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题材电影的异语创作与无本回译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jinwe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题材电影的创作,大部分都是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语言一般也为汉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用外语以中国的素材为内容进行创作,创作者一般也为外国人。后者可以称作中国题材电影的异语创作,其实这一现象早已有之。比如,从1923年开始,好莱坞先后拍摄了14部妖魔化中国人形象的“傅满洲”系列电影,1937年,好莱坞拍摄了《大地》,塑造了勤劳、坚韧的中国农民形象。近些年来,《末代皇帝》《花木兰》《功夫之王》《功夫熊猫》等中国题材故事陆续被外国创作团队搬上银幕。
  把这些中国题材的外语电影翻译成中文,返销给中国观众,从翻译角度来看属于无本回译现象。一般的回译是先有一个原文,把原文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再把这个译本返过来翻译回原文的语言。无本回译是没有确定的、可以对照的原文,而是把用异语创作的本民族文本再翻译回本民族。[1]虽然说没有对应的原文,但这种异语创作不可不说是一种特殊的翻译行为,以中国题材作品的异语创作为例,创作者其实已经自动先把关于中国的材料都“翻译”为外语,所以再把这种异语创作的作品翻译回中国就属于回译。
  上述电影的异语创作、回译回中国,国外及中国观众对它们的接受情况都不尽相同。比如,《功夫熊貓》系列电影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比较好的接受效果,而《花木兰》系列电影情况比较复杂,第一部在国内外都比较受欢迎,第二部都不受欢迎,第三部即真人版在国外接受度尚可,而国内观众对它却不大认可。①国内外观众对这类电影的接受程度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翻译在其中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本文拟从翻译学中的归化和异化的角度,以《功夫熊猫3》和真人版《花木兰》的异语创作与无本回译为例,探究翻译在这类电影的接受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希望对以后此类电影的翻译有所启示。
  一、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1813年,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Schleier Marcher)提出了两种翻译策略,一是“尽量让读者不动,让作者靠近读者”,一是“尽量让作者不动,让读者靠近作者”[2]。受此启发,1995年,美国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发展出了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的翻译观,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归化翻译就是采用一种透明的、流畅的翻译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译文的异域色彩。“在这类翻译中,翻译者的努力被流畅的译文所掩盖,译者为之隐形,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被掩盖,目的语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原语文化价值观,原文的陌生感已被淡化,译作由此而变得透明。”[3]异化翻译,与此相反,就是选择一种与主流文化差异较大的文本,采用不流畅的、陌生的翻译方式,尽量保留原文的异域性。这种翻译就是让目标语读者意识到异域文本与自己民族的文本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目的是“把读者送到国外”[4]。
  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策略,各自都有不同的、具体的翻译方法来实现。归化策略下面一般包括意译、仿译、改译和创译等方法,异化策略下面一般包括直译、逐字翻译、音译和零翻译等方法。其中,意译和直译是最常见的方法,不管是意译还是直译,在意思上对原文都是忠实的,直译的方法在形式上与原文能大体保持一致,意译法在形式上与原文有所出入。归化策略之下,仿译指的是只翻译出原文的大概意思或要旨;改译指的是因为某种原因或目的,改变原文的意思;创译比改译更进一步,改译跟原文还有点联系,创译几乎脱离了原文的形式与意义。异化策略之下,逐字翻译指的是译文与原文逐个地字对字的翻译;音译指的是用目的语中与原语发音相同的文字进行对应翻译;零翻译就是不翻译,将原文摘录下来。
