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的早期教育:儿童绿色教育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552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色是自然的颜色、生命的颜色、成长的颜色,绿色教育是“绿色”所赋予的教育意识同现状所对应存在相互关系的思考。与整体的绿色教育不同,儿童绿色教育更在意受众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以及基于此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表达。本文分别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实践角度解读儿童绿色教育的内容,阐述其回归本真的早期教育理念。
  【关键词】儿童绿色教育;教育本真;自然本性
  与整体的绿色教育理念不同,儿童绿色教育更注重个性的差异性、发展的阶段性、内容的适宜性、方式的主动性和自然的应用性。绿色教育会将环境保护作为首要的教育目的,而在儿童绿色教育中这只是作为必要的内容而存在。同样,在具体的教育本质、原则、内容和方式中,儿童绿色教育更加突显教育对象本身所对应的哲学关系以及早期教育自身规律性的内容。解读儿童绿色教育需要了解它的教育目的、原则、内容、方式和实践载体,阐述其回归本真的早期教育理念。
  一、儿童绿色教育的教育目的和原则
  儿童绿色教育的本质是将自然同教育结合起来,即尊重自然,施法自然和道法自然,并以此为原则构建生命教育、自然教育、成长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教育理论。尊重自然是指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并适时体验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思维、情感和环境信息;施法自然是将教育方式同自然规律结合起来;道法自然是指儿童在各年龄段进行自我生成构建时的自然导引。它本质上是用自然的方式,激發儿童的内在生命力,引导儿童关于教育本身和与人相关的本真思考,即对终极价值和终极真理的思考。它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知识和内容,它是一条绿色之路,指引不同个性儿童自我生成的路径方向。
  儿童绿色教育的教育目的应如同雅斯贝尔斯所言,是认识理解其教育本质,并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这种教育目的否定了个性发展的目标统一性,只是在教育内容上保留各年龄阶段所赋予的计划性,使教育的目的不再复归传统的功利性和简单的知识传输性定位。因此,儿童绿色教育是无功利的教育,是自由个性发展的教育,是自然与天性结合的教育。而教育者所做的工作是采用合乎规律、合乎自然的方式来激发和唤醒儿童对自我生成的需求。
  儿童绿色教育的原则是遵循生命、自然和成长及其所体现的客观性。对待生命,须明确生命个性的差异,生命发展的差异,自我生成途径的差异。儿童会在教育学中呈现不同的个性差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揭示了不同智力形式的表现,如果单纯以功利的心态去要求统一的标准和评价,不仅是对生命的不公平体现,亦是罔顾生命个体本身的意义和成长规律。对待自然,需要遵循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运用自然法则,并将自然法则同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结合起来,提炼合适的教育法则。对待成长,须尊重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必须符合儿童的脑发育等生理发展科学理论,必须符合在不同阶段所体现的心理认知发展和思维模式,必须符合各个阶段的成长敏感期。儿童绿色教育的教育原则进一步限制了教育的功利性,思考了教育本真,以及对健康、合理、适宜、快乐教育法则的探寻。
  二、儿童绿色教育是生命教育、自然教育和成长教育
  儿童绿色教育的教育内容是依据自然法则所提炼的教育法则,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环境、载体、学校及老师等元素的构建。它的主体内容包括生命教育、自然教育和成长教育。生命教育是基于教育本真思考而探寻和构建人的自我生成。生命教育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尤其是精神世界的构建,唤醒对终极价值和终极真理的思考,同时以人本身所存在的不完善性和有限性来完成自我生成的探寻。自然教育和成长教育是结合在一起的,不同于生命教育认识你自己的思考而得出生命天性所赋予儿童绿色教育的对象和条件,自然和成长教育是儿童绿色教育的具体操作手法和教育方式。在宏观上说,生命教育和成长教育都可以归属自然教育中,所以依据自然法则提炼的教育法则正是儿童绿色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直接载体。
  教育是一种科学包涵各种理性的思考,亦是一门艺术融入各种自然之道的教学之美。纳奇安贞的名言:“教育一个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中最复杂、最神秘的。”自然教育正是演绎这门艺术的最佳载体,如夸美纽斯所言,现在,很明显,规则,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中起支配作用的原则,应当能够、也只能从大自然运转的源泉中借鉴 ,而教育的艺术就体现在以自然为向导,对原理的探索方面。这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一致。基于这种对自然为向导,对原理的探索,夸美纽斯总结如下5条原理,作为教育方式的具体表达:
  延长生命的原理;
  精简学科的原理,使知识可以更快的获得;
  关于把握机会的原理,使知识能有把握地获得;
  关于开启智力的原理,使知识更容易地获得;
  使判断力更敏锐的原理,使知识可以彻底地获得;
  在后续的展开内容中,夸美纽斯用丰富的自然案例同教学结合起来,深化上述原理并体现其教育方法和目标。
  因此,结合儿童绿色教育对生命、自然、成长的价值导引,其教育方式的表达需要满足以下内容:第一,孩子天性和自然成长决定知识传输内容和方式,以及凌驾于知识的灵魂唤醒方式;第二,提供自然的环境、自然的教学工具和场所;第三,自然规律,如自然的生成、因材施教、路径依赖等规律在具体教学途径中的应用;第四,教育评价和效果指标必须体现合乎自然和成长规律的目标。在横向上儿童绿色教育表现为:哲学和思维的绿色启蒙,品格与个性成长的绿色导引,艺术与审美的绿色引领,自然和科学的绿色引入,语言和技能的绿色认知,健康和运动的绿色参与。在纵向上它表现为:自我生成的绿色教育体系构建,健康快乐的绿色生活方式导引。总之,儿童绿色教育是给儿童在自我生成的体系构建中,提供给他们关于认识你自己、优质的思维方式、健康的体魄和心态、自由的个性、良好的习惯和品性、广博的知识结构等领域的自然导引模式。   三、儿童绿色教育的教育实践
  儿童绿色教育的实践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模式运用上,传输知识的内容和方式,产品载体渗透的相关理念。具体的教学模式是教育理念的直接表达,儿童绿色教育强调尊重自然、施法自然、道法自然,这就决定具体的教学模式是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求的,具体行为应采用自然法则模式,最后的教育结果评价应符合儿童成长规律。如2岁以前的孩子智力是以直觉体验为中心来发展对世界的认知模型的,这个时候就不能以成人知觉思维的方式给幼儿传递导引元素,只能以图片、声音等五觉感知的方式来传递相关信息。
  其次,儿童绿色教育的实践体现在环境、教育主体和各种外在元素载体上面,如幼儿园、教师、家庭及父母、国家、企业等方面。绿色幼儿园是儿童绿色教育的实践载体,它将教育理念、原则、内容和方式综合的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模式中,最能直接代表和反馈儿童绿色教育的理念。另外它也是教育的环境载体,并有责任采用自然环保的人文化设施,让儿童充分体验绿色自然的健康环境。教师和父母是儿童绿色教育的教育主体,他们须明确教育目标,了解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知道选择自然的方式来获得自然的结果,他们需要在关键时刻中理解和支持儿童对自我生成的构建。国家是儿童绿色教育的政策守护者,它保障整体的教育环境和教育需求,明确自然与“人本化”、“人性化”、“人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方向。企业是儿童绿色教育产品载体的提供者,绿色决定企业研发人员或培训师的教育观念,绿色决定产品研发内容的具体选择标准和原则,绿色决定企业的生产标准,绿色决定着产品的功能和应用。
