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惟一针对宋代之前的针灸医学进行研究及总结,编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下文将其简称为《铜人经》),在针灸学术衍变历史上具备较大的研究价值及意义。本文针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相关知识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希望能够用所得研究成果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演变;经脉理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铜人经》在明确宋朝以及宋代以前经脉理论的定义与历史演变中尤为重要,鉴于此,下面结合《黄帝内经》、《难经》等,针对这本著作中的经脉理论演变表现进行分析。
1由经脉运行“营气”转变成“血气”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式研究《黄帝内经》与《铜人经》,经脉中实际运营的物质会从营气转变成血气,功能会从濡养筋骨与通利关节的作用最终为整个躯体提供濡养效果。
《黄帝内经》定义营气,即由经脉运营的具体物质,主要的作用就是促进血气的运营,并且发挥滋养筋骨、营阴陽、畅通关节的作用。而《灵枢·卫气》中表示精气之行于经脉即营气,浮气之不循经脉即卫气,经即经脉。因此不难理解,《黄帝内经》经脉内运行的物质即“营气”。《灵枢·营气》系指在脉中进行营气的运行,运行路径是由手太阴始到厥阴,并最终复还于手太阴。《灵枢·卫气行》中提到卫气的运行是昼行手足三阳、夜行五脏[1]。在经脉内运行的就是营气,而在此之外运行的是卫气。营气侧重于内,其效果包括:利关节、行血气、濡筋骨、营阴阳等;卫气侧重于表,其效果包括:充皮肤、温分肉、司开阖、肥腠理等。
《铜人经》中提到“血气”系指由脉运行的物质,主要的效果就是沟通阴阳、运行血气、濡养躯体。王惟一依照《灵枢·五音五味》、《素问·血气形志篇》中有关脉气血的研究,在《铜人经》的经脉循行条文之后均一一进行记载,《铜人经》一书中所提到的经脉运行物质即为“血气”。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式研究《黄帝内经》和《铜人经》之后得知,经脉运行物质能够实现“营气”到“血气”的转化,《铜人经》一书中并未针对卫气的效果进行阐述,仅仅提到由通利关节与濡养筋骨的作用变成濡养躯体的作用。
2经脉命名方式由“脏(腑)手(足)某某之脉”
《铜人经》一书中对经脉含义的界定与之前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渐渐变成“手(足)某某脏(腑)经”,并且命名形式主要为“手(足)某某脏(腑)经”,即后为脏(腑),前位经脉,某某系指三阴三阳。例如《铜人经》内在界定手太阴肺经的含义时,某某系指“太阴”。《灵枢·经脉》一书中界定十二经脉含义时,是根据“脏(腑)手(足)某某之脉”进行命名的,后为经脉,前位脏(腑),可见,命名形式在这两本著作中出现了很大的改变[2]。
《灵枢》一书中以脏(腑)为冠首进行经脉的命名,主要是因为体现对脏腑的重视,并且反映脏腑统经络的现象。之后,经脉理论和脏腑理论渐渐得到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相互结合,之后经过历史的演变之后,取两者的优势之处,编制了《灵枢·经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就是根据脏腑进行疾病类型的划分,并且取治对应的经脉。例如书中提到,若是脏腑功能存在障碍,可以针对相应的经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而脏腑在经脉理论和脏腑理论结合期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3继承并发展了《难经》“是动”“所生病”理论
《铜人经》中对《难经》“所生病”、“是动”的理论进行了继承及沿用,并且表示气病会转变成血病。
《难经·二十二难》内表示“是动”属于气病,“所生病”是血病,会诱发“是动”,而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气留而不行者,是因为气先出现异常;血壅而不濡者,血病的症状是之后诱发的。《难经》表示邪在六腑属于气病;邪在五脏是典型的血病。《三十七难》中针对邪在六腑进行了深入探究,也就是阳脉不和,会导致气留,进而出现阳脉盛矣的现象[3]。邪在五脏,就会出现阴脉失调的症状,进而导致血留,最终出现阴脉盛矣的现象。可是此本著作中并未针对气病、血病两者之间的传变进行研究及阐述。
《铜人经》表示疾病传变的形式是“是动”转变成“所生病”,换而言之,就是从气病转变成血病,此本著作中对《难经》“是动”“所生病”的理论进行了继承及发展,并且提出“是动”、“所生病”分别属于气病、血病的类型,这和《难经》中的阐述并没有矛盾,可是若是一处出现巨大的改变,疾病就会存留于气,并不能有效消除,甚至会传播至血液,《铜人经》一书中针对“气病”、“血病”的含义进行界定,表示先有“是动”,之后才产生“所生病”[4]。
4发展《黄帝内经》“人迎气口脉法”
《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出人迎气口的诊断是颈部的人迎脉与手太阴寸口的诊断。而《铜人经》中提到“人迎”部位是“左手关前一分”,“寸口”的部位是“右手关前一分”,并且运用比较分析“人迎”、“寸口”的方式,能够对十二经脉虚实进行确诊。
