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学与禅家的悟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是非常强调不断学习,并充实自己生命内涵的学派。学这个字,好学这件事,在《论语》一书中屡屡出现。甚至《论语》的第一章第一节,就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开始。自此以后,学生、学者、学问等名词相继出现。学,已经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工作了。
  佛教传入中国,一般而言都说是东汉明帝之时。佛教在中国,根据不同教派的要求,而有不同的修行方法。有的教派强调来世,有的教派强调获得智慧等。在求智的这个方向上,因为离开宗教远,而离思想近,故而深获中国知识界青睐。其中,尤以禅宗所说的悟,最为人所乐道。
  自从禅宗这种获得智慧,提升自我的方法介绍到中国来以后,似乎它和儒家的学,有对立起来的味道。似乎学是缓慢、渐进、累积的,属知识层面的问题。而悟是快速、骤然、跳越的,属智能(性灵)方面问题。
  这种对立,或者说方法上的划分,有其道理而并无不可。只不过忽视了这两种方法的阶段性功能,忽视了这两种方法相互间的关系,也太为武断,把中国与印度思想,在方法上做了简单的一刀切。
  对于这个问题的了解,应该先把学与悟两个字的定义弄清楚。
  学是怎样一种活动呢?学就是增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外面吸收了东西进来,因而增加。因此,学一字是缓慢而长期的一种知性活动。
  悟是非常不易了解的一种活动。自古以来有好多说法绕着圈子,希望能给悟一个定义。我以为悟就是联想,英文叫做as—sociadon。联想原来是艺术活动中的一个动作,我认为它也即是悟的定义。
  这种说法,我用几个书法家做例子来谈。第一个人,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人,号为书圣。但是他在书法的锻炼过程中也有瓶颈。根据记载,王羲之是看见鹅划水而悟了书法的道理。他悟了什么呢?他不过是因为鹅的划水动作,而联想到他书法上的一些问题。鹅和书法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王羲之对鹅与书法二者问作的联想。悟就是联想。
  再说唐代的张旭。张旭以草书出名,但是他的书法境界提高,也是经过了悟的阶段。张旭的悟,来自观赏公孙大娘舞剑器,以及目睹公主与担夫争道。剑器,即是彩带。张旭看见彩带舞动,而联想到草书的飞舞。他看到二位身份差得悬殊的人争走道路,其行为上的进退与心理上的不平顺,使他深刻联想到书法上的一些哲学问题。
  这种例子在书法史上不胜枚举。元代鲜于枢见人挽车泥中,与宋代黄庭坚见人荡桨而各自悟出了笔法,都是有名的例子。例子不再举了,我只是要说明悟这个难懂的名词,就是联想。就是把两种看似不相同的事,寻出其中相同的道理,而有所体会,豁然开朗。
  学与悟是人类知性活动的两个阶段。学为前半段,目的在累积可资比对,联想、贯穿的基本数据。等到累积够了,便开始后半段的悟。悟即是把已经装在肚子中的数据,加以联想、贯穿。而得到一个共通的、普遍的道理。
  所以,佛教的悟这个字迷惑了好多人,好久的时间。其实它在中国儒家的学术中常常被提到。例如《论语·为政》上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完了思什么呢?当然是思各种事情之普遍道理。若是得不着这个普遍道理,一切事情就都孤立起来。每一次遇到事,都要重新学一次。若是得着普遍道理,不要一次次反复学习,便需要联想力的发挥了,那便是悟。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阐述悟的道理很明显。告诉你桌子一角是方的,你连其它三角也是方的都联想不到,那真是顽冥不灵,那真是执迷不“悟”了。
  当然,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孔子最得意的话“吾道一以贯之”。译成白话,就是把所有事的共同道理找出来。这个共同的道理可以贯通所有的事。也即是说,掌握了这个道理,就掌握了所有事情的道理。孔子做不做得到这种境界,我们不管。不过他说的这种境界,就是悟的境界。所以学与悟是知性活动的二阶段,儒家是有这种功夫的。
  再谈佛教中对这两阶段的看法。虽然在汉文中我们说学佛。但是佛教似是不强调学,而主张悟。悟的英文常译作enlight-enment,但是,莫要忘了禅宗有所谓南宗顿悟与北宗渐悟的说法。顿悟是前面儒家说的那些,思、贯、三隅等事情同义,就是联想。顿悟在中国是悟的正宗,故以南宗之名广为流传。可是北宗渐悟就以神秀和尚为顶点而逐渐没落,我们对于北宗渐悟既不重视也不深究了。
  其实,把中国儒家和印度禅家的术语term合起来看,渐悟,慢慢的悟,就是学啊。北宗渐悟说的是知性之旅的前半段,南宗顿悟说的是后半段。境界自然大有出入,无怪五祖弘忍和尚教外别传,将衣钵授予了一个伙房小工。
  所以在不争南北名份下,正确的禅宗功夫,在过程上。应该是渐修顿悟;对于知识先累积后联想。
  最后,不禁想到所谓文字障的问题。中国和印度的主要二家思想并不能简单地以学、悟二字一刀切。学字使儒家严肃,而悟字使佛家神秘。其实二家同归而并不殊途。中国印度各处东西,东方主学,而有思与贯的后半部工夫;西方主悟,而有修与习的前半部工夫。所不同者不过文字术语罢了。佛性不分南北,人性又何尝分东西呢?
