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的作用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UANJ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更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声”就是文句的音韵、节奏;“气”就是作者所表达的精神、气势。可见,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范读、领读、齐读、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可读全篇,可读几段,还可读几句、读一句。多种形式的吟诵涵咏,同样为课堂营造一层浓浓的古味,使学生对文言文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融入,从生涩到流畅,再到韵味十足起到重要的作用。下面从四个方面谈朗读的作用
   一、朗读能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潜心学习,定会有较好的收获。文言文采用朗读教学也正符合学生心理,能激起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本文的学习兴趣。在讲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我在简要地介绍了作者后,对课文内容未做分析讲解,就开始用很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深深地受到感染,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了哭声。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就算不对学生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注解、读课文,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朗读能培养语感
   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虽然离我们现代语言习惯远,但它毕竟是那个时代凝练的概括性强的语言,何况现代汉语语言是对古汉语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割断的血缘关系,甚至现代汉语语言还有一些是直接保留于古代的。学生朗读时,要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发音正确、规范、清楚。让学生在文言诵读中体会到文言学习的快乐。教师要为学生诵读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每篇文言文的教学至少要用一课时指导学生诵读,对于要求背诵的课文还要作背诵指导,让学生读出句内停顿、重音、语气、节奏,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细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文言断句、重读的规律。
   三、朗读能体会美点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力求熟读成诵,读出学生认为最绝妙最美的地方并说说理由。例如:《齐桓晋文之事》最后一段排比句我要学生朗读时,面带微笑,读出气势,这样不用说,孟子描绘的百姓安居乐业的画面就出现在学生的头脑中了,同时那排比句的好处也体会到了。这样用朗读法教文言文,不费时、不费力,而且自然、亲切,就可以读出文章的美。
   四、朗读能体会感情
   文章中作者的感情或直接抒发或间接抒发,往往抽象,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体验不到,只有通过有感情范读、学生的朗读才能体会得到。例如:《祭十二郎文》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而出。于是我让学生读,“惟兄嫂是依”,“中年死殁南方”。然后问学生们读出了什么感情,学生一下就体会出父母早亡的韩愈对相依为命的侄儿离去的悲痛之情,于是便点拨这就是悲情之始。这样通过读让学生体会到文中的思念之情、痛悼之情、骨肉之情、追悔之情、人生无常、宦海沉浮等。所以多读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把握文中充沛的情感。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语感,才能使学生体会课文的美点和丰富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言文朗读教学。加强文言文朗读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文言文这种无声语言变成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让朗读贯穿于文言文课堂教学全过程,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其他文献
在中国山水画中通过“留白”使画面虚实结合,立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就是“留白”;而音乐中常通过适当的“休止”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就是“留白”。这种技巧的使用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可谓“水到渠成”。而将“留白”的艺术手法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识欲,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使学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从如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语文教学领域,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课堂上热闹了,学生思维活跃了,学习方式多样了,师生双方轻松愉悦了。但透视这种“课堂热”的背后,作一些冷静的思考,我们不难发现,活跃轻松之中,缺少了真实,缺少了扎实,表演的成分太多,流于形式,摆花架子作秀的现象太多。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华而不实”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
期刊
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在呈现教育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等方面都有独到的作用。多媒体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
期刊
仿写试题是高考语文试题中一种常考的题型,对此类题型的训练,也越来越受到众多师生的关注。但以往的很多训练几乎都是为考题而训练,缺少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应冲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樊笼,要把素质教育真正体现出来,就应将语文教学定位在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上来。   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课本中去发现好的仿写训练的例子,让学生去训练,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
期刊
新课改实施以后课时将减少到每周四节,面对庞大的教学任务,师生必须共同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授课老师都可能有自己的见解。以下是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几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一、老师功夫下在备课上。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们的心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我们也看到,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机械模仿,落入“新模式化”   随着素
期刊
在基础教育中,每门课程都有其独当之任。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语文人”。语文教学只有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独特任务,才能够让语文之美如潺潺溪水一样沁入学生的心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智慧。   语文姓“语”,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通过语言,且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语文教学要有强烈的语言意识,要抓住文本的语言
期刊
课堂教学及其效率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孜孜探讨的一个课题,教学策略研究正是这种研究的一个部分。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最为基础的环节,就是阅读。所以在教学第一线开展语文有效阅读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应该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的重中之重。   一、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背景   1.语文新课程改革期待着有效的阅读教学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向教与学提出了更
期刊
教学到高三阶段,转入了备考复习阶段。我们语文备课组第一轮复习首先是教材的复习。复习备考,要做到重点突出,抓住关键,同时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让所有学生积极参入不断提高应试能力,但这一切都要落脚在课堂教学上。高三复习备考之初,我就在思考怎样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功能,使教材的复习落到实处。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是立足课本,围绕考点,深层挖掘   教材的复习如果是按课本教材顺序,老师按部就班的把原来
期刊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面对变革中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再一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要让教师从沉闷、刻板的教学程式中摆脱出来,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就要在教学思路上努力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精心设置导语,激发语文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历来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一个独特新颖的导入就象一把钥匙,可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激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