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cxj890417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幸听了教研组同事的一课一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所有的老师听后都“喷喷”赞叹,这节课受到了高度的好评。笔者心中的感触也颇多,沈老师的课给人一种非常清新的感觉,教者运筹帷幄,收放自如,注重生成,丝毫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一、情境创设自然
  
  情境的创设对于一堂数学课来讲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沈老师是这样的设计情境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天气会逐渐暖和起来,那时,美丽的昆虫也都飞起来了。(出示课件),你知道它的另一半翅膀和半个身体是怎样的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都被调动起来了。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间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沈老师创设了兴趣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对称的含义。变单纯、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兴趣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密切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为下一层次的观察探究打下了很好的伏笔。
  
  二、传承了数学的美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美应该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不然,我们在平时的很多教研活动中,欣喜的发现,很多的数学课的设计不亚于我们的小语课。充分的展现数学的人文美。数学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对称美,逻辑美、和谐美。数学特性的多样性,让孩子们有了足够的思维空间。而我们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其形态的美。也应该适当的借助课本的优势合理的引导,千万不要将数学简单化、庸俗化,不能完全按照考试那根指挥棒转动。我们要把数学课上成传承美的数学课,发现美的数学课,创造美的数学课,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的枯燥乏味。如本节课,沈老师让学生欣赏剪纸。出示天安门、飞机等图片。课末,课件展示了很多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学生开始用新的视角去观察物体,他们在感受美中流连忘返。同时,教师的美也可见一斑。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的文化底蕴,亲和力不同一般,把一开始显得有些拘谨的学生第一时间内调动到跃跃欲试的状态。
  
  三、自主探究
  
  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探索性学习是当前数学教师共同研究的问题。沈老师的课堂设计做了较好的展示。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开展多角度的活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由于学生天生爱动,教师要重视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创设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切身的体验数学的乐趣,品味成功的喜悦。让不同的孩子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沈老师让学生通过折一折辨别轴对称图形,学生演示了不同的折法,其间,当学生出现异样的声音时。沈老师就组织两大组进行辩论。验证。学生的交流与教师的适时引导交相辉映,将探究活动不断推向深入。皮亚杰说:要知道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笔者以为,智慧就是跳跃在孩子们的指尖上,沈老师通过一系列的让学生体验的环节,层层递进,以动促思,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被深深的烙在了学生的脑海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加强,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关键的是,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建构知识。
  
  四、注重及时生成
  
  预设的教案往往不能掌控实际的课堂的教学,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并不是纯粹的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特别要注意在一些关键的环节上不要急于用规范的做法来束缚住学生的思路,而是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知。如,沈老师的课堂上。在让学生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老师没有马上告诉学生如何判断,而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利用手中的图形折一折,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笔者以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教学后的反思,取他人所长,避自己之短。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篇树叶,而我们的教学中,也不会相同的两节课,我们应在不断的对比、深化、提升中创出自己的教学风格。注重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力目标,使得每位学生都有不同发展,让数学充分体现价值。通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注重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真正实现数学育人,在此基础上,去挖掘教材内在的美,去整合多种可利用的资源。让美流淌于每个孩子的心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要】 解读新课程标准使我们认识到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如何提高课堂结课的有效性呢?本文阐述了新课改理念,分析了在中学数学正确的结课观,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实施有效结课的方法,同时强调对结课的“有效性”要进行经常性的反思.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数学;结课观;结课方式;有效性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收口”在“编筐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再开展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根据这一标准,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发挥教学智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从近日听到的一堂“分类计数与分步计数原理”的数学公开课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鲜活的设计思想在新课程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伴随上课铃声的落下,教师微笑着开始了
我在西藏当兵24年,现在离开西藏整整20年了。在这20年中,我对西藏的眷恋一日也没停止过。一直以来,我把西藏看作第二故乡,并自豪地称自己是西藏人。前不久,在云南大理机场候机时,对面坐着一位头戴毡帽、脸色黝黑的中年男子,我一眼就认出他是藏族同胞。我仿佛见到了久别的亲人,迎上去主动招呼他。果不出我所料,这位中年男子正是西藏阿里人,经他自我介绍得知他叫巴登。我们聊得很火热,从阿里的古格王朝遗址讲到狮泉河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4-9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积累初步的收集、整理记录数据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合作的意义,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在很多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后不能适应高中数学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过渡教学,笔者在此谈谈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过渡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全面贯彻新课程要求。优化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订学习计划  为了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多样性的基本理念,使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高中数学课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时空和教学环境. 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然而,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却发现,有些教师为了体
【摘要】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学生的成绩和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阐明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双向性、发散性、广阔性、周密性、深刻性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数学;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不会解题或考虑不周等现象,追究其原因除基础不扎实以外,还有很大的原因是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欠
生成的全称是“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充满生机的新特点。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权力,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发展,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重视学生既有的经验、知识与文本、他人的信息相互碰撞,
一、创设有效情景    有效的学习情景是建立在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中,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仅能解决有效学习情境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而且能够应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良好的学习状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素质的发展。为了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教师就应积极为学生创设与生活内容有关、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活动探索的动机。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科学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老师拥有取舍、调整课件的主动权,留有点拨讲解的空间。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感受多彩的画面。接受感官的刺激,得到适时的点拨。思维容易被激活,探究的意识增强。如此这般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相得益彰。其效果绝非传统教学手段可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问题导入情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