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①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②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本课的三个子目,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和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艰难探索。
  “社会主义”一词学生耳熟能详,但是学生更多是从政治理想、政治制度来理解的。从经济成长历程来说,社会主义如何成为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新模式,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要让学生初步感受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尤其是现在的教材图文并茂,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同时,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认识模糊,甚至有错误,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等问题基本上是“一知半解”,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了解各政策产生、变化的背景,认识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解析,小组探究、师生对话等形式,了解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等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论述与实践,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伟大探索,是进步的标志。
  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是充满艰辛与曲折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以史为镜,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经济体制。
  【教学方式】
  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大屏幕上展现的是哪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正如列宁所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程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请问:列宁所说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今天,就让我们追随伟人,共同探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永恒的话题。
  展示课题:《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非常时期的“理想化”选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师:社会主义到底什么样子?怎样才能建设成社会主义?当时的人们满腹疑惑。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是如何阐述的呢?岳麓版教科书第64页提供了这样一段材料。
  材料1: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64页
  思考:根据上面这段文字,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第一,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第二,其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第三,“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师:那么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具备这些条件吗?我们看看当时的俄国面临怎样的境遇?
  材料2: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3、材料4
  没有经验可循、经济凋敝、内有叛军、外有武装干涉。1918年9月,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苏维埃共和国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列宁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请同学阅读教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同时思考实行这一政策有必要吗?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与图片资料让学生在把握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模式:公有制 计划经济 按劳分配的前提下,认识到当时苏维埃俄国面临的严峻现实,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也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埋下伏笔。)
  师:由此看来实施战时共產主义政策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就是要通过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战胜国内外反动势力,巩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那么列宁当时的设想和我们的完全一致吗?让我们从史料中找到答案——
  材料5: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1919年1月列宁起草的俄共(布)八大党纲
  师: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从中比较它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否一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通向“社会主义的真正门径”吗?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对马克思的“回答”,他抓住了“公有制”“计划经济”等特征,却忽视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这一基本前提,使得“共产主义”名不符实。我们来看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结果如何?——
  材料6:实行余粮征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大幅上升:
  1917——1918年为7340万普特。
  1918——1919年为10790万普特。
  1919——1920年为21250万普特。
  材料7: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65页《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表
  材料8:农民: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士兵: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师: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国内战争环境、物资极度缺乏的非常时期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为赢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从这一点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成功。
  但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苏维埃俄国经济全面倒退。特别是到1920年底国内革命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反而进一步加强。这些措施远远超出了俄国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1921年春苏俄发生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这一切说明列宁等人对当时俄国国情认识不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存在理想化、简单化照办的教条主义错误。所以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的“理想化”选择。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学会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时,感受到在余粮收集制下,农民生产再多的粮食也是国家的,农民不愿意耕种,俄国农村一片破败景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破坏了农村生产力,它绝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紧扣本栏目的设计——非常时期的“理想化”选择,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次不成功的探索,进而认识到苏俄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师:面对出现的问题,列宁没有回避,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他深入各地农村,倾听农民的呼声,在人民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他深切地认识到
  “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他们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担。
  ——列宁
  “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起来反对苏维埃。”
  ——列宁
  师:关于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1921年在现实面前列宁形成了与3年前截然不同的理性认识。
  二、直面现实的理性探索——新经济政策
  材料1: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师:1921年俄国共产党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那么,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在何处?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板书:新经济政策)
  (一)政策内容新
  农业上,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上,区别对待大中小企业。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
  (二)生产关系新
  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发生变化,实行多种分配形式;流通领域,利用价值规律调节经济。
  (三)社会主义探索模式新
  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苏俄(联),尝试借助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说明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模式发生了转变。从直接过渡发展到逐步过渡,从“强攻”发展到“围攻”,说明列宁理性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探索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程。
  (四)理论水平执政能力新
  我们把新经济政策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论述对比一下,就会发现,马克思所论述关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计划经济”等特征在新经济政策中都有变化,这说明列宁等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水平提高了,执政能力也提高了,他们从机械地照搬马克思经典论述,到尝试着结合国情,遵循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开始按经济规律办事,说明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开始走向成熟。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层层深入思考新经济政策所带来的变化,得以对新经济政策的分析立体化、全面化,让学生体会到列宁在实践中主动修正发展的思路,从政策内容变化入手进行分析,进而感悟到政策制定者思想的转变,最后引发学生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
