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的演变表现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ch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惟一针对宋代之前的针灸医学进行研究及总结,编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下文将其简称为《铜人经》),在针灸学术衍变历史上具备较大的研究价值及意义。本文针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相关知识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希望能够用所得研究成果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演变;经脉理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铜人经》在明确宋朝以及宋代以前经脉理论的定义与历史演变中尤为重要,鉴于此,下面结合《黄帝内经》、《难经》等,针对这本著作中的经脉理论演变表现进行分析。
  1由经脉运行“营气”转变成“血气”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式研究《黄帝内经》与《铜人经》,经脉中实际运营的物质会从营气转变成血气,功能会从濡养筋骨与通利关节的作用最终为整个躯体提供濡养效果。
  《黄帝内经》定义营气,即由经脉运营的具体物质,主要的作用就是促进血气的运营,并且发挥滋养筋骨、营阴陽、畅通关节的作用。而《灵枢·卫气》中表示精气之行于经脉即营气,浮气之不循经脉即卫气,经即经脉。因此不难理解,《黄帝内经》经脉内运行的物质即“营气”。《灵枢·营气》系指在脉中进行营气的运行,运行路径是由手太阴始到厥阴,并最终复还于手太阴。《灵枢·卫气行》中提到卫气的运行是昼行手足三阳、夜行五脏[1]。在经脉内运行的就是营气,而在此之外运行的是卫气。营气侧重于内,其效果包括:利关节、行血气、濡筋骨、营阴阳等;卫气侧重于表,其效果包括:充皮肤、温分肉、司开阖、肥腠理等。
  《铜人经》中提到“血气”系指由脉运行的物质,主要的效果就是沟通阴阳、运行血气、濡养躯体。王惟一依照《灵枢·五音五味》、《素问·血气形志篇》中有关脉气血的研究,在《铜人经》的经脉循行条文之后均一一进行记载,《铜人经》一书中所提到的经脉运行物质即为“血气”。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式研究《黄帝内经》和《铜人经》之后得知,经脉运行物质能够实现“营气”到“血气”的转化,《铜人经》一书中并未针对卫气的效果进行阐述,仅仅提到由通利关节与濡养筋骨的作用变成濡养躯体的作用。
  2经脉命名方式由“脏(腑)手(足)某某之脉”
  《铜人经》一书中对经脉含义的界定与之前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渐渐变成“手(足)某某脏(腑)经”,并且命名形式主要为“手(足)某某脏(腑)经”,即后为脏(腑),前位经脉,某某系指三阴三阳。例如《铜人经》内在界定手太阴肺经的含义时,某某系指“太阴”。《灵枢·经脉》一书中界定十二经脉含义时,是根据“脏(腑)手(足)某某之脉”进行命名的,后为经脉,前位脏(腑),可见,命名形式在这两本著作中出现了很大的改变[2]。
  《灵枢》一书中以脏(腑)为冠首进行经脉的命名,主要是因为体现对脏腑的重视,并且反映脏腑统经络的现象。之后,经脉理论和脏腑理论渐渐得到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相互结合,之后经过历史的演变之后,取两者的优势之处,编制了《灵枢·经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就是根据脏腑进行疾病类型的划分,并且取治对应的经脉。例如书中提到,若是脏腑功能存在障碍,可以针对相应的经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而脏腑在经脉理论和脏腑理论结合期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3继承并发展了《难经》“是动”“所生病”理论
  《铜人经》中对《难经》“所生病”、“是动”的理论进行了继承及沿用,并且表示气病会转变成血病。
  《难经·二十二难》内表示“是动”属于气病,“所生病”是血病,会诱发“是动”,而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气留而不行者,是因为气先出现异常;血壅而不濡者,血病的症状是之后诱发的。《难经》表示邪在六腑属于气病;邪在五脏是典型的血病。《三十七难》中针对邪在六腑进行了深入探究,也就是阳脉不和,会导致气留,进而出现阳脉盛矣的现象[3]。邪在五脏,就会出现阴脉失调的症状,进而导致血留,最终出现阴脉盛矣的现象。可是此本著作中并未针对气病、血病两者之间的传变进行研究及阐述。
  《铜人经》表示疾病传变的形式是“是动”转变成“所生病”,换而言之,就是从气病转变成血病,此本著作中对《难经》“是动”“所生病”的理论进行了继承及发展,并且提出“是动”、“所生病”分别属于气病、血病的类型,这和《难经》中的阐述并没有矛盾,可是若是一处出现巨大的改变,疾病就会存留于气,并不能有效消除,甚至会传播至血液,《铜人经》一书中针对“气病”、“血病”的含义进行界定,表示先有“是动”,之后才产生“所生病”[4]。
  4发展《黄帝内经》“人迎气口脉法”
  《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出人迎气口的诊断是颈部的人迎脉与手太阴寸口的诊断。而《铜人经》中提到“人迎”部位是“左手关前一分”,“寸口”的部位是“右手关前一分”,并且运用比较分析“人迎”、“寸口”的方式,能够对十二经脉虚实进行确诊。
  《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到“人迎寸口脉法”,运用阴阳调和的临床方案:“人迎”、“气口”的位置分别是颈部、手太阴寸口。《铜人经》一书中针对《黄帝内经》中“人迎”、“气口”的具体位置进行了更改,并且两本著作中对“人迎”、“气口”的发展与实际操作方式存在较大差异[5]。
  《铜人经》一书中表示“人迎”、“气口”是两手关前一分之寸口,对气口脉的含义及概念进行了总结及汇总,并且提出寸口、气口、脉口均为手太阴寸口。此外,著作中针对“人迎”脉的具体位置进行了总结及汇总。“人迎”脉的位置确定为左手关前一分。可是《铜人经》继承了《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出的“人迎”脉于颈部的理论,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运用左右手的人迎气口治疗方式[6]。可见,《铜人经》是尊重《黄帝内经》一书中人迎气口诊脉位置演变的这一理论,可是主要是针对“气口在右,人迎居左”进行阐述,即认同“人迎气口脉法”的理论。
  5提出“任脉为阴脉之海”的概念
  《铜人经》一书中第一次针对“任脉为阴脉之海”的含义进行界定。在《铜人经》编制之前,很多文献并没有针对“任脉为阴脉之海”进行阐述及分析。
  宋代之前,相关学者针对“冲脉为阴脉之海”进行分析之时,认为经脉理论的历史演变之路分别是:经脉之海→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经络之海→阴脉之海,可是《铜人经》却表示“任脉即阴脉之海”。
  6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医学理论不断完善,医学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经脉理论的相关定义也渐渐发生了转变,在此过程中,一些概念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本文针对经脉理论的有关含义及概念进行了梳理,并且针对宋以前经脉理论的衍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经脉理论变化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惟一.新刊补注铜仁腧穴针灸图经[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15:2-9.
