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剪纸的造型特点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gjie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剪纸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烟台剪纸以其题材丰富、种类繁多、细腻粗狂等特点在中国独树一帜。随着时间的推进,烟台涌现出了一些与传统剪纸不同的新剪纸,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有创新意识的剪纸艺术家,他们的创作手法、表现方式、题材类型都发生了变化。然而剪纸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世代传承的剪纸人中,更多的艺术工作者都投入到剪纸的艺术在创作中来。曲青棠老师是烟台新剪纸的代表人物,他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新剪纸的创作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就主要以曲老师的作品为例,浅析一下烟台新剪纸的造型特点。
  关键词:新剪纸;创新;造型
  自从1861年烟台正式开埠,外国列强打开了烟台口岸的大门,大量的西方文化传入到烟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随着教育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书上学接受西方的文化,其中也包括对于西方美术的学习。剪纸在胶东地区又称为“窗花”在烟台地区非常普遍,几乎人人都接触过这种最简单的艺术。从这个时期以后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绘画的近大远小、阴影等西方绘画的特点融入到了剪纸中,剪纸手法的东西方结合,形成了烟台剪纸别具一格的风格特点。烟台“新剪纸”的代表人物曲青棠老师是一名专业的美术工作者,他专业的美术素养高,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自己较强的绘画造型技巧与剪纸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一大批表现新生活、新概念的剪纸样式。在这对新剪纸艺术的不断创作、创新中曲老师也总结找出了几点新剪纸的造型特点,而这些造型艺术特点也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可以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运用。
  一、剪纸中的线
  烟台的“新剪纸”是在原来剪纸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要求创作出的具有新的风格特点的剪纸。它既保留了传统剪纸特点,又吸收了其他画种的形式语言。点、线、面是剪纸中最基本的艺术语言,对点、线、面的合理使用会使得作品黑白分明,富有节奏感。而对于这些平面化的艺术语言的使用是最难的环节。对于线的使用在所有的画种中都有所表现,而在新剪纸中题材往往少而精,这就要求在对线的使用的时候要求精减、合并。剪纸的线条需要简洁、概括,根据画面需要对其疏密、粗细、曲直、穿插适度,需要画者有理性的头脑,对画面进行安排。用简单的线条对所表现物体高度的归纳概括,对于主要的结构线需要突出,这样才能使得剪纸作品层次分明,这样才不会使作品脱离剪纸艺术形式的这个体系,虽然是对传统剪纸的再创造,但是作品不能最后表现的不伦不类,需要对剪纸艺术语言进行分析。在分析曲青棠老师的“新剪纸”作品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传统剪纸语言的身影。在剪纸中除了基本的点、线、面还有剪纸所独有锯齿纹、月牙纹等,根据画面的要求画者都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
  二、平视构图
  我们都知道烟台的“新剪纸”是在吸收多个画种的基础上发展的,它相较与传统的剪纸更加的具有装饰意味。新剪纸更多的使用平视构图的方法,在表现纵深和层次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物体都平面化,带给视觉上强烈的装饰感。
  平视构图法就是将我们看到的所有物体不关乎景深、透视等将所有的考虑在画面里的物体平面化,取景于一个二维的平面空间。它没有复杂的透视关系,也没有过多的遮挡,充分展现要表达的主题物。
  从图一曲青棠老师的这幅《荷花金鱼》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我们第一眼看过去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金鱼和小朋友,这也正是曲老师重点刻画的部分,也是整个作品的主题所在。荷花、小孩、金鱼三个本应该是在不同角度的事物被安排在了同一个二维空间内,没有透视和光影上的变化。在画面中金鱼位于画面的最前面突出主题,曲老师利用的方法是遮挡关系,金鱼对小孩还有莲花都有所遮挡,这样画面的景深就有了。利用块面的关系来突出主题,利用线的疏密穿插来构造整个画面的节奏。在平视构图中的人物形象的表达,往往采用侧面式,侧面造型比正面更容易表达人物的姿态和特征。这些剪纸中的方式方法都可以被我们利用学习,等量代换到我们水彩、油画、国画等其他画种的创作中也是个非常不多的参考。
  三、“米字格”造型法
  “米字格”的造型方法可以说是曲青棠老师的原创,但是曲老师给我们介绍过这个造型方法后,我觉得这个方法是个不错的创作方法。搞创作、原创的剪纸、油画、版画、国画其实都可以借鉴这个方法。就图二曲青棠老师的《金岁格外红》这件作品介绍下“米字格”造型方法。
  这件作品是曲老师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的剪纸作品,在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所有物体的造型都在卡一个“米”字。作品中这位女性和小孩的脸都呈现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这真是“米字格”造型的方法的作用。在整幅画中所有的横向的线都是水平的,竖线都是垂直的,斜线都是平行的。卡米字格的造型方法会造成一种局限性,所有的线条都需要在这个米字范围内,但是正是这种局限性使的画面中的人物有所变形、夸张,更富有装饰性。这种有规律性的具有装饰画风格的绘画语言,在传统的剪纸中是没有的。这就是新剪纸和传统剪纸的区别,也是专业美术工作者对传统剪纸的创新的代表点。
  烟台的“新剪纸”将民间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的生活和审美相结合,以新颖的表现方式适应着多元化美术的發展。只有新剪纸的作者对剪纸怀着一股真情实意,从心底真正的迸发出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才能创作出新的剪纸作品。根据所要表现的题材有主见的继承和创新。将剪纸运用到生活或者其他艺术形式中,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四、结语
  曲青棠老师作为烟台“新剪纸”的代表他是成功的,他来自人们群众对剪纸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时他又接受过新教育,对装饰画、版画、国画都有所学习。他吸取这些画种的表现方法,融入到剪纸之中,兼容并蓄。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和民间传统艺术的质朴情感,又不失现代艺术的时尚气息。新的时代下,还会有千千万万的人走到对剪纸创新的队伍中,通过对更多不同艺术语言的认知会有更新的剪纸形式的出现。同样艺术是想通的,剪纸的艺术语言形式也会给从事其他艺术形式创作者带来灵感,艺术的道路会越走越广。
  参考文献:
  [1]王光敏.剪纸文化[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2]陈竞.中国民间剪纸研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陈又新,胶东窗花[M].山东人民出版社,1955.
