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英语教学浅谈和谐教育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ufe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在当前我国教育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重视,本文着重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这个角度,浅谈了和谐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一些想法。总之,适应社会之发展的、理想的教育必定是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所追求的是,构建教育的和谐,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这种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和谐教育应该渗透到我们教育的全过程中去,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模式之一。
  [关键词]和谐教育 课堂气氛 教学内容与形式
  
  一、和谐教育的理念
  和谐教育是从创设和谐的情境入手,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以教学为中心,使学生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目标的教育思想。
  教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渠道,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如英语课堂是语言实践的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阵地。在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对话,群体性的表演,单独性的抽查,都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因素,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频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聚精会神地投入其中每一步骤,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教师合作,与同学配合,使英语课堂成为民主、平等、安全、愉悦的课堂。然而,现在我们的很多英语课堂教学,往往是师生交流不畅通,学生发言不积极,语言的操练不足量,课堂的气氛不活跃。究其原因,不出以下几种状况:学生在课堂上害怕发言,不敢活动,生怕出错,遭同学耻笑,受老师责骂,被搭档责怪。因而大多数同学采取默不做声,不动神色,以缄默不言的态度来应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而不少同学在老师提问的刹那间,焦虑不安,神色慌张,低头回避,生怕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安全感,更无民主、平等、愉悦的感觉而言。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收效会大打折扣,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受到严重压抑。李岚清副总理对这种英语教学作了这样的总结:“费时较多、收效较少”。
  象这种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辛苦根本谈不上什么和谐教育,这种沉闷、不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已习惯了老师的填鸭式的教授方式,他们认为,课堂就应该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然而仅仅讲解语言不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好方法,语言教师的任务应该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情景,组织学生足量地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创造力。二是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活动中有过很深刻的失败经历,这使得他们犹如惊弓之鸟,不敢动弹,影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三是老师在英语课堂上要求过高,提出的问题已超出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当然就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了。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民主、平等、愉悦的课堂,追求宽松、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时刻充满信心,让课堂始终充满乐趣,激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營造和谐英语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要和谐统一
  成功的课堂教学要体现教材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学生是核心,三者协调一致的现代教学思想。
  首先,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种行为共同指向教材,教材是师生教与学的主材料和依托。所以首先教师只有挖掘教材,吃透教材,驾御教材,才能有效的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淡化教材权威 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以往教材是教师必须执行的文本,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思考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的思考,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更说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因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何为问题意识?它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尽责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一堂课,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正如一部好戏,离不开导演的正确组织和指导,一堂课也需要教师的优化设计和科学实施。即便是权威专家编写的教材也难免有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实际的知识;即便是超长学生也会在学习中遇到理解和运用的障碍,更何况同一部教材是用于众多参差不齐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实际,思辨教材内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优化教学结构,促进教材与学生的和谐统一,使教材的要求顺利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觉悟。这一切的关键就是教师。同时也须注意淡化教师权威 激活学生创新的灵感。传统的教师是知识权威的化身,是全能全知的代表。二十一世纪的优秀老师应该倡导现代学习方式: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教学模式。愉快教育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思维的快乐,引导学生在问题中享受思维的快乐,那是生命的美感。老师特别须注意不要顽强地表现自我,学生有犯错误的权利,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犯错,表扬学生错得有思想,有道理,有典型意义,并因势利导就错改错。一定要强调让学生选择性地学习,要给学生留有空间。先进的课程文化特别讲究课堂的对话文化,这是民主性的体现。不是过去教师在课堂上独白,一言堂,有民主才有对话,对话是相互的沟通、交流,是积极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该采取语言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赞许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在这样民主和谐的氛围和愉悦的情绪中,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得到积极的调动,创新空间才能得到大额的开拓。
  再次,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材的编写是面向学生,教师的教学也是面向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构不成和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劳动就会变成无意义的徒劳,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成了空中楼阁,教材知识也无法转化成学生的知识,更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问、多表现、多思考,让他们自己“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苹果”,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发挥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机会。学以致用,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引用到现实生活,让他们在新问题中再实际问题,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问题和情境。
