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的奴隶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技术相互作用的隐喻之一是主奴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织布机等装置能够自动化,技术就可以取代奴役。马克思和恩格斯却认为,“大量的劳动者按日和按小时地被机器所奴役。”机器并没有将我们从奴役中解救出来,它们已经成为了一种奴役的手段。
  今天,电脑经常扮演这两个角色。尼古拉斯·卡尔在他的新书《玻璃牢房:自动化与我们》中直面这种悖论。他认为,我们越来越被禁闭,但我们那些隐形的高科技陷阱给了我们自由的幻觉。
  他以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猎人为例:老一辈猎人通过观察风中的微小变化、雪堆的形状、星象和动物习性等,以惊人的精确度在冻土地带追踪驯鹿。年轻一代猎人开始使用摩托雪橇和GPS装置之后,他们的追踪技术就减弱了。他们开始完全信赖GPS设备,以至于忽视了明显的危险。如果有一个GPS装置坏了,或者其电池冻结了,那些没有接受过父辈找路技能训练的年轻猎人很容易受到伤害。他还例举了一些吓人的情形,如商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在紧急状态时不会修正,因為他们已经太过习惯于相信自动导航系统。
  技术何时能够让学生解脱出来去考虑更有趣更复杂的问题,何时会侵蚀到原本用它们来提高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呢?无所不在的拼写检查和自动修改软件的影响就是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例子。研究记忆形成的心理学家发现,在你头脑里生成一个单词的行为加强了你记住它的能力。当电脑自动修正拼写错误或下拉一个选项菜单的时候,我们就不再会被迫去在我们的头脑中生成正确的拼写。当学生们发现没有自动拼写帮助的时候,他们并不会像因纽特猎人在GPS失灵时那样面临会被冻死的前景,但他们更有可能出错。
  这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我们越多使用技术,我们在各种情况下就越需要使用它。然后,在突然之间,我们作为技术的主人地位就变得更不稳定。
  手工计算大数字的乘除是一件十分费时的活儿,让这项工作自动化能够让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更为复杂的数学科目上。但在课堂上依赖计算器也可以引导学生忘记由机器来完成的操作方法。所有的好老师都知道,学生需要经历困惑和挣扎才能吸收同化某些原理。因此,老师总是避免一看到学生有不理解的迹象就急着去帮助他们。在课堂上禁止使用计算器和单词拼写检查程序既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但定期拿走这些工具有助于确保学生使用技术是为了解放他们的头脑去做更有趣的事情,而不是因为他们离开这种帮助就不会拼写或计算。
  卡尔指出,“robot”(机器人)一词源于“robota”,是一个捷克术语,意为奴役。他的书是一个宝贵的提醒,如果我们不认真地审视让我们依赖技术的过程,我们在主奴关系中的位置就可能会与我们想象的正好相反。
  (易茗摘自《青年参考》)
其他文献
苏昕椭圆脸,长头发,皮肤白净,眼睛里总像蒙一层雾气,不大爱笑。苏昕不喜欢热闹,喜欢安静地呆着,看画、想画、画画。画总能使她内心安宁。  十七岁时,苏昕去北京考试,爸爸不放心,陪她一起去。那时,她很快乐,挽着爸爸的胳膊,边环视北京城的大气魄,边灿烂地笑。她想上中央美院。那一年,她的艺术成绩距分数线只差五分。  苏昕选择了复读。复读班,每一双眼睛里都有灼灼逼人的气势,苏昕排除杂念埋头苦学,只是脸上的笑
期刊
宇航员库珀一头扎进了五维空间的立方体。  在这里,时间被实体化,横七竖八地摞在一起,就像播放器的进度条,可以被随时快进和后退。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引力,也像琴弦一样,在库珀的手指尖上被任意拨弄。一切已知的物理法则,在这个奇妙的高维度空间,似乎都被彻底颠覆。  《星际穿越》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太空旅行史诗新作。电影描述了一个不怎么美好的未来,那时,某种“专门欺负叶绿体”的病毒,侵袭了地球上绝大多数