  [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92.
  [3]翟双庆.中医理论发展范式:经典传承式[N].中国中医药报,2018-03-26(1).
  [4]李永乐,王维广,翟双庆.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晋唐时期肝属木理论特点分析[J].中医杂志,2016,(16):193-194.
  [5]何振中,王体,柳长华.心肾相交生化机制的发生学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6):88-90.
  [6]严健民.秦汉时期人体经脉调节理论形成新论[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03):54-5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药学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9月来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干预形式进行分析,甲组给予常规性干预,乙组则给予药学干预,干预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依从率进行分析,乙组和甲组的依从人数人别是95例和75例,依从率为95%和75%,乙组的依从率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发生几率
期刊
摘要:二甲雙胍属于双胍类药物,作为口服降糖药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已有50多年,已经证明能有效的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仅存在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2型糖尿病被称为“糖脂病”。二甲双胍能通过影响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AMPKα2)的表达、游离脂肪酸对β细胞的损害作用、脂肪的合成和脂肪因子的作用等过程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本文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指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康复指导,对两组患者干预前以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ADL以及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治疗后的3个月与6个月,患者ADL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临床药师进行药学监护。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和护理,并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具体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条件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并且我国人口基数大,医疗资源有限,大型医院拥堵现象较为突出。日间手术属于新型诊疗方案,可以对医院中的床位资源合理的利用,体现出效率高及流程便捷等优势,不仅为患者缓解了就医难,也可以节省住院费用,迎合了当代医院管理的基本发展趋势。我国日间手术目前已初具规模,在实施日间手术后极大的提高了日间手术室管理质量,然而还
期刊
摘要:髌骨脱位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于年幼时期,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可引起多种膝关节相关病症,髌骨脱位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软组织平衡不佳、骨折外伤引起的发育不良等因素。髌骨脱位患者常常伴有股骨滑车发育不良,而对于该类患者的治疗尚存争议。鉴于此,本研究将在前人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并联合临床案例,全面探究髌骨脱位对股骨滑车发育不良影响。  关键词:髌骨脱位;股骨滑车发育不良;髌股关节;临
期刊
摘要:高血压在全球发病率越来越高,长期血压升高可损害心、脑、肾、血管等重要器官,导致脑血管意外,冠心病,肾功能衰减等疾患,而由其造成的致死率,致残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不仅使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更主要的是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工作能够大大减少高血压的发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病;三级预防;社区医护;预防措施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普通弹力丝袜辅助固定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7.12---2018.2期间的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普通弹力丝袜辅助固定。比较2组患者PICC置管期间贴膜卷边及导管滑脱的发生率。 结果: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观察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我们医院在2016年10月到2018年10月这个时间段所收治的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200例这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而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全麻组和联合组,两组各有100例患者,针对两组患者所呈现出的麻醉情况、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相关方面进行有针对性
期刊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更详细地说是一种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斜端面式的针尖破碎药瓶的胶塞,影响药品的药性的注射器。  2背景技术  现有注射器的针头都是斜端面的针尖,然而这种结构的针头具有很多缺陷,例如在配置输液药品的过程中斜端面式的针尖容易破碎装药瓶上部的胶塞,而将小碎块带入到注射液中,影响药品的纯度更可能阻塞注射通道。  3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破碎药瓶上部的胶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