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指个体用言语和行为对他人进行人格和身体攻击的行为。儿童时期,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行为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受到生理、家庭、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小班幼儿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进园后情绪波动大,容易激动,极易产生攻击性行为。针对这一现象,从各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控制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原因;策略
一、小班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3岁以前的婴幼儿都是生活在以“家”为中心的,在这期间年轻的父母不仅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没有养成孩子与他人分享的行为习惯,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强烈的占有欲。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离开了家长,面对的是陌生的幼儿园、陌生的同龄人、陌生的老师,无形中给幼儿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然而这种心理压力稍加不注意就会造成攻击性行为。因此,在这一期间,我将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幼儿自身原因和幼儿家庭原因。
(一)幼儿自身原因
处于小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是万事以“我”为主的。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到处跑,碰碰这个,摸摸那个。他们必须在行动中才能思维,因而行为的目的性不明确,动手之前并不能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而攻击行动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另外,小班孩子语言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词汇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使得他们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意思,很难用语言与自己的伙伴沟通,情急之下,就采取了打人、咬人等伤害其他幼儿的行为来保卫自己的权益。
(二)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有些幼儿的攻擊性行为还与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有关。在孩子做错事时,有些家长没有耐心、和善的说服教育,而是采用喊骂等过激的方式教训幼儿。在无形中,家长给幼儿一种消极提示:“只有采取攻击性行为才能解决问题。”而其实幼儿往往“口服心不服”,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打。另外,孩子不管在什么年龄,都有一个最大的年龄特点——爱模仿。家长是孩子模仿的最主要对象。孩子们看到家长如此解决问题,试问怎么可能不出现攻击性行为呢?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纵爱,养成孩子自我、霸道的性格习惯。来到幼儿园后,与同是“小皇帝”“小公主”的同伴生活游戏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争执。攻击性幼儿大多数来自“绝对权威”和“过度溺爱”类型的家庭,这两类家庭类型的共同特征是对儿童限制的失当。“绝对权威”型的父母过于控制幼儿的自主性,易于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抗的要求,并常常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攻击。“过度溺爱”型父母则完全放弃对幼儿的限制,使幼儿的利己排他行为滋长,一旦他们的某种需要受到限制,就会大哭大闹,以反抗来达到目的,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所以说家长过分溺爱幼儿、过分要求幼儿、过分放任幼儿都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
(三)媒体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影视及网络媒体成为人们尤其是儿童娱乐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影视、游戏、网络等媒体中的争斗与暴力内容对幼儿攻击性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外有关媒体暴力对幼儿不良影响的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和新闻报道逐年递增。在幼儿喜欢看的动画片里,有些是带有暴力色彩的。加上幼儿缺乏完善的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就很容易造成不加选择的模仿和尝试。
二、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预防策略
(一)家庭方面的预防及策略
家庭是孩子第一个受教育的场所。所以我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有良好的形象,做规范的动作。从环境上看,要为孩子创设适宜的活动。在天气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将活动安排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活动,能使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进而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从父母行为方面来看,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年龄越小的幼儿,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更多。家长在暴躁情绪下所做的反应、动作等,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模板。当然,不是说至此要做一个没脾气的家长,如果家长与家长之间要进行必要的争吵,家长们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所以,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预防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策略之一。研究发现,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一般较少适用语言进行交流,较少使用言语中介调节矛盾与冲突,而更多代之以攻击性行为。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多让幼儿说,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家长应减少生活环境中可能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因素,包括平时家长不经意的娇宠所造成的霸气以及带有暴力情节的影视录像的影响等。家长应注意与孩子的情感联系,摒弃以暴制暴的棍棒教育,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二)幼儿园教育方面的预防策略
首先在小班入园之前,教师应及时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的性格、喜好以及一些特殊的需要,拉近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消除幼儿心中的恐惧感。家园合力,教师与家长共同为孩子创设一个美好的环境,消除幼儿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早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教育学上经常提到的消除分离焦虑。
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从众心理和占有欲。因此,在环境创设上幼儿园应该增加同类玩具的数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减少因争抢玩具而引起的打架现象。其次,在教育过程中组织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学会人际交往的方法,体验有爱交往的快乐。
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应对策略,教师还应该与家长共同合作。在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要加强对少儿不宜接触的元素的管控,尽量让孩子远离打斗,暴力题材的影视动画作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性指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促进孩子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为今后孩子的发展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刘梅梅.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及矫正策略[J].西安社会科学,2010(2).17-19页.