  我们应该明确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要有哪些需求。除了有掌握知识的渴求之外,学生还常常有下列需求:情绪安全感——课堂学习中,意识到自己能够像其他人一样轻松获取知识;趣味性——生动而贴近自己的课程内容;自信——感到有竞争力;归属感——班级整体相互联系的感觉;权力和自由——前者指学生希望进行自我调控和自我接纳,后者指学生有自己的抉择权、自治权。对于学生而言, 课堂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更应该带给学生情感因素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的宗旨不再是生产学习机器,而在于培养自主学习者、创新学生者,也就是培养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养成终身爱好学习的学习者。这和我们倡导的教育重在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美国心理学博士戴尔?斯科特?里德利的《自主课堂》一书告诉我们:把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放在首位,以支持学生的学习为宗旨来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的关键在于,老师应该尽力满足学生的情感、动机、需求,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知识的快乐和感情满足的愉悦,分享创造、发挥的愉悦。从理论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具备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能够对自己的情感和意志负起责任,但由于年龄和经验等诸方面的原因,他们自身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对此应该有清晰的认识,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生理的等诸方面的因素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与发展。树立平等的师生观,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实施课堂素质教育,完成教学任务,具有特殊的意义。学生主体论、核心论,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的现代教育观。
  2、課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形式要和谐统一
  内容与形式密不可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并服务于内容。成功的课堂教学既应该具有完美的形式,以增其趣味性,更应具有深刻的内容以显其实效性。如果在教学中将内容与形式错误分离,或单纯苛求教学的实效性,为教而教,就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者即使精疲力尽,听者也味同嚼蜡;或一味追求趣味性,使教学流于形式,往往出现“热热闹闹一节课,脑袋平平下课堂”的现象。根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教学中既要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又要科学设计为内容服务的教学形式,从而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获得最优教学效果。
  首先,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每堂课的教材知识无论多寡都是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知识结构,而这种知识结构又往往隐藏于教材背后,多数情况单凭学生难以独自把握。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挖掘整理,加工制作,形成层次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达到教学内容设计最优化,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其次,优化设计教学形式。教无定式。设计合理的教学形式,不但丰富课堂,活跃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的永恒主题是让每一代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前人的文明成果,并以此作为他们创造新的历史起点。积极探索,设计合理的教学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但教学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有讨论式、点拨式、自学辅导式、计算机辅助教学式等等。当然,采用何种形式,是据内容而定。只要是最优化的教学形式,就能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值,使学生真正体味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三、结语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的课堂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孕育心灵、人格和生命的尊严、自由与高贵。给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将给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空间和氛围。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这里我仅是着重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这个角度,浅谈了和谐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的一些想法。
  总而言之,适应社会之发展的、理想的教育必定是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所追求的是,构建教育的和谐,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这种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和谐教育应该渗透到我们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模式之一,它代表了教育的未来走向和永恒的追求,理所当然应成为我们教育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自主课堂》【美】戴尔·斯科特·里德利等著沈湘秦译
  [2]《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现代教育论》 黄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五十四中)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代传统女子身上拥有着许许多多难能可贵的美德,但这其中的一些美德却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女子的心酸与悲哀!是什么给她们带来了那么多的苦痛,是什么让这些善良而又美好的女子就这样被生活凋零了呢?鲁迅先生的《祥林嫂》背后的痛处让我们心疼不已啊!  [关键词]古代 传统 女子 被凋零     鲁迅先生的《祝福》是一篇老课文,也是一篇很经典而又有深刻意义的课文。自己在上课前一段时间就一直在思考要怎么上
期刊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学困生,这部分学困生往往是基础知识差、思想不集中、小动作多、课堂纪律差。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最难办的问题就是如何教育和引导这些学困生能安下心来学习。虽然他们人数可能极少,但影响力却极大。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而且这个阶段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如果不抓好学困生
期刊
[摘要]试卷讲评课是语文课的主要课型之一,只有上好语文试卷讲评课,才能提高中考复习的效率。认真做好试卷讲评课的准备,落实试卷讲评的自查、互评,总体评价,具体指导,巩固拓展等环节,重视讲评后的内容的消化、问题的复现和个别辅导是提高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提高 语文试卷讲评课效率 做法     试卷讲评课是语文课的主要课型之一,尤其是在中考复习冲刺阶段,更显出它的重要性。可是目前很多
期刊
[摘要]英语书面表达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高考试题中测试学生真实水平的唯一主观题,也是决定考生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题。本文笔者通过分析高中英语写作能力滞后的原因,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并论述了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能力 滞后 对策    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单题赋分最高的题型,分值为30分(即占
期刊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和市场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本,将动手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改革 核辐射监测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普遍采用计算机来代替人力,这就需要为社会培养懂专业、又懂技能的高级人才。就有必要对职
期刊
[摘要]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良好习惯 物理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中总结归纳出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良好的习惯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学生在学习
期刊
主题概述:学生好的习惯将影响学生一生,而好的习惯来源于学生的不同方面,包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学习习惯中学科渗透的习惯培养对学生综合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以美术学科为例提出自己看法供大家探讨引起所有教育者对学科习惯培养的重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用
期刊
[摘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对所学科目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关,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在新课程下化学教学中如何把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運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能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关键词]兴趣 优化教学 实验教学 联系实际 丰富多彩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也是发明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使数学走向生活,更加情绪化;但运用多媒体对进行课堂教学也存在盲目追求形式,过分注重直观形象,忽视或轻视言语直观,忽视或轻视板书直观,忽视学生形象
期刊
[摘要]情感对于人的认知活动十分重要,英语教学脱离了情感教学,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从介绍情感教育的特征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出发,旨在将情感教育与英語教学结合起来,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认知决定情感,而情感影响认知,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