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路边摊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l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那年的冬天,我在家附近的区政府做文员,步行上下班途中会路过一所学校,每到黄昏时分,校门口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品类繁多的路边摊。那种“明明知道是垃圾食品但依然诱人”的烟火气息,真让人挪不动脚步。
  有好几次,我忍不住在一辆推车前停下,迅速挑好几样蔬菜、肉类,再加一个烧饼。老板将它们一股脑儿扔进油里炸。等待几分钟后,热腾腾、火辣辣、油腻腻的炸串儿就会带来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许多年前,我和路边摊曾有段亲密无间的岁月。
  初中时,我刚刚进入青春期,整个人食欲大增,尤其每天傍晚放学,从走出校门开始就必定要吃一路,回到家还要照常吃晚饭。
  炸鸡柳、烤香肠、鸡蛋饼、铁板鱿鱼、狼牙土豆……从学校门外的小巷走到坐公交车的大街,所经之处全是路边摊,热烈的、火辣的、含蓄的、柔情的……溢满口腔,滋味万千。这些“垃圾食品”,同各种香气杂糅着,成功占据了我软弱的思想和空虚的胃。
  我对路边摊唯一的要求,就是能让我边走边吃。如果非要正儿八经地落座,总觉得差了点儿意思。记忆里最难以释怀的一次,我照旧吃了一路,最后在卖鸡蛋饼的摊位前驻足,正满怀期待地瞅着摊主烙饼、打鸡蛋、撒调料时,突然发现我喜欢的男生经过,他非常崩溃地问我身旁的闺密:“她每天都是这样吃的吗?!”
  那是2003年的冬天,14岁的我正奔跑在发福的路上,哪怕面对“男神”的质疑和调侃,也能做到不以为意,继续擁护心心念念的街边美味。
  时光如白驹过隙,当初陪我一路走、一路吃的闺密,已嫁为人妇;当初懵懂暗恋的少年,也早已失去了联系。就连我自己,也辗转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生活的变迁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成长的收获,有时候,也代表着失去。
  直到学生时代落幕,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乡,像初中时那样,每天按点儿回家,只不过“放学”变成了“下班”;没变的是,居然又找到了那种“饥肠辘辘”的熟悉感。
  我忍不住像小时候那样,抛开所谓的健康理念和减肥计划,去买了一份油炸菜夹馍,就着汽车尾气和寒冷北风大口咀嚼。哪怕明明知道这样吃的代价是胃疼,也一定要边走边吃,一秒都不愿耽搁。
  油炸食品的香腻充斥在口腔中,身心皆得到满足的我再也不觉得步行回家很疲惫。望着车水马龙的街道、熟悉亲切的市容,恍然间感慨,这城市,似乎没怎么变,但一切又像是早已变了。


  我曾经和认识10多年的老友聊起各自喜欢的街边小吃。他说自己有个习惯,就是每次去陌生的城市,都要尝尝当地的臭豆腐。为此他专程去了趟长沙,事后他说,各地臭豆腐的区别确实不大。我很不解,那玩意儿炸得干瘪,口感生硬,有啥好吃的?有啥值得四处寻觅的?
  他说,大概吃的是不同的心情吧。
  我懂,相比在干净明亮的饭店吃过的每一餐堂食,路边摊更容易承载一些微小却深切的时刻。
  和妈妈到厦门旅行,在集美学村逛得又累又饿,看到卖手抓饼的小推车立刻扑上去,谁知摊主烙饼烙到一半被家人紧急召唤,我妈大手一挥:“你去忙你的!”她立刻撸起袖子化身手抓饼大厨,做完了我们的饼,又来了几位顾客……以至于许多年后,我对厦门最深刻的记忆,不是绝美的海岸,也不是文艺范儿的网红店,而是我妈在路边烙饼的神奇操作。
  也曾遇到过将我捧在手心的男孩,对方在认识我之前从不喜辣,我们去重庆玩儿,他能够在我半开玩笑半撒娇的“威逼利诱”下—“不吃完就说明不爱我”—坐在解放碑步行街的马路牙子上,趁着渐浓的夜色,塞下一整份酸辣粉。之后一边狂灌冰水,一边逞强地说:“主要是不能浪费粮食……”
  说来也巧,去年我回到了高中母校任教。每天中午和傍晚的放学时段,校门口总会被围得水泄不通—不用猜,一定是小吃摊出摊儿了。孩子们右手一串烤面筋,左手一杯关东煮,叽叽喳喳地在大街小巷四散而去。有时,我也扛不住心痒痒而去胡吃海塞一通,遇到认识的学生,难免面露窘相,学生倒是激动万分地说:“老师,咱俩吃的是同款!”
