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eonettes:带着去飙车

来源 :音像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aoy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arageRock(车库摇滚?我不确定它的中文名,但确实有人这么叫唤)是那种很容易在地面上生长的东西:首先,它要求越简单越好,顶好是三个和弦到底,一首歌时间不要超过3分钟;其次,它廉价,一点不以高贵自居,最破的嗓子和最烂的吉他就能做出来;再次,它旧得不得了,差不多赶得上扔在旮旯里的杰克,凯鲁亚克了(不可否认越古老的东西越有生命力,千年马蹄莲一旦重见天日还会发芽开花);同时,它符合某种新世纪的浪漫幻想,伊甸园之梦也罢,西部传奇也罢,甚至和海盗和安徒生童话都扯上关系——反正有了那么一点点返璞归真的面目;此外,它和车库最大的联系之处就是可以在一条高速公路上没完没了地撒过去。根据以上总结,我认为从一堆稀奇古怪自命不凡的新晋热门乐队里面拣到TheRaveone~es应该不算件坏事,甚至在第一遍听到现场版“SomewherelnTexas”时还来了点小激动,顺手就把它传给了好几个在线的好友。
  这年夏天气温高得不同于往常,一到夜里就会睡意全无,只能把时间无辜地交给万维网,损失是健康和皮肤每况愈下有了未老先衰的征兆,收获是硬盘里的MP3在以几何级增长。因为音乐这样通透的折磨和甜蜜的强迫症,我愿意把机子不间断地开240d、时,即使在第240小时会心肌梗塞突然死去,你别告诉我该去停一停歇一歇(保持大脑的新鲜度?),我说我做不到,我说我在听((WhipltOn0就能很兴奋。
  又干又瘦的白种男子:吉他Sune RoseWagner;身高6英尺(约1.82米)的金发女郎:贝斯Sharin Foo。他们不怀好意地在降B小调上合作了这样一张8首歌的EP,然后揣着它半试探半挑衅踏上了前面的摇滚征途。从北欧到北美,一路口吐脏话,摆弄卡通姿势,毫不掩饰要追求几许戏剧效果,主打歌“AttackoftheGhostRiders”(鬼魂骑士的进攻)里头唱得明白:脸上涂唇膏/天上正打雷/树影在摇曳/别问为啥会。
  没想到方一踏上合众国,即被形容为斯堪的那维亚版TheWhiteStripes,两个心高气傲的丹麦人叫屈不已,马上向外声明“只是兄弟姐妹一般的感情”,不像Stripes的Meg和Jack曾是夫妻。
  27岁的SharinFoo聪明地领会到新大陆尚属一块等待开启和征服的土地,要用它来撒播明星之梦。“通常,在丹麦,人们不大有自信,”她说,“但我们有一大堆。”Foo的祖父来自中国湖南, 因此她身上流着四分之一中国血统,少不了几分东方情结,曾经去印度攻读了一门古老的专业:兴都斯坦古典乐,回到哥本哈根以后在本地及附近俱乐部里唱歌。命中注定她要撞上从西雅图返乡的SuneRoseWagner(他从前的乐队叫PsychedUpJanis,这个Janis多半是JanisJoplin了),两个人都对国内流行界不屑一顾,觉得那些人根本没有进取之心,两个人也都对邻国瑞典赞叹不已——自ABBA以来到如今的Hives,已经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音乐团体。那么,谁来振兴丹麦摇滚呢?当仁不让就是他们自己了:TheRaveoneEes!