  作者单位: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其他文献
这些年来,人们喜欢将近代以来才有的不同于传统“读书人”、“士大夫”的“新式知识分子”分代,遂有近代以来多少代、1949年以来又有多少代之分。其实,“分代”并不始于今日,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时,就将“天翻天覆”的1949年以前的“新式知识分子”定义为“旧知识分子”,而将其后的定义为“我们自己培养的”“新知识分子”。如依此划分,1948年高中毕业、1953年大学毕业的陈乐民先生当
20世纪30-80年代,主张男女气质不同的性角色理论一直占据着气质研究领域的霸主地位。男强女弱、男刚女柔、男粗女细、男人理性女人情感等被视为男女不同的、普遍且本质的性别特质。所谓“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特征就是在这种二元对立的话语体系中建构的。1980年代以来,气质具有多样性与可塑性的理论及其实践,打破了这种二元分类体系。    “男强女弱”结构的倾塌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女性主义的
祖父陆宗达一生交游广泛,朋友很多。有些居京的朋友因来往方便,联系密切,我也常见,所知较多,如赵元方、马巽伯、汪绍楹、启功、朱家溍、吴晓铃等。有些知友则不在京城,如黄焯,在武汉;谭其骧,在上海;李述礼,在西安;牟润荪,在香港。这些友人与祖父的交情我也略知一二,择其可道者道来,以留逸史。  武汉大学的黄焯(字耀先)教授,是黄侃先生的侄子,与祖父往来非常之多。只是他居于武汉,只能靠书信往返。祖父与黄焯相
上世纪9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活跃过一个校园诗人徐芳,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好像沉寂了。比她沉寂得更久的是另一个写诗的徐芳,曾活跃在六十年前的北京大学,不妨说她也是个校园诗人。后一个徐芳加入过沈从文主编的《大公报文艺》“诗刊”的作者队伍,风头一时。近两年来报刊上有几篇文章说到她,但所述均在她与胡适的缠绵情事,旨趣似在文学之外,不大靠近我心目中的那位诗人。  徐芳开始写诗,是在读女师大附中的时候,正逢十七
前两年,我对社会学界提出的“社会共生”理论写过评述,奉其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哲学”。可惜,此论至今尚未获得充分展开。缺乏细部描写,尤其是欠缺可用于解读和解决中国当前社会矛盾的分析框架和操作策略。李强的《社会分层十讲》(以下简称《分层》)适时地填补了这一空缺,为社会学对中国社会的发言立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分层理论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社会学的“显学”,可对中国社会而言还是“新学”,这不仅仅是学分
日前读到《博览群书》2008年第6期和第7期上由吴剑撰写的《选编老歌要对历史负责》和《不能贬低黎锦晖在流行音乐史上的地位》两文,主要是针对陈钢主编的《上海老歌名典》一书在歌曲选择上提出讨论,并指出该书部分歌曲简介或影歌星生平记事资料的失误。  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是三本老歌选《解语花》的编著者吴剑。她致力于老歌保存与推广工作多年,对于词曲资料收集不遗余力,同时对许多歌曲创作、演唱及灌唱的经过也多有研究
五月,多么富于诗意的日子,提到她,总让人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联想到青春和生机!然而,2007年的五月则不然,她带给国人,尤其是我们这些在学校里吃粉笔灰的,是沉重乃至悲怆。  在这个五月,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不断传来国内高校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各个层次均有)跳楼自杀的噩耗,真的教人心情沉痛。  就以北京地区的高校来说,5月13日,清华大学一硕士生从高处坠落,命归黄泉;5月14日,
张冠李戴的诗人路易士著作    2005年11月,广陵书社推出张耘田、陈巍主编的《苏州民国艺文志》(以下简称《艺文志》)。作为苏州图书馆参与编写的一部工具书,内容颇为丰富、翔实。的确,按照该书的说法,其书目著录,突破业内的传统著录格式,以大众熟识的“图书文献名 出版项 馆藏状况”的模式,一目了然,方便了读者。  该书在介绍诗人“纪弦”(上册,P165~1666)时,诗人书目中收录有《银价与中国物
1917年革命是沙皇俄国由1861年农奴制改革启动的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结果,土地是俄国现代化与革命的关键问题,也是俄国最广大民众的失乐园。《1917年俄罗斯纪事》叙述了穿军装的农民与出身农村的工人,从关切面包、情系土地的素朴诉求到拿起武器、走上街头的奋起革命的史诗性场景。1917年,俄国民众最关注的是土地与和平。和平是身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俄国民众最迫切的向往,土地则是俄罗斯人民千百年、特别
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工作规律(下称“两个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对党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促进干部全面健康成长、实现党校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谈宜彦等同志撰著的《领导干部成长八论》和《党校教育工作八论》(下称两个《八论》),就是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基于经验积累,通过调查研究,经过理性思考,对“两个规律”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的成果。    时代的呼唤 事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