  [4]山东省群众艺术馆编,山东民间剪纸[M].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
其他文献
摘要:在男权社会,受到传统霸权性男性气质影响,男性会不遗余力地努力建构自己的男性气质,这往往会导致男性的焦虑与变态。本文从男性同性社会欲望理论出发,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阐释男性是如何受到霸权性男性气质影响而变得人性扭曲。  关键词:《家庭制造》;男性同性社会欲望;男性气质  《家庭制造》是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1975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First Love, La
期刊
山  山的高度失去了草的敬仰,  巍峨孤零零的。  不知疲倦的风,沿神的意志  考验着每一处山岩。  没有用意的光,把山的脊背  描绘成龙的骨骼。其实,  山是平地上竖起的一座坟。  而最能理解山的,莫过于云。  云挂在天边,  山也就矮了许多。  水  水的决心总是动摇着岸边的蘆苇,  芦苇不能在更深处栖生。  你看那汪水,像照妖镜吗,  它在不经意间刻录了历史。  水是有灵性的。谁想  诬告水
期刊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大观园众人泛舟游于湖上,四周莲枯藕败,贾宝玉认为大煞风景,有意命人拔去。林黛玉却说道,这荷叶意境正合她心意,“留得残荷听雨声”。荷叶残而未败之际,雨水淅淅沥沥,点滴之间其实敲入心间,这句诗原作者乃李义山。这位以“无题”诗著称的晚唐诗人,曾有“君未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大多时候,我们都笼统的说,玉溪生这首诗写于客居巴蜀时,但他诗中已经点名“巴山夜雨”,却不由
期刊
摘要:福建南音是一个历史悠久、遗产丰富的古老乐种,被誉为“一部活的音乐史”[1],“华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2]。本文从福建南音乐神崇拜谈起,论及传统音乐信仰的重要性,借助目前空白的南音乐神崇拜研究课题,从而更好地将南音这一古老音乐理论体系与整个中国古乐研究理论体系接轨,也更好地理清并帮助大多数南音人追根溯源建立文化自信具有理论和现实两个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音乐;特点  福建南音又称南管、弦
期刊
摘要:在当今学术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融的现象日趋普遍,跨学科的研究日渐受到各学者的提倡和追捧,成为潮流。“文学人类学”这一顺势产生的年轻交叉学科在诞生至今已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并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鉴于此,笔者试图就西方文学人类学的渊源、发展过程中涌现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及文学人类学的内涵和范畴的界定作概要说明。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渊源;代表人物;内涵和范畴  文学人类学是顺应20世纪跨
期刊
摘要:原本以女性为尊的越南社会传统受到外来父权制思想的影响,女性地位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这种外在的动机激发了女性的反抗意识,推动了女性文学的兴起。19世纪西方文明的介入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点燃了女性思想解放的火炬之光。在历经战乱,实行全面开放的越南现代社会中,女性作家群体崛起,女性文学也将探针深入问题的内核,呈现出复杂、多元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越南;女性创作;女性意识  在人类文明史中母神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从主题与结构两方面对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色》进行深入剖析,笔者认为该小说富含原型。沃克围绕追寻主题展开叙述,其中包含西丽对自我身份的追寻以及耐蒂对种族身份的追寻。小说的结构亦符合圣经的U型结构,主人公西丽的U型人生与非裔美国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曲折人生相吻合。《紫色》实为非裔美国女性的觉醒之旅。  关键词:《紫色》;原型批评理论;追寻主题;U型结构;非裔美国女性;觉醒
期刊
摘要: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揭晓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获奖者是具有更多音乐身份的美国唱作人——鲍勃·迪伦,究竟是跨界还是回归?对于文学,这是一种怎样的向导?诺奖评委会给出了他们的颁奖理由。回溯到中西文学的源头之处进行对比分析,人们也不难得出肯定的答案。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诗性始终流淌在鲍勃·迪伦歌词创作的字里行间。  关键词:鲍勃·迪伦;诺奖;诗歌;艺术特色  诺贝尔文学奖的缔造者阿尔弗雷德·伯纳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发现了中英文爱情诗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故得出了东方人与西方人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思维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已经深深植根于诗歌等文学作品中。  关键词:追求者;爱人;淑女;美好愿望  A Red, Red Rose  Robert Burns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
期刊
摘要:李娟以独有的文字体悟和观察视角书写着阿勒泰的草木山川、日常俗世,不仅写出了边疆自然风光的柔软与寒冽、哈萨克少数民族朴实本真的生活习惯等,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字一句的描绘让更多人了解到少数民族特色以及新疆风情独有的原生态文化气息,感受到大地与天空的寂静壮美辽阔和栖身于此地的人与物的和谐怡然,其作品中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都本能般的扎实成长,勾勒了一幅牧歌般的美好世界,带给读者全新的审美体验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