  还是在去年差不多同一时间,TheRaveoneEes就以这张((Whip,tOn0首度登台,果然让听众大吃一惊。有不少人甚至觉得自SonicYouth以来,还没听过这么狂躁的东西(我肯定此人不听工业噪音),也有人指出他们拣了太多美国垃圾,如此说法也不算空穴来风一一Sune根本就是在BuddyHolly,EvenlyBrothers、Suicide的淫浸下长大的,又无比热爱约翰’休斯导演的电影。出自对低俗文学、黑色电影、希区柯克的偏嗜,他打定主意要用音符来生产催眠和自虐,于是写出来每一首歌画面感都十分强烈, 并且说不出的暧昧。在我看来,“VeronicaFever”再现了要么萨德要么莱奥波德的小说,“CopsOnOurTail”一定与《蜜月杀手》或《邦妮和克莱德》有关,“BeatCity”则差不多就是《天生杀人狂》了。Sune本人未具多少特色却耐听的细嗓门,通过效果器以后已经七零八落,经过耳膜以后更加所剩无几,保留在意念中似乎只是删节的原版。乍一听上去必然会察觉到几分不和谐, 因为歌曲只着力于快速行进、穿梭和冲刺,28分钟听不到几处高低起伏,让你在晕晕乎乎之中和Lo-Fi还有噪声一起把身体卷成一支麻花,朝顺时针方向旋转,任凭尖厉的Buzz啸叫着把它拆分。每个听((Whip,tOn0的人可能都怀有罪恶感,我也是,不过转念之间,罪恶已与快乐合为一体——两件事物同样程度地不需要理由。
  一年以后Raveonettes再次亮相,正式发行了完整的《ChainGangOfLove》,和《WhipltOn》正好形成呼应(专辑标题就是来自上一张中那首“Veronica Fever”的歌词:explosive smell whenblack leather comes to you,beating that ass withthechaingangoflove), “这张专辑可以作为一千部电影的原声,只要当中出现如下场景:夜晚,驾驶一辆汽车在美国某条公路上飞驰。”BBC的音乐评论如是说。可见从“抽它”到“爱之铁链囚徒”,Sune和他的女搭档其实只做了一个足以称道的改变,那就是把小调音阶移到了大调音阶,Foo解释说:“通常小调用来表达的是阴沉和忧伤,而大调会显得欢快、愉悦一些。”13首歌仍只有短短35分钟,重复着上一张的简单和横冲直撞:没啥转换的和弦,干脆利索;借助于鼓机录音,“LoveCanDestroy'’索性就由一只节拍器从头晌到尾;以及大片背景噪音。值得一提的是加重了女声的份量,情景则一改邪恶面目,走上纯洁路线,类似于伯格曼影片《芬尼和亚历山大》——里外充满孩子的幻觉。有时候觉得自己真是太明白他们的居心了,从整张专辑闹哄哄的气氛就能想起西方人过圣诞节的场景,其乐融融:“Chain Gang OfLove”如一出小丑闹剧,“NoiseSummer”开头模仿了一段可爱的拍手声,表现得万分稚气,“The Truth About Jonny”可能与童年鬼故事相关一一听GarageRock是需要一些想象力的,另外还需要几分容忍,当你越来越倾向于粗放的无所顾忌的表达方式,就越对它欲罢不能。
其他文献
看完《我和爸爸》,说实话我很羡慕鱼静。我想爸爸了。那一刻我最想做的事是回家跟爸爸撒一回娇:  我躺在沙发上,头靠着爸爸的腿,睁大了眼睛问他:你觉得我漂亮吗?  然后看到他无比骄傲自豪的笑容,“当然咯,我女儿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姑娘了”。  我偷笑了一下,却又立即扳下脸来,大喊“你这个人一点都不真实”。  然后看到他脸上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我最实话实说啦,在爸爸心目中你永远是最漂亮的”。  我噗哧一下
期刊
有人说,2003年香港娱乐圈流年不利,张国荣走了,柯受良离开,而刚宣布自己要与癌症做斗争的梅艳芳终于没有走过多事的2003年,12月30日的凌晨,一位芳华绝代的佳人香消玉陨,也令2003年的最后一天抹上了一片隐晦和悲凉,所有爱她的人在那一天都痛心不已。  打开各大网站才发现,满目尽是悲伤和怀念。阿梅真的走了,留下很多喜欢她的影迷、歌迷。在一个平常的早晨,嘻笑怒卖皆是真性情的阿梅留给大家一个远去的背
期刊
过去的2003年似乎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别的暂且不表,单是娱乐圈就让我们留下了不少不快乐的记忆。不过,这年头用心做音乐的人还是不少,按照我记忆的轨迹粗粗浏览了一遍,找出下面十张在2003年度算是比较不错的唱片和大家分享,需要说明的是,这十张唱片由于分属不同的音乐类型,所以也没有刻意去排什么名次,只知道他们是好专辑就是了。所以,十张唱片是以发行时间作一个粗略的排列顺序,并没有其他什么特别的含义。  