期刊
每次經过一户人家,总是忍不住向上张望,四楼的窗台外,错落着挂满了不知名的花球,红、紫、蓝、白……风一吹,花瓣飞扬,城市高楼林立,如此看见,真是说不出的喜欢,又想起姬神中的一首曲子《向上看,花瓣》。听来有种空灵,是独看落花轻飞的美感。  常去的公园门口,种着一丛一丛的棣棠花,结成一草木之墙,花开盛时,满眼都是灼灼金黄。棣棠花被日本人叫做“山吹”,这名字可真美,“棣棠”有学名气,“山吹”像小名,有着私
期刊
当对N代苹果的期盼不再澎湃,乔帮主还给人类留下了什么?  他的遗产清单上,除了苹果公司和那些神奇的产品之外,出乎意料地还有一连串动画片的名字:玩具总动员、虫虫危机、怪兽电力公司、海底总动员……而这些动画片都出自“皮克斯”(PIXAR),1986年到2006年整整20年间,皮克斯的老板正是乔布斯。乔布斯在皮克斯植下了什么样的DNA呢?  正像他在2010年iPad 发布会上所说: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才让
期刊
我一直感觉到自己在成长的过程里对孤独的渴望。我25岁离开台湾到巴黎去的时候,心里觉得兴奋得不得了。到巴黎后,突然发现和我同样年龄的青年朋友好像没有像我这样的困扰,他们可能13、14岁,就背着一个背包出走了。  后来有一次,因为我想去意大利,我的好朋友开车把我带到法国的东南边,靠近阿尔卑斯山的地方。路边很多年轻人脖子上挂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威尼斯”“米兰”等等,然后有车子会停下来带他们走。我的朋友走
期刊
一部创造奇迹的小说  1990年,经典电影《与狼共舞》一举拿下七座奥斯卡奖项。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迈克尔·布莱克创作的《与狼共舞》只不过是在电影成名之后跟风出版的同名电影小说罢了。但事实上,顺序却是相反的:是小说拯救了电影,成就了一部奥斯卡经典之作。  迈克尔·布莱克出生于南卡罗来纳州。他的写作生涯是在军中开始的,当时他驻防在美国空军基地,一开始是写报业文章,后来退伍之后到新墨西哥大学主修新闻学,
期刊
儿时的他,除了功课,就爱运动。念小学四年级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踢了一次足球,这才知道原来有运动项目可以让人为之痴迷、为之癫狂。  一次,他又见到一群少年人在绿茵场上奔跑,挥洒着青春朝气……他在一旁看着,热血沸腾,终于鼓起勇气:“嗨!能不能加入你们啊?”没想到迎来的竟是笑脸和点头。这让他非常激动,原来实现愿望就只需要一点点勇气。  他是电子科技大学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进入西门子公司工作。公司非常
期刊
·印象中,榆树是一种耐旱的植物,很坚硬,很顽强。看到它的叶子,我总忍不住想笑,那细细的、密密的纹路,就像小老头(年龄还小但过早出现皱纹的)额头上的皱纹一样。那叶子本来想长成圆形的,谁知道什么原因就把它定格成椭圆形的了。但是,它还做出一副努力的样子,想向圆形发展。这份努力的样子,很像人第一次吹小号鼓着腮帮子但吹不出声音的表情。  ——安武林《榆树小吟》  ·冬日的口头食中最讨人喜欢的,自然是糖炒栗子
期刊
安猪喜欢在闲暇的时候背着背包到处乱跑,他是一个标准的驴友。有一次,他游荡到云南一个叫多依树的小村庄。安猪在那里的学校听了一堂课,那堂课让他无比震撼。那是一堂语文课,讲的是《钱塘江观潮》,老师说:“我一辈子也没走出过大山,我不知道海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想象一下大海吧。”那天晚上,安猪失眠了,他來到庭院,山村的夜晚格外寂静,他抬头看去,夜空一碧如洗,每一颗星星都闪耀着光芒。  回到北京之后
期刊
胡明娜,设计师。坚持在中国各地传承下来的手工织品中,加入现代的产品概念,从而让这些珍贵的织品可以继续留在人们的视线中。于2008年自创品牌。   底色为青莲色,高光有沉重的金红色,金红中又隐约闪动着朦胧的幽兰,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些色彩似乎总在流动和变化着。这是岜沙的平纹亮布。在贵州省三都县的比寨,一位七十几岁的老汉独自经营着一个小作坊,全村只有他一人会亮布的手艺。“将织好染色好的布平铺在石板上,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