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敞开大门等你来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v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文化部、财政部的要求,我省448家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将在年内全部实现零门槛进入。免费,能否让公共文化场所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并拉近与公众的距离?为此,本刊采访了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探讨新时代博物馆的功能与发展方向。
  博物馆不是堆放文物的场所
  
  《四川党的建设》:盛院长,公共文化场所走向更为开放,是否已成为大势所趋?
  盛建武:是的。其实,全省范围内很多文化场馆早都已经实现了免费开放。2009年5月省博物院新馆开馆后,一直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现在我们主要思考的问题是,免费了,如何让公众聚集到我们这里来,博物馆能不能更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能不能充分发挥博物馆应有的作用。
  《四川党的建设》:现在的人好像一年都去不了一次博物院,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盛建武:博物馆是公众的事业,我们应该把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包括博物馆的学术和保护工作,都围绕着公众互动、满足公众的需求来做。当代中国博物院的办馆思想和理念,就是把博物馆还给公众。
  公众的愿望很实在,我们的展览怎么样把文物后面的故事,把四川文化的渊源讲清楚,讲明白,让公众走到博物馆能够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提升文化素养,这是我们的夙愿和要求。但是传统的展览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呆板,给观众的互动性、参与性的确比较少。
  《四川党的建设》:您认为“把博物馆还给公众”这样的办馆理念效果如何?
  盛建武:通过我们的努力,从开馆到现在,到四川博物院来参观的人数已有180万人了,平均每天还是有3000多人。不过,我想讲一下我们应该反思的地方。我们不能让公众认为,博物馆就是一个堆放文物的场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融入博物馆,使博物馆成为他们文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还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
  
  围绕公众的需求建设博物馆
  《四川党的建设》:如何引导公众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上来?
  盛建武:围绕公众需求,我们邀请各界人士走进博物馆,帮我们提出陈列展览的意见,使观众广泛参观博物馆陈列、展览和设计。为此,我们开了很多这样的专题恳谈会。
  四川是一个了不起的文物收藏大省,我深切感受到四川特别是成都有着广泛的文物爱好和需求,送仙桥市场在全国也是大名鼎鼎的。我们构建了一个收藏资源联盟,现在整个联盟成员已经有两千多人了。通过广泛深刻接触,我们向收藏界的朋友传递这样一个理念:文物收藏再多,它的归宿还是在博物馆。构建联盟以后,有很多公众帮助博物馆搞建设,搞陈列,搞管理,也帮助博物馆去征集文物。
  目前,通过公众的互动和他们的帮助,我们已经征集了几百件文物,这是过去没有的情况。
  《四川党的建设》:我们注意到,四川省博物院近期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及时向网友发布一些参展消息,怎么看待微博这种传播方式?
  盛建武:现在通过各种形式传达市民和公众的反映、需求和我们的文化工作,并搜集到网友对博物馆工作的关注和理解,我们希望有更多像微博这样比较新颖快捷的形式,对社会、民众提供更多的服务,传达更多的声音。
  《四川党的建设》:听说你们还在筹建网上博物院?
  盛建武:建立网上博物院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计划。四川博物院有近30万件文物,在全国省级文物藏品和等级数排在第四。去年博物院职工花了一年时间,把所有馆藏文物当中的等级文物全部实现了数据库的录入,下一步要通过一些应用软件、管理程序来打造虚拟博物院,最终实现大众足不出户,就能逛博物馆、参与互动活动。这个工作还有一个过程。
  