《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到“人迎寸口脉法”,运用阴阳调和的临床方案:“人迎”、“气口”的位置分别是颈部、手太阴寸口。《铜人经》一书中针对《黄帝内经》中“人迎”、“气口”的具体位置进行了更改,并且两本著作中对“人迎”、“气口”的发展与实际操作方式存在较大差异[5]。
《铜人经》一书中表示“人迎”、“气口”是两手关前一分之寸口,对气口脉的含义及概念进行了总结及汇总,并且提出寸口、气口、脉口均为手太阴寸口。此外,著作中针对“人迎”脉的具体位置进行了总结及汇总。“人迎”脉的位置确定为左手关前一分。可是《铜人经》继承了《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出的“人迎”脉于颈部的理论,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运用左右手的人迎气口治疗方式[6]。可见,《铜人经》是尊重《黄帝内经》一书中人迎气口诊脉位置演变的这一理论,可是主要是针对“气口在右,人迎居左”进行阐述,即认同“人迎气口脉法”的理论。
5提出“任脉为阴脉之海”的概念
《铜人经》一书中第一次针对“任脉为阴脉之海”的含义进行界定。在《铜人经》编制之前,很多文献并没有针对“任脉为阴脉之海”进行阐述及分析。
宋代之前,相关学者针对“冲脉为阴脉之海”进行分析之时,认为经脉理论的历史演变之路分别是:经脉之海→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经络之海→阴脉之海,可是《铜人经》却表示“任脉即阴脉之海”。
6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医学理论不断完善,医学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经脉理论的相关定义也渐渐发生了转变,在此过程中,一些概念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本文针对经脉理论的有关含义及概念进行了梳理,并且针对宋以前经脉理论的衍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经脉理论变化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惟一.新刊补注铜仁腧穴针灸图经[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15:2-9.
[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92.
[3]翟双庆.中医理论发展范式:经典传承式[N].中国中医药报,2018-03-26(1).
[4]李永乐,王维广,翟双庆.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特点分析[J].中医杂志,2016,(16):193-194.
[5]何振中,王体,柳长华.心肾相交生化机制的发生学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6):88-90.
[6]严健民.秦汉时期人体经脉调节理论形成新论[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03):54-56.
关键词:演变;经脉理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铜人经》在明确宋朝以及宋代以前经脉理论的定义与历史演变中尤为重要,鉴于此,下面结合《黄帝内经》、《难经》等,针对这本著作中的经脉理论演变表现进行分析。
1由经脉运行“营气”转变成“血气”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式研究《黄帝内经》与《铜人经》,经脉中实际运营的物质会从营气转变成血气,功能会从濡养筋骨与通利关节的作用最终为整个躯体提供濡养效果。
《黄帝内经》定义营气,即由经脉运营的具体物质,主要的作用就是促进血气的运营,并且发挥滋养筋骨、营阴陽、畅通关节的作用。而《灵枢·卫气》中表示精气之行于经脉即营气,浮气之不循经脉即卫气,经即经脉。因此不难理解,《黄帝内经》经脉内运行的物质即“营气”。《灵枢·营气》系指在脉中进行营气的运行,运行路径是由手太阴始到厥阴,并最终复还于手太阴。《灵枢·卫气行》中提到卫气的运行是昼行手足三阳、夜行五脏[1]。在经脉内运行的就是营气,而在此之外运行的是卫气。营气侧重于内,其效果包括:利关节、行血气、濡筋骨、营阴阳等;卫气侧重于表,其效果包括:充皮肤、温分肉、司开阖、肥腠理等。
《铜人经》中提到“血气”系指由脉运行的物质,主要的效果就是沟通阴阳、运行血气、濡养躯体。王惟一依照《灵枢·五音五味》、《素问·血气形志篇》中有关脉气血的研究,在《铜人经》的经脉循行条文之后均一一进行记载,《铜人经》一书中所提到的经脉运行物质即为“血气”。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式研究《黄帝内经》和《铜人经》之后得知,经脉运行物质能够实现“营气”到“血气”的转化,《铜人经》一书中并未针对卫气的效果进行阐述,仅仅提到由通利关节与濡养筋骨的作用变成濡养躯体的作用。
2经脉命名方式由“脏(腑)手(足)某某之脉”
《铜人经》一书中对经脉含义的界定与之前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渐渐变成“手(足)某某脏(腑)经”,并且命名形式主要为“手(足)某某脏(腑)经”,即后为脏(腑),前位经脉,某某系指三阴三阳。例如《铜人经》内在界定手太阴肺经的含义时,某某系指“太阴”。《灵枢·经脉》一书中界定十二经脉含义时,是根据“脏(腑)手(足)某某之脉”进行命名的,后为经脉,前位脏(腑),可见,命名形式在这两本著作中出现了很大的改变[2]。
