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业倦怠走向职业幸福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n20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编辑工作是平凡的,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接受它,试着爱它,心理状态的转变,会使编辑真地喜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也就会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出版业竞争的加剧、繁杂的工作对象、高负荷的工作压力、管理者的不当管理以及编辑自身的认知偏差、个性弱点等因素,使编辑在工作中产生了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Freuden 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编辑的职业倦怠是指编辑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编辑伴随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编辑的职业倦怠表现为情绪耗竭、人际关系紧张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特征:
  1.情绪耗竭。这是编辑职业倦怠的核心特征,指编辑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减退,缺乏活力和进取心,感到自己的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2.人际关系紧张。表现为编辑对周围的人态度冷淡、与人交往时显得消极被动,对他人冷漠、缺乏同情心。
  3.低成就感。指编辑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务,体会不到工作的意义和成就感。
  如果问身边的编辑诸如“你知道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在哪里”此类的问题,十有八九回答不上来,编辑在工作中更多体验到的是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不仅对个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还会影响自身知识和技能的发挥,引发工作失误、冲动离职等行为,从而也不利于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关注幸福 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倡导人们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获得幸福和快乐。积极心理学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考虑如何才能使人达到最佳状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积极心理学特别强调积极情绪体验在人的生活中的作用,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编辑不用消极被动地等待环境改变和制度完善给自己带来幸福感,相反,编辑的幸福感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关键在于主动提升编辑自己内心的素质,学会关注捕捉生活和工作中的愉快体验,学会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学会构建积极的心理和社会机能,实现编辑与自己、编辑与他人、编辑与环境的和谐相处,真正从源头上克服职业倦怠。
  
  二、提升幸福感——编辑职业倦怠的解决之道
  
  1.主观幸福感:编辑与自己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积极心理学强调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接受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由于性格和气质的不同,编辑在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会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如有的编辑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则喜欢合作讨论;有的编辑细心细致,有的则不拘小节;有的擅长策划,有的则喜欢案头编校等。编辑首先要了解自我,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恰当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接受自我;然后是悦纳自我,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带来的愉快感和满足感。
  关注愉快体验。经常体验愉快情感的人更能够感觉自我能力、自我决定和自我人际关系等,这些感觉又会使他们将来更有可能接近更多新颖和有趣的体验,会产生“螺旋式上升的情感体验”。提升这些积极体验,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编辑可以在工作中逐步体会编辑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学会从组稿、选稿、标题制作、安排版面等工作的细微之处寻找乐趣。
  培养积极心态。积极的心态看到的永远是事物好的一面,而消极的心态只看到不好的一面。积极的心态能把坏的事情变好,消极的心态会把好的事情变坏。积极乐观的心态能使编辑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能够注意从多方面看问题,不但自己的世界里充满阳光,同时也给身边的人带来阳光。要明白自己虽然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体验满足,只要竭尽了全力,其结果就是自己最满意的。
  发展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家发现所有的文化都推崇六种美德:智慧、勇气、爱、公正、自我节制和崇尚真善美的情操。编辑要善于主动发现和培养自己在品德和能力上的长处,并在生活和工作中以不同的方式加以运用,这样就能经常地经历到“心流体验”,这是一种当人们积极地投入到某一项活动,且活动难度与其能力相匹配时,所产生的一种“幸福流”感觉,类似于马斯洛的“高峰体验”。
  2.心理幸福感:编辑与他人
  多做利他行为。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对他人友善,不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会使人感到大方和能干,从而带来强烈的归属感,赢得微笑、赞赏和善意的回报,产生快乐和胜任的内心体验。编辑多做善意行为和利他行为,如探访亲友、帮助同事、给作者写封感谢信等都能够提升自己的快乐感。
  建立积极关系。重视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对获得快乐是非常重要的。最快乐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家人和朋友,他们追求个人成长和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从与他人的互动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编辑来说,所处的特定的工作环境要求编辑要不断地与他人进行联系,与同事、读者、作者、审稿专家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也在心理上缩短了彼此的距离,能使编辑更好地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许,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实现心理平衡,这对编辑无疑是一个动力,从而促使编辑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学会感恩、心存感激。懂得心存感恩的编辑,凡事总想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他就不会自大,就不会惟我独尊,他会认为每个同事、每个作者、每个读者都很重要,每个人都不可或缺。心存感恩的编辑,不但内心不居其功,愿意认定是别人的帮助,而且,口头上当然也不会去自夸,所以,他的心情比较容易轻松愉快。知道心存感恩的编辑,比较不会得罪别人,所以他的敌人一定相对减少,敌人越少的人,当然是越能够放轻松的。
  3.社会幸福感:编辑与环境
  把握情境,自我决定。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决定和自主性是人类的心理需要,对这一需要的满足可以从心理上产生幸福的感觉,这一需要的充分发展对心理成长、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和自我和谐的体验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地安排工作进度,制定有张有弛的工作计划;选择适当的工作方式,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选择合适的工作伙伴,加入合适的工作团队等等,都有利于编辑提高有效处理个人生活与情境的能力,使自己感觉到能够掌控环境、增加自我决定性,体验到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感。
  积极融入群体。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的幸福是个体幸福的来源之一。集体威望和集体荣誉会给人带来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体验,从而对他们产生吸引;当然,若集体所发起的各种活动能够与人的诸多兴趣相结合,也会对他们产生吸引力。由于编辑工作的群体性,编辑过程往往不是个人或少数人可以完成的,对于每一位编辑,都应该积极融入群体,培养自己健康向上的群体心理,编辑之间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和谅解,有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创造民主和谐、欢快团结的气氛,使人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积极实现人生价值。积极心理学认为,快乐的实现需要的是生命的不断超越与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奋斗和进步。创造和奋斗的人生是充实的、快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创造和奋斗的过程也是感受快乐的过程。也许编辑工作是平凡的,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接受它,试着爱它,心理状态的转变,会使编辑真地喜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也就会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热爱自己的工作,投入地工作,工作必然能出彩,就能在一点一滴的进步才中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在一次一次的成长中享受到工作的快乐和满足。
  
