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敦煌石窟壁画自古就已经有山水描绘元素,该绘画形式发展的初期,线条比较简单,通常在画作中被作为一种装饰。而在唐宋时期,山水画技艺不断发展,石窟壁画当中的山水画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内容之间联系更加密切。壁画中色彩、构图和线条等多种元素的应用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其也成为中国绘画发展历程的一种展现,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关键词:敦煌壁画;山水画;发展历程;艺术价值
1山水描绘在敦煌壁画中的艺术价值
敦煌壁画是世界美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山水景物是壁画当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其也为我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线索。敦煌佛教壁画当中,如果没有山水元素的加入,就无法保证佛教在民间的迅速传播,因此,敦煌山水壁画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价值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佛教的内涵与山水景物相得益彰,人们在壁画当中也能感受到绘画世界所展现的美好的画面,丰富了观赏者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满足了观赏者的审美要求。古代很多画家都创作了非常多的山水画,其中壁画的数量相对较多。但真迹流传的数量却比较少,所以山水画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山水画在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而且其也为绘画理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北魏、北周时期壁画中山水描绘特色
敦煌石窟建于北魏时期,壁画的内容大多为佛经,而山水景物主要是主体内容的陪衬,很多壁画主要展现的是佛教的故事,壁画四周的山水配景,山水还起到了分隔故事的作用,且当时画中的山峰主要呈锥状物的形式。
西魏时期,山水画中树木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多,线条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画面上已经出现了阔叶树和水竹林等景物,且更加重视细节的把控,在树干和枝叶上也更加重视对平面形象的展现。
早期的敦煌壁画当中山脉排列更加整齐,层次感更强,山水当中还加入了树木、花鸟和人造的亭台楼阁等元素,画面中展现出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同时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以简单的线条为构图手法,与具体的形象相比,其更加重视意向的表达,且鲜有真实场景,这也是敦煌壁画发展初期的主要特点。
这一时期我国的卷轴画也在发展,由于其使用的素材和历史较为久远,所以卷轴画实物并没有真正地流传于民间。北魏时期的壁画采用涂红色为基调,色彩相对比较简单质朴。而北周时期后,壁画的色彩不再局限于涂红色,还出现了朱紫、青绿等颜色。另外山水配景在壁画中并不多见,很多山水画的水面通常没有明显的波纹。
3隋、唐、宋敦煌壁画中的山水景致的特点
隋唐宋是敦煌石窟发展的辉煌时期,洞窟中的壁画已经不再具备原始的色彩,其与隋唐时期的卷轴画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唐代的壁画更加绚丽,其也很好地展现了大唐时期文化的兴盛和国力的强大。这一时期的壁画以巨型画面为主,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这一时期除了以巨型壁画较为常见之外,每一幅壁画当中都会呈现独立的山水画,因此其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隋唐時代发展前期,壁画非常的辉煌绚烂,同时山水画主要以青绿色为主要色调,唐朝后期,在壁画中更加重视写实风格的应用与展现,画作中也没有了以往比较鲜艳的颜色,山水中的青绿色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色泽更加清淡,因此其写实的风格更为明显。在《弥勒经变》壁画中,鲜艳的色彩已经逐渐被水墨晕染所取代,同时还以水墨形式来展现山水景观。
在宋代的敦煌壁画中,其品质大大提升。宋代的壁画画风依然延续了唐代壁画的风格,画面丰富且有层次,画面当中也尽显贵族之气,但是其与唐代的敦煌壁画相比,艺术气息更加浓重,而整体壁画的霸气有所削减。其在山水景物构图方面更加注重借鉴卷轴画的特点,水墨的应用和表现与唐朝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且在色彩的应用方面主要以石绿、赫石、茶黑为基色,这一时期的壁画彰显了浓重的宗教色彩,同时也使山水景观的艺术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如图1。
图1 敦煌壁画《千里江山图》
4西夏、元时期敦煌山水壁画景物特点
西夏和元朝是敦煌壁画发展的后期阶段,敦煌壁画呈现出了更多的民族色彩,敦煌石窟艺术在发展中也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西夏文化中西域风格较为明显,西夏在发展中受到了中原和波斯文化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壁画的风格和内容上也更加重视中西元素的有机结合。
元代的石窟壁画通常不以山水来配景,塑像画成为其主要的元素,在塑像画的四周通常以花鸟或其他的元素作为装饰,其密度较大,装饰作用更为明显,在元代壁画的发展中,山水元素已经彻底消失,这一时期也成为敦煌壁画发展的末期。
5结语
敦煌壁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珍宝。在敦煌壁画发展的过程中,其山水景物的特点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绘画手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其也成为了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一笔,所以说对敦煌壁画山水描绘特色进行研究,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丽.浅析敦煌壁画中山水描绘特色[J].兰台世界,2015(24)
[2]祝贺.敦煌壁画中中国画线描浅析[J].艺术品鉴,2016(1)
作者简介:
姚俊甫(1979.3—),男,汉族,画家、书法家、学者,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艺术硕士,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研究所博士班访问学者,西安交通大学古汉语言文学硕士,陕西文联传统文化研究会常任理事,硕士学位,专业:中国画,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关键词:敦煌壁画;山水画;发展历程;艺术价值
1山水描绘在敦煌壁画中的艺术价值
敦煌壁画是世界美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山水景物是壁画当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其也为我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线索。敦煌佛教壁画当中,如果没有山水元素的加入,就无法保证佛教在民间的迅速传播,因此,敦煌山水壁画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价值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佛教的内涵与山水景物相得益彰,人们在壁画当中也能感受到绘画世界所展现的美好的画面,丰富了观赏者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满足了观赏者的审美要求。古代很多画家都创作了非常多的山水画,其中壁画的数量相对较多。但真迹流传的数量却比较少,所以山水画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山水画在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而且其也为绘画理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北魏、北周时期壁画中山水描绘特色
敦煌石窟建于北魏时期,壁画的内容大多为佛经,而山水景物主要是主体内容的陪衬,很多壁画主要展现的是佛教的故事,壁画四周的山水配景,山水还起到了分隔故事的作用,且当时画中的山峰主要呈锥状物的形式。
西魏时期,山水画中树木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多,线条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画面上已经出现了阔叶树和水竹林等景物,且更加重视细节的把控,在树干和枝叶上也更加重视对平面形象的展现。
早期的敦煌壁画当中山脉排列更加整齐,层次感更强,山水当中还加入了树木、花鸟和人造的亭台楼阁等元素,画面中展现出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同时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以简单的线条为构图手法,与具体的形象相比,其更加重视意向的表达,且鲜有真实场景,这也是敦煌壁画发展初期的主要特点。
这一时期我国的卷轴画也在发展,由于其使用的素材和历史较为久远,所以卷轴画实物并没有真正地流传于民间。北魏时期的壁画采用涂红色为基调,色彩相对比较简单质朴。而北周时期后,壁画的色彩不再局限于涂红色,还出现了朱紫、青绿等颜色。另外山水配景在壁画中并不多见,很多山水画的水面通常没有明显的波纹。
3隋、唐、宋敦煌壁画中的山水景致的特点
隋唐宋是敦煌石窟发展的辉煌时期,洞窟中的壁画已经不再具备原始的色彩,其与隋唐时期的卷轴画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唐代的壁画更加绚丽,其也很好地展现了大唐时期文化的兴盛和国力的强大。这一时期的壁画以巨型画面为主,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这一时期除了以巨型壁画较为常见之外,每一幅壁画当中都会呈现独立的山水画,因此其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隋唐時代发展前期,壁画非常的辉煌绚烂,同时山水画主要以青绿色为主要色调,唐朝后期,在壁画中更加重视写实风格的应用与展现,画作中也没有了以往比较鲜艳的颜色,山水中的青绿色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色泽更加清淡,因此其写实的风格更为明显。在《弥勒经变》壁画中,鲜艳的色彩已经逐渐被水墨晕染所取代,同时还以水墨形式来展现山水景观。
在宋代的敦煌壁画中,其品质大大提升。宋代的壁画画风依然延续了唐代壁画的风格,画面丰富且有层次,画面当中也尽显贵族之气,但是其与唐代的敦煌壁画相比,艺术气息更加浓重,而整体壁画的霸气有所削减。其在山水景物构图方面更加注重借鉴卷轴画的特点,水墨的应用和表现与唐朝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且在色彩的应用方面主要以石绿、赫石、茶黑为基色,这一时期的壁画彰显了浓重的宗教色彩,同时也使山水景观的艺术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如图1。
图1 敦煌壁画《千里江山图》
4西夏、元时期敦煌山水壁画景物特点
西夏和元朝是敦煌壁画发展的后期阶段,敦煌壁画呈现出了更多的民族色彩,敦煌石窟艺术在发展中也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西夏文化中西域风格较为明显,西夏在发展中受到了中原和波斯文化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壁画的风格和内容上也更加重视中西元素的有机结合。
元代的石窟壁画通常不以山水来配景,塑像画成为其主要的元素,在塑像画的四周通常以花鸟或其他的元素作为装饰,其密度较大,装饰作用更为明显,在元代壁画的发展中,山水元素已经彻底消失,这一时期也成为敦煌壁画发展的末期。
5结语
敦煌壁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珍宝。在敦煌壁画发展的过程中,其山水景物的特点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绘画手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其也成为了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一笔,所以说对敦煌壁画山水描绘特色进行研究,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丽.浅析敦煌壁画中山水描绘特色[J].兰台世界,2015(24)
[2]祝贺.敦煌壁画中中国画线描浅析[J].艺术品鉴,2016(1)
作者简介:
姚俊甫(1979.3—),男,汉族,画家、书法家、学者,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艺术硕士,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研究所博士班访问学者,西安交通大学古汉语言文学硕士,陕西文联传统文化研究会常任理事,硕士学位,专业:中国画,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创作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