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江南雨歌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陈烁,基于对文字共同的喜爱,读懂陈烁,则缘于她2010年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中篇小说《你是我的青鸟》。独具匠心的构思,巧妙的包袱铺垫,细致细腻的语言描述,独特传神的人物刻画,无疑把《你是我的青鸟》书写的极具大家风范。陈烁直达读者心灵的语言叙述,不得不令人产生深入骨髓的痛感。我是个对文字情有独钟也极其挑剔的人,已经好多年没有这种在某一个人的文字中悲欣交集的情状了,而陈烁的文字却深深地震撼了我。
  2002年从现代诗歌和散文创作转型开始小说写作的陈烁,题材大部分来源于她生活的北方城市和农村,也有一部分是描写南方的,但都跟她童年和少年时期成长的一些回忆密不可分,造成她的南方题材小说创作遭遇了一定的局限。陈烁虽然在北方生活了十三年,却是一个从贵州的青山绿水里走出来的女子,她骨子里流淌的仍然是南方温婉恬静的气质。她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情结,就是写一部纯粹意义上的南方现实题材小说。
  二〇一一年六月,我将陈烁的长篇小说《盛世恋歌》和中短篇小说集《你是我的青鸟》赠与美国耶鲁、哈佛等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收藏,期间跟陈烁联系时,得知她正致力于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当我从美国回到杭州,详谈之后才知道她正在着手的这部长篇跟我的处身之地——江南有关,陈烁生长于西南腹地,从来未曾涉足过江南。人们心目中对江南的普遍认识,都是和风柔雨、青石雨弄,而真正的江南,内在的意义可能远远不止这些。一个从来没有到过江南的作家能够将江南写好吗?她的文字和构思能否超越惯常人们对于江南的表象认识?
  之后几次的联系中,陈烁陆续将她的《江南殇》发给我,我也在忙碌中抽出时间仔细看了一遍。《江南殇》描写了一个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女孩,因为父辈造成的一些感情因果,只身投奔到中原一个城市创业和成家,最终却心伤情碎,又只身返回江南。整个故事的根源,即主人公的出发地和归属地都是江南的一个古镇。
  说实话,陈烁之前的一些作品曾经给我很大的阅读压力,比如《你是我的青鸟》、《放手》、《情节》、《我的爱情生活》、《新疆的云》等等,这些作品犀利深刻的语言和紧凑的叙述方式,常常让我的阅读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每每读了一篇,就抑制不住要深思一阵,细细体会,才能品出其中绵长而深彻的韵味。而陈烁的《江南殇》这个长篇,我的阅读感受却很舒缓,我不知道是陈烁意欲转变文风的刻意手段,还是陈烁生长于南方多年淤积的柔婉情结,终于得以在这部长篇里淋漓尽致的施展。
  陈烁在《江南殇》里的语言,从之前作品里的犀利锋锐转换成优雅舒缓。就仿佛作家本人从一个严肃刻薄的强悍女人,一下子转变成了温婉柔和的江南女子。浪漫、唯美、优雅、高贵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这部长篇的语言风格,然而,陈烁笔下的浪漫唯美却渗透着舒缓大气,优雅高贵里则包含着哲思深意。这就让《江南殇》的阅读不但像一幅画卷,风情尽显;更像是一杯咖啡,回味悠长。总之,《江南殇》呈现给了广大读者另一个形态意识里的陈烁。
  《江南殇》给我的另一个深刻感受,就是这部长篇本身是一个悲情故事,然而陈烁却没有将其中的悲情刻画得痛不欲生,她将文中人物的悲情更多的转移到另外一些物体里面,比如江南的景致描写,以及小说设置的情节冲突和人物对话等。她将人物本身剥离出来,和读者站到了一起,共同来经历和直面这些生活苦痛。
  《江南殇》给我的第三个深刻感受,就是陈烁刻画人物的手法不同寻常。惯常作家在刻画人物方面,都拘泥于外貌和言行,抑或对话,而陈烁不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她在刻画女主人公的姥爷这部分章节里,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姥爷的旗袍店和姥爷制作的旗袍,比如:“何怡菁的外祖父的旗袍大多数被外地游客购买,成为他们对西塘旅游最直观、最珍贵的物品,陈列在衣橱里,随这段旅行的记忆一起,封存在时间的长河深处。也有一部分穿在西塘女子的身上,这些旗袍比起被游客买走的那些,更加合身,更加适意,它们附着在翠黛绣蛾媚眼如丝秋波流转的江南女子身上,立刻点线突出,再佐以胸、领、襟上若有若无的一些缀饰,将江南女子丰韵而柔媚、华贵而沉静、高雅而灵秀的光彩,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无数个氲氤似雾的日子里,这些清雅娴静的女子,皓腕如玉,素手轻扬,袅娜徐行,从朦胧烟雨中曼舞而来,缓缓穿过粉墙黛瓦杨柳风,在寂寥幽深的雨中长巷里,款款地将手中的油纸伞舞动成一种空灵的诗意。让每一个途经西塘的男子都不得不流连忘返。”
  可以说,《江南殇》给了我一个惊喜,女作家陈烁对于江南的描写,超出了我预期的设想,值得欣慰。唯一的不足之处,是感觉女主人公的结局有些急切了,恰好陈烁告诉我,她对《江南殇》的预计是四十万字,但是完本却只有二十五万字,后面的十五万字因为某种原因省略了。
  最后,我用《江南殇》尾声里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读后感:“……紫陌红尘,烟花易冷,听风吟清寒,岁月悠悠,为谁痴迷一生,将往事埋葬,将悲伤放逐,编织一曲红颜易逝的挽歌,浅吟轻唱,黯然神伤。如果泪落,就让它慢慢滑过岁月的刻痕,麻醉沉寂的哀愁。依稀,谁又与谁相依相偎在年轮,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谱写着幽美迷离的青葱诗篇,执笔花落,泼墨成殇!”
