长的“梅兰芳青年京剧团”。  多年来,山西省京剧院锐意进取,致力于新剧目创作,排演了许多有影响的剧目,如《金谷园》、《大脚皇后》、《三关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