  二、《功夫熊猫3》和真人版《花木兰》的异语创作
  《功夫熊猫3》在国外的接受度较好,目前在烂番茄上的好评度为87%。真人版《花木兰》自2020年9月上映以来,在国外的票房成绩不是很理想,目前在烂番茄上的好评度为73%,说明国外观众对它的接受度还可以。语言的创作是否在其中产生了影响?下面将从语言、文化的角度考察《功夫熊猫3》和真人版《花木兰》的异语创作或者说“翻译”。
  (一)对于称呼的设计
  对于称谓,两部电影大都采用音译。在《功夫熊猫3》中,乌龟大师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ogway”,不把乌龟翻译为“tortoise(陆龟)”而翻译为“Oogway”,明显就是按照中文的发音直接音译过来的。这么做就把“Master Oogway”或者“Oogway”这种称谓在影片中专有化了,可能因为乌龟大师在影片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地位也德高望重,所以就给他配了一个专门的音译的名称。同样的,对于浣熊大师的称呼是“Shifu”,“师父”在中国是个普遍的称谓,有特定含义,创作者们采用音译,是对中国文化中“师父”一词的理解与认同。
  对其他角色的称呼,如主角阿宝,英文名就是“Po”,其实就是中国人常对孩子起的名字“宝”的音译。在真人版《花木兰》中,几乎所有称谓都是从汉语音译过来的,如Mulan(木兰)、Hua Jun(花军)、Hong Hui(宏辉)、Hua Xiu(花秀)、Li Li(丽丽)等,而且这些名字都是中国比较常见的名字,也有一定的含义,如Hua Xiu(花秀)是木兰的妹妹,比木兰贤惠听话,所以取名“秀”,Li Li(丽丽)在片中也被描述为一个美丽的女子。
  (二)对于功夫词汇的设计
  由于两部电影中都含有打斗的情节,所以都有对中国功夫的表达,《功夫熊猫3》一般都采用意译,《花木兰》一般采用的是直译。比如在《功夫熊猫3》中,阿宝的绝招——“wuxi finger hold”,从片中动作——拇指和食指捏住敌人的手指——来看,这一招就是仿照中国少林功夫中的“拈花指”来创作的,英文也是按照这个动作的要领来翻译的,只从字面上看“finger hold(手指扣)”跟“拈花”一词不大沾边,属于意译。还有像“totem pole poison technique”,片中的动作是灵蛇盘在了娇虎的头上,实际上就是受到了中国的“虎踞龙盘”一词的启发,但是英文是按照蛇与虎打斗形成的样子——像是一根图腾柱来翻译的,属于意译。在真人版《花木兰》中,有两句太极拳法的表达,英文为“to yield to force and redirects it”和“Four ounces can move 1000 pounds”,可以看出,这两个表达明显就是“借力打力”和“四两拨千斤”的直译。   (三)对于其他文化负载词的设计
  对于其他文化负载词的英文表达,两片中都既有归化也有异化策略的使用。对于归化的翻译,两部影片都有对“气”的翻译,都是音译“chi”加解释,而且解释都是相同的。在《功夫熊猫3》中,“chi”是“The energy that flows through all living things”,在《花木兰》中,“chi”是“the boundless energy of life itself”,“The chi pervades the universe and all living things”,即“气”是流转天地万物中的能量。在《功夫熊猫3》,浣熊大师说:“Oogway sat alone in a cave for 30 years asking one question:‘Who am I?’”通过这句话,把打坐、冥想、修行这些概念都大致涉及了,属于仿译。在《花木兰》中,有个情节是对《木兰辞》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再现,英文台词为“……two rabbits running side by side.I think one was a male,one was a female.But you know,you can’t really tell when they’re running that fast”,英文把《木蘭辞》中这两句的大致意思翻译出来了,属于仿译。
