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民族高校构建和谐校园之路探析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族地区高校始终以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国家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生命线。以三个离不开为核心来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关爱学生的成长、关注教师的发展,实现学科专业的优化,以民主和法治作为治校的有效方法;由于民族地区历史地理经济等条件的限制,民族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道路任重道远。
  关键词 民族高校;和谐校园;发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对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和谐社会的提出,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更是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对民族高校而言,在新形势下,如何建设一个和谐校园,是民族高校面临的崭新课题。“建设和谐校园,既是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的现实课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浅析西部地区民族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发展之路。
  
  一、“两个服务于”是民族地区和谐校园建设的生命线
  
  国家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人才根本上源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高等院校是培养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的主力军”。这就决定了民族高校必须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服务。民族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为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是为西部地区“培养输送人才的地方,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是知识汇聚的地方。这就决定了高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关注,多一份贡献”。我国西部的民族高校,时刻把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为己任。如广西民族大学到2010年,在58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各方面专业人才,尤其是我们面向民族地区培养了各个层次的少数民族干部、骨干,毕业生有10万多人。也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习近平副主席在视察广西民族大学时说:“我了解到,广西一所是广西民族大学,一所是广西大学,培养了很多广西民族干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里是一个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很有成果”。由此可见,广西民族大学作为地方高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许和肯定。
  
  二、以“三个离不开”为核心来推动“三个结合”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
  
  民族地区高校比较特殊,在对学生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还不断充实和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切实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以“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精神,“对全校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再教育,进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再教育……使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学校一贯重视对各民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2010年4月23日晚,广西民族大学举办了首届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这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而且丰富和普及了民族知识。建校58年来,已经三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多次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还曾获得“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荣誉称号,学校这些荣誉的获得是与长期一直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和坚持民族团结教育分不开的。
  
  (一)实现把关爱学生成长与关注教师发展的有机结合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给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扩招带来的在校生规模的持续扩张,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增大。民族院校的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面临着或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方法不当;或对学习、生活缺乏自信心;或家庭条件比较贫困,经济压力大;或就业压力大对前途深感茫然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针对上述种种情况,广西民族大学审时度势、深入实际,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学校多次举办大学生心理教育讲座,坚持辅导员跟班负责制,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在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经济生活方面,学校除了设置国家奖助学金以外,还多方争取。设立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广州助学金、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助学金、松下电器育英基金奖学金等14个奖助学金项目来关爱广大学生,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壮族瑶族学生,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日还给予每位学生补贴,以示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视,受益学生每年多达上千人。
  
  (二)实现学校的发展与学科专业的优化的有机结合
  学校的发展始终是立足于“两个服务于”,但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2006年学校顺利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之后,学校的发展定位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普通高校,立足广西服务民族地区……把学校办成在国内外和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较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民族大学”。学校还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建校70周年,成为教学研究型的民族大学;建校80周年,建成高水平的多科性民族大学;建校100周年,建成高水平的研究型的民族大学。由此可见,学校的发展思路十分清晰,发展目标十分明确,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学校的发展与学科专业建设息息相关,但是学科建设也必须遵循学科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专业既要立足于学校的学科建设现状,也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广西民族大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认识到了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和生命线,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之后,做出了打响特色专业建设,追求办学特色的发展目标。民族学和东南亚语言学一直是学校的特色学科,学校紧紧抓住这一优势,高度重视民族学、东南亚语言学科建设,发展特色学科,打造学校品牌,还以特色学科为依托,增设相关专业,推进学科渗透。学校的发展赢得了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2001年学校成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4年被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区教育厅指定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东盟国家语言文化培养基地”,2005年由广西区党委批准为“东南亚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基地”,东盟学学科已经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东盟人才小高地的组成部分。
  学校的发展只有紧扣社会的需要,紧紧抓住自身的优势,不断创新,不断优化学科专业,才能在高校生存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人才、构筑学科基地、壮大自身优势、打响自身特色。
  
  (三)实现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的有机结合
  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是构建民族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依托,依法治校与民主 治校在学校管理中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功能互补、缺一不可。民主是学校管理的动力和灵魂,法治是学校管理的保证和主题。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学校的综合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和其他一切活动。民主治校就是“实行民主管理,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公开透明的民主氛围,建立民意充分表达的渠道……充分发挥师生员工主人翁的精神,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将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克服学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弊端,营造出和谐的新局面。
  