  师: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这些新变化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材料2:《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表
  诚如同学们所说,新经济政策产生了巨大的生命力,列宁也给予它高度的评价——
  材料3: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國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师:然而,当时还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发生——很多人并不认可新经济政策,指责列宁是在向资本主义过渡,背叛了十月革命的理想,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是严重的倒退。很多共产党员退党。甚至有人以自杀抗议“倒退”。那么,你认为新经济政策是“退步”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同学们,我们判断一个政策或措施进步与否一定要把握这样两个原则——看它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今天我们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效果等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从背景上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苏俄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社会动荡,严重威胁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必须“后退”,退到和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生产关系上。
  从新经济政策具体内容看,所谓的“后退”只不过是一种策略。列宁也说过:“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意思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还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只不过是改变了一下发展社会主义的方式、方法而已。
  从效果上看,这种后退使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得到恢复,苏维埃政权也得到了巩固。所以,“后退”是必要的。
  由此看来,列宁解决了一个马克思没有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在一个生产里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所以,我们说新经济政策是——直面现实的理性探索。
  遗憾的是当时苏联却为此引发了极大的争论。可以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赢得了政权却失去了人民,而新经济政策赢得了人民,政权的性质却遭到质疑;这说明在当时的苏俄(联),新经济政策的尝试并没有在理论上定型,主要领导人之间存在很大的理论分歧。
  (设计意图:上述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之一。通过不断造成认知冲突把握教学节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赢得了政权却失去了人民,而新经济政策赢得了人民却被质疑政权的性质;现在的学生认为是“进步”,当时很多人甚至是布尔什维克的主要领导人却认为这是“倒退”;通过这些思维冲突,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艰难与曲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的看法,形成良好的探究气氛,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师:正在这个关键时刻,列宁去世了。继任的领导人斯大林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开始采取新的经济体制,我们称之为斯大林的经济体制。请大家结合以下材料,思考斯大林确立新的经济体制的原因是什么?
  三、敌对氛围下的赶超策略——斯大林经济体制
  材料1:“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
  ——斯大林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
  师:斯大林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的侧重点是什么?这样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优先发展重工业 工业落后的现实;重工业是国防的基础
  师:请结合图片,概述斯大林经济体制是如何一步步确立的?
  材料2:
  师:阅读材料3结合教材,概括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材料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世界歷史》杂志
  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
  调节手段:指令性计划经济
  建设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管理手段:行政管理,党的领导
  (设计意图:苏联经济畸型发展与强大的国力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选择之两难不仅是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中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激烈的东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产物。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是不可能展开的,所以,概括讲述,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使学生初步认识苏联经济建设的特点,理解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点。)
  师:历史上对斯大林的经济体制褒贬不一,应该怎样比较客观地评价这一体制呢?请同学们看以下材料,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
  1.一份骄人的答卷
  材料4: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路程。
  即使在二战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2.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
  材料5:30年代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
  苏联“一五”计划之后,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3.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材料6:“先要飞机大炮,后要胶鞋面包”
  ——斯大林
  材料7:
  苏联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注:一五时期农业产值为负增长)
  材料8:……到斯大林去世的1953年,……棉花、甜菜和肉类等大多低于战前水平。在集体化高潮的1932年,所有农产品均大幅度下降,出现了大量人口挨饿、死亡的现象。1940年斯大林也承认:“我们这里有2500万—3000万人挨饿”。(注:1939年苏联人口175,500,000)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4.一个冰冷的回应
  材料9:“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苏联工人
  材料10:美国大卫·科兹,莫斯科,1991.6,对苏联高层的问卷调查:
  支持改革前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大约9.6%;
  拥护改革并希望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民主化12.3%;   认为应当实行资本主义的79.7%
  ——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
  5.一个让人嗟叹的结局:
  材料11: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师:分析这一组材料,大家心中一定感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斯大林模式成为社会主义的经典模式。但这个经典的社会主义国家却以这样的结局在历史上画了一个圈。那么到底该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呢?
  通过斯大林模式,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以计划经济为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人类历史上有了一席之地,为现代化开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为落后国家发展经济到了一种新的模式;社会主义从马克思的书中来到了人间,从设想变成现实,并且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借鉴。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沉思,是警醒,是启示……
  (设计意图:这一段对话跨越时空,以材料的形式用五个“一”反映斯大林时期的一些社会现象,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直观印象,更好理解斯大林体制的利与弊,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师:了解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嗟叹着苏联解体的结局,在座的每一个未来的共和国公民都不禁要思考:苏联的发展历程到底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
  让历史告诉未来——
  启示:我们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要符合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符合生产力水平。
  经验教训: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符合客观经济发展的规律。注重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立足国情
  尊重规律
  坚定信念
  深化改革
  以民为本
  实事求是
  ……
  这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所遇到的新问题。
  (设计意图: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实现中外历史的结合,体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更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教学目的。由于时间关系,并鉴于我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内容在此后的教学中有专门的课节学习,此处以学生交流为主,达到引发思考的目的即可。)
  [布置作业]
  最后请同学们把刚才的思考形成文字,整理到作业本上。
  [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有理由坚信,我们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伟大祖国的未来必将日益昌盛,当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困难,面临许多新抉择。希望同学们学会思考,关注社会,体察民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中参考了钟红军、夏辉辉、李树全等老师的构思,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大量史料探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通过掌握比较、评价等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历史发生、发展的必然性;教学过程中注重设问和反思,培养学生整合知识、归纳比较、分析解释历史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以史鉴今的家国情怀等,假以时日,力争形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素养。
  [参 考 文 献]
  [1]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8).