  对于异化策略,两片中一般采用直译的方法。比如在《功夫熊猫3》中,中国的神话故事和道教典籍中常出现的“凡间”,影片中就翻译为“the mortal realm”;“Chrysanthemum Suite(雅菊间)”肯定是受古代酒楼里招待客人的“雅间”的启发而起的名字,因为这些“雅间”常用梅兰竹菊等命名。在《花木兰》中,描写女子丽丽容貌时的台词为“Her skin is white as milk.Her fingers like the tender white roots of a green onion”,对应的是“肤如凝脂,指如青葱”,这是自古以来中国对美人的描述。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知,两部影片在创作时,对于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现象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方式。但是总体来看,《功夫熊猫3》采用归化的策略较多,真人版《花木兰》则较多采用异化的策略。异化策略可以给观众带来异域色彩,但也可能造成理解的困难,归化策略的好处是更便于观众的理解与接受。对于中国素材的“翻译”,《功夫熊猫3》归化程度高就意味着电影便于观众理解,因此,从语言创作上来讲,这可能是《功夫熊猫3》接受度更高的一个原因。
  三、《功夫熊猫3》和真人版《花木兰》的无本回译
  两部电影返销回中国后,《功夫熊猫3》在中国本土非常受欢迎,目前豆瓣评分为7.7分,而真人版《花木兰》却遇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中国观众对其不大认可,目前豆瓣评分为5.0分。翻译在其中是否产生了影响?这是下面本文要讨论的。
  (一)《功夫熊猫3》的无本回译
  《功夫熊猫3》的回译总体上采用的是归化的策略。但也有一部分是异化策略,就像上文创作部分讨论过的音译和直译的英文表达,再翻译回中文时,再按音译和直译“原路返回”,呈现出的就是非常地道的中文,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中国的词汇翻译过去的。对于其他的译文,大都属于归化的翻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意译
  上文中讨论的对中国文化现象的意译,再翻译回中国时,大都也采用意译的方式,比如上文提到的“totem pole poison technique”,就译为“蛇盘虎踞”。再如,“Dad,check out my dumplings of doom”中,片中阿宝嘴里塞了很多包子然后像机关枪那样向对手扫射包子,译者把“dumplings of doom”这一招译为“包林弹雨”,十分巧妙。还有很多地方都译出了言外之意,如阿宝回熊猫村,他的养父不愿意,在辩解后,养父又说“Fine,a third opinion”,译文为“就没人帮我说句话吗”,准确地表达了养父的无可奈何,语言生动,符合影视翻译通俗易懂的特点。
  2.改译
  在此次回译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改译的地方特别多。如阿宝跟五侠点餐时说“We’ll have two justice platters, please”,译文为“我们要两份春卷”,把原文中“正义套餐”改为“春卷”,更加地中国化。娇虎要的香辣面加调料时,阿宝说,“She wants it on the side”,意思是“把调料分开装”,译文改为“她变态辣”,故事发生在四川,所以译文符合四川人吃辣的习惯,也符合娇虎凶悍泼辣的性格。再比如“I’ll give you a message from the universe”,译文为“宇宙怎么不给你报销伙食费”,这是阿宝养父的话,这么改,比较符合养父精打细算的性格,也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3.创译
  还有几处翻译属于创译,译文跟原文已经看不出有什么联系,但是产生的效果却是一样甚至更优。如阿宝训练五侠时,五侠备受折磨,螳螂说了一句,“Very bad! Very, very bad!”译文为“救命啊,我还没结婚呢!”虽然意思不对应,但是,夸张的译文却更具喜剧效果。阿宝回到熊猫村,被一群熊猫围住,其中一只小熊猫对着阿宝说,“He smells like cookies”,译文为“我比你帅”,承接了上句他说的“我叫帅帅”这句话,也显示出小熊猫的调皮可爱。
  (二)真人版《花木兰》的无本回译
  真人版《花木兰》的无本回译也是归化和异化策略的结合,但从总体上看,异化的策略占上风,译文表现出非常忠实于原作的特点。本片中异化的策略主要是以直译为主,归化的策略以意译为主。   1.直译
  上文中提到的创作时的直译,回译回中文的时候,译者也是直接再直译回来,其他的如“a scorned dog”就是“丧家之犬”。再如上文提到的《木兰辞》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英文仿译,再回译时并没有还原为《木兰辞》中的这两句,而是选择直译,即“两只兔子在草丛里并排跑着,我猜一只是公的,一只是母的,不过其实我也分不清楚,它们跑得太快了”。