  三、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之路任重道远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在西部地区民族高校也面对较大的压力,存在办学经费不足,部分专业缺学科带头人,甚至部分学科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等问题。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不仅存在一般民族大学所面对的共同性问题,还有自身的问题,如教师住房条件差,工资待遇低,还需要建职工高层住宅楼,相思湖治理工程还需要跟进,图书馆、中文楼等需要装修,实验室需要增添大量的仪器设备等。为扩大办学规模,建设新校区,未来五年,还需要向银行贷款”。面对这些问题,学校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着力解决这些眼前最突出、涉及学校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优美的学习环境,为教师营造舒心的教学科研环境。
  为了使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都能发挥最大潜能,使校园的每一寸地方,闪耀人文之光。民族高校要大力倡导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道德风尚;培育一种不同职务、职称、学历的人,不同岗位、不同专业、不同籍贯的人相互尊重,不同学术观点、不同思想认识、不同意见诉求平等交流的氛围;养成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博大胸怀;形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气象。让教师精于教学、喜于钻研、乐于进取、甘于奉献;激发教职工的爱校情怀和工作干劲,关心离退休教职工、老党员的健康和生活,落实各项养老福利政策,让他们共享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全面落实国家奖助学金及助学贷款政策,让每—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都能享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爱,都能获得健康和谐发展的条件,让和谐校园在西部民族高校闪耀它应有的光芒。
其他文献
景观感言    在这百花齐放的民主年代,似乎没有特定的现代园林景观专家可言。自从“洋枪炮”第一次敲开了中国景观设计的国门,国内的景观开始进入了概念时代。事物被概念化、抽象化、务虚化,一个外观普通的花钵被称之为西班牙花盆,普通木质花架变成了法国庄园风情:几株南方植物就成了澳洲风情;卵石倒一地叫做日本枯山水:啥东西也没有,被称为美国现代极简主义等等。  “存在就是合理的”,这句话验证了当代中国园林市场
期刊
翻翻广东省地图,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年的地图都有所不同,虽然地域没有变化,但一年年下来,地图的“纹路”却越来越密——交通网路不断延伸,各区域距离不断拉近。这背后,是广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近9000亿元巨资的硕果!在交通变革生活的时代,不少深圳人心中已经描绘出一幅新的“居住版图”。用时间距离衡量,两小时内可以到达的地方就是“生活区”。根据目前和即将建设的整体路网不断完善
期刊
打着网上理财的旗号,实际却鼓动人们加入网络传销,辽宁人赵伟联合“志同道合”的何小昌等人,以推广点击网络广告为幌子、发展会员提成和点击广告有奖为诱饵,吸引参加者交纳会员费成为网站注册会员,从而骗取高额会员费,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竟收取会员费3.1亿元  总部设在广东省深圳市,网络服务器设在美国,打着澳洲AD网络媒体广告公司招牌,利用网络从事传销活动,涉案资金高达3,1亿元。 今年9月26日,湖南省常德
期刊
摘 要 农村基层组织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演进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农村基层组织经济活动的日渐活跃也使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温州市龙湾区近年来案例的剖析,深入探究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和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如何通过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从而有效地预防农村基层组织的职务犯罪。  关键词 农村基层组织;职务犯罪;案例分析;预防    我国在经济转型和城镇
期刊
摘 要 随着诱惑侦查在我国的广泛运用,非法诱惑侦查的情况也开始凸现,而非法诱惑侦查的设诱者与受诱者的刑事责任问题也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案例展开对非法诱惑侦查的设诱者与受诱者的刑事责任问题的探讨,以期对该问题的解决尽绵薄之力。  关键字 诱惑侦查;设诱者;受诱者;刑事责任    一、非法诱惑侦查刑事责任概述    诱惑侦查作为正式的侦查手段,始于大革命前的法国,滥觞于欧美各国。尤其是
期刊
摘 要 职务犯罪举报工作是检察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举报工作面临瓶颈,线索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必须加强举报宣传工作,鼓励群众举报职务犯罪,增强群众的举报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举报;职务犯罪;特点;对策    职务犯罪举报工作,是指检察机关接受公民和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人士,对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行为的
期刊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高声唱道:“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景观设计大师俞孔坚也说: “人本应该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人们渴望物质生活的富足,更渴望精神家园中充满美好的情愫。这是一种诗化的生活,是一种诗意的人生。在当代社会。物质文明好像安上了飞翔的翅膀,现代人愈来愈被物化,诗意渐行渐远,人们不再用哲理的眼光
期刊
摘 要 作为职务犯罪预防部门,通过个案的分析找出案件的共性,并提出预防的对策,是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职务犯罪预防部门提出的明确要求,本文就是针对罗湖区检察院办理的六宗涉及城管系统的贪污、受贿案件的分析,找出城管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共性及犯罪原因,提出具体的预防对策。  关健词 职务犯罪预防城管行政执法预防对策    罗湖区检察院侦查部门于2006年12月接到群众举报,原罗湖区城管局副局长马绍两
期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络日益渗入私人空间,动态更新、超链接等网页技术使得个人“博客”的创建与信息发布通过轻点鼠标即可完成。然而,当各门户网站上未署明出处的“转载”成风,人们对博文被人换上吸引眼球的标题后置于网站首页以增进点击率的现象司空见惯;对“博客”原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又何去何从?本文从著作权法的角度,重点探讨数字时代“草根阶层”所创作博客作品遭遇的法律困境,以及可能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博客;
期刊
摘 要 程序正义是保障实体公正的必要机制。检察机关在死刑案件的法律监督中加强程序性监督对于保障死刑案件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死刑案件程序监督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死刑案件;程序正义;法律监督    程序正义是保障实体公正的必要机制。违反正当程序。不仅实体公正目标难以实现,而且程序本身所具有的正义价值也荡然无存。由于生命之于人的至高无上的价值以及生命的不可逆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