《灵枢》一书中以脏(腑)为冠首进行经脉的命名,主要是因为体现对脏腑的重视,并且反映脏腑统经络的现象。之后,经脉理论和脏腑理论渐渐得到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相互结合,之后经过历史的演变之后,取两者的优势之处,编制了《灵枢·经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就是根据脏腑进行疾病类型的划分,并且取治对应的经脉。例如书中提到,若是脏腑功能存在障碍,可以针对相应的经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而脏腑在经脉理论和脏腑理论结合期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3继承并发展了《难经》“是动”“所生病”理论
《铜人经》中对《难经》“所生病”、“是动”的理论进行了继承及沿用,并且表示气病会转变成血病。
《难经·二十二难》内表示“是动”属于气病,“所生病”是血病,会诱发“是动”,而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气留而不行者,是因为气先出现异常;血壅而不濡者,血病的症状是之后诱发的。《难经》表示邪在六腑属于气病;邪在五脏是典型的血病。《三十七难》中针对邪在六腑进行了深入探究,也就是阳脉不和,会导致气留,进而出现阳脉盛矣的现象[3]。邪在五脏,就会出现阴脉失调的症状,进而导致血留,最终出现阴脉盛矣的现象。可是此本著作中并未针对气病、血病两者之间的传变进行研究及阐述。
《铜人经》表示疾病传变的形式是“是动”转变成“所生病”,换而言之,就是从气病转变成血病,此本著作中对《难经》“是动”“所生病”的理论进行了继承及发展,并且提出“是动”、“所生病”分别属于气病、血病的类型,这和《难经》中的阐述并没有矛盾,可是若是一处出现巨大的改变,疾病就会存留于气,并不能有效消除,甚至会传播至血液,《铜人经》一书中针对“气病”、“血病”的含义进行界定,表示先有“是动”,之后才产生“所生病”[4]。
4发展《黄帝内经》“人迎气口脉法”
《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出人迎气口的诊断是颈部的人迎脉与手太阴寸口的诊断。而《铜人经》中提到“人迎”部位是“左手关前一分”,“寸口”的部位是“右手关前一分”,并且运用比较分析“人迎”、“寸口”的方式,能够对十二经脉虚实进行确诊。
《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到“人迎寸口脉法”,运用阴阳调和的临床方案:“人迎”、“气口”的位置分别是颈部、手太阴寸口。《铜人经》一书中针对《黄帝内经》中“人迎”、“气口”的具体位置进行了更改,并且两本著作中对“人迎”、“气口”的发展与实际操作方式存在较大差异[5]。
《铜人经》一书中表示“人迎”、“气口”是两手关前一分之寸口,对气口脉的含义及概念进行了总结及汇总,并且提出寸口、气口、脉口均为手太阴寸口。此外,著作中针对“人迎”脉的具体位置进行了总结及汇总。“人迎”脉的位置确定为左手关前一分。可是《铜人经》继承了《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出的“人迎”脉于颈部的理论,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运用左右手的人迎气口治疗方式[6]。可见,《铜人经》是尊重《黄帝内经》一书中人迎气口诊脉位置演变的这一理论,可是主要是针对“气口在右,人迎居左”进行阐述,即认同“人迎气口脉法”的理论。
5提出“任脉为阴脉之海”的概念
《铜人经》一书中第一次针对“任脉为阴脉之海”的含义进行界定。在《铜人经》编制之前,很多文献并没有针对“任脉为阴脉之海”进行阐述及分析。
宋代之前,相关学者针对“冲脉为阴脉之海”进行分析之时,认为经脉理论的历史演变之路分别是:经脉之海→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经络之海→阴脉之海,可是《铜人经》却表示“任脉即阴脉之海”。
6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医学理论不断完善,医学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经脉理论的相关定义也渐渐发生了转变,在此过程中,一些概念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本文针对经脉理论的有关含义及概念进行了梳理,并且针对宋以前经脉理论的衍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经脉理论变化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惟一.新刊补注铜仁腧穴针灸图经[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15:2-9.
[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92.
[3]翟双庆.中医理论发展范式:经典传承式[N].中国中医药报,2018-03-26(1).
[4]李永乐,王维广,翟双庆.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特点分析[J].中医杂志,2016,(16):193-194.
[5]何振中,王体,柳长华.心肾相交生化机制的发生学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6):88-90.
[6]严健民.秦汉时期人体经脉调节理论形成新论[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0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