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stem课程开发以来,我校校本课程《自然生态课程》以山区小学本土化课程“生态西瓜种植”进行实践教学。把科学、数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等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引领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动手、动脑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现就《制作营养土》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总结如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收集整理,习得科学方法。
生态课程作为一门工程学,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素养。因此,在以盛夏消暑、绿色生态激发学生种植西瓜的兴趣后,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选择习得西瓜种植营养土的成分及制作方法。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搜集资料,再将多而繁杂的资料进行提取,整理分类,进而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孩子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很快确定要查阅适应西瓜生长的营养土的成分、所需工具及制作流程,同时,还想到了不同的查阅方法:资料众多的网络、知识权威的书籍、适应区域环境的当地瓜农。这些都是我没有预计到的三四年级孩子能够促及的范围。还有更甚至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很快进行了分工合作,有查阅营养土成分的,有合计所需材料和工具的,还有查阅制作方法和流程的。资料搜集、整理统计,很快形成了小组成果。在小组汇报和不断地补充中对西瓜种植方法有了全面的了解。我想,这一系列的活动下来,孩子们收获到的不仅仅是营养土的制作方法,还有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成功后的愉悦感。我想,这也正是STEM课程的真正目的所在。
二、动手操作,促进科学素养。
俗话说“我听了我就忘了,但我做了,我就记得了。”此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态课程正是取决于沐川地域特色,更是让学习从知识中来,到知识中去。对营养土所需的腐木杂草泥土在比对中就地取材,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这是生态的体现,更是对劳动的感悟。看着大块大块的腐木和一大堆泥土,我在心里捏了一把汗。但我没想到的是,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兴趣高涨到后面的激情满满,手磨破皮了也没有一点点退缩。同时,在过程中,孩子们还自发对腐木颗粒大小、泥土腐木杂草的比例、搬运时所经过路程和承受重量等进行了核算。我想着这些数学素养和技术素养将伴随孩子们一生,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都说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在幼小的时候,有老师取决于自然,教导于自然,在自然中提升自身素养,这是很难能可却的,也是教育本质的体现。
三、分析评价,总结劳动得失。
“编篓编筐,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重在点睛。”此论总结点评的重要性。对实践教学进行归纳梳理,这是STEM课程的要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总结分析不仅还孩子们一个整体印象,更注重对孩子们的评价,让孩子們再一次体会劳动得失,为下一次进步搭建桥梁,埋下伏笔。因此,哪怕孩子们已满头大汗,满身泥土混杂,我们还是进行了及时的点评分析。首先,让孩子们针对自己或他人劳动过程进行自评互评。有对手被磨破皮进行原因分析的,有对腐木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的,有对腐木、杂草和泥土比例进行核算比对的,有对泡沫箱泥土尺寸进行猜测的……这些知识和技能在总结中得到了内化于心。其次,教师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持续性地监控,并梳理总结,表扬孩子们在过程中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探究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大胆交流展示能力、认真倾听能力等进行了逐一评价。孩子们在体会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对贫困山区的我们来说,课程资源、师资水平都是严重不足的。但是我们能基于地域条件,开发像西瓜种植这样的本土课程,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升素养,锻炼能力,我们的教育也是行而有效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收集整理,习得科学方法。
生态课程作为一门工程学,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素养。因此,在以盛夏消暑、绿色生态激发学生种植西瓜的兴趣后,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选择习得西瓜种植营养土的成分及制作方法。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搜集资料,再将多而繁杂的资料进行提取,整理分类,进而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孩子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很快确定要查阅适应西瓜生长的营养土的成分、所需工具及制作流程,同时,还想到了不同的查阅方法:资料众多的网络、知识权威的书籍、适应区域环境的当地瓜农。这些都是我没有预计到的三四年级孩子能够促及的范围。还有更甚至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很快进行了分工合作,有查阅营养土成分的,有合计所需材料和工具的,还有查阅制作方法和流程的。资料搜集、整理统计,很快形成了小组成果。在小组汇报和不断地补充中对西瓜种植方法有了全面的了解。我想,这一系列的活动下来,孩子们收获到的不仅仅是营养土的制作方法,还有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成功后的愉悦感。我想,这也正是STEM课程的真正目的所在。
二、动手操作,促进科学素养。
俗话说“我听了我就忘了,但我做了,我就记得了。”此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态课程正是取决于沐川地域特色,更是让学习从知识中来,到知识中去。对营养土所需的腐木杂草泥土在比对中就地取材,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这是生态的体现,更是对劳动的感悟。看着大块大块的腐木和一大堆泥土,我在心里捏了一把汗。但我没想到的是,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兴趣高涨到后面的激情满满,手磨破皮了也没有一点点退缩。同时,在过程中,孩子们还自发对腐木颗粒大小、泥土腐木杂草的比例、搬运时所经过路程和承受重量等进行了核算。我想着这些数学素养和技术素养将伴随孩子们一生,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都说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在幼小的时候,有老师取决于自然,教导于自然,在自然中提升自身素养,这是很难能可却的,也是教育本质的体现。
三、分析评价,总结劳动得失。
“编篓编筐,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重在点睛。”此论总结点评的重要性。对实践教学进行归纳梳理,这是STEM课程的要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总结分析不仅还孩子们一个整体印象,更注重对孩子们的评价,让孩子們再一次体会劳动得失,为下一次进步搭建桥梁,埋下伏笔。因此,哪怕孩子们已满头大汗,满身泥土混杂,我们还是进行了及时的点评分析。首先,让孩子们针对自己或他人劳动过程进行自评互评。有对手被磨破皮进行原因分析的,有对腐木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的,有对腐木、杂草和泥土比例进行核算比对的,有对泡沫箱泥土尺寸进行猜测的……这些知识和技能在总结中得到了内化于心。其次,教师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持续性地监控,并梳理总结,表扬孩子们在过程中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探究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大胆交流展示能力、认真倾听能力等进行了逐一评价。孩子们在体会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对贫困山区的我们来说,课程资源、师资水平都是严重不足的。但是我们能基于地域条件,开发像西瓜种植这样的本土课程,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升素养,锻炼能力,我们的教育也是行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