  2.意译
  这部影片中,意译的情况不是很多,下面略举两例。士兵田岭描述他未婚妻的美貌时说:“Her eyes are like morning dewdrops”,译文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两句译文显然是参考了《诗经·卫风·硕人》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使得译文更具中国韵味。有的地方译出了深层含义,如木兰打完仗荣归故里,父亲终于敢正视真正的木兰。他对木兰说:“One warrior knows another.You were always there.Yet I see you for the first time.”译文翻译得很精彩——“你有勇士的气度,我知道你从小就有,但直到今天我才敢正视它。”这句话在片中也很重要,这正是影片所要传达的主旨,即做真正的自己。
  通过对两部电影的无本回译分析可知,两者都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的策略。但是,很明显,《功夫熊猫3》的归化程度更高,它甚至采用了一些改译和创译的方法,真人版《花木兰》的异化程度更高,译文非常忠实于原文。但是从观众的接受程度来看,显然,归化程度高的《功夫熊猫3》在语言翻译上更加成功。
  结语
  把中国题材的电影介绍给外国观众,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异质材料”,因此,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接受这个异域文本,最好是选择归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作品的陌生感,便于观众的理解与接受,上文讨论的《功夫熊猫3》的异语创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把异语创作的中国题材电影再返销回中国,中国观众对这种电影抱有很大的兴趣与期待,所以,在翻译策略上更应该采取归化的策略,就像有专家指出的,“译本文化要向译入语文化的方向归化而去,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异族文化因素的侵入和干扰”[5]。《功夫熊猫3》在这方面给这类电影的回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创作团队精心打磨电影台词,为使电影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口味,不惜改变原文意思,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产生了更好的效果,团队还为台词又重新设计了人物说话的口型,其对语言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中国电影走向海外还面临着诸多问题[6],但是语言、文化、翻译等问题是绕不开的方面,我们或许可以从外国团队制作的中国题材电影中学到一些经验——语言、文化方面的归化目前来说是实践得出的真理,而外国创作团队在归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我们或许可以找外国团队合作,或许自己在归化方面再多下功夫。但也不意味着排除异化,任何翻译都是归化和异化策略的结合,异化能给观众带来异国风情,展现我族文化的魅力,只是异化占主导需要时间,只有国外观众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可以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5]王宏印.朝向一种普遍翻译理论的“无本回译”再论——以《大唐狄公案》等为例[ J ].上海翻译,2016(1):8,4.
  [2]Schleiermacher,F.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C]/// L.Venuti (eds.).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49.
  [3]羅选民.论文化/语言层面的异化/归化翻译[ J ].外语学刊,2004(1):104.
  [4]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34.
  [6]刘汉文.中国电影走出去:困境透析与路径优化[ J ].电影评介,2019(17):16-17.
