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次实践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ianx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提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会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不再一味地灌输给学生知识,而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敢于探究。在《汉家寨》第二课时教学中,笔者调整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新要求,在教学有效性上得到较好的体现。
  【关键词】《汉家寨》;自主学习;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成为语文教师乃至其他学科教师的一个教学目标。王荣生教授尤其看重学生的“学的活动”,他认为:“教学流程择其要而言,归纳为三句话:学生的‘学的活动’有较充分地展开,学生的学习经验有较充分地表达与交流,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共同的学习经验。”由此看来,只有让学生充分对文本进行阅读、理解,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体现。而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的提问、交流,则能促进他们共享经验,在合作中探究文本内涵。
  与此同时,不少老师同样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如江苏泰州中学董旭午老师提出:“课堂教读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品深、品足课文语言的真味,让他们的生命和心灵无数次的为课文的语言所震撼,以彻底激活他们对母语的真爱。”又如江苏羊尖高级中学张春华老师认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是真正的教,给学生学习体验的机会才是真正的会教,教师轻松、学生愉快、学有收获才是教的艺术的最高境界。”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上,手足无措,不敢放开手脚,大胆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讨论。殊不知,《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给了我们语文教师一次实践良机。该课本不存在学生不懂的字词,却只有学生不懂的句子。那些意蕴深长的句子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者特别的人生感悟。对句子理解得够不够透彻,直接决定着对文本的解读程度之高低,也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之强弱。让学生大胆对文本进行探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汉家寨》的教学中,笔者大胆地进行了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汉家寨》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理解,用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解读课文的第一部分,了解作者如何描写环境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第二课时重点分析文中的人物象征,历史记载的意义以及坚守的含义。
  第一课时,笔者先简要介绍张承志及其作品,然后给学生十分钟时间阅读全文,重点阅读第一部分,并思考三个问题:1.用每段中现有的词语概述该段所描写的环境;2.本部分让你触动最深的描写是什么,说说其妙处;3.讨论本部分的环境描写作用何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在较深入的思考以及老师的引导下,一一将答案概括了出来。本课时实现了既定的目标。
  第二课时,先在六班上,笔者一开始还是先让学生在八分钟之内阅读完全文,然后思考列在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八分钟时间到,学生基本上阅读完毕,然而不少人脸上有些茫然。笔者让他们回答问题,结果答案五花八门,只有很少部分能够答对。于是笔者将预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却没有起到太好的效果。当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为什么作者说那个小女孩的眼睛便是他女儿的眼睛。顿时笔者明白了,原来学生对文本还有很多疑问,还没有较好地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而笔者就在这种情况下,匆匆让学生总结思考,显然是操之过急。于是笔者在七班做出了调整。仍然让学生在八分钟内阅读文本第二、三部分,但这回笔者不着急抛出问题,而是要求学生阅读完文本之后,将课文中一些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全班一起解读。
  八分钟过去了,在笔者的鼓励下,许沐恺同学率先提出问题:“为什么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问题激起了全班小小的讨论,笔者趁机请几位比较活跃的同学发言,有的说是因为那老人临时有事情,有的说老人想进就进,有的说最后一条戈壁滩有难言的神秘,老人恐惧而逃避。面对以上几种答案,笔者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同时还告诉他们,要结合全文来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文句的意义。全文通篇没有一句完整的对话,而此时面对“我”的提问,老人只是摇头,女孩则不眨眼地盯着“我”,这与第一部分作者对汉家寨周围环境的描写是相对应的,都可以用“静”来概括,而这正体现了汉家寨无言的坚守。再往深处思考,老人是主动拒绝回答“我”的问题,这是不是与汉家寨拒绝外界文化的侵入有关系?