关键词: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原因;策略
一、小班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3岁以前的婴幼儿都是生活在以“家”为中心的,在这期间年轻的父母不仅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没有养成孩子与他人分享的行为习惯,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强烈的占有欲。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离开了家长,面对的是陌生的幼儿园、陌生的同龄人、陌生的老师,无形中给幼儿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然而这种心理压力稍加不注意就会造成攻击性行为。因此,在这一期间,我将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幼儿自身原因和幼儿家庭原因。
(一)幼儿自身原因
处于小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是万事以“我”为主的。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到处跑,碰碰这个,摸摸那个。他们必须在行动中才能思维,因而行为的目的性不明确,动手之前并不能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而攻击行动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另外,小班孩子语言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词汇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使得他们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意思,很难用语言与自己的伙伴沟通,情急之下,就采取了打人、咬人等伤害其他幼儿的行为来保卫自己的权益。
(二)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有些幼儿的攻擊性行为还与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有关。在孩子做错事时,有些家长没有耐心、和善的说服教育,而是采用喊骂等过激的方式教训幼儿。在无形中,家长给幼儿一种消极提示:“只有采取攻击性行为才能解决问题。”而其实幼儿往往“口服心不服”,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打。另外,孩子不管在什么年龄,都有一个最大的年龄特点——爱模仿。家长是孩子模仿的最主要对象。孩子们看到家长如此解决问题,试问怎么可能不出现攻击性行为呢?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纵爱,养成孩子自我、霸道的性格习惯。来到幼儿园后,与同是“小皇帝”“小公主”的同伴生活游戏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争执。攻击性幼儿大多数来自“绝对权威”和“过度溺爱”类型的家庭,这两类家庭类型的共同特征是对儿童限制的失当。“绝对权威”型的父母过于控制幼儿的自主性,易于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抗的要求,并常常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攻击。“过度溺爱”型父母则完全放弃对幼儿的限制,使幼儿的利己排他行为滋长,一旦他们的某种需要受到限制,就会大哭大闹,以反抗来达到目的,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所以说家长过分溺爱幼儿、过分要求幼儿、过分放任幼儿都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
(三)媒体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影视及网络媒体成为人们尤其是儿童娱乐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影视、游戏、网络等媒体中的争斗与暴力内容对幼儿攻击性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外有关媒体暴力对幼儿不良影响的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和新闻报道逐年递增。在幼儿喜欢看的动画片里,有些是带有暴力色彩的。加上幼儿缺乏完善的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就很容易造成不加选择的模仿和尝试。
二、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预防策略
(一)家庭方面的预防及策略
家庭是孩子第一个受教育的场所。所以我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有良好的形象,做规范的动作。从环境上看,要为孩子创设适宜的活动。在天气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将活动安排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活动,能使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进而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从父母行为方面来看,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年龄越小的幼儿,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更多。家长在暴躁情绪下所做的反应、动作等,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模板。当然,不是说至此要做一个没脾气的家长,如果家长与家长之间要进行必要的争吵,家长们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所以,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预防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策略之一。研究发现,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一般较少适用语言进行交流,较少使用言语中介调节矛盾与冲突,而更多代之以攻击性行为。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多让幼儿说,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家长应减少生活环境中可能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因素,包括平时家长不经意的娇宠所造成的霸气以及带有暴力情节的影视录像的影响等。家长应注意与孩子的情感联系,摒弃以暴制暴的棍棒教育,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二)幼儿园教育方面的预防策略
首先在小班入园之前,教师应及时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的性格、喜好以及一些特殊的需要,拉近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消除幼儿心中的恐惧感。家园合力,教师与家长共同为孩子创设一个美好的环境,消除幼儿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早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教育学上经常提到的消除分离焦虑。
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从众心理和占有欲。因此,在环境创设上幼儿园应该增加同类玩具的数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减少因争抢玩具而引起的打架现象。其次,在教育过程中组织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学会人际交往的方法,体验有爱交往的快乐。
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应对策略,教师还应该与家长共同合作。在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要加强对少儿不宜接触的元素的管控,尽量让孩子远离打斗,暴力题材的影视动画作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性指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促进孩子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为今后孩子的发展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刘梅梅.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及矫正策略[J].西安社会科学,2010(2).17-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