其他文献
摘 要: 1906年旧金山地震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难之一。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写下一篇题为《一个目击者的故事》的报道,真实生动地记录下地震及随后肆虐的大火给旧金山这座现代化城市及当地居民带来的严重后果和损失。杰克·伦敦对场面描写的驾驭能力令人叹服,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这篇文章读起来荡气回肠。本文就其修辞手法的选用及语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地震 场面描写 修辞手法 《一个目击者
从植入式广告的最初解释可见,植入式广告的本意即为将商业信息隐匿于艺术媒介信息之中以达到隐含式地影响消费者的目的。曾几何时,这种隐匿性却被影视艺术的创制者与广告业者所无视,过度赤裸的硬广早已令广大观众心生厌烦,在观众强烈反感之下,广告业者与影视艺术创制者们开始以逆向思维的方式,针对植入式广告进行着更加艺术化的表达尝试。这种艺术化表达的尝试,将为不同广告形式带来一种更加异彩纷呈的表达,微电影的应运而生
摘 要: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社会繁荣,封建经济发展,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孕育出丰富多彩的唐代文化,唐镜正是这一个开放时代的产物。本文通过对盛唐那一面面宛如鲜花,充满着永久青春气息的镜子的探究,窥探它所在那个时代折射出的创新精神及其背后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 唐镜 发展 唐代社会文化现象    一、方寸之间,源远流长  铜镜在古代是常用的生活器具,但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信息,能使今
摘 要: 真、善、美一直是人类美学追求的最完美的理想,是一切美学家和文艺学家都特别重视研究的问题。中西方美学、文艺学、哲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在不断完善真、善、美理论。虽然真、善、美带有浓重的伦理色彩,但是理论学家们却把这个理论系统、统一地应用于哲学求质、美学审美、文艺鉴赏等范畴之内。  关键词: 沙夫兹博理 真、善、美 思想体系    真、善、美是艺术哲学发展中的永恒话题。英国十七、十八世纪
还记得曲终人散复而归来直至船沉人亡的音乐艺术家们吗?还记得本已获救却为爱弃生而宁愿与丈夫卧榻面对死亡的施特劳斯夫人吗?还记得那位暴发户出身却不乏爱心的女贵族吗?从单纯的影视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这几个角色的故事似乎很单薄,缺少主人公那样的饱满形象描写。相对于主人公被加工过的艺术形象和故事来说,这几位配角都是真实存在的。《泰坦尼克号》对他们的刻画主要放在了人物道德心性方面,并从某个侧面或者角度展现了这
摘要:本文以《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为底本,以《清史列传》、《满汉名臣传》等参校,对《清史稿》大臣传中的讹误加以考证。  关键词:清史稿 清初 大臣传    《清史稿》是一部记录清朝历史的未定稿,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但由于《清史稿》成于众手,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校改,以致年月、事实、地名等错误往往可见。清初大臣在清朝人关前后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就《清史稿》卷225-230有
摘 要: 英汉称谓语在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方面存在差异,这与中西方在宗族观念、群体意识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密切相关。  关键词: 称谓语 英汉社交称谓方式 对比分析    一、前言  在人际交往中,适当而得体的称谓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传达各种语言信息。英汉语中都有相当数量的社交称谓,但不同的称谓方式体现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  二、英汉社交称谓方式对比分析  1.社交通称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称呼关
曹清——清纯的艺术神境  楚 默    曹清无疑是当代最值得关注的工笔画家之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的工笔画已突破了传统工笔但求工细精致,秀雅逼真的格局,而灌注以一种新的精神意蕴。她以一种宽洞的文化视野将西方艺术的元素融进传统工笔,并以细微、深刻的经验传达现代人的艺术追求。她的题材独特、意涵新颖,艺术语言的修辞手段出乎寻常地高超。她的画中,充满着种种浪漫色彩,有着现实与梦幻相交融的意趣。    
[摘要] 中国电影表演多元化、风格多样性是当下一个重要的趋势。当初斯坦尼建立了科学完整的表演理论,但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的表演美学标准逐渐脱离。可以预见:随着影视表演风格走向多样性,演员外部表演技巧将会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中国电影;表演风格;多样性;个性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3.006  电影进入中国已有百年,从《定军山》算起,中国人的影视
照明娱乐公司和环球影片公司于2010年和2013年陆续推出了《卑鄙的我》第一部和第二部。我国引进两部该片后分别将其翻译为《卑鄙的我》和《神偷奶爸2》。第一部的译名是采用了意译法,而第二部的片名则体现了译者对该片内容的理解。两部片名在翻译上的差异也说明了人们对该片理解上的不同。笔者认为,从两部片子的主题来看,“卑鄙的我”这个翻译方式更适合。且从内容上看,两部均反映了同一个主题,即解读人在内心深处的自