  最后,儿童绿色教育的实践还体现为该理念所产生的生活影响,即绿色生活模式。绿色生活模式是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大家使用绿色产品,引导人们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主要在两方面体现儿童绿色教育的实践:第一,儿童绿色教育能够通过激发人对绿色理念唤醒,主动地学习和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第二,儿童绿色教育的产品和成果直接构成绿色生活的物质环境体系。前者是绿色思维、绿色出行、绿色居家、绿色消费等行为的直接体现,后者是以绿色教育产品为主构建的教育载体表达。
  参考文献
  [1]倪梁康.“我所理解的‘哲学’ ——从苏格拉底、笛卡尔、尼采、胡塞尔说开去”.哲思杂志,1999年2月第1卷第4期。
  [2]蒙台梭利著,祝东平译.《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5月第2版
  [3]夸美纽斯著,任钟印译.《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版
  [4]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5]王延问,王光明.《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6]王萍.“感悟‘绿色教育’”.绿色中国,2006年第11期
  [7]陈立红.“绿色教育:承载心灵的生长”.人民教育,2006年第9期
  [8]苗以农,朱长甫,石连旋.“绿色生命和绿色教育”.生物学通报,2002年第9期
其他文献
【摘要】确立了“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课堂为抓手,苦练内功、改革课堂、寻找动力、提升质量,逐步形成“五环五堂”这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改;以人为本;高效课堂  2009年开始,我省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可以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可以充分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课改;备课;经验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就是要加强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通过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使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
期刊
【论文摘要】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呢?为此,在教学中我作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从中体会到了新课改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小学英语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渗透;新课改  一、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
期刊
【摘要】201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用第一号文件是《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2〕1号),足见我区对新课改的重视与决心。我区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总目标包括“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的终级目标是学生全面发展。笔者试图通过对民族地区高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提出并实践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以达到学生学力的
期刊
【摘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象,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电教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給;多样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
期刊
【摘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据自己这几年来的摸索,浅谈一下作文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作文;提高;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作文的好坏,不但影响了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而且也影响了他们将来的工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下面我根据自己这几年来的摸索,浅谈一下作文的教学方法:  一、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作文  当前,有些老師苦于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快,以致
期刊
【摘要】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实施新课程。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侧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面对新课改,作为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基层老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更是转变教学观念,实践新课程改革理念,寻求发展学生学力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发展学力;途径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真正可贵之处在于,学生静心阅读,老师精心点拨精讲,学生真正有所感悟。学生的静心读悟是语文课堂的本质。学生真正融入读悟的境界,是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课堂。学生的精读是教师精讲的前提,是学生思考乃至表达阅读感受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学生静心阅读;教师精讲;学生感悟  从教近十年,经历过初上讲台的激情澎湃、略识教法的从容不惊到缺少超越的平淡无奇;经历过课堂上以师为范的
期刊
【教学目标】  1. 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等概念的含义;  2. 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并且能把数轴上的某部分数集用相应的不等式表示;  3.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不等式解集的概念。  2.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  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概念  【教学方法】  类比法、引导发现法、举例法  【教
期刊
【摘要】不管采用何种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只要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使每个学生都对知识点有所掌握,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关键词】学生;差异性;课堂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结构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理解其内涵,那就是——以学生为本!  我们再来看看正确的学生观中,“差异性”的主要含义——承认每一个学生都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