  [冰凌,旅美作家,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主席,国际作家书局总编辑。]
其他文献
编者按:大学扩招后,除了确有80年代“千军万马冲过独木桥”实力的优秀学子们,许多所谓的大学生没有珍惜国家普及大学教育的大好时机去圆父辈们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梦,以“天子骄子”自居,由父母承担着一切费用在大学里“小学而大玩”,不少人不但素质没有提高反而道德滑坡。如下三个片段绝对没有以偏概全之嫌,却足以提醒全国大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图书室占座VS图舒适占桌?  大学图书馆期刊室早有“请勿占座”、
期刊
本文记载的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教训,至今重温仍感敲心击腹。它所揭示的真理,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是一笔极为罕得的宝贵财富。  公元30年4月4日,耶稣进入了耶路撒冷。在举办最后的晚餐上,耶稣当着众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与我同吃的人要出卖我了。”随之,耶稣拿起一个饼掰开,送给旁边的人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他又端起杯来,递给在桌的人说:“这是我身上的血,为多数人流出来的。”  晚餐
期刊
薄雾浅尘涂天,  春雷隆隆,  细雨滴滴点点。  白桃羞,  青枣闪,  层林排山归南雁。  凝眉问鼓蛙,  何日虹龙穹庐转?  孤月单影深院。  暗香难解千千结,  天地一线顾鹊牵。  举杯荡愁云,  沉吟醉碧潭。  晓风依依,  吹落一帘珍珠泪。  阿里山,  今夜幽梦欢!  美丽新开封  看那龙亭湖黄叶上悬舞的蜻蜓  看那禹王台樱枝间双飞的蝶蛾  看那铁塔旁落日下接天的莲叶  看那包公祠青天
期刊
晃眼。像日生于空。和黄莺  对视了长长的一秒钟,一眨眼,一片白云急转  而去。伸手摸摸,二胡还在,空气还在  没有人。场院轻如一只柔掌  不停地擦拭着太阳、月亮、镜子和乳名  肉脚接着了地气,暖和起来了  试探着,朝墙外的风中扔了块石头  听不见回音,直到一对燕子带着亮光返回了旧巢  门始终为谁敞着。雨伞依旧斜靠在风里
期刊
内蒙古著名作家贺政民先生曾在一部长篇小说开篇写到:“大地方有大地方的名胜,小地方有小地方的景致。”后来有人套用此话,将地方改为城市,就成了: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名胜,小城市有小城市的景致。只是,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设计者已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城市的风格。于是,中国大地在20年间涌现出了以高楼大厦为主体的座座城市,只是这些城市从外表看如一个模子造出来的一样,基本没有自己的特色可言。当然,区别
期刊
岁月的风呼啸而去  冰封的人生失却灵动的印迹  春光和蔼中的鸟鸣啾啾  轻易打动的是人性的复活  光与影长久的对舞  演绎几出婀娜的剧幕  在时间的深处  在寂寞的深处  是我  受冻的灵魂  捡拾一路的泪珠
期刊
在我的印象里,香港著名诗人、作家蔡丽双博士是近些年才开始涉笔歌词创作的。记得,当我第一次从有关报刊上看到她的歌词作品时,真有一种喜出望外的激动——须知,自将平生主要精力投注于歌词以来的漫长岁月里,我对于诗人、作家们介入歌词领域的期望,始终异常殷切而又始终如一。自然,面对在文坛上享有盛誉的丽双博士的歌词作品,我更加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我在想,一位文坛名家能够对歌词给以关注,这无疑是歌词艺术的一件
期刊
茶起源于何时?从《神农本草经》载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原名荼)而解之”。由此可知,茶的发现和利用迄今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  据《诗经》、《尔雅》、陆羽《茶经》等记载:茶,古称为“荼”,后称“茶”,亦称“桢”、“莪”、“茗”和“荈”。此外,还有“葭荼”、“苦荼”、“酪奴”等称呼。  《诗经》中有七首诗写到了茶!《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谁胃荼苦,其甘如荠”、“采茶新樗,食我农夫”(樗
期刊
我是在2011年12月份认识陈力先生的。  2011年12月3日从江苏省苏州市回家的。那天下午,我还在旅途的车厢里接到了文友潘保根打来的电话,说是人民日报社有位姓陈的记者找我。人民日报社记者找我?找我有何事啊?我并不认识那位姓陈的记者啊。我搜刮着脑海的全部记忆,就是理不出这个人来。是谁?我想起安徽省日报社时评部的陈铁军,不对,陈铁军我们也没有打过交道,只是偶尔给他投稿一些小稿而已并无往来联系,更何
期刊
(一)  2011年12月2日清晨,北京迎来今年第一场瑞雪。我住在北京西山脚下,满山红叶尚未凋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是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窗外的树枝上有几只小鸟啁啾、跳跃,远处隐约传来一阵嘹亮的鸽哨……北京近些年天时、地利、人和,风景这边独好。  我有早起读书、写作的习惯。双手捧起蔡丽双博士从香港快件递来的诗文新作《鱼水情深》,犹如故交重逢,倍感亲切。这是一部足有古长城砖一般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