  [2]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上中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0).
  [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4]陈新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11(12).
  [5]钟红军.新课程在新课堂(岳麓版)[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7(6).
  [6]李树全.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实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11).
  [7]夏辉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J].历史教学,2010(1).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摘要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地理实践力的具体内涵,结合课程标准对“土壤”的有关要求,以“葡萄酒的风土之谜”为例,通过实验教学,讓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 高中地理;地理实践力;实验教学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确定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的地理实践力,
这本《幸福教师五项修炼》一入眼就勾起了我满满的阅读兴趣,细细品来更觉回味无穷。  先和大家交代一下谢云老师在禅里的教育中,告诉大家要修炼哪五样东西,才能做个幸福的教师。谢老师说,教师就是燃灯的人,为此我们第一项要修炼一颗柔软心;第二项要修炼一双智慧眼;第三项要修炼一腔宽容怀;第四项要修炼一手绝活儿;第五项要修炼一副担当肩。当我读到208页,觉得自己心中满是谢老师给的教育教学精髓时,那段后记“这一切
新人教版语文书与以往版本不同的一点是增加了课外古诗词背诵这一部分,每册选入10首,六册书一共60首。本意是让学生感受中华经典文化的深邃意韵和字里行间的流光溢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外古诗词却成了“鸡肋”,师生的落脚点只停留在“背诵”的层面上。因为这是中考必考部分,所以只要把这60首古诗词背下来,在试卷上写对就万事大吉。额外的背诵无疑加重学生的负担,导致他们对古诗词毫无喜好可言。虽然老师似乎觉察到这
[摘 要] 基于一道比较高效的错题分析而引发的反思,反思的方向主要是错题分析时的问题导向。为什么看似平凡无奇的分析,能够取得经久不忘的效果呢?归因于:问题导向关注了儿童学习情感的激发;问题导向类化了错因、优化了解题思路;问题导向明晰了儿童自身思考上的缺陷。在“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教学,更需要教师会大胆地问,问出水平、问出精彩、问出智慧来。  [关键词] 小学数学;错题分析;问题导向;情感性错误  【
[摘 要]  在运用错题资源中明晰错题价值所在,呈现“错中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引导学生学会比较与辨析,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  错题资源;错题价值;变式题  作业与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效,发现学生学习不足之处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教师常态的教学应对是通过细致的讲评来防止学生再次犯错。然而,学生在日后碰到同类问题时,错误却反复出现。为此,我校科学组以学生的典型错题为切入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亟需让思辨点亮课堂,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养成思辨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关注文本语言矛盾处,唤醒学生思辨意识;关注文本语言空白处,激活学生思辨火花;关注文本语言链接处,提高思辨能力。让思辨走进课堂,在互动的思辨探究中,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与言语品质的提升,有助于教师用心探索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语言;思辨能力;阅读策略
关键词:双轨双导 高职院校 学生关键能力  课 题:本文系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课证融通、双轨双导”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批准号:G/15/W084,主持人:刘根),职业教育关键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以经贸类人才培养为例(批准号:C-B/2011/02/05,主持人:殷燕),五年制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批准号:G/16/P/169,主持人:吉丹俊)研究成果。  一、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体
〔研究专题〕习作与表达  〔研究问题〕如何提高小练笔的实效性?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简介  本单元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这三篇课文构段规范,条理清晰,层次清楚,是引导学生习得写作方法、提高小练笔实效性的好范文。  《长城》一课展现了长城“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的特点,通过联想,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
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第36题,直面我国当前的民工荒,透视刘易斯拐点理论,要求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凸显重要时事热点,联系现实生活,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举,是一道彰显新课改精神的好题,值得我们高中政治教师认真分析与研究。   【试题回放】   36.(27分)   材料一: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劳动力
[摘 要] 数学拓展课在满足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兴趣特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程内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生活底蕴和意义空间来延伸、拓展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 初中数学;拓展课;立意分析  浙江省教育厅在《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把义务教育课程分成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要求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