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sl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兩组均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术后采用米非司酮结合中药进行药物巩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结合中药进行药物辅助治疗,能显著提高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米非司酮
  【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071-0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发于育龄女性[1-2]。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3]。该病症严重影响了产妇术后身体的恢复,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对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1年12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均符合诊断标准[4]。诊断标准:①有剖宫产史的孕龄妇女;②腹壁切口周围存在周期性痛性结节,结节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随经期加重,且结节大小随月经周期增大或缩小,肿块增大时压痛明显,经后肿块缩小,疼痛缓解;③B超显示腹壁切口下低回声结节或混合型包块,边界不规则,无完整包膜;④细胞学检查:CA125 值增高,但无特异性;⑤术后经病理组织检查明确诊断。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脑疾病患者;②精神类疾病及血液系统类疾病患者。按照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观察组患者:年龄22~40岁,年龄平均(29.4±3.2)岁,其中首次剖宫产10例,2次剖宫产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9.6±2.5)岁,其中首次剖宫产12例,2次剖宫产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剖宫产次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组实验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给予米非司酮胶囊(国药准字H20080450,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每日10mg,连续服用90日。同时,根据经期与非经期采用不同中药配方。经期中药配方为:赤芍12g,香附12g,川楝子12g,陈皮9g,白芍20g,延胡索20g,柴胡12g,红花6g,川穹12g,丹参12g。非经期中药配方为:鳖甲12g,夏枯草12g,蜂房12g,赤芍12g,生牡蛎20g,昆布20g,海藻20g,红花6g,川穹12g,丹参12g。将上述中药用清水煎煮至200ml,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90d。
  1.3 疗效标准[5] ①治愈:病情得到控制,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治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 24.0版本统计学软件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手术方式切除病变肿块[6]。然而单纯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其临床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药物辅助治疗能起到巩固疗效的作用。米非司酮能够有效的抑制卵泡的发育,降低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使异位的子宫内膜显著退化。而经期中药配方具有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非经期中药配方具有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的功效。两者结合能够有效改善该病症冲任失调、淤血阻滞胞宫等症状。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采用米非司酮结合中药进行药物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对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后,采用米非司酮结合中药进行药物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该症的疗效,最终达到治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结合中药进行药物辅助治疗,能显著提高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卓敏,古衍,江曼茹,等.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6):128-129.
  [2]侯晓霞,闫秋菊.剖宫产术中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197-199.
  [3]付红亚,王慧芬,张清伟,等.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5):3926-3927.
  [4]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6.
  [5]浦海鹰,雷华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1):148-150.
  [6]胡江.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1):125-126.
  (收稿日期:2016.02.0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跨伤椎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总量、术前和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术前和术后1周后凸Cob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心理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
【摘 要】 清代岭南医家陈焕堂《仲景归真》推崇《伤寒论》原著,反对陶节庵与张景岳的伤寒新说,指出岭南医家应遵循《伤寒论》的法度,包括大剂量用药。该书不仅辨明南方有伤寒病,南方议症不可拘泥季节之寒热,还提出南方用药原则是“内伤宜少、宜缓,外感宜多、宜速”,明确南方可用重剂,为伤寒理法岭南本土化做出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陈焕堂;《仲景归真》;岭南;伤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黄疸患者117例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茵栀黄口服液组)、B组(蓝光照射治疗组)及C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均为39例,观察1周后各组患儿的胆红素降低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自第2天至1周后其患儿胆红素水平及总体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茵栀黄口服液组及蓝光照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20.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改善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4例,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与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生活方
【摘 要】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40例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9例小儿重症肺炎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频率冲击波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针灸方法将其分为冲击波针灸低频组(28例)、冲击波针灸中频组(28例)、冲击波针灸高频组(28例)和普通针刺组(28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疼痛改善情况。结果:低频组总有效率为71.42%,中频组总有效率为96.42%,高频组总有效率为71.42%,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7.85%,冲击波针
本文根据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导出的夫琅和费衍射光栅的光强公式I=I<sub>0</sub>&#183;(sinβ/β)<sup>2</sup>(sinNδ/2/sinδ/2)<sup>2</sup>,采用逐步逼近法算出对应不同光栅狭
目的:观察自拟降糖方联合拜糖平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3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拜糖平;观察组
【摘 要】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急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对症处理及基础疾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脑钠肽(BNP)、心功能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