  如今,越来越多的街边小吃阔步迈进商业综合体,相比吹着空调等待一把包装考究的炸串,我还是更愿意在某个不经意间走过的路口,偶遇一阵油腻却浓郁的香气。或许是因为那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美味,不仅满足了无数挑剔的味蕾,温暖了千万饥饿的肠胃,更是轻易地和我们的成长轨迹黏在一起。每次把小吃塞入口中的瞬间,深藏于岁月中的爱与自由便溢了出来,浸入心田,化作永久的春天。
其他文献
我是四川成都人,从小喜欢画画。我父母本来认为艺术这条路太小众了,不好走,但架不住我喜欢,就花大价钱请了老师辅导。我也不负众望,考上本地的一所艺术院校,后来又读了动画专业的研究生,现在在一家影视培训基地当老师。  我父母的感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不过是搭伴过日子吧。我爸在农村长大,小时候过得很苦,他总觉得给家人充裕的物质生活才算尽到责任,所以拼命挣钱。学艺术特别烧钱,我上大学时,有些额外的课程一
期刊
漢代宫苑中的鞠城蹴鞠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据《史记·苏秦列传》《战国策·齐策》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中就有蹴鞠运动。  东汉有位名叫李尤的人曾为一座完工的“鞠城”题写铭文,是为《鞠城铭》。所谓鞠城,是专门进行蹴鞠运动的场所,相当于现在的足球场。鞠城为长方形,面积约为半个足球场大小,多为露天建造,外有矮墙,以方便捡球。  汉代蹴鞠已是
期刊
闲时喜欢翻看《西游记》,有时爱看神仙,有时爱看妖精,这一回看的时候突然让两桌素席吸引了。一桌是花果山众猴设宴送猴王出海:“熟煨山药,烂煮黄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炊羹。”另外一桌是唐太宗办御宴招待唐僧,“烂煮蔓菁,糖浇香芋”“面筋椿树叶,木耳豆腐皮”“花椒煮莱菔,芥末拌瓜丝”。当然,后一桌里的食物描绘得更为精确,毕竟是“人”吃的。况且这些素菜,如今也常见。  请客是好事,但如果菜不佳,骨多肉
期刊
特别推荐:卢米埃尔!冒险开始  导演:蒂耶里·福茂  类型:纪录片  戛纳电影节总监蒂耶里·福茂从“现代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早期拍摄的数量惊人的短片中,精心挑选出108部,组成了这部长约90分钟的短片合集。这些影片在现代4K技术的修复下重新焕发光彩。有机会重温这些短片,令人热泪盈眶,这是超越时空、最有温度的历史。在那个朴素如诗的年代,卢米埃尔兄弟以惊人的直觉记录下生活的吉光片羽。此后,电影开始了
期刊
马平川:父母家里装了网络,我和他们视频通话。我住在小房子里,每天早出晚归,家里无暇收拾,显得挺拥挤。当母亲看到我坐的沙发旁边包着一堆东西时,就问我那是什么。我说是冬天的厚棉被,没地方放,就堆在沙发靠墙的一边。我在北京多年,还是这样的境况,面对父母有些尴尬。没想到父亲说:“北京房价那么高,你们能有自己的房子已经很好了。家里拥挤些没关系,温暖就行了。”我顿时心里敞亮了。  惢:当年我还在上大学,男朋友
期刊
暮色四合,晚归者最大的安慰,莫过于一碗热汤;  离家千里,游子的思乡之情,具象为“鲈鱼莼菜”;  經典纪录片那么多,最深入人心的,当属《舌尖上的中国》;  看过一本书,内容早忘了,书名叫《爱,就是一起吃好多好多顿饭》;  有人开玩笑说,每一个老祖宗留下来的节日,最重要的,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什么”。  我们对食物的追求由来已久,深深刻在骨子里。  这追求是江南无锡的一碗面,浇头丰俭由己,浓汤“鲜掉
期刊
晓黎开了家店,主营业务是卖三种桌子:餐桌、办公桌、书桌。  这和她的经历有关,她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桌子不过是这三种。  在晓黎的记忆中,家里总是高朋满座,但即便是年夜饭,也是十几个罐头草草拼就。“父母走南闯北,我们经常搬家。”晓黎回忆道,“钥匙总挂在我的胸口,父母不在家,我就领着弟弟妹妹,带着搪瓷缸子,去食堂排队等候。”  晓黎一直渴望有一张完美的餐桌。  这餐桌,包括父母亲手做的饭菜,以及围坐在
期刊
射以演武:彎弓搭箭惊鸿起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一直是战争中的决定性武器。据考古资料显示,在距今2.8万多年前的山西峙峪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石镞,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了使用弓箭。到了商代,射箭成为贵族子弟必学的一门功课,步射和骑射已广泛应用于军事活动。西周时期,由于战争频仍,射箭训练更是扩展到民间。很多奴隶平时耕作,农闲时训练,战时则是士兵。习射画像砖 东汉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攻伐的事件时有
期刊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爱吃面食的北方人慕名來江南,出发前最大的担心,除了听不懂云里雾里的吴侬软语,就是能否适应鱼米之乡的饭食。殊不知,江南人对面的热爱一点儿也不亚于北方人,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如果举办城市面食博览会,南京的皮肚面、镇江的锅盖面、常州的银丝面、江阴的刀鱼面、苏州的羊汤面、昆山的奥灶面……哪一个不是结棍(吴语:厉害)的狠角色?来过江南,如果没有品尝水乡的面,倒是一件人生憾事。  
期刊
一  我当年初到重庆,满街找“重庆鸡公煲”的店面,找不到—那會儿,上海满大街都是卖重庆鸡公煲的:将鸡块下入麻辣锅,加大量的芹菜、洋葱等炖了当作锅底,再加其他料。  女友说:“重庆就没有鸡公煲!”  我大学时去过一次兰州,停留甚短,也不太找得见“兰州拉面”的招牌。问朋友:“你们吃的这是什么面?”“牛肉面!”  我陪一个北京朋友在上海徐汇通宵唱完歌,摸着晨光去吃早点—经历过的都知道,通宵之后,一碗甜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