  有了第一位同学的提问,第二位同学的发言也就毫不怯弱了。任晗同学提问“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当中的“它”指的是三岔口吗?三岔口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沉思了一会儿,学生们开始举手发言。有同学认为,三岔口所指的就是通往三条黑戈壁的岔路口;也有同学认为,三岔口指的就是汉家寨,因为课文中提到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与本段开头所提的汉家寨相对应。笔者则提醒同学们可以往深处思考,三岔口的寓意可以是人生选择的不确定性。三条未知的方向其实就是人生未知的前途,很有哲理,值得品味。
  接着,林和昌同学问:“课文中出现了两次小女孩的破红棉袄,作者这么安排有什么目的吗?”这一问正中笔者心怀,于是笔者立马抛出问题,为什么是红棉袄而不是其他颜色?红色有什么寓意?有同学回答,红色代表喜庆,小姑娘是以此欢迎“我”的到来,再欢送“我”回去。也有同学回答,红色代表积极、主动、开放,此处是小姑娘渴望与外界交流。笔者肯定几位同学的回答之后,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一片黄褐色泥屋中,红色是一个非常显眼的颜色,在这里是给苍凉、沉闷的氛围带来了亮色,且可以再进一步,寓意民族希望之光。同时棉袄之“破”则点明了他们生活的艰难与俭朴,以及在这种艰难环境下长期坚守的不易。
  林菊同学最后发问:“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兒的眼睛,为什么作者会认为小女孩的眼睛便是她女儿的眼睛?”不少同学也附和了起来,有人认为,黑亮的眼睛就是小孩的眼睛,是一种澄澈天真的善良的表现;还有人荒唐地认为说这小女孩就是作者的女儿,引得哄堂大笑。笔者适当地引导他们,汉族的外貌是黄皮肤、黑眼睛,而这里所写的黑眼睛其实就是汉族的一个传承,往深一点说,可以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并且,作者在这里提到小女孩的眼睛像她女儿的眼睛,无形中已经拉近了作者与汉家寨之间的距离,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在让学生自由提问和自由回答之后,笔者提出了几个预设的问题:一是文中除作者外,为什么只写到老人和小女孩,老人和小女孩有什么寓意;二是文中的几处历史记载有什么意义;三是文中的“坚守”有几层含义。在引导学生回答的同时,还指导他们要由浅及深地思考问题,尽量全面作答。
  “教师根据文本和学生的实际,依据相适的阅读方法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其‘过程’就能够确保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具体、步步推进地亲历、体验、感悟与文本的对话(还包括因文本阅读而发生的与教师、同学、自己相互交织的对话),获得阅读的经验并积淀为阅读能力。”本课时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较好地实现了学生之间阅读经验的交流。
  现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其中一些哲理性文字和关键字句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如果能较好地利用现代散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其他文体的解读中,相信一定能够改善部分学生学习乏力,不愿思考的现状,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J].语文学习,2010(3).
  [2]董旭午.让学生品足课文语言的真味[J].语文学习,2010(6).
  [3]张春华.教的艺术追求不能挤兑学的时空[J].语文学习,2010(12).
  [4]李维鼎.重视“过程与方法” 提高教学有效性[J]语文学习,2010(7-8).
  作者简介:蔡文恭,厦门外国语学校语文组,中学一级教师。
  (编辑:陈 岑)
其他文献
【摘要】周钇池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第四单元口语交际《续编故事》,让我们与孩子们在童话的世界畅游一周,看到了孩子们稚嫩思想迸发的火花,心灵得到了浸润。本文借这样一个平台谈谈《口语交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口语交际》;周钇池老师;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孔子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荀子也说,人之为人,不是因为人有足而无毛,而是能说话。古
【摘要】语文是充满生命力的,小语课堂是妙趣横生、其乐融融的,我们应该充分调动每个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我在上语文课时,从心动、情动、行动三方面切入,采用激疑、设境、激趣等手段,把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带给学生,把课堂打造成学生感兴趣的、能提高他们语文能力的“动感”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品味语文、读懂语文,在快乐中体会成长,在成长中获得快乐。  【关键词】活跃;动
【摘要】在教学中,许多班级都存在着学生不做作业的现象,教师对此有时也束手无策。教完《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我从中得到启示: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避免整齐划一的呆板模式,打破常规思维,尝试课外作业的多维设计,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乐于去完成,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循规蹈矩;多维设计;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国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有这
【摘要】文学艺术作品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高中语文应高于生活运用,追求更高的文学层次,发掘文学作品的美感。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注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然而却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下文将对高中语文审美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北起千里冰封的雪国,南至万古遗恨的赤壁,文有邹忌讽齐王,武推烛之武退秦师,荷塘月色下
【摘要】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进行科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呢?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师生关系将是教育工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标准下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可以多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心中所想,而学生应当关心老师,体谅老师辛苦。这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关键词】高
【摘要】新课程理念认为,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探究教学。笔者经学习和思考后认为:具有“甜味”、“苦味”、“本味”、“土味”和“新味”等五味的探究教学,能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五味”;探究教学 ;新课程理念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33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
【摘要】激发兴趣是学生语文学习成功的前提。生动、幽默的语言,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學习外延的有效拓展,评价机制的科学合理,是激发学生语文兴趣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语文;兴趣;语言;新鲜;课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前段时间,我看到几个学生到办公室找他们的语文老师抱怨说:语文真难学,总难见成效;语文不知该怎样学;语文上不上,感觉一个样……我觉得,这些抱怨具有一定的普遍
【摘要】仔细研究近几年各地中考对说明文(科技作品)考查的试题,命题者淡化了文体知识,着重从不同的侧面考查学生筛选、提取、推断信息及整合的能力。  【关键词】真阅读环境;说明文信息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追求,那么该怎样调整组织科技作品(说明文)的教学呢,我们备课组认为,一是认真研究学习《新课标》;二是研究中考,精心分析试题;三是实事求是,从一学情出发
【摘要】作文是学生个体心理上产生的沟通、交流、倾诉的需要。但我们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观察能力不强,或片面地追求分数、升学,使得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熟视无睹”,更谈不上“一吐为快”的需要!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因此,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须从丰富学生的生活、储备大量的写作素材入手,为学生的写作创造“源头活水”。  【关键词】学生写作;素材储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21世纪,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社会及个人的现实要求,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极少数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想学习,人际交往不适应,耐挫能力差,信息技术发展对传统教育的冲击等问题亟待解决。阅读教育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