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让学生批改作文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j1990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批改作文,本不是一件新鲜事,可是推广起来很难。有的教师刚引导学生批改了几篇作文,立即受到领导批评、家长指责。大家似乎有个共识: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语文老师不改作文,那就是偷懒。
  不可否认,有些老师精批细改,确实引导学生写出了许多好文章。可是,也有不少人无缘遇良师,或者遇上了魏书生那样的老师,他们多读勤写,自批自改,也写出了大量的好作品。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让学生批改作文不失为一种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改与作文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批改作文成为老师的专利(说实在的,这个专利没几个老师想要),对学生来说未免是资源的大浪费。学生从同学作文中的发现、收获,远比从老师的批改中受益多得多。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到,让学生互改作文至少有以下好处:
  第一,每个学生都可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也可引以为戒。
  第二,学生批改作文时,可以互相商量、探讨、争论。理越辩越明,加深了理解,增强了印象。不像看老师评语,理解不理解都得接受。没有几个学生敢和老师争辩。
  第三,反复多次批改体验,学生不仅能记住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甚至还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无形中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四,每人每次只批改一本,下次又都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转化为兴趣。
  第五,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角色互换,能促进学生心理成熟,也有利于学生对老师的理解。
  学生对批改作文积极性很高。他们手握红笔,俨然是个大法官,批改得比老师还认真仔细。有的学生评语写满了一页。批改后,学生们对同学写的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对老师写批语的关注。
  当然,老师也要交给学生一把尺子。我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
  第一,有无错别字。发现错别字,在原文上打标记,在旁边改正。发现错别字,每个扣1分。
  第二,语句是否通顺,有无病句。挑出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因,在空白处改正。每处病句扣1分。
  第三,标点符号有无用错。强调标号、点号的正确使用、规范书写,包括书写的位置。发现错误的地方,一处扣一分。
  第四,是否合乎文体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自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作文题干的要求。如写记叙文《这件事教育了我》,要求适当议论,文章是不是做到了。写说明文《松鼠的尾巴》,要求有描写的成份,文中有没有适量的描写。写散文《故乡小桥》,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文中结合得怎样。没写成相应文体扣10分,没体现题干要求扣2~5分。
  第五,是否写出了真情实感。是写真情实感,还是官话套话,做应景文章,学生最有发言权。此项可让学生酌情扣分。
  第六,看中心是否鲜明、集中。有的文章是应付作业的,作者自己也不知道要表现什么,传达给读者什么感受,让人看后不知所云,这一项扣到0分。有一定的认识感受,但漫无边际,什么都想说,又什么都说不清,可以扣2~5分。
  第七,看文章的选材。选材上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材料是否虚假;③是否典型。最重要的是第一点,做不到扣5分。其他做不到,每点扣1~2分。
  第八,看文章的思路条理、结构。思路不清,颠三倒四,可扣5分。安排不合理,扣l~2分。结构方面,要求写四点批语:①结构是否完整;②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③过渡是否自然;④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有头没尾的,扣5分。其他一项扣1~2分。
  以上几条,是写作文的基本要求,采用扣分制,每项最多扣10分。下面两条是发展提高要求,采用加分制。①看是否有精彩的语句、段落,是否有动情点。一篇作文能有一两处精彩的语句、段落就是亮点,就可以加2~5分。能有一处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就可以再加5分。②看立意是否新颖,构思是否巧妙。立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或者话题不新,却能写出新的角度,就可以加5~10分。如果构思有新巧之处,可以加5分。
  这样总共10项,满分100分。每个人要从这10个方面考虑,但写批语不一定面面俱到。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又在于教育,教育的关键又在于基础教育。但现在有很多学生不思进取,整天在学校惹是生非,甚至打骂老师,老师、学校对他们毫无办法,因为学生们牛啊!!有义务教育法,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两棵大树很好遮荫啊!其实,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
期刊
据报载,著名科学家杨振宇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的少得多。何以造成这样的差距?杨振宇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中国教育只注意解答问题,而不注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所以,杨振宇向中国科大少年班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学贵有疑。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这是因为:  1 让学生质
期刊
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结果对比。这种现象引发了我们对小学教学课堂教学的深思。我们提倡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所提高、有进步、有收获。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大家共同商榷。  1 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必须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
数学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一门最基础的工具学科,学生的数学素质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的教学目的不再是培养会背数学概念、公式、能解答考试题目的知识人才,而是应面向全体学生,按照数学本身固有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学生主体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并且使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注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程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创设表演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设辩论情境,提高思维能力。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 教学情境 创设策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意义的情境创设,是他们(指学生)始终以积极态度参与的无形动力。”创
期刊
不知不觉间,我们实施新程改革已经有很多年了。虽然我现在只是一个普通基层教育工作者,但是,通过几番不停地学习、实践、研讨、观摩……窃以为:虽然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变了、虽然学生的学习地位变了、虽然教育教学方法变了、虽然评价方式和模式也变了……但是,我也慢慢发现,有的教师(当然也一度包括曾经的我)在课改过程中只是学到了新课改的表面“动作”,而对新课改的内在精髓很少揣摩,并且在认识上往往时有偏
期刊
【摘 要】 歌唱教学对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农村中学,如何有效地提升歌唱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个老课题,但却始终是篇新文章。本文从加强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开设声乐小组及提供学生自我展示舞台等角度,归纳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贴近实际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歌唱教学 声乐 观念 实际情况 农村中学 创造性思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
期刊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内容平淡、语言匮乏。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了解不够,书读得太少。为了使学生作文的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些有意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生活的积累:观、说、写  观,即对自然、社会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全方位,全身心地体验生活。观察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知识、丰富写作素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引导学生留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寓德育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是每一个物理教师的职责。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对学生的世界观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对物理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德育渗透 教学策略  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树立德育观念,注意捕捉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并将其融入物理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物理教材中蕴含
期刊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从事教育工作已十多年的时间,经过多年的从事小学教育,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一名教师的“难做”,现在的孩子受社会的影响,家庭的熏陶,父母祖辈的溺爱,孩子越来越娇惯,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也越来越不听劝阻,尤其近几年来,孩子们对待学习越来越不以为然,对待老师们的谆谆教导越来越当作“耳旁风”,然而如今的社会又对教师的要求是如此之高,如此之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师要如何教育好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