期刊
一年之末,中国人民总是要纪念一位伟大人物的诞辰。毛泽东,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在世界音乐界,美国作曲家亚当斯的《尼克松在中国》和记录小提琴家斯特恩中国之行的记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让这位历史伟人进一步被世界接受。但同时,另一个值得人们纪念的伟大人物的诞辰也在年末的12月,但人们对他投注的热情似乎并不那么充足。这个人就是柏辽兹。  1803年的12月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生于法国沿海地区
期刊
新年时节一直是各家唱片公司的发片旺季,由于和电台一起搞视听欣赏会的缘故,小弟自然必须狂听来自各家公司的新唱片。在此,挑出几张比较值得推荐和收藏的新碟,留请诸位读者注意。    1.片名:普列文:小提琴协奏曲;伯恩斯坦:小夜曲  演奏:安妮-苏菲·穆特/普列文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  编号:DG 474 500-2  普列文和穆特的结合曾经是古典乐坛的美谈,《小提琴协奏曲》就是普列文送给爱
期刊
2月底3月初,德国音乐剧《大西洋的故事》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公演。这部音乐剧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在纳粹极端统治时期,许多世界著名的德国文化精英被迫逃离家园,在纽约、上海等地避难的故事。该剧的主创者,德国著名摇滚歌星Udo Lindenburg将20年代流行于德国的音乐杰作,运用现代手法和风格改编后,赋予新的生命力展现于舞台。  Udo Lindenburg在德国是家喻户晓的摇滚歌星,他不仅是德国
期刊
许多许多的场景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怜惜起来,心痛不已。  颜色,气味,光线,话语,动作,表情,没有道理的。  这是2003年圣诞,握着一叠无处可寄的圣诞卡,在街上,不知该干嘛。人流里穿梭,生的寂寞一点点从脚下堆积上来直到快要淹没头顶,看到红红绿绿,看到笑靥如花,看到成群或结伴的形状。  Christmas,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选了Leona Naess的同名唱片。  Christmas,在这样的一首歌
期刊
她的头上曾经光环无数:牛仔精灵、道德模范、美国乐坛的玉女、美国流行音乐文化风向标;她曾经因自己的清新美丽赢得了无数荣誉:美国《福布斯》杂志曾以她为封面人物,特别介绍了当年这位“带动全球经济繁荣的17岁美少女”;美国歌迷投票选举她为“最爱国民美少女”的称号;她还担任过著名服装品牌Tommy Hilfiger和麦当劳的年度形象代言人。可惜雕琢的美貌经不起岁月的冲刷,曾身处顶峰的她怎奈得人气如流沙般从指
期刊
“在寻找幸福中死去”其实是一部书的名字,准确地说,一本小说,并且是我在近期内看过的最好的一本。情节交代很没头绪,打着后现代的烙印,漂浮着一个个小章节,讲一堆无聊年轻人在没有理想和信仰的生活里,怎样把时间消耗殆尽的过程。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一个理由是它叙事的场景性,三两人物,若干理由形成交叉,固定的地点发生一点什么,然后很快掠过。如果拍成镜头,我猜是安东尼奥尼式的。  另一个理由是它那与众不同的作者
期刊
当星星闭上了眼睛, 黑夜哄睡了大地,我还望着闪烁的电脑屏幕,想着夕阳落下的模样。回忆是一种病,一旦染上又会久治不愈。   匆匆打开音箱,是老狼的“久违的事”。   久违的事想起还是甜的/久违的人你还在相册的第一篇/你留下的蓝信箱/我不时还要看一看/你带走的粉窗帘如今飘在谁窗前/想想当初第一面不是很遥远/羞涩的你问着我两个人的缘/牵牵你的小手亲亲红红的笑脸/你不知所措靠着我的肩你说会永远……   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