  参考文献:
  ①马黎.编辑职业倦怠归因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7(3).
  ②闫晓静.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
  ③Martin E. P. Seligman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Positive Psychology : An Introduction [J ]. American Psychologist , 2000 ,55(1).
  ④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⑤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
  ⑥高起元主编.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放谈《编辑独语》[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今年秋天的九月,我在中央党校地厅级文化研究专题班学习两个多月,读了大约20多本关于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学术著作。其中我最喜爱读的一部书就是《万古江河》。许倬云的书,10多年前我在出版社当社长时,曾经买过他三联版的《西周史》,买了便放在家里书架上养灰尘,直到近两年来,中国内地有关的著作受到广泛的欢迎和追捧,特别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许倬云的一系列书后,样书送到我的案头,引起极大的阅
期刊
所有杂志要做成功,都由“义理、考据、辞章”构成。在这点上,每本杂志都是一样的,只是结合每本杂志的具体特征,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杂志是稳定、有联系的,传达同一种价值观的一种载体,是人的情感和智慧的结晶。  义理、考据、辞章,分别指代的是价值观、深入调查采访和文本叙述。    一、义理      “义理”,讲的是“文有所图”,程朱理学最重要就是“义”,今天我们做杂志也一样,不能凭机会主义。  
期刊
[摘 要] 总结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履责担当情况,并探索其应急出版机制。以21种CSSCI期刊的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征稿为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方法从期刊属性、征稿启事、征稿效果三个维度解析征稿过程特征。结果表明,征稿主体以社会科学期刊为主且数量较少,征稿主题紧扣疫情并立足期刊发展定位,评审采用快速通道,但成果宣传较为薄弱。因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应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应急出版机制、优化组
期刊
[摘 要] 通过介绍我国数据库出版概况,利用网络抓取USNEWS世界排名前20一流大学的数据库信息,清洗并统计国际一流大学我国中文数据库的订购信息,讨论国际一流大学倾向订购的通用性中文数据库和选择性中文数据库。从国际一流大学市场占有率的角度分析我国中文数据库的国际影响力现状,并从重视国际营销、提升内容质量和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三个方面提出在国际一流大学推广中文数据库的建议。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中
期刊
[摘 要]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所高校共192本专业必读书目作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对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进行统计,归纳5个大类、9个一级编码领域和12个二级编码领域,从中提取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本面貌。研究发现,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存在着知识的广度不足、视域狭窄,实践性知识比重低以及知识内容缺乏时代性与前沿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提升知识更新速度、运用融合
期刊
尽管营销机制创新是个老话题,各种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也层出不穷,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去思索,尤其企业面临体制改革转型时期,更显得刻不容缓。    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图书营销部门是出版社自身产品完成经营过程、实现有效销售的重要枢纽,也越来越肯定其职能的专业化特征。近几年,更是把营销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进行产业布局、流程设计与人才配置。不可否认,营销理念的
期刊
我到作家社后,提出了“为作家出书”、“出作家好书”、“向读者奉献最好的书”的理念,这是我对作家社的定位。文化不能完全像商人那样操作,文化要不断提供原创作品,培养青年作家。    何建明,著名作家,其创作的《共和国告急》、《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根本利益》、《国家行动》等多次获“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等重要奖项,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杂志主编。
期刊
图书编校质量事关图书的生命力和品牌,事关出版社的竞争力和声誉。在文化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以科学发展观的新视角,寻求新策略,解决图书编校质量下滑问题,势在必行,未有穷期!    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抽查全国少儿图书编校质量,不合格率为22%。2006年总署对58种教辅读物的编校质量进行专项检查,不合格率为29.3%,差错率高达5.3/10 000。《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数据称,对382种出版
期刊
[摘 要] 图书选题决策制度是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出版社的重要管理制度。本文梳理两所大学出版社出版决策制度确立、完善的历程,决策机构的职能、组成及运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由知名教授组成的出版决策机构严格审核选题和书稿,并做出是否出版的决策;严格的出版决策制度保证了两所大学出版社始终致力于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同时也避免了因人事变动或其他因素而对出版社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成长为世界一流的学术出版社
期刊
《政道:仇和十年》的热销,既得益于时代大背景下大众对时政图书的内在需求,也为时政图书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壮大,注入了活力和养料。    《政道:仇和十年》自2009年1月出版后,受到业界及读者的关注和好评,短短五个月,加印五次,总发行量达到14.5万册,并在持续热销中,给时政图书市场增添了一丝亮色。这一销售数字在畅销书中虽是一个小数,但在传记和时政类图书中,也是一个值得一提的数字。《政道:仇和十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