  博物馆需要“请进来”和“走出去”
  《四川党的建设》:除了继承和发扬巴蜀文化以外,您在引进西方的文化有没有什么自己的计划呢?
  盛建武:文化交流的目的是学习别人的文化,增长见识,与国外特别是西方的文化交流,对于我们提高整个四川的文化氛围,提升文化素质,打开眼界有非常大的好处。开馆以来已经展出法国、印度、新西兰等国家的一些艺术品。
  今年是四川博物院建院70周年,我们还要引进高端的西方文化精品到四川博物院来展览,陈列的内容一定是震撼性的。另外,我们还要求新,就是引进现代技术手段,利用三维、四维、幻影、互联网等来展示文物。
  《四川党的建设》:应该还有更多的人都想去博物馆看看,但博物馆大多设在大中城市,这会不会成为一种阻碍?
  盛建武:现代博物馆应该有多样的传播形式,不应该被具体的场所束缚。去年省博物院打造了中国第一个以大篷车为形式的流动博物馆,在基层一共做了15次流动博物馆活动,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文化传播功能能够延伸到很边远的地方。我们把文物带到大巴山基层去,很多老百姓背着背篼,带着孩子,扶着老人来看博物馆展览,当时很感动。我们也赠送了很多有关文物保护的读物。有一个老太太我问她你拿那么多书干什么,她回答“我拿回去给我们屋里喂猪的,还有那些在田里面的人看”,我当时觉得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所做的事非常光荣。
其他文献
案件回顾  案例一:夏俊峰是沈阳一小商贩。 2009年5月16日,夏与妻子在沈阳市沈河区南乐郊路与风雨坛街交叉路口附近摆摊时,被沈阳市城管执法人员查处,后夏随同执法人员到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沈河分局滨河勤务室接受处罚。   在接受处罚期间,夏俊峰因故与申凯、张旭东等人发生争执,据夏称,二人曾殴打自己,便持随身携带的尖刀先后猛刺申凯胸部、背部,张旭东胸部、腹部及张伟腹部等处数刀,致申凯、张旭东死
期刊
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芸芸众生源于水,浩渺乾坤活于水。  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父子率众河工于岷江上游“深淘滩、低作堰”,修建了福庇万代、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在天府之国这片土地上,历经两千多年风雨的都江堰,以其永不枯竭的勃勃生机,造就了惠泽川西7市37县(市、区)的全国最大灌区,以全省5.9%的土地面积,解决了全省2
期刊
在国家大兴水利、水利改革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的背景下,在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的关键时刻,1月18日,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就如何准确把握、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如何抓住和用好这个重大战略机遇期,科学谋划和加快推进我省水利改革发展专访了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    《四川党的建设》:新年伊始,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均锁定水利,把水利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
期刊
她们,喊着整齐的号子,抬着千斤巨石,颤颤悠悠行走在田间地头;她们,手执钢钎,乒乒乓乓打着石头;她们,拿着粉笔,在田间画着施工图……  这群妇女形象,永远定格在了通江县铁佛镇熨斗山村的水系整治工程上。    莽莽苍苍的秦巴山脉腹地,有一块红色土地,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共和国的英雄儿女。它就是巴中。这是一块多旱多灾的土地,十年九灾、十灾九旱。千百年来,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坚韧不拔地重复着同一件事:兴水
期刊
四川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可并非处处殷实,在盆地周边山区有63个贫困县(其中国定贫困县23个)。邛崃市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县级市。  钟灵毓秀的邛崃古城,不仅以恒远的历史浸润干年,更以山川秀美、物华天宝而著称;作为革命红色革命老区的邛崃,既是红色文化的承载,更兼历史光荣的延续。  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十年前,邛崃市西南部11个山区镇乡的116个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较低,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
期刊
上联:庚寅金虎啸 社稷为本三条红线守护 华夏神州万物盛   下联:辛卯玉兔娇 大兴水利一号文件给力 炎黄中国百世昌  横批:中国水利之春  2011年的新春来临之际,中央“一号文件”浓墨重彩聚焦水利话民生,给全国百姓尤其是农民朋友送上了一份厚礼,上面的对联正是兔年新春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而这对有着“千河之省”称谓的四川来说,“一号文件”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历代善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借
期刊
江油市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江油人牢记中央领导同志的嘱托和要求,围绕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抓争创,形成“创先进、争优秀”的良好局面,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近日,10余位老上访户托着一面“依法检察、执政为民、排忧解难”的锦旗,代表87户业主兴高采烈地来到江油市人民检察院板房办公区,并特意邀请了市电视台“民生直通车”栏目组
期刊
魁梧的身材、近视眼镜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精明中透着坚毅,能言善辩。这是被巴中百万外出民工称赞为“维权勇士”的王晓荣,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首次维权成功,让王晓荣有一种成就感  王晓荣第一次为民工维权是在2003年4月。当年,巴州区花丛镇19岁的廖军在山西太原市清徐县铜戈村一暖气片厂被1600多度的热浪烫死。  “廖军是独生子,母亲早逝,自小就和父亲相依为命。当地村支书见他家太惨了,请我帮
期刊
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标志着唯GDP考核体系即将结束。未来发展中,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将加码。    历时4年多,作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终于在去年6月中旬出炉。  主体功能定位也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相关部门工作的关键词之一。定位主体功能区本质上就是要让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清晰,让国土空间获得高效利
期刊
春归大地,万物复苏。江河解冻,柳绿长堤。  在这个“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春天里,水利改革发展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紧接着,中共四川省委也出台了今年的一号文件,并于2月18日下发。文件就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